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度量衡考

发布时间:2012-10-25 00:19:12

中医学度量衡考 (2007-11-02 23:51:41)

中医学度量衡考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 贾鹏(成都 610075

摘要 中国的度量衡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秦王朝统一的度量衡制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所沿用,形成了我国计量科学独特的体系兵不断发展演变。中医学量制作为中国度量衡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同样经历了不断的变化与演进过程,同时形成了一套适应自身发展特点的独特度量衡体系。但是由于发展年代跨度极大,度量衡标准的不一,也给后世医家及中医学习者带来了诸多疑惑和不便。本文作者遂查阅大量相关文史资料并结合实际需要,对我国量制发展特别是中医学量制发展作了相关考究并加以归纳总结,供大家学习参考。

关键词 中医 度量衡

Metr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a Peng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Chinese metrology has a long history.It’s more than two thousands yeas since Emperor Qin found the formula of metrology which still used in China.The metrology is special and go on developing continuously.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hole metrology system,metrology of T.C.M is changing and evolving too and is becoming a unique one.But there are lots of difficulties for its long changing times. The author offer some important details refer to many data which will give you much help in this field.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trology

1 我国量制的发展概述

我国度量衡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和标准,记载不一。度量衡的产生,是和人类交换行为的发展分不开的,并且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度量衡也在不断变化。《礼记》、《周礼》都记载,早在周朝时期就开始推行严格的度量衡管理制度,并设置了主管的官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颁发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令,由官府监制成套计量标准器,发到全国各地。秦王朝统一的度量衡制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所沿用,形成了我国计量科学独特的体系。

历代度量衡都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即逐渐地由粗糙变成精细,由简单变成复杂,特别是在器量上经历了由小变大的过程。这一特点可从唐"李淳风所撰《隋书"律历志》中得到有力的说明。近人王国维在《论现存历代尺度》中也指出:尺度之制由短而长,殆成定例。其实,这个结论对度量衡各个单位都是适用的,即尺度的演变由短而长,容量的演变由小到大,权衡(重量)的演变由轻而重。反映在中医药处方中,古方的用药分量,由于历代度量衡的不断迭变,以致实际分量与所用度量衡名称很不一致,同现代相差尤甚。因此我们有必要知道古代度量衡的一些基本知识,并对其变易情况有所了解,以避免混淆古今计量概念。

2 度量衡演变

2.1 古代度量衡命名

  度量衡名称源自《书"舜典》同律度量衡,《汉书"律历志》阐明其意,随后历代都沿用这个名称。如果把度量衡这个名词分开,就有度、量、衡三个量。这种分开来的各个单一量的名称,系由汉代刘歆的条奏所言审度嘉量衡权而确定。其中嘉量又出自《周礼"考工记"桌氏》嘉量既成,以观四国的意思就是,所谓审度是指用来确定物体的长短。的本义是,所谓嘉量是指以量器来量物体的多少时,必须像水平那样作为标准。的意思是的作用是用来平衡物体的轻重,衡权也就是指权和物形成平衡。下面分别叙述度、量、衡的单位命名。

1

长度单位的名称,产生很早,上古时都是以人身体的某个部分或某种动作为命名依据的,例如寸、咫、尺、丈等都是。在这些名称中,尺是长度的基本单位。一尺的长度与一手的长相近,容易识别,所以古时就有布手知尺尺者识也等的说法。此外,仞是量深度的实用单位,并且单独构成一个系统。仞与尺的比例关系,一向没有明确的定数,说一仞为四尺、五尺六寸、七尺、八尺的都有,一般认为是八尺。所谓度长短者,不失毫厘,只是表示测量时应该具有微小数的精度的意思。《孙子算经》卷上有蚕所吐丝为忽,十忽为一秒,十秒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的说法。这些十退位的分、厘、毫、秒、忽成为算术上专用的小数名称和长度小单位名称。到了宋代,把秒改为丝。清末时把长度小单位定到毫位为止。

2

量器是封建社会计量农产品多少的主要器具,因此容量的计量产生最早,它的单位名称也最复杂。在《左传》、《周礼》、《仪礼》、《尔雅》等经典著作中都有关于容量单位的记载,其专用名称有升、斗、斛、豆、区、釜、钟以及溢、掬等。同长度一样,周代以前容量单位也是用人的身体计量,以一手所能盛的叫作溢,两手合盛的叫作掬,掬是最初的基本的容量单位。《小尔雅"广量》说掬四谓之豆,《左传"昭公三年》说四升为豆,这两种说法是相通的,就是说掬也就是升。升的本义是的意思,两手所盛是基本的容量数,然后从这个数登进,按四进有豆、区、釜,按十进有斗、斛。所以升(亦即掬)是容量的基本单位。后来《汉书"律历志》对容量单位作了系统的整理,命名为龠、合、升、斗、斛五量,一合等于二龠,合以上都是十进(宋以后一斛为五斗)。升是容量的基本单位,斗和斛则为实用单位。其余圭、抄、撮、勺以及合、升、斗、斛八个单位,都是十进。这种计算方法,自汉代以后一直都在采用。

3

很早以来,铢、两、斤、钧、石五者都用作重量的单位。但古时对重量单位的说法复杂不一。例如《孙子算经》卷上:称之所起,起于黍,十黍为一絫(的古字),十絫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说苑"辨物》:十粟重一圭,十圭重一铢。《说文"金部》:锱,六铢也。《淮南子"铨言》高诱注:六两曰锱。《玉篇"金部》;镒,二十两。《集韵"质韵》:二十四两为镒。等等。等,都是借用粟黍和圭璧的名称,实际上早已不用。等都是借用钱币的名称,也早就不用。所以各家说法有种种不同。自《汉书"律历志》把铢、两、斤、钧、石这五个单位命名为五权之后,名称就比较一致起来,直至唐代都没有改变。再说分、厘、毫、丝、忽等,原是小数名称,后从长度借用为重量单位名称,自宋代开始定为钱的十退小单位。宋代权衡的改制废弃了铢、絫、黍等名称,其重量单位名称自大到小依次为石、钧、斤、两、钱、分、厘、毫、丝、忽,其进位方法已如前述。宋制衡量一直沿用至元明清,很少改易。但有一点须指出,宋元明清之医方,凡言者,是分厘之,而晋唐时一分则为两钱半,二者不同。

2.2中国历代量制演变简表

3 中医药特殊计量

古代医药著作中还使用一些特殊或模糊的名,现择要列举如次:

1 方寸匕

古代盛药量器,犹今之药匙。《政和证类本草"序例上》: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者为度。一方寸匕约等于现代的2.74毫升,盛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左右。

2

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用汉代的五铢钱币盛取药末至不散落者为一钱匕;用五铢钱币盛取药末至半边者为半钱匕;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字至不散落为度。一钱匕约今五分六厘,合2克强;半钱匕约今二分八厘,合1克强;钱五匕约为一钱匕的四分之一,约今一分四厘,合0.6克。

3

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政和证类本草》引陶弘景《名医别录》:凡散药有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董毅《碧里杂存"刀圭》:形正似今之剃刀,其上一圈正似圭璧之形,中一孔即贯索之处。盖服食家举刀取药,仅满其上之圭,故谓之刀圭,言其少耳。

4 一字

古以唐开元通宝钱币抄取药末,将药末填满钱面四字中一字之量,即称一字,约合今之0.4克。

5 鸡子黄大

这是对某些药物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而作为用药分量的。如《伤寒论》大青龙汤中的石膏,如鸡子黄大。一鸡子黄大略等于40颗梧桐子大,约合9克。

6

果实记数的单位。随品种不同,亦各有其标准,如大枣十二枚,则可选较大者为一枚之标准。

7 握、把

部分草本类药物的一种约略计量单位。

8

部分蔓茎类药物的一种约略计量单位。以拳尽量握之,切去其两端超出部分,称为一束。

9

亦为一种约略计量单位。如生姜一片,约计一钱(3克)为准。

10 盏、杯、碗、盅

为药液(或水、酒)的约略计量单位。通常的容量约合今之150~300毫升。

另外,在古代方书中,或在民间用药时,还有一些模糊的计量名称,如一捻、一撮、一指撮等,无非是言其少,约为几克的分量。

4结语:

中医学度量衡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处方中,古方的用药分量,由于历代度量衡的不断迭变,以致实际分量与所用度量衡名称很不一致,同时目前中药的临床用量大小不一,众说纷纭,有增加剂量的趋势同现代相差尤甚。因此我们有必要知道古代度量衡的一些基本知识,并对其变易情况有所了解,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剂量,使中医治疗疗效得到地最大发挥。

[1] 吴承洛 中国度量衡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73

[2] 张廷模 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8

[3] 柯雪帆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12):36

[4] 丘光明 中国物理学史大系——计量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5] 杨宽 中国历代尺度考[A],中国古代度量衡论文集[C],郑州:中国古籍出版社,1990

中医学度量衡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