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6.1 新中国的民精品学案 必修1

发布时间:2019-07-21 00:06:12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6.1 新中国的民精品学案 必修1

【高考目标定位】

【基础知识梳理】

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 标志:1949101,国家领导人宣誓就职和开国大典的举行。

2 意义: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经结束,中国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2.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

2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届人大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宣告结束,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形式,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1956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这一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这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31949年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这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革”发生的原因:①党内“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②民主法制不健全,个人崇拜现象愈演愈烈;③毛泽东错误地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④林彪、江青一伙别有用心的利用,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2“文革”对民主法制践踏的表现:①国家各级党政机关遭破坏,法律、制度成一纸空文: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政协制度也不能实行。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如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均惨遭人身迫害;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2、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建设方针。

2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3、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1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2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xx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创自吉林省的“海选”制度。

要点名师精解

1.《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

【点析】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都为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经济建设,提供法律依据以及宪法保障;都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的性质和各项制度。但有着许多不同点。

1)两者主体不同。前者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后者是由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2)两者的历史作用不同。前者的制定对新中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后者的制定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提供了法律保障。

3)两者的性质不同。前者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后者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两者的内容有所不同。前者制定了新中国各项制度的总原则;后者用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国家的国体与政体。

5)两者的时间背景不同。前者的制定背景是成立新中国初期;后者是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即将确立

【典例】民盟主席张澜在一次发言中讲道:“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它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针,它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张澜在发言中所讲的“它”是指(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本题学生易错选B或者D,错因在于没有很好地理解《共同纲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历史地位和作用不全面以及对材料的理解不到位造成的。根据材料的有效信息,可以判断为《共同纲领》,它是新中国的临时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权建设的法律依据,故答案为A

【答案】:A

2.对“文革”发生原因的理解不全面

【点析】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江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灾难的一场内乱。发生的原因主要有:

(1)历史原因: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不长,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还在探索,中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研究,在处理各种问题时混淆了不同性质的矛盾,导致了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

(2)国际原因:中美关系敌对,中苏关系恶化,中国政府顶住了来自美苏霸权主义的压力,但I司时对世界战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

(3)国内原因: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不断进行,党内“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经面临着资产阶级复辟危险;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严重,民主法制不健全;林彪、江青等一伙野心家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典例】右图是发生在“文革”期间的一幕,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党的“左”倾错误的发展 B.毛泽东对当时形势的错误估计 C.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野心 D.党内民主制度不健全

清华校门被砸

【解析】本题易错选D。主要是对文化大革命得以发动的原因理解不到位造成的。本题是图片材料解析选择题。解答时紧扣题干以“清华校门被砸”的信息,明确命题的考查意图是考查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爆发原因的理解。然后根据关键词 “根本原因”进行逐项分析,BC项从属于A项,D项是导致了毛泽东对当时形势做出了错误的估计和判断的原因。BCD “文革得以发生的重要原因,但都归属于A,故A “文革”发生的根本原因。

【答案】:A

【感悟高考真题】

1xx·江苏高考)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解析】:“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说明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2.xx·北京高考)1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解析】:这是考查我国重要政治制度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次考的既不是其内容也不是其意义,而是其实践。一般历史考试都会比较重视“历史之最”,我想经过考前认真的复习强调,这道题也能轻松解决。1947年设立内蒙古自治区,1955年设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8年设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1965年建立西藏自治区。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内蒙古自治区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经建立。

答案:

3.xx·天津高考)1954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5412月”,此前1954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的确立和政协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的终结。A项出现在1953年,BD则发生在1956年。

答案:C

4.xx·广东高考)《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 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自治的设想

C. 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 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

【解析】:陕甘宁边区是抗战期间的抗日民主政权,不属于新中国政权,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以及1984年通过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因此ACD三项表述都是错误的。早在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就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说明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5.xx·广东高考)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A.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 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C.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 D. 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解析】: 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而三大改造完成前,我国国家政权还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在内的新民主主义政权,因此1954年宪法才将国家性质作此表述。

答案:A

.xx·广东高考)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解析】选D。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1954年宪法颁布时,三大改造还没有完成,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建立,排除B项。AC两项早在《共同纲领》就确立和提出了,排除。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xx·海南高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民主党派及非党派民主人士担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其中,中央人民政府6名副主席中有3人,政务院4名副总理中有2人,34个部级正职中有15人由党外民主人士担任。这

A.表明左派人士和中间人士按三分之二比例参与执政

B.说明中国共产党实行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策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

D.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情况,C项正确。A项中的“按三分之二比例参与执政”,B项中“合作”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中“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提出于1956年,与材料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不符,排除。

答案:C

.(xx·广东高考)《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A.确立了国家性质 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共同纲领》是建国之初颁布的,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因而确立了国家性质是正确的。BCD三项内容皆与时间不符。

答案:A

【考点精题精练】:

一、选择题:

1. 194910月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解析】:选D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成为了国家的主人,掌握了国家权力。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治区成立所依据的根本法律文件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解析】:选B新中国成立前夕,北京召开了有多个少数民族代表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正式确定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共同纲领》)解放后,我国又先后建立了4个省级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达到44个。1954年宪法以将其制度纳入其中,成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宪法是中国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

3. xx·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模拟)xx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下列各项为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奠定基

础的是

A.推翻国民党政权 B.颁布过渡时期总路线

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提前完成“一五”计划

【解析】:选C 。考查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主要体现在三大基本政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项不符合题意;BD项属于经济建设方面。

4.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解析】:选A读图:第一幅图反映了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建立,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第二幅图反映了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5.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

恋......呀啦索,那可是青藏高原。”歌手韩红的一曲《青藏高原》唱响全国,下列哪些事件给西藏地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①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成立 ④改革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选B七届二中全会是1949年,没有给西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6.

2009328上午,西藏自治区各族各界人士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隆重的庆祝大会,欢度首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上面两张图分别是农奴制下的西藏和改革开放后的拉萨,从西藏的巨大变化中,我们可以认识到

1959年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改革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才能取得翻天覆地的巨大成就

④只有汉藏两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互相合作、互相帮助,才能把西藏建设的更美丽、更富强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C本题是对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民族政策的考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项为正确答案。

7. 原西藏地方政府中的分裂分子和上层反动集团在19593月发动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全区性武装叛乱,

中央政府在平息叛乱的同时,到1961年完成了民主改革,其中不包括

A.成立了西藏自治区 B.建立各级民族自治政权

C.摧毁了封建农奴制 D.实行民族团结平等政策

【解析】:A根据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可知A项符合题意。

8. 右图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的人数,此图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B.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数很多

C.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派别很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来自各行各业

【解析】:选A 本题属于最佳选择题,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初不具备召开全国人大的条件,故第一届政协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xx·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模拟)为庆祝建国60周年某导演筹拍一部电视片《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下列题材可以入选该片的有

历史新纪元——开国大典 ②以和平代替武力——《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③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阶段 ④不结盟——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开端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A主义题目要求“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①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③反映的是政治协商制度,故正确。②是在1979年,④是新时期外交方针,故排除。

9. 下列对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共同纲领》是最早规定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文件②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

③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 ④内蒙古自治区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省级自治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选C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不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省级自治区

10. 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的法制建设成就有: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颁布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加强了对公民人身权利保障 把“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选C①项是1954年,②项是1949年,不属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法制建设成就。

11. 我们应从“文革”当中得出的经验教训不包括

A.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民主法制建设

C.必须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制 D.阶级斗争在我国已经不复存在

【解析】:选D 社会主义建成之后只能说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不能说不复存在。

1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

A. 民族党派组织 B.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

C. 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 D. 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组织

【解析】: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13. 十年动乱给共和国带来严重损失,我们从中得到的最深刻教训是

A. 千万不要以阶级斗争为纲  B. 要民主不要集中,防止出现个人崇拜

C. 一定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D. 坚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解析】:C十年动乱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践踏,给共和国带来严重损失。最深刻教训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14. 十多年来,我国90多万个村委会都建立起村民自治制度,村民自治的核心包括

民主选举和民主决策   民主选举和民主促进

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民主管理和民主促进

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解析】:C 村民自治的含义包涵四个方面:民主选举,即直选;民主决策,即通过村民会议决定重大事项,通过村民代表会议研究日常工作;民主管理,通过制订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建章立制实现规范化管理;民主监督,即实行村务、财务公开,民主评议干部,建立重大事项汇报制度。

二、非选择题:

15. 古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近代西方启蒙学者和资产阶级革命家提出三权分立和民享、民

有、民治的思想均来自古希腊的经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一次公共演说中,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对民主政体的这种本质特征做了经典阐述: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制度,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在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头角,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个人的才能。

——岳麓版教科书必修一

材料二:为了让更多的公民有机会参与政治生活和国家管理,雅典绝大多数官职均任期短暂,一般一年一任,且不得连选连任。当执政官退任之后,便成为被统治者,形成轮番而治的局面。据统计,雅典大多数公民在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当议事会议员的机会,出任审判员的机会更多。

——据《走进古希腊文明》整理

材料三:坚持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制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据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2分)该特点体现在哪些政治机构的设置上?(3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民主方式上,近代西方民主与古代雅典民主的区别。(4分)

3)为保障人民民主,新中国建立初期建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3分)新时期以来,又增设了哪一民主制度?(1分)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我国民主政治的特点。(3分)

解析:历史学习要注意“死去活来”,要把该记的知识记牢了,才能在考试中灵活运用。

1)两大特点三大机构,这是必须熟记的内容。

2)民主方式上,一个是间接民主,一个是直接民主。

3)新中国建国初期三项政策也是熟记的知识。新时期的新政策是基层民主选举。

4)注意提炼材料三的关键词:第一个分号前强调“广泛”;第二个分号前强调“依法治国”;最后一句强调“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即可。

答案:1)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2分)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3分)

2)近代西方民主是间接民主,是一种代议制度,即人民选举代表管理;(2分)古代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是全体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直接参政,即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1分)

3)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新时期:基层民主选举制度。(1分)

4)特点:广泛、真实;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3分)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6.1 新中国的民精品学案 必修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