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1-06-22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我认真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后发现,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读完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通过读这本书我了解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异常丰富,所涉及的内容、范围非常深广。他说:“如果有人问我,在我的生活中什么最重要,我将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对儿童的爱。”这是他教育思想的基础。因为,在他看来只有爱儿童,才能信任和了解儿童,才能把心灵献给他们,才能把教育工作纳入儿童茁壮成长的轨道。
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甚至有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学生呢"是这些学生太笨,是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还是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因为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学生,所以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恩赐或施展个人魅力的对,更不是等待我们塑造的苍白魂灵.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些阳光给那些"落伍""无药可救"的后劲生。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
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内容,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获得一点点进步也好。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举过这样一个事例:有一所学校,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脑力活动非常局限和单调,没有培养他们的智力兴趣和需要;而且更加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处于童年和少年期的学生,没有用自己的双手去从事过任何复杂的、精密的、要求细心和动脑筋的作业。这种做法给这所学校的许多学生的智力发展打下了烙印:16岁到18岁的男女青年,当需要他们用最基本的机械进行操作时,竟显得束手无策,心慌害怕。这所学校没有一个毕业生通过高校入学考试。这就是在总的智力贫乏的背景上暴露出低劣的劳动素养而造成的可悲后果。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把抽象思维跟双手的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年激发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如果没有这种结合,那么大脑的这些区域的活力就处于沉睡状态。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如果没有把这些区域的活力激发起来,那么它们就永远也不不会觉醒了。
因此,我们从一年级起,就要要求学生的双手能作出准确的、有成效的动作。在手工劳动课上,在课外小组里,孩子们就学习用纸剪出或者用木料雕出精细的图画。谁学会了使用雕刻刀,能写出漂亮的字,他就会对稍有一点点偏差的地方都很敏感,不容忍马虎了事的作业。这种敏锐的感觉会迁移到思维上去。手能教给思维以精确性、工整性和明确性。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说到“有些教师经常抱怨说,儿童在上课时调皮,做小动作……这些话总使我觉得困惑不解。如果你们,亲爱的同事们,能够认真的思考一番,怎样设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在进行脑力劳动,那么上述的情况是决不会发生的!”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条建议,我觉得其核心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并且和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教育观点是一致的。作为教师应该而且必须把面向全体学生作为自己工作和奋斗的目标,并用之于教育教学实践。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生活的丰富性、创造性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像一些我们认为的差生,他们在课堂上的生活说句不客气的话,如同牢狱,在课堂上话不能说,手脚不能动,听也听不懂,还不时遭到同伴的嘲笑和教师的讽刺,可想而知,他们是生活在怎样的“水深火热”之中。
所以,要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首先应该改善他们在课堂上的生活,通过我们精心的组织、巧妙的设疑,宽厚的胸怀去营造一个紧张而和谐的氛围。还要改变教学方法,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法,一篇文章在课堂上无非是先读几遍,了解课文内容,然后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再按照顺序进行逐词讲解,逐段分析,最后总结全文,概括中心思想,这样一篇课文算是讲完了。这样讲科学生当然要讲小话了。
“只要教师的课堂是真正的、有血有肉的、自由自在又丰富多彩的。”学生注意力就会集中。教育原本应当是趣味昂然的,或者说好的教育都是饱含趣味的。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觉得我做得就不是很好,因为我给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着同样的试卷。我,我做得不是很好,是我缺少教育素养的原因吧。而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恰恰提到,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读,读书,再读书,读书是教师的精神需要。而我呢,大部分时间忙于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教育孩子,有多少时间煞有其事地捧着教育名著或教育杂志阅读呢,所以今后,我要象要求学生那样要求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