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8-19 13:47:24

《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仅仅教学《用比例解决问题》中的例5,学习“用正比例解决问题”。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准确判断题中涉及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比例的意义准确解决问题;通过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在成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是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比例关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教学难点是准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系,找出相等关系并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策略1、利用学生已有的解决相关基本应用题的方法和比例关系的知识,提出问题,探究解决相关基本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2、采取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尝试、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自觉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3、从“一题多解”和“变式练习”的探究过程中,提升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纵观这节课,既注重了“双基”的训练,又体现了课改的新理念。本节课的设计在以下三个方面比较突出

1、联系生活,旧知迁移。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练习,新知的学习往往需要旧知或生活经验作支撑。所以在环节的设计上,我把“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个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去掌握知识。”所以,在“复习”和“导新”环节、我都联系生活实际,用“买苹果”和“用水”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使用。题型也经过精心设计,极好地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意义-判断-应用),为学习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

出示情境图引出问题“李奶奶家的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后,我要求学生用以往学过的方法解决例题,有助于从旧知跳跃到新知的学习,同时为协助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检验”埋下伏笔。

2、注重策略,解决问题。

这节课,我先是调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用“归一法”解决问题。之后,我激励创新,引导学生尝试利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同一问题。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学习空间,学生能够选择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

同时,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我先是布置了前置性作业——“学习记录卡”的三点要求既突出了学习的重点,又把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清晰地表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建构用比例解决问题的策略。然后,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口述思维过程的数学活动,探究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并通过归纳解题步骤提炼解题方法。

这样的设计,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相互启发,实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归纳解题步骤(策略),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水平提升解决问题的水平。总来说之,是一个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水平的提升过程。

3、精心设计,学以致用。

在题型设计上,我精心设计了“王大爷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的变式练习和“买圆珠笔”、“做西服”等问题,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生活问题的同时持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的设计,既巩固了新知、形成了技能,又增强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感受到了数学本身的价值,深刻体验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回顾40分钟的课堂教学,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连平时比较胆怯,不爱发言的杨笑和高雅轩同学都主动地举了手。我很高兴,即时地叫了他们回答问题,让他们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