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探究、诊断北京市西城区2015 - 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8课《醉翁亭记》练习新人教版

发布时间:2018-08-25 01:55:53

28.醉翁亭记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岩穴 饮少醉(

伛偻提携( 筹交错( 树林阴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守自 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醉翁之不在酒 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伛偻提携 伛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觥筹交错 觥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落而石出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面几个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本文写景的作用有下面几种说法。你认为就整篇文章来看其中的哪一种是最主要的(

A.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做铺垫,表现作者的山水之乐。

B.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C.寄托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6.作品写醉写乐写热闹都是一种掩饰,而实质都是借醉借乐借热闹来排遣自己内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文中找一个字,与下面各括号外的字组成反义合成词。

醉( 前( 朝( 往( 晦(

8.填空。

①《醉翁亭记》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家、________家。他自号________,又号________。这篇课文选自《________》。

②《醉翁亭记》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一个________字,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自然结合。

③“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时代在散文方面很有成就的八位名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曾巩。

9.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环滁皆山也。 B.太守自谓也。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10.下列句子中“也”字表达语气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D.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11.下面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水落而石出者 ②云归而岩穴暝 ③佳木秀而繁阴

④山间之朝暮也 ⑤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⑥风霜高洁

⑦山间之四时也 ⑧晦明变化者 ⑨野芳发而幽香

A.⑤②⑦⑨③⑥①⑧④ B.⑨③⑥①⑦⑤②⑧④

C.⑨③⑥①⑧④⑤②⑦ D.⑤②⑧④⑨③⑥①⑦

1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B.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C.水落而石出者 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13.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禽鸟知山林之乐 B.名之者谁 C.四时之景不同 D.醉翁之意不在酒

14.下列各句中“者”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前者呼 B.作亭者谁 C.晦明变化者 D.弈者胜

15.下列各句中“于”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行者休于树 B.泻出于两峰之间 C.临于泉上 D.来饮于此

16.下列各题对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故自曰醉翁也(

A.号令 B.号召 C.取别号 D.呼号

②得之心而之酒也(

A.居住 B.住所 C.寄托 D.寓意

③至于者歌于途(

A.负责 B.失败 C.倚靠 D.背负

④杂然而前者(

A.陈述 B.陈旧 C.陈列 D.陈腐

17.本文写景有多种顺序,下面根据要求用原文填出起句、结句。

1)自远而近, ________________

2)从早到晚, ________________

3)自春至冬, ________________

4)由群体到个体, ________________

5)由闹到静, 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①环滁皆山也。②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③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④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⑤作亭者谁?⑥山之僧智仙也。⑦名之者谁?⑧太守自谓也。⑨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⑩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⑾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8.这段文字属于景物描写的句子有________句(填序号)。写景的顺序是________

19.这段文字写景从________________两个感官方面落笔。

20.这段景物描写,②③两句先写________________,是为了引出下文对________的描写,为下文写人的活动布置一个________

21.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2.用‖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3.与“宴酣之乐”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 B.辍耕之垄上 C.邻人之孀妻 D.渔人甚异之

24.对第②段文字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均指老人和小孩。

B.“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以酒浇愁的样子。

C.“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人游宴之乐。

D.此段以醉翁亭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地写了太守治滁的政绩。

25.第③段紧扣一个“乐”字来写,用________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用游人之乐衬托________之乐,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2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一句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是________

27.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是(

A.“滁人游”的欢悦情景侧面反映了太守治下的政治清明;写“滁人游”,衬托了“太守醉”。

B.“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一句的意思是:一个面容苍老,满头白发的老人,昏昏欲倒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C.“醉能同其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D.“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意为:太守说的谁?就是庐陵欧阳修。

28.在文段中默写横线上空缺的内容。

29.该文将写景、叙事、抒情熔为一炉,有一句话概括了全文的写作特点,后成为千古名句,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第①段先写________之景,再写________之景,最后收笔,引出人赏景之乐亦无穷也。

31.从第②段中找出4个最能概括段落中各层内容的短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从整篇文章来看作者要表达的是一种(

A.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B.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C.山水之乐。 D.“醉”与“乐”的统一关系。


28.醉翁亭记

1yá mínɡ zhé sù yǔ lǚ ɡōnɡ yì

2.(1)蔚然:茂盛的样子 2)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3)谓:命名(4)意:情趣 5)伛偻:腰背弯曲 6)觥筹:酒和酒筹

3.(1)表示修饰 2)表示并列 3)表示顺承 4)表示因果;表示转折

4.(1)游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2)野花开放而有了一股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形成一片浓阴。

3)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4)不久夕阳落在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

5B 6.忧思、苦闷和孤独 7.醒后暮归

8.①欧阳修 文学家 史学家 醉翁 六一居士 欧阳修散文选集

②“乐” 写景 抒情

③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王安石 苏轼 苏辙

9B 10C 11D 12B 13B 14C 15B 16.①C C D C

17.(1)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到“醉翁亭也”。

2)从“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到“山间之朝暮也”。

3)从“野芳发而幽香”到“山间之四时也”。

4)从“至于负者歌于途”到“太守醉也”。

5)从“已而夕阳在山”到“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18.①~④,从大到小,自远而近,由仰到俯。

19.视觉,听觉

20.琅琊山 酿泉 醉翁亭 环境背景

21.开篇点题 引出“乐”字这一全文的主线

22.①第一层(①~④)交代醉翁亭的环境。

②第二层(⑤~⑾)写醉翁亭命名的由来。

23C A项是《陋室铭》中的选句,这里“之”起到提宾标志的助词作用;B项是《陈涉世家》中的选句,这里“之”是动词,“到”“往”的意思;D项是《桃花源记》中的选句,这里“之”是代词。C项是《愚公移山》中的选句,这里“之”是助词,“的”的意思,与例句“宴酣之乐”的“之”用法相同。

24B太守虽被贬,但并未消沉不振,而是旷达乐观,与民同乐。“颓然”是因为他年纪大了,容易疲劳。

25.禽鸟 太守

26.仕途失意,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排遣内心郁闷;但知音难觅,不禁发出“游人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的慨叹。

27D这句话的意思应为:“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呀。”这里的“谓”不是“说”的意思,而是“叫做,称为”的意思,可译成“是”。

28.野芳发而幽香,佳术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29.醉翁之意不在酒 30.朝暮四时

31.①滁人游 ②太守宴 ③众宾欢 ④太守醉 32B

学习、探究、诊断北京市西城区2015 - 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8课《醉翁亭记》练习新人教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