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2、结合自身理解和体会,谈谈孝道,“百善孝为先”

发布时间:2018-06-30 08:31:21

孝道,虽然是源自于古代的家庭生活和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组成部分但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来说,仍具有重大而积极的意义。

我认为,对与一个人来说,孝这种感情,应该是完全发自自己内心深处的一种本质的感情,试想,一个人,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抱着感激与纯洁之情去照、去敬爱,那么,他会对其他的人付出爱心、为他人着想吗?如果人人如此,那么这个社会怎样去实现团结、安定与和谐呢?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因此,百善孝为先,恪守孝道,对与维持一个家庭的稳定以及社会和谐,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认为,孝道,具体上值得是一种伦理道德规范,是用来规范做子女的我们如何去正确地对待我们父母长辈的指航针。古语说,“父慈子孝”,父母对我们的养育、爱护、关心、培养、教育,对我们那些不求任何报偿的、无私的、含辛茹苦的付出,才是我们从小到大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的一份子,这就是“父慈”;而相对应的,我们就应该做到“子孝”:那就是我们对与父母以及长辈,要怀着一颗敬重之心,去尊敬、宽慰、赡养、照料他们,这是我们做子女所不容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这就是我们对父母对我们无私的爱的回报。不要把父母对我们无私的爱,变为套在他们脖子上的枷锁。

百善孝为先,具体表现在行动上,就是我们要持一颗真诚的心无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孝道,不是仅仅供养我们的父母就结束了,它要求我们从血缘、亲情上,发自内心的孝顺父母,用真正的实际行动去诠释孝道的内涵。正如孔子所说“今之孝道,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道不应该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上的东西,而是一种对于父母的爱,一种发自我们内心真挚、淳朴的感情。

我们做子女的,履行孝道,最难做到的就是表里如一,表面上与内心上应该一致,即孔子所说的“色难”,孝道难道仅仅是父母有了事子女替他们办,有就是先让父母吃这么简单吗?绝对不是,它需要孝道我们除了在行动上去赡养、照顾父母,更重要的是在内心世界上同样敬爱我们的父母。孝道,是应该以情感为基础的,对于父母的孝道,是完全发自于我们内心自然而然的自觉行为,心中要时刻有父母、惦记着我们的父母。

但是我们需要区分古代的孝道中的糟粕部分,例如愚孝,这种要求子女无条件服从父母的这种违反人性的要求。古代孝道的要求:1、养亲2、敬亲3、顺亲4、谏亲5、继亲,大部分是我们应该继承的,但我们必须剔除其中的封建糟粕。

综上所述,在今天的社会里,做到恪守孝道,“百善孝为先”,我们对父母需要有1、赡养之责2、关心之情3、敬重之心4、理解之智5、照顾之心。而且,我们对于孝道,不应只局限于我们的父母,对于社会上的老人,我们同样需要恪守孝道,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社会。

剩下的,课本p115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2、结合自身理解和体会,谈谈孝道,“百善孝为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