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小故事

发布时间:2012-11-02 14:37:26

教育小故事

公鸡的过错 

一只公鸡早晨起来报晓,天亮,被主人提出来杀了。又一只公鸡早晨起来报晓,天亮,又被主人提起来杀了……邻居不解,问:这些公鸡每天报晓都挺准时的,你杀它们干什么那人说:早晨我有晚起的习惯,它们却吵得很早。邻居说:这不是它们的过错,报晓是公鸡的天职。那人说:这个我不管,我需要的是和母鸡交配的公鸡,而不是报晓的公鸡。邻居说:可公鸡是不能不报晓的,你难道不能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吗”“这个很难。那人说,我曾想割掉它们的嗓子,后来又想扎上它们的嘴,可这样太麻烦,而杀它们却很省事。”“那你为什么不改变一下睡觉的习惯呢邻居疑惑地问。改变我的生活习惯,这怎么可能呢那人说:我有这个习惯已几十年了,怎么会为几只公鸡而去改变呢” 
摘自11月7日《广州日报》作者王晔 
学做人:

古代人和门的关系说明什么 

当年齐国宰相晏婴名满天下。据说他曾经当使者到楚国去办外交。楚国人要给他个下马威。因为晏子身材矮小,便在国门之旁开了一个小门,请晏大使从小门进。晏子不肯,说,到什么国进什么门。到狗国才钻狗洞。楚国人不肯自认小国,只好请他进大门。没开始谈判就吃了败仗。 
不论真假,这故事里有没有道理可谈?楚人:门是供人走的。大人走大门,小人走小门,门以人为准。晏子:门是国家的城门。大国的城大,城门也大,小国城小,城门也小。门以国为准。这是从两个不同坐标出发看人和门的关系。

摘自《视野》2001年第2期作者金克木

讲课文:

观念与凉开水 

这是一个下岗女工的家,她的家里有三个水瓶。女工很勤劳,也很节俭,平时,只要哪个水瓶没有水了,她总会及时去烧水,把那空着的水瓶注满。女工的家一年四季没有断过开水,可是一家人一年四季都在喝凉开水。原因是什么家人每次倒开水的时候,女工总是说:先喝先前烧的,这是自家花了煤气的,在家不比在单位,有公司出钱,凉了就倒掉。家人便顺从地喝了凉开水。于是,女工家天天烧开水,天天喝凉开水。 

为人师:

孩子们绕开了什么 

雨后初晴,幼儿园的阿姨带一队天真烂漫的孩子走在小马路上。路上有许多小水洼,阿姨绕开水洼走,孩子们于是也跟着往左绕;阿姨朝右拐,孩子们则跟着朝右拐,看着这一支走成了“S”型的队伍,路人没有表现出惊奇,但是一个心理学家却发出了深深的喟叹,他禁不住要问:我们到底要带着孩子们绕开什么?

绕开苦难

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被选进了小学语文教材。原作写鸭妈妈孵“丑小鸭”都孵得“不耐烦”了,她看着这个丑陋的“大个子”,觉得他“不正常”,当他的兄弟姐妹们都对他喊“让猫抓走你吧,你这个丑八怪”的时候,鸭妈妈终于下决心驱逐他了,她说:“你最好走得远远的吧!”显然,在大师的笔下,鸭妈妈并不是一个死心塌地地爱着自己孵出的这个“异类”的伟大母亲。而我们的教材根本无视原作对鸭妈妈这一角色的定位,一厢情愿地改写成了“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

或许,改写者的初衷是好的,不愿让涉世未深的孩童看到人世的种种苦难,但是,苦难是这样如影随形地追击着我们,我们不直面它,又怎能迎击它?

绕开真实

小学语文教材上有这样一个要求学生续写的作文练习:一天早晨,我穿着新衬衣去上学,结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叫溪溪的女孩拿着她不及格的作文哭了,我看了看溪溪的作文,大概是写她的同桌不小心在她的新衬衣上蹭上了圆珠笔油。老师的批语是:选材没有积极意义,故事太平淡。我问溪溪:你们班有写得好的吗?她说:有。比如,有一个同学写他在公共汽车上跟小偷搏斗,结果,小偷把他的新衬衣给撕破了——这篇作文得分最高;还有一个女同学得分也挺高,写她扶一个老奶奶过马路,老奶奶突然就吐了,结果吐到了她的新衬衣上……

我对溪溪说:你的作文写得比这两篇高分作文要好得多,因为你的作文真实。你想想看,公共汽车上的小偷那么凶,他怎么会只撕衣服不撕人?大马路那么宽,老奶奶恶心了怎么会专门往人的新衣服上吐?——这是个鼓励人编造谎言的作文题目!

绕开丑恶

我有个朋友编写小学语文乡土教材,他让我推介一些诗歌给他。我说:先给你读一首诗,看看可不可以入选。

“我姐姐/不学好/想到什么说什么/喜欢什么做什么/一点不在乎/十岁上/她把刀塞在皮腰带上/梦想成为/白马王子/扮成玩偶小马/她扬起长长头发/一直拖到膝下/吸引了当地最佳精英/妈妈哭泣为她祈祷/30岁上她离了婚/剪去长长卷发/蹲在马车上/告诉我:上帝创造了人/然后又后悔/我跟她不同/一直学好——而现在/我正尽力/争取达到自己的/坏标准/最后/我和她沆瀣一气/喜欢起她的怒气、长靴/我们交谈/我们抽烟/我们嘲笑每一个人/一对坏姐妹。”

朋友万分惊讶地望着我说:你疯了吗?这叫什么诗!

我说:我没有疯,这是选入英国语文教材里的诗,这首诗的题目是《姐妹俩》。读懂了这个诡谲多变的大千世界——不是吗?

绕开深思

请看下面这组中、美小学生作文题目的对比——

中国:《拔秧草》《两只七星瓢虫》《我长大了》《一件小事》《一次难忘的竞赛》《我的好阿姨》《家庭生活拾趣》《奇怪的朋友》《我的小花猫》《买礼物》。

美国:《中国的昨天和今天》《我怎么看人类文化》《你认为谁对二次大战负有责任》《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个办法才能结束战争》《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我们的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至多能意识到:我是个用眼睛看世界的孩子;而美国的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会意识到:我是个用心思考世界的公民。

在雨后泥泞的道路上,有谁,能够踏过那些水洼,不在意弄湿了鞋子甚或弄脏了裤子,昂首前行,带出一支不变形的队伍?

摘自《深圳青年》2001年2月上半月作者张丽钧

为人师:

好走的都是下坡路 

一位农民朋友曾讲述了一段他自己的故事。 

那天,我拖着沉甸甸的板车疲惫地来到了山脚下。望着前面那一段长长的上坡路,我不禁畏而却步。心想,今天靠自己一个人绝对拉不上去了,肯定得有人帮一把才行。正在为难之际,正巧过来了一个热心的路人。他看出了我的窘境,对我说:没关系,我来帮你。说着,便利落地卷起袖子,拉开一副推车的架势。于是,我就咬紧牙使劲地拉车。在热心人加油,加油的鼓劲声中,我们终于将车拉到了坡顶。当我感谢热心人的鼎力相助时,没想到他却说:你用不着感谢我。这两天我的腰扭伤了,根本就不能用劲。我只是喊喊加油而已。能将这趟车拉上去,靠的是你自己。” 

摘自《思维与智慧》2001年第9期   张石平

学做事: 

忽略年龄 

有一位80岁的老人,他很喜欢下棋,每天必到老年俱乐部和棋友下几个小时,然后再慢慢散步回家,日子过得闲适和安逸。 

有一次,他的棋友病了,没法和他下棋。管理员为他安排了另外的棋友,他觉得不适应,放弃了。老人心情沮丧地准备回家。管理员说:你可以试着换一种娱乐办法,譬如去欣赏绘画。在管理员的建议下,他来到了俱乐部的画室。管理员说:先生,您可以在这里试画。老人听了哈哈大笑:您说什么,让我在这里作画,我可是从来没有摸过画笔。”“那有什么关系,你可以试着画一幅,说不定你觉得这十分有意思。管理员鼓励他说。于是,老人来到画架前,平生第一次摆弄起了画笔和颜料。他在画室里呆了一下午,觉得真的很有意思。他决定学画。81岁的时候,他到学校去上绘画课,开始积累绘画知识。他把自己的时间全部倾注在绘画上,这位老人就是哈里莱伯曼。 

1977年,洛杉矶一家颇有名望的艺术陈列室举办了一次主题为哈里莱伯曼101岁的画展。哈里莱伯曼的作品被许多收藏家高价收藏,他的作品富有活力和想象力,运笔、意境俱佳,得到了评论界高度的评价。哈里莱伯曼创造了世界画坛上两个奇迹,一是高龄学画,二是画有所成,在101岁的时候,还能看到那么多人看他的画。 

摘自《黄金时代》2001年第11期作者流沙

学做人:   

有一回,日本歌伎大师勘弥扮演古代一位徒步旅行的百姓,正当他要上场时,一个门生提醒他说:师傅,您的草鞋带松了。他回了一声谢谢你呀,然后立刻蹲下,系紧了鞋带。当他走到门生看不到的舞台入口处时,却又蹲下,把刚才系紧的带子又弄松。

显然,他是想以松垮的草鞋带子来表达一个长途旅行者的疲惫。

有位记者到后台采访,亲眼看到了这一幕,他问勘弥:您该当场教那位门生,他还不懂演戏的真谛。勘弥答:要教导门生演戏的技能,机会多的是。在今天的场合,最要紧的是要以感谢之心去接受别人的亲切,并给予回报。” 

摘自《视野》2001年第10期 

为人师:

建筑大师与中学生 

美国一海滨城市,又一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这是设计师约翰先生的精心之作。汤姆是位在校的中学生,一天,他来到约翰设计的大楼下,对主楼轻薄的构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汤姆一回家就从电脑里调出了该楼的资料,在惊叹之余,他突然发现,这幢大楼的迎风面,正好落在三角形的棱边上,但强风碰上棱边,势必会改变方向而产生旋转,这时单薄的墙体,正好是受力最大的区域。他把自己的发现写了封信,寄给了约翰先生。 

收信后约翰用电脑进行了风动的模拟测试,结果汤姆的推测完全正确。 

约翰不愧为一流的设计师,在短期内,他居然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当一块重达数十吨的预制构件吊上楼顶时,约翰悬着的心也随之落地了。他独到的方法,不仅一举解决了大楼的安危,还翻开了建筑史上防风抗风划时代的一页。

摘自《知识窗》2001年第10期作者津远 

学做人:

+

教育小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