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利率市场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11 04:09:29

我国利率市场化分析

作者:吕运福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年第11

        [提要] 以利率市场化为核心的利率改革已成为国内外金融业不断研究的主题。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最终目标就是形成以基准利率为中心,市场利率为主体,既有国家宏观调控功能,又具有市场自我调节功能的一种利率管理系统。

        关键词:利率;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312

        一、现行利率体系的不足及影响

        (一)现行利率体系的不足。我国现行利率体系虽然有了一定的市场化成分,但基准利率还是官定利率,不是一种市场均衡利率,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双轨利率体系。这带有不可避免的弊端:一是使利率作为一项货币政策工具存在严重缺陷。虽然央行可以方便地进行控制,但它与货币供应量的互动关系并不灵敏,货币供应量增减与利率水平高低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二是调控时效性和效果都受到影响。利率政策具有明显的粘性,不仅时间滞后,而且决策难度愈来愈大;三是银行自身金融产品的风险定价和保障机制难以真正形成,较长时间依赖行政保护和垄断,经营风险不断累积。

        (二)利率市场化滞后的消极影响

        第一,扭曲资源配置,加剧结构性失衡。利率作为资本的价格是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信号。由于我国存在利率管制,利率水平无法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局部结构性失衡增加了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

        第二,加重宏观调控对行政手段和财政政策的依赖,不利于金融改革的整体推进和货币政策工具的发展。由于利率市场化滞后制约了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发育和金融创新,使货币政策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处于从属的地位,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利率市场化是发展现代货币政策工具的前提,在现代经济条件下,金融制度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是金融货币政策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前提之一。

我国利率市场化分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