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古诗三首

发布时间:2018-06-13

城关镇教育办导学案
校:茂林学校 主备人:马小娟
5.古诗词三首
级:五年级 执教人:贾琼

目:语文 审批人: 新授课

第一课时
1.会写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牧童、蓑衣”等词语
学习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牧童》
3.想象诗句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学习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领悟诗句的意境,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心情。 1.搜集作者的资料。(师生)
学前准备 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达标检测
一、话导入,趣。(用时:5钟)
1.导入: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写的。
2.板书课题。引导交流吕岩的资料。
1.齐读课题。
2.自由交流吕岩的资料。

1.海”中的“八仙”

二、读古诗,知。(用10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读1.自由练习读古诗。 古诗,要求读通顺,读流2.小组内轮流读古诗,并互评。 利。 3.全班汇报。
2.组织小组内(或同1“铺”是多音字,在这里桌)轮流读古诗,并互评,读pū;“蓑”是平舌音,读suō。 互相正音。 2)用斜线划分节奏。
3.范读,引导学生读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出节奏感。 /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4.检查初读情况。 /蓑衣/卧月明。
2.辨字组词。

3.线出古诗的节奏。
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三、读古诗,意。(用15分钟)
1.鼓励学生质疑,不懂的字词圈画出来。
2.出示前两句诗,问:你感受到了什么?
3.出示后两句诗,问:你感受到了什么?
4.引导齐读全诗,问:读了这首诗,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呢?
5.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描述的画面。
6.全班展示。
1.利用工具书、注释等方法理解字词。
2.自由读前两句诗,交流自己的感受。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
3.自由读后两句诗,交流自己的感受。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那么无忧无虑。
4.自由交流对牧童的整体印象。
5.全班交流诗意。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声牧童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月夜的草地上休息了。
4.字词。
铺: 弄: 饱饭: 蓑衣: 卧月明: 5.的意思。
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6、说说你心中牧童的印象。
的人。
四、情朗诵,诗。(用10分钟)
1.过渡:作者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1.比赛读诗,可以单个比,小在的生活。现在,请带着组比,男女生比。
这种感情自由朗读全诗2.全班展示读。
吧。
3.根据老师指导,结合古诗意2.引导多种形式朗境,试着背诵古诗。
读全诗。
3.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7.童》一诗,你眼前情景?
8.《牧童》




城关镇教育办导学案
校:茂林学校 主备人:马小娟 课题
5.古诗三首
级:五年级 执教人:贾琼
课型
目:语文 审批人:
新授

第二课时
学习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搜集杨万里的资料。(师生)
学前准备 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达标检测
一、话导入,趣。(用时:5钟)
1.导入:《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而《舟过安仁》中写了两个十分顽皮9.介绍作者杨万里。
的小孩子。你们想知道他1.齐读课题。
们怎样顽皮吗?现在,我2.自由交流杨万里的 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资料。

里写的《舟过安仁》吧!
2.板书课题。引导交流杨万里的资料。
三、读古诗,理解诗意。(用时:18分钟)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出示插图,组织全班交流诗句的意思。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并想象古诗描述的画面。
2.图文结合,全班交流对诗句的理解。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不是为了遮头,而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全班展示读。
12.下列诗句的意思。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四、指导(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
1.小组内练习背诵古2.组织小组内练习背13.背诵古诗《舟过安诗。
诵古诗。 仁》
2.全班展示背诵。
3.诵。







城关镇教育办导学案
校:茂林学校 主备人:马小娟
5.古诗三首
级:五年级 执教人:贾琼

目:语文 审批人:
新授

学习 重点
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的意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搜集辛弃疾的资料。(师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学前 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学生)
准备 教学 环节
达标检测
14.填空。
1 (派别)
2
谈话导1.导入:
1.齐读课题。
入,激2.板书课题。引导交2.自由交流辛弃疾的资流辛弃疾的资料。
料。
趣。(用3.3.了解词的相关知识。
5识。 分钟)
1.自由练习朗读《清平乐·村居》
2.小组合作疏通字词。 3.全班汇报。 1注意读准“媪”“亡”1.“剥”的读音。
词,注意读准字音。
初读课2)茅檐:茅草搭的屋2.文,整子。醉里:喝了酒后,微微究,理解字词。
有点醉意。吴音:吴地的方3.检查初读情况。
知。(用言,这里泛指南方方言。相4.组织全班齐读,男时:12媚好:彼此之间很亲密和睦女生赛读,同桌互读,且分钟)
的样子。翁媪:老翁、老妇读且评,读出韵律节奏。
人。锄豆:在豆田里锄草。亡赖:音同“无赖”,这里指顽皮、可爱。
4.词,读出韵律节奏。
15.多音字组词。 bāo bō( 16.解释下列字词。 茅檐: 醉里: 锄豆: 吴音: 翁媪: 亡赖: 相媚好:
品读课文,理意。(用时:18分钟)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词,谈谈读后的整体感受。
2.出示插图,引导学面。
3.启发思考:这首词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词,交流读后的整体感受。
2.图文结合,小组内交流这首词描述的画面。
3.全班交流。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这是谁呢?原来婆。大儿子在小溪东岸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一个逗人喜爱的小调皮。
4.学生交流最喜欢其中哪个人物,并说出原因。抓住老两口温馨、和睦,大儿、中儿的勤劳,小儿子的天真活泼来阐述。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6.全班展示读。
17.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展示的画面。 18.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拓展延伸。(用5分钟)

1.过渡:乡村条件简朴,但环境优美,夫妇恩爱,孩子勤劳,生活温馨,难怪令人陶醉。你能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短文吗?
2.写。
3.组织全班展示。

1.自由练习改写。 2.全班展示。
19.把《清平乐·村居》改写为一篇优美的短文。




5.古诗三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