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课堂教学中的“无效”现象

发布时间:2018-11-17 13:27:03

透视课堂教学中的“无效”现象

无效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钩,从而导致效率极低甚至是零的教学,其结果是学生苦学、厌学,甚至辍学,对学生的发展、进步无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我们的课堂教学活跃了,学生主体性增强了,但我们也发现许多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悖的无效的课堂教学现象。

一、 “无效”提问

古希腊大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没有一种方式,比师生之间的对话更能提高沟通能力,更能启发思维技能。”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水平,提问得好,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提问不好,浪费学生时间,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当前课堂提问有几种无效或低效现象:一是问题设计高于学生现有水平或者问题太大、太空洞,学生摸不着头脑,无法回答,最后只能教师自问自答。二是问题太多,频率太快,水平层次太低,大多数问题只要对“是”或“否”的回答,即使不是简单的是非回答,只要看一下教材就知道了,类似这些问题对学生的发展仍然无益;三是提问却不给予足够时间思考,老师一揭示课题,立马就问,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仅不利于学生对问题作全面、深入思考,还容易养成学生急躁的性格。四是提问专叫优生,省时、省心、省力,导致课堂成为个别人的“合唱团”,大多数学生成为陪衬,这也与新课程“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相悖。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准确性原则,表述要准确,语言要规范,简明扼要,不能模棱两可,让学生无所适从,也不能偏离主题和教学目标,无重点的漫无边际地问;二是层次性原则,所问的问题要有层次性,要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提不同的问题,问题的难度要略高于学生现有的水平层次,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应该是学生跳一跳能摘到的“桃子”。三是启发性原则,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美国的布鲁巴克也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启发性,要能引发出新的问题,让学生上完课还有思考和探索的余地。四是适量性原则,问题不在多,而在精,一两个精准体现教材中心又具有思考深度的问题,学生能受益终身,反之,多而无深度的问题,显得繁琐,学生问过就忘,对后续学习没有意义。

二、 “无效”多媒体运用

多媒体集声音、颜色、图像、动画于一体,具有生动性、直观性、高效性的特点,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表现力,因此,现代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成了一种时尚,但如果运用不好,喧宾夺主,分散了学生注意力,反而降低了课堂实效。当前,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使用无效或低效的表现主要有:一是主次不分,形式高于内容,片面追求课件画面的动感、色彩等,而架空教材本身,比如选用一些毫不相关的背景图片,或不时地跳出几个卡通人物等,看上去形式新颖,学生也似有趣味,却完全忽视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角色定位。二是生搬硬套,画蛇添足,不考虑多媒体使用是否必要,而盲目地硬套入课堂,比如,实验课本来可以让学生对照文本自主探索实验步骤的,却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让学生观看各实验部件和实验过程的视频上,生物课本来可以让大家讨论思考辅之以教师引导来构建生物体系的,却也是把有限的课堂时间花在了视频观看上,教师成了新的大屏幕讲解员,学生的主体性也无从体现。三是教师操作多媒体生硬,播放多媒体时不时地卡壳,把宝贵的时间花在无关的技术维修上。

三、 “无效”指导

教师被称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指导、点拨对学生学习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也存在无效或低效现象:一是指导的时机把握不当,比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刚一出现疑问或分歧,教师立即作出指导,甚至直指答案,这样做既影响了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又导致学生紧张情绪产生,使其行为受牵制。二是指导缺少差异性。我们说要因材施教,因为学生个体发展是有差异的,但目前大班额教学下,教师要真正了解班上六七十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水平和认知特点,显然难以做到,无法深入了解,往往指导上重集体指导,轻个体指导,不能根据学生各自特点调整指导方法,使个体分化越来越严重。三是指导中的权威现象,比如教学中不是说服引导,而是压服训斥,指导中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居高临下地把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强加于学生,答案是“五彩缤纷”,就不能说是“色彩斑斓”,这样学生不仅不会真心接受,反而还可能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四是缺乏学法指导,比如注重课内知识的掌握,而缺少对如何掌握知识,包括如何涉取课外知识的引导。

有效的课堂指导首先要从合理的课堂提问开始,合理的问题控制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内容,使课堂指导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其次,有效课堂指导必须建立在对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观察、细听、交流,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归类指导:是个别学生的问题就作个别指导,是部分学生的问题就作分类指导,是大多数学生的问题就作全体指导;指导内容可以是知识性的、方法性的、过程性的、心理性的,或习惯性的。再次,教师的指导要适时、适度,要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点拨作用。最后,教师指导时要有针对性,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知识性、方法性和心理性的障碍,针对不同类型的障碍进行指导,启迪学生的学习思路,指明解决问题的恰当途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

四、 “无效”练习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学习的三条主律:准备率、练习率、效果率,认为学习要通过练习来巩固,没有及时练习,学生的学习结果容易被遗忘,但我们也经常听到教师在考后对学生发牢骚说:“这题做练习都做了多少遍了,怎么搞的,考试还是做错了。”确实,目前市面上各种各样的教学辅助资料包装精美、设计新颖,内容总结详细,习题容量大,而且与升学考试紧密相连,看了令人眼花缭乱。有的教师看了这个习题,舍不得删,看了那个精讲,也舍不得去,没有根据学生自己的特点,精选习题,而是以熟能生巧为由,给学生布置大量的练习,甚至还有一些惩罚性练习,一题抄50遍,一个生字写100遍等。过多的重复性、机械性,缺少创造和差异性的练习,在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必然加重他们学习负担,不但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还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受挫感:学优生感受不到创造的快乐,学困生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反而感受更多的是挫败感。

判断学生练习是否恰当,不是看布置了几题,学生做对了几道,而是看学生会解决什么问题,几个问题。所以,教师应明确学生进行练习的必要性,练习要适量,富于变化,要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又要注意学生的覆盖面,体现差异性。

五、 “无效”评价

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有效的评价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门艺术,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课堂教学中“无效”评价主要有:一是评价滥用,学生回答不管对错,努力与否,统统给予“很好”、“不错”、“很棒”这样的评价,结果学生发现,不管什么问题,听清楚与否,只要能抢到发言权就是对的,这样的评价不仅没有起到反馈和促进学习作用,反而滋长学生浮燥情绪。二是评价内容单一、笼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地运用好与坏、对与错的“判决”,语言比较笼统,通常是“你真棒”、“真了不起”、“真聪明”、“真好”,“很好,请坐下”等这样的评价,这不利于学生积极动脑和个性发展。三是评价主体单一,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老师的对学生的评价,而较少学生之间和学生对自己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但要客观,找到真正值得表扬的地方;要全面,对的要表扬,错的要匡正;要多元,内容要多元,主体要多元,语言要丰富。比如“如果你每次作业都能这样就太好了,老师期待着你的新作品”、“你的问答很有自己的见解,如果能再多考虑一步或再多转一个弯或某某地方你能再作进一步分析,那么这个问题就回答得非常好了。”等等。

六、 “无效”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待于各种环节的相互融会贯通,相互结合,才能达到所预想的效果,但目前课堂教学各环节的设计仍存在无效或低效现象。主要有:一是课堂导入环节所采用的情景导入法中有的情景创设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无法引起学生兴趣,导致教学的低效现象;二是对新课程所强调的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不加选择,不管有没必要都在一堂课上将这几种方式和盘托出,导致课堂走过场,学生无法安静独立地去阅读、思考和感悟;三是合作学习环节学生学习的无效或低效,表现在合作的时候刚进入状态,学生开始有了争议的时候却被告知“讨论结束”;四是在课堂小结环节,要么总结走过场,泛泛而谈,什么都提,重点不突出,缺少针对性;要么包办代替,本来应该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以默化、内化知识的过程,教师却包办代替做了。

教学环节的设置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各个教学环节的设置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评价尺度来选择。

参考文献

[1] 包艳华.注重课堂提问实效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文学界,20101.

[2] 朱萍.课件辅助教学中存在的几点误区.考试周刊,201038.

[3] 柯有亮.关于课堂指导的有效性的探讨.异步教学研究,20006.

透视课堂教学中的“无效”现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