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OR利率

发布时间:2010-08-03 18:47:40

LIBOR利率

我们在外汇市场上经常会听到关于利率的问题,除了美联储降息的联邦基金利率,再贴现率等,还有一些重要的利率大家听起来比较陌生,比如伦敦同业拆放利率,简称LIBOR。LIBOR指在伦敦的第一流银行借款给伦敦的另一家第一流银行资金的利率。现在LIBOR已经作为国际金融市场中大多数浮动利率的基础利率,作为银行从市场上筹集资金进行转贷的融资成本,贷款协议中议定的LIBOR通常是由几家指定的参考银行,在规定的时间(一般是伦敦时间上午1100)报价的平均利率。最大量使用的是3个月和6个月的LIBOR。我国对外筹资成本即是在LIBOR利率的基础上加一定百分点。从LIBOR变化出来的,还有新加坡同业拆放利率(SIBOR)、纽约同业拆放利率(NIBOR)、香港同业拆放利率(HIBOR)等等。
同业拆放利率指银行同业之间的短期资金借贷利率。
同业拆放有两个利率,拆进利率(BidRate)表示银行愿意借款的利率;
拆出利率(OfferedRate)表示银行愿意贷款的利率。一家银行的拆进(借款)实际上也是另一家银行的拆出(贷款)。
同一家银行的拆进和拆出利率相比较,拆进利率(BidRate)永远小于拆出利率(OfferedRate),其差额就是银行的得益。
在美国市场上,一般拆进利率(BidRate)在前,拆出利率(OfferedRate)在后,例如3.25至3.50。在英国市场上,一般是拆出利率(OfferedRate)在前,拆进利率(BidRate)在后,例如3.50至3.25,两种情况下,都表示为我借款3.25。我贷款3.50
同业拆放中大量使用的利率是伦敦同业拆放利率(LondonInterBankOfferedRateLIBOR)。LIBOR指在伦敦的第一流银行借款给伦敦的另一家第一流银行资金的利率。
现在LIBOR已经作为国际金融市场中大多数浮动利率的基础利率,作为银行从市场上筹集资金进行转贷的融资成本,贷款协议中议定的LIBOR通常是由几家指定的参考银行,在规定的时间(一般是伦敦时间上午11:00)报价的平均利率。最大量使用的是3个月和6个月的LIBOR。我国对外筹资成本即是在LIBOR利率的基础上加一定百分点。
从LIBOR变化出来的,还有新加坡同业拆放利率(SIBOR)、纽约同业拆放利率(NIBOR)、香港同业拆放利率(HIBOR)等

2007年中国债券市场及企业融资成绩大盘点

07年企业债市场可谓亮点频出,发行总量高速增长,债券品种有所丰富,企业融资渠道得到大力扩展,相关市场制度创新不断。随着企业债市场的扩容与发展,债券市场作为企业直接融资平台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2007年,传统企业债券(除短融)以1777.45亿元的发行总量获得同比75.12%的高速增长。此外,短期融资券的年度发行量首次超过了3000亿元,达到3349.1亿元。随着长江电力在079月成功发行首单公司债,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债券终于登陆中国债券市场,标志着中国债券市场在产品创新方面以及企业融资方面的巨大进步。企业债市场的高速发展,是中国债市扩容不可或缺的一环。

1、市场容量高速增长

  2007年,企业债市场容量高速增长,传统企业债全年共发行97只,发行总量高达1777.4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5.12%

  从债券期限来看,10年以上的长期债券依然是全年企业债发行的绝对主体,发行量占07年企业债发行总量的77.98%。其次是5-7年的中期债券,发行量占07年企业债发行总量的21.55%3年期企业债券全年发行6只,占全年企业债发行量的0.47%

  从发行人行业分布来看,07年工业企业依然是发行企业债券的主体,工业企债发行量占到企业债发行总量的1/4强,其次是原材料行业、能源行业,发行量分别占到企业债发行总量6%左右。

  从发行利率来看,由于受到央行年内多次加息的影响,债券发行的利率不断攀升,收益率曲线在整体向上平移的同时,年末出现了扁平化的趋势。市场波动最剧烈的时候,曾长期保持在3%附近的短期融资券收益率一路上蹿,最高时甚至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跳上7%一线。

  2、债券品种不断丰富

  2.1 公司债终于登陆中国债券市场

  随着长江电力在079月成功发行首单公司债,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债券终于登陆中国债券市场。同时,企业发债融资由核准制向备案制转变,使得债市直接融资的功能得到更好发挥。此后,又有两家公司发行企业债券,使得总发行量达到112亿元,虽然占比并不高,但其意义却不言而喻。可以预见的是,08年公司债市场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债券市场2007年度分析报告

2008-01-30 16:42 中国债券信息网

引言
纵观2007年,中国债券市场可谓风起云涌,CPI居高不下,全年加息号角不断,股市IPO频仍、特别国债向市场投放......,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债券市场在本年度走出了一波更为跌宕起伏的振荡行情。全年走势特点表现为高开低走,振荡下行,筑底回暖。中债综合指数(财富)整体下跌0.81%、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平均上移130个基点。
2007年,债券市场继续向纵深发展,债市规模继续出现大幅递增,债券品种趋于多样化,长期品种占比有了明显增加。随着1.55万亿特别国债的投放、央票回笼手段的加强以及政府对企业债的积极扶持,2007年债券市场发行规模快速增长,全年已接近8万亿元。央票、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仍然是一级市场的主要品种,三者占到市场总发行量的90%以上(三者分别占比为:52%、27%和14);信用类债券本年发行量有所突破,企业债和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继续保持小步快跑态势。在利率上行的二级市场行情下,发行人本年的发行品种主要集中在1-3年期的中短期品种和浮动利率品种上,二者的市场存量增速较快。本年,债券市场整体存量稳步增长,年末达12.33万亿元;债券市场格局继续发生分化,银行间市场规模扩容,交易所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规模则继续萎缩。商业银行和保险类机构仍然是债券市场的主力投资机构,持有全市场四分之三的债券余额,基金和证券公司本年也表现为积极建仓。

  债券市场交易结算量再上新台阶,市场流动性进一步改善,回购交易大幅放量。本年资金面整体表现宽裕,股票市场资金融通需求增强,,一、二级市场供需旺盛,债券现券和回购交易本年异常活跃,远期交易、双边借贷等债券衍生交易稳步增长,中国债券市场全年交易结算量高达64.88万亿元,同比增长率为61.43%,其中,银行间市场交易结算量放量猛增,交易所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交易结算则相对较为冷清,三个市场交易结算量分别为631273.09亿元、17462.25亿元和35.67亿元。

2008年债券市场展望与政策建议

  一、2008年债券市场展望

  2008年,债券市场依然要在多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继续博弈。全年来看,空头因素主要有:一是通胀压力不容忽视,特别是春节前后由于消费需求旺盛,有可能拉动食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再加上翘尾因素,CPI上半年上行压力较大。外部冲击如国际粮价上调压力增大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企等因素也对内输入了通胀,加大成本上涨动力,这种情况在2008年可能演变为成本推动性通货膨胀。其次,2008年宏观部门明确要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基准利率仍有上升空间。第三,新的地方政府换届,投资增速过快的趋势要想得到控制,难度较大。
多头因素主要有:第一,货币信贷增速背离程度有望趋势性扩大,商业银行债券配置需求将大幅增加,资金面推动将形成债券市场的趋势性上涨。其次,股票市场收益率降低将减弱"羊群效应",股市资金有望回流银行间市场。另外,通过收益率曲线的点差也可以预测未来通货膨胀的变化,美国国债收益率的点差和通货膨胀率就呈负相关关系,且相关性很高,即CPI越大,长短期利差越小,且在CPI到达峰值时,长短期利差将会扩大,而在CPI到达谷底时,长短期利差面则临缩小的趋势。那么在我国目前CPI创历史峰值,收益率点差亦同时有探底迹象的情形下,有专家认为未来通货膨胀走势已走到了一个新的拐点,2008年全年CPI指数会有所回落,且整体走势表现为前高后低。
2008年,债券市场整体回暖,而且下半年表现要好于上半年。中长端收益率在资金推动下有望下行,短端收益率受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有抬升压力,收益率曲线有望平坦化下行。

二、债券市场发展建议
2008年,针对债券市场发展目前面临的几个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进一步丰富银行间市场投资人类型,准入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进入银行间市场。

2008年,随着紧缩性政策的实施,行政性限制贷款规模的措施将在很大程度上摊薄商业银行的经营利润,商业银行类机构为减少资本占用,扩充中间业务,将会更加重视理财产品的开发和销售。人民币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业务的战略转移,对分散银行的债务风险,增加中介和手续费收益、调整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未来面临巨大的发展契机,并已显示出强烈的入市愿望。建议银行间市场打开大门,欢迎经批准的合格人民币理财产品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
()进一步完善信用类债券市场的配套措施。
2007年虽然市场监管部门出台了比较有效的措施,对信用类债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但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制度的不完善,公司债交易冷清、资产支持证券流动性严重不足等问题仍然需要采取进一步的完善措施:
1、改进现有的信用评级制度,为债权人提供权利保障。评级制度的不完善是信用类债券市场发展的瓶颈,目前信用评级机构受制于发行人的问题还没有得以有效解决,债权人的利益保障措施缺位。为此,建议在每次发债前,由市场投资人通过中债信息网以网上投票的形式,选出合格的评级机构分配评级市场份额,将"小偷选保安"的机制转变为"投资人选保安"的机制。每次评级后评级公司在中国债券信息网上召开网上会议,接受投资人质询。
2、鼓励承销商对信用类债券做市,增强价格发现与二级市场流动性。一般来讲,承销商对信用类债券发行人的财务状况等方面的信息掌握比较充分,如果鼓励承销商对所承销的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和资产支持证券在市场上做市,将非常有助于向市场其他投资人揭示债券的投资风险并有助于债券的价格发现,改善其在市场上的流动性不足的状况。
3、推进公司债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登记托管和交易流通。目前,银行间市场主管部门――人民银行已经在有关文件中表明,支持公司债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交易流通和登记托管。银行间市场在我国债券市场中一直处于主导低位,且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央结算公司一直担当债券市场总托管人的角色,对包括公司债在内的所有债券实行统一集中的托管,投资人可以通过中央结算公司在银行间、交易所和柜台市场之间自由进行转托管。这种形式有利于保证债券托管的安全性,并有效解决了银行间、柜台和交易所三个市场的统一互联问题。而目前由于公司债托管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托管体系之下,并且只能在交易所平台上进行交易,脱离了银行间市场体系,债券市场主要的投资机构-商业银行无法参与交易,使三个市场之间形成了割裂局面,这也是公司债推出以来,交易非常稀少的主要根由。为此,为了提高公司债在市场上活跃度,建议有关部门在批准发行公司债的同时,应加强公司债进入银行间市场的宣传和推动力度,鼓励公司债在中央结算公司统一登记托管。
4、信用类债券的发行方式可借鉴银行间市场的市场化形式,引入招标发行机制。2007年第二期铁道债通过在银行间市场招投标形式发行,最终发行票面利率低于非招标方式发行的期次,为发行人节约了一定的发行成本。同时,通过招标形式发行债券,还可以增强企业筹资的吸引力,充分发挥一级市场价格发现的"灯塔"作用。

()进一步推动担保品业务实行逐日盯市机制。
目前,债券市场担保品业务品种正在逐步扩大,包括质押式回购、买断式回购、远期交易、双边借贷业务、大额支付系统自动质押融资业务等,担保品业务的交易规模也正在快速增长。同时,在加息通道下,随着市场波动性的加剧,担保品价值贬损或担保品价值超值的双向风险都在加剧,市场迫切需要对担保品市值进行逐日盯市。因此,可在担保品业务中引入中央结算公司提供的中债估值作为回购双方的价值判断参考,自动补足或退还担保品,最终实现精细化、自动化的担保品管理,从而达到有效控制风险、降低损失的目的。
()向境外投资者开放银行间债券市场,探索我国债券市场国际化之路。
随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人民币在全球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进一步开放我国债券市场,不仅有利于吸收外部资源发展本国经济,推动我国债券市场的产品创新,还有助于丰富银行间债市交易主体,提高市场流动性,完善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和构建合理的收益率曲线。目前,QFII已经能投资交易所债券,但除亚洲债券指数基金外还不能投资于银行间市场。应逐步向境外机构投资者开放银行间债券市场,目前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允许所有QFII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交易。
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还可以扩大我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信誉和影响,提升我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和金融地位,实现以我为主,团结海外的债券市场发展战略。
()打破信息壁垒,提高市场报价信息的透明度。
目前,债券市场的报价信息还没有完全向市场公开,如上证所固定收益电子平台的报价数据、外汇交易中心的做市商报价数据等,除了参与该平台的市场成员和境外信息商可获得相应数据以外,对于境内很多收益率曲线编制机构却是封锁的。这对于编制合理的收益率曲线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建议SHIBOR报价信息和掉期报价信息、做市报价信息、纪纪商报价数据等作为公共信息应及时向所有信息商、研究机构和市场参与者及时、全面和格式化提供。
()改变新股发行方式,减缓IPO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冲击。
2007年,由于过多资金投入打新大军,货币市场利率已受到了扭曲,宏观部门和金融机构已经无法从短期市场利率中判断出实际市场的流动性状况,货币政策也受到了一定的牵制。如果现有的发行机制改为价格招标发行,发行价格随行就市,将非常有利于改善IPO期间流动性短期紧张的状态。(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债券信息部)

企业债券

企业债券通常又称为公司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债券。企业债券代表着发债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持有人是企业的债权人,不是所有者,无权参与或干涉企业经营管理,但债券持有人有权按期收回本息。企业债券和股票一样,同属有价证券,可以自由转让。由于企业主要以本身的经营利润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此企业债券风险与企业本身的经营情况直接相关。如果企业发行债券后,经营状况不好,连续出现亏损,可能无力支付投资者本息,投资者度就面临着受损失的奉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债券是一种风险较大的债券。所以,在企业发行债券时,一般要对发债企业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或要求发行企业有财产抵押,以保护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在一定限度内,证券市场上的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相关关系,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企业债券由于具有交大风险,它们的利率通常也高于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
企业债券按不同标准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最常见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1)按照期限划分,企业债券有短期企业债券、中期企业债券和长期企业债券。根据  我国企业债券的期限划分,短期企业债券期限在1年以内,中期企业债券期限在1年以上5年以内,长期企业债券期限在5年以上。

2)按是否记名划分,企业债券可分为记名企业债券和不记名企业债券。如果企业债券上登记有债券持有人的姓名,投资者领取利息时要凭印章或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转让时要在债券上签名,同时还要到发行公司登记,那么,它就称为记名企业债券,反之称为不记名企业债券。
3)按债券有无担保划分,企业债券可分为信用债券和担保债券。信用债券指仅凭筹资人的信用发行的、没有担保的债券,信用债券只适用于信用等级高的债券发行人。担保债券是指以抵押、质押、保证等方式发行的债券,其中,抵押债券是指以不动产作为担保品所发行的债券,质押债券是指以其有价证券作为担保品所发行的债券,保证债券是指由第三者担保偿还本息的债券。
4)按债券可否提前赎回划分,企业债券可分为可提前赎回债券和不可提前赎回债券。如果企业在债券到期前有权定期或随时购回全部或部分债券,这种债券就称为可提前赎回企业债券,反之则是不可提前赎回企业债券。
5)按债券票面利率是否变动,企业债券可分为固定利率债券、浮动利率债券和累进利率债券。固定利率债券指在偿还期内利率固定不变的债券;浮动利率债券指票面利率随市场利率定期变动的债券;累进利率债券指随着债券期限的增加,利率累进的债券。
6)按发行人是否给予投资者选择权分类,企业债券可分为附有选择权的企业债券和不附有选择权的企业债券。附有选择权的企业债券,指债券发行人给予债券持有人一定
的选择权,如可转让公司债券、有认股权证的企业债券、可退还企业债券等。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蚩尤者,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按照规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企业发行的股票;有认股权证的债券蚩尤者,可凭认股权证购买所约定的公司的股票;可退还的企业债券,在规定的期限内可以退还。反之,债券持有人没有上述选择权的债券,即是不附有选择权的企业债券。

7)按发行方式分类,企业债券可分为公募债券和私募债券。公募债券指按法定手续经证券主管部门批准公开向社会投资者发行的债券;私募债券指以特定的少数投资者为对象发行的债券,发行手续简单,一般不能公开上市交易。
公司债券和企业债券有什么区别?

企业债券属于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过程中的一类特殊固定收益产品,约束其发行行为的指导性法规是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条例规定中央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计划委员会审批;地方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由中国人民银行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分行会同同级计划主管部门审批。目前企业债券的发行审批权限归属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由于政府计划部门(现在的国家发改委)的权限范围主要涉及国有经济部门,实际发债主体主要是中央政府部门所属机构、国有独资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等大型国有机构,而且均有大型银行、大型国有集团等对债券进行担保。这样,我国的企业债券实质具有很高的信用级别,属于具有国家信用的准政府债券。
《公司法》和《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出台后,为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奠定了基础。像其他有价证券一样,按照规定,申请发行公司债券,必须经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发行公司债券的企业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对发债主体的限制较企业债券宽松,范围较企业债券有所扩大,符合发行公司债券机构的数量远远大于发行企业债券机构的数量。公司债券发行试点期间,公司范围仅限于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及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境内股份有限公司。
另外,信用等级、资金用途等方面也有较大差异。
信用等级的差异
与企业债券不同,公司债券没有强制要求担保措施。如果没有保证人进行担保,公司债券的信用级别将取决于发债公司的资产状况、经营管理水平、持续盈利能力等。由于不同公司的具体情况差异很大,公司债券的信用级别也会相差很多。与此不同,我国实际发行的企业债券,一般都有资信良好的保证人实施担保机制,使得企业债券的信用级别与其他政府债券相比没有多大差异。
发债资金的用途差异
在我国企业债券发行实际中,发债资金的用途需由审批机关批准,企业债券的发行与政府部门审批的项目直接相关。发债资金一般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重大技术改造、公益事业投资等国计民生方面。而公司债券可根据公司自身的具体经营需要提出发行需求,如何使用发债资金完全是公司内部事务,资金的主要用途也围绕公司的具体运作实施,不必要经政府部门审批和同意。可进行包括资产投资、技术改造、调整资产结构、实施资产并购重组等多方面安排。
对信息披露要求的差异
在对发行人信息披露的要求上,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的差异较大。企业债券的发行人没有被要求严格的信息披露义务,审批部门对发行人的持续性信用等级以及发债后的经营运作行为等信息不再进行专门的监管。反之,对发行公司债券的发行人的信息披露较为严格,《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规定申请发行公司债券,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地披露或者提供信息,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且要求在债券有效存续期间,资信评级机构每年至少公告一次跟踪评级报告。

如果是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或者我国债券管理条例中说的公司债券的话,可以说和企业债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国外叫公司债,我国叫企业债,因为国外发债的一般都是上市公司。
目前我国新出台了公司债发行试点管理办法,里面的公司债指的是上市公司发行的可以无担保的公司债券,那么它的这两大特点就和企业债区别很大,公司债就和企业债不同了。

六大方面区别 企业债券并非公司债券

可发行公司债券的企业只能是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与此相比,企业的范畴要远大于公司。

众所周知,企业与公司并非等同的概念。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可发行公司债券的企业只能是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与此相比,企业的范畴要远大于公司。我国的企业债券发行主要根据是1993年出台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当时,《公司法》尚未出台,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也尚未成为国有企业组织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式。1994年之后,虽然相当多国有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革,名称上也挂上了公司二字,由此,似乎企业债券就是公司债券的代名词了,但事实上,由于国家计委只管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的投融资安排,不管非国有企业的类似活动,所以,企业债券自一起步就限制在国有经济部门内,与众多的公司数量相比,它所涉及的发债主体比公司债券要窄得多。鉴于1990年代中期,一些地方发生了企业债券到期难以兑付本息的风险,国家计委上收了企业债券的审批权,从而,形成了企业债券由国家计委集中管理审批的格局。这一历史过程表明了,企业债券并非公司债券。

从分析角度看,企业债券与公司债券的主要区别有六个方面:

第一,发行主体的差别。公司债券是由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债券,我国2005年《公司法》和《证券法》对此也做了明确规定,因此,非公司制企业不得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是由中央政府部门所属机构、国有独资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发行的债券,它对发债主体的限制比公司债券狭窄得多。在我国各类公司的数量有几百万家,而国有企业仅有20多万家。在发达国家中,公司债券的发行属公司的法定权力范畴,它无需经政府部门审批,只需登记注册,发行成功与否基本由市场决定;与此不同,各类政府债券的发行则需要经过法定程序由授权机关审核批准。

第二,发债资金用途的差别。公司债券是公司根据经营运作具体需要所发行的债券,它的主要用途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更新改造、改善公司资金来源的结构、调整公司资产结构、降低公司财务成本、支持公司并购和资产重组等等,因此,只要不违反有关制度规定,发债资金如何使用几乎完全是发债公司自己的事务,无需政府部门关心和审批。但在我国的企业债券中,发债资金的用途主要限制在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革新改造方面,并与政府部门审批的项目直接相联。

第三,信用基础的差别。在市场经济中,发债公司的资产质量、经营状况、盈利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是公司债券的信用基础。由于各家公司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所以,公司债券的信用级别也相差甚多,与此对应,各家公司的债券价格和发债成本有着明显差异。虽然,运用担保机制可以增强公司债券的信用级别,但这一机制不是强制规定的。与此不同,我国的企业债券,不仅通过国有机制贯彻了政府信用,而且通过行政强制落实着担保机制,以至于企业债券的信用级别与其他政府债券大同小异。

第四,管制程序的差别。在市场经济中,公司债券的发行通常实行登记注册制,即只要发债公司的登记材料符合法律等制度规定,监管机关无权限制其发债行为。在这种背景下,债券市场监管机关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审核发债登记材料的合法性、严格债券的信用评级、监管发债主体的信息披露和债券市场的活动等方面。但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中,发债需经国家发改委报国务院审批,由于担心国有企业发债引致相关对付风险和社会问题,所以,在申请发债的相关资料中,不仅要求发债企业的债券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40%,而且要求有银行予以担保,以做到防控风险的万无一失;一旦债券发行,审批部门就不再对发债主体的信用等级、信息披露和市场行为进行监管了。这种只管生、不管行的现象,说明了这种管制机制并不符合市场机制的内在要求。

第五,市场功能的差别。在发达国家中,公司债券是各类公司获得中长期债务性资金的一个主要方式,在上世纪80年代后,又成为推进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的一只重要力量。在我国,由于企业债券实际上属政府债券,它的发行受到行政机制的严格控制,不仅明年的发行数额远低于国债、央行票据和金融债券,也明显低于股票的融资额,为此,不论在众多的企业融资中还是在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中,它的作用都微乎其微。

第六,市场功能的差别。在发达国家中,公司债是各类公司获得中长期债务性资金的一个主要方式,由于公司数量众多,因此,其每年发行量既高于股票融资额,也高于政府债券。企业债的发行受到行政机制的严格控制,每年的发行额远低于国债、央行票据和金融债券,也明显低于股票的融资额。

业内人士认为,除企业债外,公司债与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短期融资券等债券品种也均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同,因此,大力发展公司债,决不意味着取代企业债、金融债、短期融资券,而是与上述品种并立共存,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LIBOR利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