家乡的东湾

发布时间: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家乡的东湾
作者:孙洪升
来源:《西部散文选刊》2018年第07
我的家乡——南夏口村是鲁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自明初立村就没出现过显赫的官宦之家,更没有家存万贯的富户商贾。悠悠六百余载的春秋岁月,许、孙、鞠、徐四姓的族人鸡犬相闻、和睦相处;邻里互助、其乐融融。因筑基盖房挖土形成的几个水塘,碧波荡漾,犹如一面面清澈
明净的镜子,分布在村庄东、南和西边,给小村增添了不少妩媚和灵气。东湾居三个大水塘之首,曾担负着养鱼、种藕和天然澡池的功用。养鱼塘
东湾因地处村的东边而倍受父老乡亲青睐和推崇。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五行属木,是兴旺的象征;加上我村土地皆在村东,村民日出而作,日事稼穑。日暮时分大伙牵着牛驴、荷锄担筐走回炊烟袅袅的村庄,东湾便成了乡亲们洗涮、渴饮牲口的首选湾塘。
明清时期东湾因适宜养鱼而倍受乡亲们称颂。据村里长者回忆,东湾十年有九年养鱼,并且鱼长得格外肥大。1948年春天,山东内线兵团在许世友将军的指挥下,发动了解放潍(县)坊(子)、周(村)张(店)战役。我军的后方医院就安排在南、北夏口和洛程三个村庄。地处我村东湾北岸的土地庙成了战士们养伤的后方医院。乡亲们家家腾出房屋给伤员居住。月亮皎洁,水中跃起的鲤鱼惊动了湾边乘凉的伤员、战士和乡亲们。嗬!第二天,乡亲们主动用轮网、抬网等网具和用人捕捉等方式,男女老幼齐上阵给伤员们逮了十多篓鲤鱼和鲫鱼,用一颗颗淳朴善良的心安抚了流血受伤的子弟兵,从此军民结下深厚的鱼水之情。生产队时代,东湾一直是村里(当时称大队)的养鱼塘。不苟言笑、认真负责的许永弼老人一直是村里的护鱼员。早中晚饭食头,他手拿撑子(方言:用线串着的小凳子)坐在湾边看护。大人们自觉维护养鱼秩序,从不私下捕鱼,湾里除放养的鲢鱼、鲤鱼、鲫鱼外,还有自生的许多麦穗鱼。但是,我们这些调皮的光腚猴孩子,瞅着护鱼的许永弼老人回家做饭的空隙,用一个瓦盆或者脸盆,里面放进飘着油花的骨头和干粮,用块塑料布蒙在盆上,周围用线绳扎紧,塑料布上抠个小窟窿方便鱼儿出进,然后轻轻放进湾内,过段时间将盆端上岸,将小鱼抓出来。以此方法捉拿麦穗鱼,一上(或下)午也能逮个一碗半碗,然后拿回家让娘做鱼汤,以解馋虫之扰。
每年临近腊月中旬,大队就安排劳力和机械抽水逮鱼。抽水机昼夜连续抽水,一直将水抽干。人们穿上水靴,站在冰上将冰用镐砸开,然后将冰下泥水中的长江鲢、鲤鱼和鲫鱼捉上岸,活蹦乱跳的鱼儿,引来了无数村民和孩子围观。那时,大队里将整篓整筐的鱼分到生产小

家乡的东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