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9-09-03


《师说》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
2、在预习的基础上,借助注释、工具书,联系已有知识经验、上下文语境,能够说出第12段的译文,在此过程中,归纳并掌握 “师”“道”“传”“惑”等重点实词的义项和“之”“其”“于”“乎”等虚词用法。

一、导入
远古,教师有着较高的地位,“天地君亲师”可以一见;然而在一段历史时期,尊师重教的风气一直不是很浓,在元代,甚至有“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文化大革命时的“臭老九”之称便由此而来。教师地位之低,从师风尚不浓,可想而知。实际上,在唐朝这种风气已然出现,尤其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当时的情况正如韩愈的盟友柳宗元所言:“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韩愈的这篇战斗檄文——《师说》。
二、预习检测抽查学生口头回答)
1、作者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2、写作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文

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3、文体知识介绍

“说”, 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 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 《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 道理”来理解。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爱莲说》、《马说》等。 4、解题
“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四、明确能力发展目标
学生齐读能力发展目标,找出行为动词及行为对象,填出空白部分。
五、活动过程预设
【活动一】整体感知
[活动预设]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1、抽4个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纠正读错的字音,关注通假字并做好标注。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2)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活动二】翻译梳理
[活动预设] 在已经独立预习的基础上
1、小组合作交流,提出疑难的字词,其他成员解答,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做好标注。
2、由小组长监督,在笔记本上标注重要文言字词及特殊句式。 3、教师在黑板上展示重点实词、虚词,抽学生上黑板解答。 4、解答完后让学生上黑板纠错,有争议的教师点拨。
5、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轮流翻译。(先说出重点词语的意思,特殊句式,然后翻译 特殊句式(要求:指出句式类型并翻译句子) 1 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2 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3 宾语前置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4.介宾短语后置句:
而耻学于师。 不拘于时,学于余。 师不必贤于弟子。 5 省略句: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士大夫)则群居而笑之。 6.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

六、课堂反思小结
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做什么样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代词)=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 例如: 吾从而 名词 以……为师 渔人甚 形容词 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相师 形容词 以……为耻 七、作业布置:完成《导与练》6817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在预习的基础上,借助注释、工具书,联系已有知识经验、上下文语境,能够准确翻译第34段,在此过程中,积累(是故、攻、嘉、贻、徒)等文言知识
一、复习导入
1、齐背一二自然段。
2、回顾上节课中的重点字词、特殊句式及含义。
二、明确学生能力发展目标
齐读目标,明确重点字词
三、学生活动设计
【活动一】 1、齐背三四段。


2、在已经独立预习的基础上
1)小组合作交流,提出疑难的字词,其他成员解答,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做好标注。
2)由小组长监督,在笔记本上标注重要文言字词及特殊句式。 3)教师在黑板上展示重点实词、虚词,抽学生上黑板解答。 4)解答完后让学生上黑板纠错,有争议的教师点拨。
5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轮流翻译。(先说出重点词语的意思,特殊句式,然后翻译
四、课堂反思小结
1、表某一类:族 “士大夫之族”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无与伦比 “赵奢之伦制其兵” “马有上中下三辈”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作代词
择师而教之。 指代人或事物。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古之学者 连接定语与中心词,相当于“的”。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的标志。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代词,指代自己。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作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吾欲之南海 作动词,“到”、“往” 3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翻译为“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那些。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复指,作主语。“他们” 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兼语。“他”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作定语。“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表猜测。“大概”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表感叹。“多么”

五、类比训练
巩固文言知识,完成《导与练》基础知识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自读课文,抓住文中关键词字概括各段主要内容,通过细读、讨论,关注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紧扣论证方法,分层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复习导入 1、齐背全文。
2、复习回顾虚词“之、其”的用法及“表一类”的常见文言词汇。(教师抽问)
二、明确学生能力发展目标
学生齐读,明确目标任务“概括各段主要内容”——“分层”“论证方法”
三、学生活动设计
【活动一】
驱动问题:本文各段分别写了什么?细读课文,文章各段是如何逐步论述推出论点的,请将第一、二、三各段进行分层说明。同时在论证时它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回答句式:
这一段分为 层, 运用了 论证方法; ,运用了 论证方法; ·········· 活动预设
1、学生独立思考完成,通过抓关键词句,概括各段主要内容,对前三段进行分层概括,同时找出论证方法。
2、完成后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质疑。 3、提问式学生展示,教师点拨、修正。 【明确】
1、整体把握,概括各段的内容 第一段:阐述从师的道理 第二段:评述当时不从师的不良风气。 第三段:以圣人为例,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四段:交代写作缘由

2、本文各段如何逐步论证推出论点的? 分析第一段
1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3)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4)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分析第2 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1)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2)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 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授之书”的“书”,指文字、书写;“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主谓语“合说”的写法,翻译时要把它们搭配开: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 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 分析第3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1)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2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 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反思总结:《导与练》学生用书68页技法提炼。 作业布置:完成《导与练》剩余所有练习。



《师说》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