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岁,我们去死吧

发布时间:

二十七岁我们去死吧
今天有人突然问了我很多关于《七月与安生》的问题。可是我当初看的时候根本不过脑子,反正这部片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只好又重新看了一遍,还是没看懂,这样比直接说它主题不明要谦虚一点。
这部电影给我一种十分割裂的感觉,在台词和剧情上还有着“国产青春片”的味道,可是在画面、剪辑、配乐上又明显要更高一个档次,特别是大段大段的念白,给我一种在看MV的感觉……配乐的风格越听越熟悉,直到最后七月在雪地里仰起头,和《情书》的开篇一模一样。果然,字幕的“特别感谢”里找到了岩井俊二的名字。更巧的是,也是说的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之间的故事。
初看的以为是说友情的,可能是我是男生的原因,不是很懂其中描述的女生的友谊,看的时候竟然有点尴尬。以前有妹子和我说闺蜜是可以牵手拥抱一起睡觉的,现在看来不止这样能一起洗澡……哈哈哈,好像男闺蜜也很不错嘛。可是这部片又不只是说友谊,比《阳光姐妹淘》这样的轻松热烈单纯要复杂的多。
苏家明,两个女人中间插进了一个男人。七月在床上告诉安生自己喜欢苏家明的时候安生的反应像极了心爱的东西被夺走的小孩,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那让我尴尬的占有欲,原谅我不是女生。

七月和苏家明表白的场景看得我有点欲哭无泪,我在图书馆的时候从来没有在林立的书架间看到过一张笑晏盈盈的脸,也没有妹子踮起脚尖轻吻我,说喜欢就要勇敢一点……唉~~
回到电影,有人说苏家明渣,我倒不觉得(不要激动)。不知道是导演刻画的失败还是故意为之,这个所谓的“男一号”有点存在感不够,给人一种为了给两位女生制造矛盾推动剧情而生的感觉。男生是很奇怪的,有点像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里说的,“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七月是安静素雅的白,安生是热烈奔放的红,很难说更爱哪个吧,得不到的总在骚动而已。
仔细想来,苏家明一直都是在被动接受而已,七月和他表白的时候,他没有说任何话,只有一抹连欣喜都算不上的笑。不主动也不拒绝,这是男人最想也最擅长的事情。甚至有点被当成一件物品在两个女人之间让舍予夺。我想,要是他的态度明确直接一点,七月与安生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七月与安生,“安生”我可以理解为安定的生活,可是“七月”这个名字的含义我想不到。《诗经》里有“七月流火”佛家中有“佛七”之说,哈哈,不过更有可能只是她妈在七月生的她而已。七月与安生的关系我是很难理解的,豆瓣上有一篇脑洞说七月与安生只是一个人的两个不同人格而已,挺有意思的。我看电影的时候有

种往女同的方向去想的冲动,不过仔细一想好像说不通。跳出她们两人之间的小情感。电影更想表达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方式吧,一种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一种恣意放纵、浪迹天涯。
最后立志四海为家的安生真的安定下来了,一生安安稳稳的七月在小说里浪迹天涯。电影里有一句话“二十七岁就去死”呵,那个说二十七岁就去死的吉他手还活着倒是,放荡不羁的安生死了,七月真的死了。旅行,远方,流浪不知道是多少人说说而已的梦想,就像那个吉他手一样。很少人有安生的勇气,多是像七月一样被死死地亚在生活的轨道上,或许脱离这个轨道的代价和死亡一样沉重。呵,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安生一样浪够了,玩倦了还能在北京买了房子还开上奥迪的。
习惯性的用一句装逼的话结尾,有些人在二十七岁的时候就死了。

二十七岁,我们去死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