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听课心得

发布时间:2019-02-05 04:44:06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听课心得

  篇一:听课心得

  三月份听课心得

  张蕾

  本学期参加了学校的听课活动,主要听了七年级梁老师和张老师的教学活动,让我受到了许多启发,现在联系我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说一说我这一个月的心得体会。

  课堂上教师的教姿、教态、教风,学生们思维的活跃,都让我感触良多。我的感触主要有以下几点:

   备课的精心和设计的新颖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梁老师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一字联系了全文内容,令我们立刻感受到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个月我听的这几堂课都十分精彩,究其原因,发现有一个共同点,教师都在教学的过程中紧扣学生实际情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有序地引导了学生完成了整个课堂内容。例如张老师的英语课堂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发言的欲望,使学生在课堂上都学有所得。

   注重反复朗读。好文章是用来读的,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老师都把朗读当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借助朗读反复欣赏感悟文章的语言美。在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学生也从中理解了文章的内涵。梁老师的课程《爸爸的花儿落了》在学生不能很好的体会作者的情感之时,教师此时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体悟实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教师的语言也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教师的举手投足也是一种吸引力。教学是一门艺术,能将它演绎好的老师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在听课时,教师语言和行为的魅力令我深深地折服,尤其是课堂教学评价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教授课程的几位老师都能及时地夸赞、表扬和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只要用心去做我们是能办到的。

  经过这一个月的听课学习,我受益颇多。在听其他老师课程的过程中,总是可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总能从他们身上找到可以给我们借鉴的地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教学之路漫漫,愿我们可以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篇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反思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评课

  9月底教研活动到兄弟学校听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听课时,教师用一节课的时间结束了本课教学,虽然师生互动非常成功,给人感觉如浮云掠过,仅仅是从内容的角度分析,没有引导学生深究文本,体会其中的童趣。反思自己教授这一课的情景,感触颇多。

  本文是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恋歌,充满着浓浓的童真童趣,也有淡淡的失落和怅惘。作者详尽生动的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的生活,那是一个孩子眼中的世界。在我的乐园里,有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有神奇惊险的传说,有雪地里捕鸟的乐趣,有离开百草园的失落和眷恋。即使在三味书屋里,面对严厉的老师,我同样能找到乐趣,新奇的追问,园内嬉戏,课下偷玩,一切都是那样的天真,那样的美好。文里介绍的生活场景百草园、三味书屋,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是陌生的,但情感体验是相通的。

  教授本课我分百草园生活三味书屋两个板块进行,共两课时。 学习百草园内容的时候,让学生自主学习三个问题,体会百草园是作者的乐园,并注重读写结合,以对百草园景物描写和捕鸟的动作描写为例作为学生学习写作的重点。虽然在教学中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总感到有些缺乏活力,缺少激情。景物描写部分的赏析感觉不够流畅,学生只能评价描写优美,不能作细致的分析,大部分以老师分析为主,学生有些被动;最调动起学生的兴趣的地方就是冬天捕鸟的过程,让学生试着说一段自己做的某一个游戏过程,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没有完成,所以留做作业。从作业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准确的运用动词描写,较生动。

  学生对于第二课时的学习,理解起来有困难之处,尤其是学生理解学堂后面的那个园也有无穷的乐趣,为什么说三味书屋是枯燥无味的呢?通过学习讨论,学生认识到,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是沉闷乏味的,即使有乐趣,也比不上百草园的自由和快乐,更加突出了三味书屋的了无生趣。

  上完本课,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得失。感觉自己上的比较细,学生相对学的较扎实,但感觉好像语言的品味比较少,没有很好的咀嚼出字里行间的童趣。如果重新设计的话,既要做到以读带写,训练学生语文学习技能,也应该尽量学生品读、赏析多一些, 真正体现语文的文学性特点。

  篇三:听课记录

  听课纪录笔记范文

  今天是本学期第一次听师傅的课,因为经过了去年一学期和师傅的的互相了解和磨合,我知道师傅杨主任是一个和善可亲的人,而且说到文章里你自己的感想和看法,不管是合理与否,他都很耐心很和气的帮你分析,所以今年的我已经没有了去年刚开始和师傅交流的胆怯心理。我相信,今年的我,肯定能跟师傅学到更多的教学知识。

  师傅今天上的课文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是鲁迅的一篇散文。我是第一次上这篇课文,感觉还是有点难度的。遗憾的是,在听师傅上这节课之前我已经先结束了这篇课文。令人欣慰的是,我还是把握住了这篇课文的重难点,和师傅上课的总体内容是差不多的。但杨主任的课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上课教学环节井然有序,每一个环节设置的很合理,通过对几个问题的分析就能把全文贯穿起来。比如说,在这节课上,他重点对景物、语言、人物这三个方面进行重点分析,每一个方面涉及到的课文内容和知识点都很全面的被囊括其中。这节课师傅还有个特色就是在让学生思考回答一个写作技巧时,有心地引导学生回忆了上学期课文中的多种写作技巧,这样既带学生复习了以前的知识,也更好地引导、启发了学生。 交流:1、在上这节课时,要注意读写结合。(就是说要侧读侧写,,要有心地借上课文来教授一些作文教学内容,文章中出现的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要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就能得到明确的启示。)

  2、本文侧重围绕来写,又许多关于乐趣的故事,但要注意的是先生也是快乐之源

  3、这篇课文的动词写得非常好,可以重点分析,也是教授学生写作的一个方面。 还记得,在听师傅上第一篇课文时,我们交流完本节课的感受后,赵老师又超前问了师傅这样一个问题:像第二篇《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课文,有点难度,我们要如何去把握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入手对其分析,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一点。针对这一问题,杨主任说:一篇课文,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很重要,我们不可以凭着感觉去做随意的判断和决定。我们需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教材的深浅程度,教学问题的相关联系等,决定先教授什么,后教授什么。而这篇课文我们要从成长和结构两方面入手,而这两个方面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也是有讲究的。凭我以前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先说成长再说结构,这样更好点,因为成长的内容讲解分析完,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将会加强,那样再分析文章的结构将更加容易,老师上课会得心应手点,学生听课会更加清楚明了,才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听完这些提示和分析后,我们几个人也点头称是,有茅塞顿开之感,短短几句话,句句是要点,因而对上这一节课,我们就有了个正确的航行方向。

  今天去听课刚好也赶上师傅上这篇课文,但师傅已经上第二课时了。第二课时的内容就是在重点分析《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课文的文章结构特点。师傅在上这篇课文结构时重点是从线索照应两个方面来分析全文。而本文的线索是条双线:一条是爸爸对我的教育(回忆),一条是我在毕业典礼上(现实)。接下来就是带领同学分析文章中这两条线索是如何行文的。通过学生的课堂反应,我看出这篇课文的结构真的是有难度的,学生被时而回忆、时而现实这种反反复复弄得昏头转向了,但有经验的师傅还是最终把他们的思路给打开了,一步步的引导,找出每个现实和回忆之间的过渡句,最终帮助了学生的理解。讲解清楚线索后,又适时地抓住时机,告诉同学们在自己写作文时,能不能够也试着用多条线索同时行文,但做到这点是很难的,它要求必须要有很好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这些话语的说出既激发了学生们的挑战心理,也启发了学生们应如何去挑战,如何去有心地培养自己这一能力。

  这就是师傅一贯的特色——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时刻贯彻着

  在教授课文文本的同时,联系作文的教学的思想。让学生学习的更彻底、更全面。接下来再分析照应这一结构时,很遗憾,刚对照应有关知识点补充时就下课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听课心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