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字的错译

发布时间:2018-04-16 14:44:27

字的错译

2018-04-13 老蒋 老蒋侃大山

论语.子罕第九有下面一段话: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一般的译文如下: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老蒋说:

对这句话的翻译,是错了的,主要问题是出在对这个的理解上,现译文意思是停止,但:止,其本义是脚趾,是足,带动词性质的,是走是前进的意思,是领队叫GO的意思,字,就是+小走走的意思,故应是:好比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便成山了,还需要背着泥走上去的话,我还会继续走的。(就是临门一脚,不管楼多高,这材料还得背上去的,指做大楼屋顶的收尾,我们搞工程的,叫工人背点材料到屋顶去,大家均推三倒四了,我到现在也对二十年前年叫工人背材料到二十几楼高的地方去,他们相互推诿的样子记忆犹新,只能轮流背,这也是测试员工耐力的)。而后头的意思应是:这平地才刚刚倒了第一筐泥,但需要我继续的话,我也会继续的。(指做生活的开头,是大楼的奠基,刚刚打大楼基槽,想想要做几年活,大家均是茫然的)。所以,这句话的意思,从孔子的脾性上来分析,好比是做事情的收尾处是:坚持,做事情的开端处:坚持。样样好改,人讲话做事的风格脉博难改,那怕过了几千年,如从脾气性格上去搭脉,才能大略读出正确的内质了。这话其实也可搭出孔子其实是个项目经理,古代以筑台筑城为大事,因借喻的往往是随处可见的日常生活事例。又比如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同样的意思,就是不管高山多高,我还会攀登前进,不管事情多难,我还会继续前进,这个止字,就是跨出脚步的语意,而不是现在的停下语意,这也是汉字,同一个字,经过历史演变,变成字义相反的经典案例。

止,汉字中带止这个部首的,好多均是动词含义,武:止+戈;走:土+止;徒,彳++止;足:口+止;终止:无非是停下脚步的意思,不止:就是还要往前冲,故有运动变化前进的含义,象道德经中: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足,止,均可引申为大变小变的,知止不殆,是知道了运动变化的道理才不会短时间消亡。知足常乐,知道了事物变化的道理才会处之泰然才会常乐。因为老子《道德经》的脉气其核心思想与《周易》的脉气其核心思想对事物变化的描述是一样的,甚至于佛经的思想也是相通的。均是当其位,就是去适应适宜,宜人宜家宜国,才是大吉之象。世界是变化的,人只有晓得这变化道理去认定去附和去贴近这条变化振荡的曲线,与狼共舞,肚饥吃饭,天冷穿衣,与时与地俱进俱化乘风逐浪才会得到快乐。而不是现在理解的够了,停止静止固化才会得到常乐,就会获得常乐我净这个真谛,那只能成为痴了,只能是泥菩萨了。

 同样《大学》中的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在于止至善,就是到达至善的境地,止,就是走到到达的意思。

此止非彼止,明明是进取的积极的人生哲学,却被解读成退却的消极的处世哲学,这是圣人们始料未及的,这误了多少人。

除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另还有:“高山仰之,景行行之” , “止”与之”换了,很多注释认为意思相同,是无所谓的,我认为却是完全不同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 诗经小辖 ,整篇叙述的是小伙贤妇的过程,从相中,追求,施手段,最后把贤妇回家。是对完成这些过程中的心情描述,最后就是发自肺腑的感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当时抒发的意思就是感慨自己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后,连遥不可及的高山竟然被自己征服了,这么遥远的坎坷的道路竟然被自己走过了到达了,这是一种成就感,是征服后充满喜悦豪情的感,是激情澎湃的抒发。

我想,只要登过高山的,跨越过遥远道路的人,现在一样也会有这份感慨,否则好多人登山顶后大喊大叫做啥?这是人的共性,是永不会变的。这从黄山北海宾馆后面的狮子峰上,有摩崖石刻:仰止二字,可见一斑。而这份激情豪气,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冲破包围圈后,站在崛山之高岗,回望走过的道路、这份克服千难万阻后的激情就是:“更喜崛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豪情万丈的无法抑制的抒发,只有走过后,体会过,思考后才能契入这份浩然之气充胸澎湃的情感。所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其实是鼓励人不要怕山高路远,去奋斗,去努力,总会有所收获有所领略。

“高山仰之,景行行之”现在好多解释无非是站在山下仰望那山峰罢了,看看那漫漫长路,退却罢了,这是旁观者的消极心态,不是征服者的勇气豪。象文二路的育才中学,在教育楼中间绿化带上有块石刻,上书‘高山仰之”,这意思难道是让学生仰慕一下挂在走廓上这么多科学家画像算了 而不是激励学生勤奋努力去达到他们的位置吗?

“高山仰之”最早出自春秋时期的《管子·九守 》, 高山仰之,不可极也”,管子作为重臣,类似于美国国务卿的职位,要处理齐桓公称王称霸的事,是会有这份感慨,不管他多少贤能,其实很多事情他处理不了,只能发出“不可极”这样的无奈感叹,这也可从他的粉丝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可读出类似的,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这样的忧叹,是对北伐事业前途渺茫消极心态。而战国时期的高人,鬼谷子,却在 鬼谷子·符言 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他认为不管山高路远,均是可以到达的,讲的就是:我能”“我能够实现”,这是积极的红星闪闪的纵横裨阖的志在千里的豪语。这也可从他教出来的弟子功绩中可见一斑,可以说,世界史上没有一个老师能超越他,能教出如此众多的才华横溢的学生:苏秦、张仪、孙殡、庞涓、商鞍、李斯、吕不韦、白起、李牧、王剪、甘茂、乐毅、毛遂、赵奢、李惶、徐福等众多精英!只要看战国史,看来看去就是这伙人,就是这班同学把战国时代几乎所有的国家玩弄于其股掌间,左右了中国历史进程,其中的李惶编了中国第一部 法经 ,李牧驱逐了匈奴,王剪父子指挥大军,统一了中国,这就是“高山可极”“高山仰止”的威力啊!“止”,其实是非常奥妙的一门学问,叫做 止学 ,历代名臣推重,值得一观。

“止”字的错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