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答案版

发布时间:2020-01-25 13:39:36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1.0分)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都
B. “南海军演”显示了中国捍卫疆土的强大实力,那些的挑衅行为只会自取其辱。
C. 在曹文轩系列“成长小说”中,来自生活的素材与独特的艺术手法
D. 书卷气来自孜孜不倦地读书,在幽幽书香的熏陶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召开,增进了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桥梁,令人瞩目。
B.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它独到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在于它深刻的思想内涵。
C. 优异成绩的获得,必须经过刻苦勤奋的学习而取得,学到了什么,取决于做了什么,不是教师教了什么。
D. 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当地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公园,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

3.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以四言诗为主,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 巴金是我国的文学泰斗,他的代表作是“激流三部曲”,即《家》《春》《秋》。
C. 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汗青指历史,须眉指男子,手足指同学,伉俪指夫妻等。
D.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剧作家和诗人。他的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4.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琐记》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学派办学的“乌烟瘴气”,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海国图志》的情景。
B. 保尔在坚强战士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几经生死,最后在完全瘫痪,双目失明情况下,完成了小说《牛虻》的创作。
C. 格列佛在飞岛国看到各种荒诞现象,如在拉格多大科学院,科学家们忙着从黄瓜中提取阳光、将粪便还原成食物,把冰烧成火药等。
D.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走进由妖怪变化的“小雷音寺”拜佛,悟空被合在金铙之中,唐僧、八戒等人也被擒。玉帝命亢金龙用角沿铙缝钻入,救出悟空。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5. 根据课文默写。

______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苟全性命于乱世, 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安得广厦千万间, ______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______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长风破浪会有时, ______ 。(李白《行路难》)

______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舍生取义”是中国古代文人所推崇的一种生死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______ ______ ”就是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6. 根据拼音写汉字。

xīn ______

mù ______

言简意gāi ______

四、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去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众军道:“没事又来鸟乱。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杨志道:“你这村鸟理会的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幸好】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

“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众军的这些言语说明了什么?

这个“卖酒的汉子”是谁?他在“智取”中起什么作用?

结合文段对杨志的言行描写,简要说说杨志的性格特征。

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8. 送薛秀才南游
唐许浑
姑苏城外柳初凋,同上江楼更寂寥。
绕壁旧诗尘漠漠,对窗寒竹雨潇潇。
怜君别路随秋雁,尽我离觞任晚潮。
从此草玄应有处,白云青嶂一相招。
【注】草玄:淡于势利,潜心著述。

请找出第一,二联中表明季节的词语,这些词语还有什么作用?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9. 李疑传
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怠之,弗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迅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息其中。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其手,问所苦,如侍亲戚。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屎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书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人于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宋学士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疑愿士,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是岂可以貌决人材智哉?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真事以劝焉。”
--节选自宋濂《宋学士文集》)【注】①踵;走到。②赆( jìn):赠送的财务或路费。③愿士:温和、老实的人。④义勇:偏义复词,偏指“义”。

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二子 米馈”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A 其境过清
B、何不试之
C 塞忠谏之路也
D、可 一战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范景淳请求李疑收留他,是因为李疑有“好周人急”的美名。
B、范景淳后来卧床不起,李疑侍候如同亲人,没有丝毫厌烦的神情。
C、李疑前往旅店取范景淳留下的行囊,为了避嫌,还特意请求邻人一同前往。
D、李疑用范景淳留下的钱为他办完丧事,把剩下的钱悉数还给了他的两个儿子。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
译: ______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译: 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4.0分)

10. 阅历与读书①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可见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往往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观察问题,能够看得更加全面透彻。著名学者林堂在谈读书体验时说:“我此时重读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可见,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③那么。该如何丰富阅历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的认知;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只有勤于反思,才能从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让经历升华成为阅历。但对于人生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成长的良师益友。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获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在不断经历与不断读书中拓宽生命的宽度。
④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互相代替。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极易造成主观臆断,会因脱离实际而寸步难行;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而流于平庸世俗。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叉勇于实践,以读书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读书,才能做到阅历和读书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作者:赵迎辉。有删改)

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①段划线句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11. 观鹳雀
贾国勇
①若不是窥到了鹳雀眼中闪出的光,说不定你会误认为那是一团蓬蓬松松的芦花。
②正是芦花飞扬的季节,每一棵芦苇的头上都顶着一团硕大的缨穗。风吹来的时候,缨穗就散发出一团团芦绒,漫天里飞舞,落在观鸟岛上似白雪皑皑。那只鹳雀就站在一簇簇的芦花下面。她垂下了长长的翅膀,缩回了细细的长颈,头深深地埋藏在灰色的羽毛中,偷偷地观察着这个世界。如一只浅灰色的球体,隐身于同样是浅灰色的芦花中,浑然一体,若不是细心观察怎么看得出不同来?
③这个时候,我正坐在淮阳龙湖国家湿地的游客观鸟椅上,观察着水面上掠过的一只只蜻蜓。在我的身后,有一棵树皮斑驳陆离的老柳树,葱茏的树枝如一把密不透风的遮阳伞,为我掩映着厚厚的树荫。鹳雀就站在我前面的芦苇荡边缘,头上是飞扬的芦花,脚下是遮盖了水面的浮萍。浮萍圆圆的叶儿,厚厚实实,如翡翠样悬在水面上。有凉爽的风吹了过来,浮萍随风漂浮,散开来又聚拢到一起。鹳雀站在那儿犹如入定,任是风掠过水面芦苇摇曳,却岿然不动。是在享受这难得的清静吗?还是在为大自然中许许多多奇妙的秘密而思考?没有人回答我。
④在淮阳县,有“饿死干慌饿不死老等”的俗语。“老等”就是鹳雀的俗名,“干慌”指的则是鹭鸶。这句话的意思是鹳雀以等待见长,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鹭鸶则是慌里慌张地不停地寻食儿,其结果并不见得比鹳雀收获得多。今天我倒是要看看鹳雀能站多长时间,会有什么样的收获?
⑤很长时间了, 柳树的树荫已经移去,温热的感觉一点点地袭了上来,直到感受到了炙热烘烤,我才明白应该挪个地方了。那鹳雀却依然动也不动。水色潋滟,波光粼粼,有翠色的鸟儿飞了过来,竟然落在了鹳雀的头上,伸出嘴去不停地为鹳雀梳理着羽毛。鹳雀如没有知觉的木桩,只是呆呆地站在那儿,任翠色的鸟儿在她的头上折腾。
⑥又有一群鹭鸶从天而降,落到了鹳雀的不远处。鹳雀头上那只翠色的鸟儿也飞了起来。显然,鹳雀对翠色鸟的骚扰有点儿不耐烦了,轻轻地摆动了一下头。 也就是在翠色鸟儿飞起的瞬间,我看到了从鹳雀眼中射出的一丝光,那目光如闪电,似流星;又如利剑出鞘。这时的鹳雀更像是深藏于密林、时刻准备着出击的猛虎,虎身未动,目光早已经杀向猎物。
⑦不愧被称为“干慌”,刚刚落到水面,鹭鸶就开始忙碌起来。大伙儿三三两两散开,如是围猎的猎手,不停地用嘴啄击着水面,似乎要从水下叼出些什么来。结果,失望得很,除了偶尔出现的一条细小可怜的小鱼外,几乎没有见过鹭鸶有大的收获。也正是在鹭鸶的啄击中,一条鲤鱼从鹭鸶围猎的缝隙中钻了出来,径向站在芦苇荡边缘的鹳雀游去。这条鲤鱼银色的鳞片闪耀着熠熠的光辉。个头也相对大些,估摸着足可以让鹳雀饱餐一顿。相对于湿地的浅水区,深深的芦苇荡可以阻止鹭鸶的围猎,对这条受惊吓的鲤鱼来说非常重要。但是,由于急于逃命,这条鲤鱼根本没有顾及芦苇荡边还站着一只鹳雀。或许,鹳雀隐藏得太深了,在鲤鱼的视线内,那也不过是一团灰色的芦花……
⑧当那条鲤鱼刚刚游到鹳雀脚下时,她突然伸出了尖利的喙,一下子就刺入水中。速度之快,若雷鸣电闪,尖喙入水出水也就是瞬间的工夫。待我惊讶地站起身来准备细细地看时,鹳雀已经叼着那条鱼扑闪着翅膀离开了芦苇荡……

作品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作品第⑤段划横线的语句说“柳树的树荫已经移去,温热的感觉一点点地袭了上来,直到感受到了炙热烘烤”,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请赏析作品第⑥段中的划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文中具体描写观鹳雀捕食的经过,从中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请结合原文具体分析。

八、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12. 礼物,多美好的一个词。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爱的表达,就有多少种礼物。
       父母无私的爱的养育,经历苦难之后的成长,不断地学习所积累下来的智慧,这都是最好的礼物。用纯净之心去创造、去发现、去感悟,你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礼物。
       请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经历,以“礼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ABC.正确;
D.有误,“日积月累”形容长时间的积累,指一天天地不断积累。该成语用错对象,书香无法积累。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辨析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对成语要做好积累,可以从词意、感情色彩和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另外,我们还要了解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此类问题,我们首先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然后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最后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2.【答案】B

【解析】A.有语病,“增进”与“桥梁”搭配不当,可把“增进”改为“架起”;
B.没有语病;
C.有语病,句式杂糅,可去掉“的获得”或“而取得”;
D.有语病,缺主语,可在“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之前加上“这些公园”。
故选:B
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结合病句常见类型及通过读来辨析作答。常见的病句的类型包括:成分残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句式杂糅、前后矛盾、否定不当、成分赘余等。
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
3.【答案】C

【解析】ABD.正确;
C.有误,手足指兄弟,不是指同学,同窗指同学。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朝代、国籍等必须熟记。
4.【答案】A

【解析】A.有误,他们阅读的是《进化论》,不是《海国图志》。
BCD.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能力。名著阅读需要我们平时多下功夫,认真阅读原著,掌握所读小说的相关重点情节。
解答这类问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相似人名注意不要记乱,必要时死记硬背。
5.【答案】【小题1】采菊东篱下

【小题2】不求闻达于诸侯

【小题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小题4】大漠孤烟直

【小题5】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题6】山重水复疑无路

【小题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答案:
1)采菊东篱下(注意“篱”的书写)
2)不求闻达于诸侯(注意“侯”的书写)
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注意“俱”的书写)
4)大漠孤烟直
5)直挂云帆济沧海(注意“沧”的书写)
6)山重水复疑无路
7)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注意“汗”的书写)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做好古诗文的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古诗文的默写考查是考试中必考题型,在平时学习中一定要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做好积累学习。
6.【答案】【小题1】馨

【小题2】募

【小题3】赅


【解析】答案:
1)馨
2)募
3)赅
此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首先要结合所学知识正确拼读出词语的读音,注意声母和韵母;然后结合词语写出准确地汉字,注意区分形近字、同音字。在有些问题中,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回答。
解答此题拼音写汉字的考题时,要特别区分形似字,如“言简意赅、骇人听闻、应该、孩子”。
7.【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对人物语言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具体事件进行分析。这句话是杨志调过朴刀杆对他们便打便骂道众军说的。“干你甚事?”可以看出众军对杨志这种行为的不满,以及他们内心的烦躁。也可以看出他们与杨志之间发生了矛盾。
2)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中外名著的理解。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准确识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相关的情节(事件)等。在智取生辰纲中,负责卖酒的就是白日鼠白胜,他卖酒,主要目的是引诱众军中计。
3)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要结合具体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言行描写进行分析概括。找到描写杨志的言行片段,根据关键词概括出杨志的性格特征即可,如“喝道”,调过朴刀杆便打可看出他粗暴蛮横等。“你这村鸟理会的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可以看出他谨慎精明。
答案:
1)众军执意要喝酒,杨志却要阻止,众军心情烦躁,对杨志不满,产生了矛盾,即押送生辰纲的队伍内部产生了矛盾。
2)白日鼠白胜   诱敌中计
3)“喝道”,调过朴刀杆便打可看出他粗暴蛮横等。“你这村鸟理会的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可以看出他谨慎精明。

【小题2

【小题3


【解析】《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杆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它以深刻的思想,广泛的内容,杰出的艺术谱写出了一曲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英雄史诗,革命悲剧,反映出没落衰败的封建社会深重的剥削和残酷的压迫激化着阶级矛盾,反动统治的黑暗腐朽造成广大人民的反抗斗争。
对于考试范围中提到的中外名著名篇,一定要读,要熟读。对于书中重点塑造的人物形象,某个人物的经典故事,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一定要了然于心。可以用表格或画图的形式把书的故事脉络理顺,帮助理解。
8.【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诗人情感的把握。诗句中的“柳初凋、寒竹、秋雁”词语表明了秋季特色,“柳”“留”谐音答出“表现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借“秋雁”的南归答出“表达了对友人分别后的牵挂”,烘托了友人别后的孤单和悲凉氛围,表达了作者送友人时的凄清和不舍。
2)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及手法技巧。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怜君别路随秋雁,尽我离觞任晚潮。”作者看到南飞的秋雁,想到友人的离去,不禁感到心酸,于是借用拟人是手法,“从此草玄应有处,白云青嶂一相招”,与白云青山为伴,专心潜心著述,淡于势利。
答案:
1)柳初凋、寒竹、秋雁;渲染分别时的凄清、悲凉心境,表达了作者与朋友的惜别情感。
2)寓情于景,运用拟人手法,想象薛秀才南游后可以淡泊势利,潜心著述,与白云青山为伴,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之情。
译文:
姑苏城外的柳树正在慢慢凋落,我和朋友薛秀才在楼上更是寂寥。看到墙上的旧诗,窗外的寒竹在雨中说瑟瑟摇曳。朋友啊,你要随着南去的秋雁离开我,让我们尽情的喝酒吧。你走之后,我就与与白云青山为伴,专心潜心著述。

【小题2


【解析】《送薛秀才南游》是唐朝著名文学家许浑的代表作品之一。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
这是一篇古诗词鉴赏阅读,本题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和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般难度较大鉴赏古诗词,一般从作者的人生背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别人的评价、翻看诗词的注释等几方面鉴赏。
9.【答案】【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做官,当官,邀请,亲自,推辞,拒绝

【小题4】我不幸生病了,没一个人肯让我留宿,听说你有高尚的节义,能把你的床借我躺一下吗,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以”的辨析能力。答题需要结合句子的意思来理解“以”的含义,然后总结归纳得出答案。例句:句意为:范的两个儿子要付伙食费;以:用。
A.句意为: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凄清;以:因为。
B.句意为:为什么不用脚去试一试呢;以:用。
C.句意为: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以:以致。
D.句意为:可以凭借这个来作战;以:凭借。
故选:B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ABC.分析正确。
D.从“疑出私财买棺”中可知,李疑拿出自己的钱买了棺材;“李疑用范景淳留下的钱为他办完丧事,把剩下的钱悉数还给了他的两个儿子”分析不正确。
故选:D
3)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金华的范景淳在吏部做小官。吏:做官,当官。
②句意为:李疑答应了,请他住下来。延:邀请。
③句意为:亲自为他煮粥熬药。躬:亲自。
④句意为:范的两个儿子要付伙食费,李推却不受。却:推辞,拒绝。
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疾,生病;舍,留宿;闻,听说;假,借。句意为:我不幸生病了,没一个人肯让我留宿,听说你有高尚的节义,能把你的床借我躺一下吗?
②句中重点词:以,因为;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猥,降低身份;枉,屈尊相访;顾,拜访。句意为: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
答案:
1B
2D
3)①吏:做官,当官;②延:邀请;③躬:亲自;④却:推辞,拒绝。
4)①我不幸生病了,没一个人肯让我留宿,听说你有高尚的节义,能把你的床借我躺一下吗?
②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
参考译文:
    李疑由于崇道义在当时很闻名,只喜欢在他人困难之时去帮助。金华的范景淳在吏部做小官,得了病,身边没有亲人朋友。人们认为他有病会影响自己而疏远他,不让他住。(范景淳)拄着拐杖去到李疑家门口,乞告说:“我不幸得了病,没有人让我住。听说您品行甚高,能够借我一张床(让我住下来)吗?”李疑答应了,请他住下来,很快的打扫清洁房子,准备好床铺被盖炉灶,让他住在其中。并(为他)请来医生给他看病,亲自为他煮粥熬药,早晚放到他手前,询问他哪里不舒服,如同伺奉亲人一样。过了不久(范)的病情更加严重了,不能起床,大小便失禁沾污床褥,臭气熏天不可接近。李疑每天替他擦洗身子,洗洗涮涮,从来没有看见过他有不耐烦或厌弃的表情。景淳流泪说:“我拖累您了。恐怕我活不多久了,没有什么来报答您的大恩大德,我布袋里有黄金白银四十余两,放在我原来住的旅馆里,希望您能亲自去取一下。”李疑说:“患难中互相帮助,按人情事理应该这样,要什么报答呢?”景淳说:“您假使不去拿,我死了以后,恐怕就会被别人得到,那有什么好处呢?”李疑就找了一个同村人一起去,拿着回来了。当着(范的)面打开口袋,把黄金白银登记好数字后封好口袋并做好记号。过了几天景淳死了,李疑拿出自己的钱买了棺材,把他葬在城南的聚宝山。拿着那个封好了的布袋,寄放到同村人的家里。写信叫范的两个儿子来,等到范的两个儿子来了以后,李疑同他们一起挖出棺材,取回布袋按照登记的数字(把钱)还给他们。范的两个儿子要付伙食费,李推却不受,反而买了很多东西给他们,打发他们回去。人们因此赞扬李疑的高尚品德。名士大夫都喜欢与李疑结交。
  宋学士说,我和李疑交往,知道他的为人。李疑是一个和悦谨慎老实的人,并没有奇伟强壮豪迈的姿态。但他所做的事,却有古代道义和勇敢的风范,这难道可以凭一个人的外貌判断人的才智吗?俗话说:“世风日下,清德之人就表现出来了。”我为现今追名逐利的世俗之风而痛心,记下他的事迹来劝勉世人。
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10.【答案】【小题1】(1)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论点的提炼,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细读文章。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文章开篇提出论题:阅历与读书的关系。接下来论述了阅历对读书的意义,及如何增加阅历。此文的论点在文章的尾段概括得出。注意:中心论点概括时,要注意用一个表示简明判断的完整的句子来表达。据此分析: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
2)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论证方法的辨析及作用分析。画线句引用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的话,进一步强调了阅历和读书的紧密关系,调动读者阅读的积极性。运用引用论证。据此分析即可。
3)此题考查议论文重要语段的论证思路。做好这类题,要仔细分析这一段有几句话,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怎样,关系紧密的句子可以合并到一起,然后运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这样的词语,把本段阐述的几层意思连接起来表达即可。文章③段,首先提出本段论题“如何丰富阅历”。然后从阅历与经历的关系、阅历与读书的关系进行论证。最后点明本段论点“经历与读书都能丰富阅历”。据此分析即可。
答案:
1)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阅历与读书相辅相成)二者不可偏废。
2)引用论证,引用了张潮的名言,有力地论证了“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使论证更具权威性。
3)先提出本段论题“如何丰富阅历”。然后从  阅历与经历的关系、阅历与读书的关系进行论证。最后点明本段论点“经历与读书都能丰富阅历”。

【小题2

【小题3


【解析】文这篇文章首先由阅读体会以及张潮的名言引出“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接着阐述了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然后阐述了丰富阅历的方法,并进一步指出了可以通过读书增长阅历,最后指出两者的关系,并归纳出中心论点,深化中心。
议论文论证思路分析是中考常考考点,答题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作者首先提出了××的观点;(2)接着运用过渡、引出××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论证了论点;(3)论证部分,先引用XX的事例,或引用××的名言进一步论证论点;(4)最后总结,得出××的结论。
11.【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一般从结构与内容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内容上看,第②段主要表现鹳雀的善于伪装,善于隐藏。从结构上看,后文重在写鹳雀因善于隐藏而捕食成功的场景,所以此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在文中多是渲染气氛,陪衬人物情感的作用。这篇文章重在赞美鹳雀的善于隐藏,有耐心,为了能捕食到食物,它能长久不动地等待。所以此处的景物描写,一是以“柳树的树荫已经移去”表示时间过去了很久,二是以“温热的感觉”来表现鹳雀的忍受力强,突出它有耐心。
3)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此题要注意赏析角度的选择,大多从修辞或描写的角度进行。阅读第⑥段中的划横线语句,其中的“如闪电,似流星;又如利剑出鞘”很明显可以看出运用了比喻与夸张的修辞,来表现鹳雀见到猎物时目光的敏锐与有力。
4)本题考查阅读感悟的表达。此题为开放性题,答案不唯一,对鹳雀捕食不同过程的不同表现,可获得不同的感悟。比如,鹳雀捕食的成功归功于它的善隐藏,有耐心,我们围绕着成功与耐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来表述感悟。也可围绕着鹳雀是见到鲤鱼刚到脚下时,就迅速尖喙入水,成功获取猎物的,以“机会”与成功的关系来表述感悟。
答案:
1)内容上,具体描写鹳雀所处的季节和环境以及鹳雀的外貌、动作等,突出表现了鹳雀与芦花浑然一体的特点;结构上,承上启下,并为后文写翠色鸟在鹳雀头上落脚和鹳雀伺机捕食做铺垫。
2)借描写景物和自己的心里感受,表现时间过去很久。突出鹳雀等待的耐心非同寻常。
3)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如闪电,似流星;又如利剑出鞘”形象地再现了鹳雀目光的敏锐、犀利。
4)①写鹳雀垂下翅膀,缩回长颈,隐身于浅灰色的芦花中,等待猎物,非常具有隐蔽性,表现了鹳雀善于利用环境的生存智慧;
②写鹳雀长时间的等待,能忍受翠色鸟的折腾,终有收获,说明一个人要想成功,要学会等待机会,耐得住寂寞,更能禁受住外物的骚扰;
③描写鹳雀见到鲤鱼刚到脚下时,就迅速尖喙入水,成功获取猎物,启示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
④描写鹭鸶慌里慌张地不停地寻食儿,结果收获寥寥,与鹳雀形成鲜明对比,表明做好一件事,要踏实稳重,有目标,找准时机,不可盲动。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解析】本文主要描绘了善于隐藏,能耐心等待的鹳雀能在大群鹭鸶的围捕中,快速捉到食物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鹳雀深情赞美。文章也以鹳雀的捕食,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成功,要学会等待机会,耐得住寂寞,更能禁受住外物的骚扰。
句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答题方法:
分析某一句话(一段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
1、结构方面要看句子在文章中的具体位置。
句子(段落)在开头的作用:(1)开篇点题;(2)设置悬念,引起下文;(3)总领全文。句子在文章中间的作用:(1)埋伏笔;(2)承上启下;(3)照应上文;(4)为下文作铺垫。
句子(段落)在结尾的作用:(1)总结全文;(2)照应题目或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2、句子(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要紧密联系文章中心分析,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表现出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或性格特征。
12.【答案】【范文】
礼物
       从学校赶到家时,父亲正伏地织草席。见了我,立刻停住手中的活儿,定定地打量着我,深陷的眼里分明地闪出久别重逢的惊喜。
       我赶紧上前扶他坐下,迫不及待地报告起带回来的好消息:“爹,期中考试,我得了总分全年级第一!”父亲激动地点着头,现出一脸振奋与欢乐:“……呃!行!……”“爹!明儿是你五十三岁的生日,我用奖学金给您买了条烟。”我满怀激情地在包里翻出给他的生日礼物,恭敬地呈上。
       抽烟,是父亲一生中最大的嗜好。烟对他,有着驱疲逐倦的奇特魔力。父亲每每在田间劳累了,便从怀里摸出一支极便宜的劣质烟来,悠悠燃起,在专注安逸的神情中,用烟伴随田间劳作后的片刻休憩,末了,体力似乎也全部恢复,便又操起农具,去加劲干活……
       而此时,父亲却呆着没接。他慢慢站起身离开了木凳,脸上的表情一下子复杂了许多,嘴唇也开始剧烈地翕动,但,没出声。“爹!三块多一包的好烟哪!”父亲这才呆缓地伸过手来,抖抖地接了烟。
      我一见他青筋暴跳的手,马上就要掉下泪来--母亲走得早,十余年来,他独自一人默默无声地操持着屋内屋外,还要供我念书,人老得很快。我看了实在不忍,半年前接到市重点中学的入学通知时,我曾主动向父亲提出弃学帮他。可他断然不允,硬是东借西借凑足了一千二百块钱,把我送到了车站:“去了,好好读。书读好了,就都好起来了。将来有了出息,逢年过节回家探亲,给爹带两包好烟抽抽,爹也就心满意足了。”车将行时,父亲又撵上来,吃力地攀着车窗叮嘱道:“差钱,只管打邻居电话,爹有办法!”我流着泪狠劲点头……
      此时,我多想让父亲立即拆开烟盒,取出一只,像往常劳累后一样,专注安逸地燃起。可是,父亲只是将烟捧在眼前动情地盯着,看着烟,又看着我,眼里盈着泪,良久,小心地搁下了烟,平静地说:“烟,我戒了。”“爹……”我扑在父亲温暖的怀里,失声的抽泣。“争气的傻孩子,哭啥呢?你用奖学金买烟,是你给爹的最好礼物啊!”我听了,再也哭不出声来,任父亲粗糙的手深情地在我头上轻抚,轻抚……

【解析】【审题指导】理解“礼物”的含义。礼物即可以指物质上的礼物,也可以理解为精神所寄托的礼物。即可以是我送给别人礼物,也可以写别人送给我礼物。所送的礼物,一定要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可以写作记叙文、散文等文体。
【选材立意】选材时应充分拓展思维,自由放飞思想,从“学校”、“家庭”、“社会”、“自然”四个角度去考虑素材。着重关注和写作礼物所承载的故事和情感,所写内容要有一定的思想内涵,避免较为广泛的生日礼物。故事要有点曲折与波澜,情感要能真挚浓烈。
【写法指导】选材上,注重从生活实际或自身经历中精选素材;写法上,可以使用细节描写,做到情感细腻生动,突出“送”的过程和意义。还可以使用特写镜头式、细节式描写增加文章内容的吸引力。
【技巧点拨】文章要有一两处曲折,让文脉生发波澜以文章的曲折之美或悬念之美,是记叙文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可以使用下列技巧:一是悬念法。它是一种引起读者急切期待心理的艺术手段,运用这种方法,往往是把正在发展的故事情节或尖锐的矛盾冲突阻遏一下,暂时不把情节发展的结局告诉读者,让读者产生急切阅读的心理。二是抑扬法。即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意料,从而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之美。三是误会法。生活充满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生活;人与人之间也充满了矛盾,矛盾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其中也有因误会而产生的。运用误会法,不但能在大开大阖的情节中使人物性格鲜明地显现出来,而且能使文章在情节结构上跌宕多姿。四是突转法。记叙故事时,故意顺着某个方面发展下去,层层递进,直到情节高潮时,笔锋一转,来一个180度的大转弯,顿起波澜,将读者带到意想不到的境界。
这篇记叙文采用顺叙的顺序,以礼物--烟为线索,刻画了一位为孩子无私付出而委屈自己的伟大父亲的形象,让人潸然泪下。对父亲形象的刻画细腻、具体,注重了人物细节描写。读这样的文章,令你感同身受,这件事情仿佛就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读出眼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2020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答案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