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发布时间:2018-07-02 01:42:06

浅谈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就如同所有的建筑物不能离开最基本的建筑材料一样,离开了语言,文学便不能存在,因此人们称语言为文学的第一要素。许多西方学者认为,文学的本质就在语言本身,探讨文学本质最简单的方法在于弄清文学中语言的特殊用法。

与儿童文学用艺术形象表现多方面内容的要求相适应,儿童文学的语言也有其艺术表现上的特殊性。

一、儿童文学语言的形象性

文学通过鲜明、生动、具体的语言表现,把大千世界的性质、情状展示给读者,使人感通身受,如临其境。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等古诗名句历来为人称道,其奥妙就在于形象生动,一字一词即能传神,令境界跃然纸上。

儿童文学作品中,语言的形象性更为重要。形象化的语言能使儿童将亲身经验与语言所提供的信息很容易地结合起来。在儿童文学中,我们常常会读到这样的语言:“稻穗儿一摇一摆,好像在向小花点头”、“我觉得自己比洗了一百次澡还要干净”、“拇指姑娘冻得直像风中秋叶似的抖个不停”这些形象化的语言,使儿童对于各种事物有了清楚、准确地印象和理解,对于人物心理有了真切、细致的体验。这样,儿童在诵读诗歌,倾听故事的时候,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也会得到满足的愉悦感,同时逐步习得一种成熟的语言状态。这些都是形象化的文学语言产生的效果。

比如安徒生《海的女儿》开篇里,它生动优美的描绘了海的湛蓝与深广,令读者可以看见、可以触摸、可以聆听,更可以想象。这些语言没有具体说明海水的清洁程度和深度,却抓住了海水的特征,并给人以巨大的想象的空间。这就算形象化的文学语言的魅力。

二、儿童文学语言的简洁性

文学语言是丰富多样的。文学语言的多样性首先和言语主体的多样性有关。就儿童文学作品必然要向儿童展现丰富多样的语言现象。但因为儿童年龄小,难以理解和接受深奥难懂的语言,所以,优秀的儿童文学总是在充分展示语言多样性的同时力求简洁生动,选取明朗并丰富有表现力的语词和句式,使语言丰富多样而又简洁明快。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运用语言的特点,当这些特点十分鲜明时,就形成了独特的作品基调和风格。如安徒生童话的诗意与温馨,格林童话的淳朴与直白,林格伦童话的活泼与风趣等。不同的儿童诗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有的抒情性强,具有的叙事性强,它们或诙谐,或活泼,或深情,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即简洁明快。

如台湾诗人林武宪的《阳光》:

阳光,在窗户上爬着,阳光,在花上笑着,阳光,在溪上流着,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

这是一组精心组织又浑然天成的相关意象,可感、可思、可咀嚼,流动着的阳光和洋溢着的母爱互相辉映。这种能让天真的儿童心领神会的深意,是由一组简洁明快的词汇与一个重复四次的句式构成的。

三、文学儿童语言的音乐性

文学语言除了意义层面外,还要声音层面,主要包括字音、语调、节奏和押韵等特点。文学语言的声音层面不仅和意义层面相联系,具有传情达意的作用,而且还包含独特的审美价值,可以给读者以听觉上的美感,即通常所说的音乐性或韵律美。

比如我国古典诗歌注重语言运用的对仗和韵律,其中那些用词浅显清新的诗歌,一直为儿童喜爱和传诵。如李白的《静夜思》,以直白的语言构筑意象,以强烈的音乐性感染读者,这也是流传最广泛的古诗之一,并一直为儿童锁喜爱。又如汉乐府民歌《江南》采用平仄、重复的手法,增强了音乐性,读来琅琅上口。

浅谈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