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考试重点

发布时间:2011-04-22 11:53:32

第一章 细菌

1,微生物的分类:细菌、真菌、放线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病毒

1)非细胞型:病毒

2)原核细胞型:细菌,放线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

3)真核细胞型:真菌

2,病原微生物:能引起人和动物发病的微生物。

3,细菌: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型微生物。

4,培养基:把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合理的配合在一起制成的营养机制。

5,细菌生长繁殖条件:

营养物质,合适的温度37℃,pH7.2-7.6,合适的气体、渗透压

6,微生物:是一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7,菌落:细菌接种在固定培养基上,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后,表面可出现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菌集团。

8,细菌病实验室诊断方法:

细菌的形态检查;分理培养;生化实验;血清实验;动物接种实验;分生生物学的方法。

9,格兰氏染色法步骤:

1         初染:草酸铵结晶紫1-2min水洗(+-紫)

2         媒染:革兰氏碘液1-2min水洗(+紫黄-紫黄)

3         脱染:0.95酒精0.5-1min水洗(+紫黄-无色)

4         复染:石碳酸复红0.5min水洗(+红→蓝 -红)

9,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水,氮源,碳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10,细菌的基本结构:外到内壁,膜,质,核

11,细胞的特殊结构有那些,各有什么作用

荚膜、菌毛——与细胞毒力或者致病力有关

鞭毛——运动器官

芽孢——强大的抵抗力

12,细菌呼吸类型分类:专性厌氧菌,专性需氧菌,兼性厌氧菌。

第二章 病毒

1. 病毒:是一类只能寄生于活细胞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2. 病毒构成:核酸,衣壳,囊膜

3. 病毒的复制过程: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释放

4. 干扰素:机体活细胞受病毒感染或干扰素诱生剂的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小分子糖蛋白。

5. 病毒的培养方式:组织培养,禽胚接种过,动物接种。

6. 干扰素的功能:广谱抗病毒作用;抗肿瘤作用;免疫调节作用。

7. 试述血凝现象及应用

1)血凝象:病毒表面有血凝素,能与红细胞受体结合,从而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

2 生产中病毒的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主要用于a鸡新城疫b禽流感等病毒型传染病c可作为诊断某些病毒病的依据,将病毒与细菌分开。

8. 病毒的特点:a小(nm)电子显微镜,过细菌滤器b单一核酸,DNA OR RNA c只能在适宜的活细胞内繁殖d繁殖方式为复制e病毒对抗生素不敏感。

9. 干扰现象:当两种病毒感染统一细胞时,可发生一中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复制的现象。

10. 血凝抑制现象的应用:

1 某些病毒的诊断

2 测抗体效价a确定免疫时间b确定免疫效果c流行病调查。

11. 病毒的增值培养:增殖方式:复制

复制是由宿主细胞提供原料、能量、酶和生物合成场所,在病毒核酸遗传密码的控制下,与宿主细胞内出现病毒的核酸和合成的病毒的pr,进一步装配成大量的子代病毒,并将它们释放的细胞外的过程

12. 病毒的血凝价:能使一定量红细胞完全凝集的病毒最大稀释倍数为该病毒的血凝滴度,或叫血凝价

13. 噬菌体:是一些专门寄生于细菌,真菌,放线菌,支原体等细胞中的病毒

14. 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病料的采集保存运送;包涵体检查;病毒的分离培养;动物接种实验;分子生物学鉴定病毒

第四章 微生物与外界环境

1. 正常菌群and正常微生物群:在正常动物的体表或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经常有一些微生物的存在,它们不但对宿主无害,而且是有益和必须的……

2.正常菌群对动物机体的重要意义:营养作用,免疫作用,生物拮抗

3.消毒:应用理化方法杀灭物体内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灭菌:应用理化方法杀灭物体内所有微生物的过程

无菌:指环境或物体内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的状态

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方法。

抑菌: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繁殖和生长的过程。

4. 高压锅的灭菌条件:a压力0.105MPa;b温度:121.3℃;c时间:15-30min

5. 热力灭菌法:

1) 干热灭菌法(火焰灭菌法,热空气灭菌法)

2 温热灭菌法(煮沸灭菌法,流通蒸汽法,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

6. 温度对微生物有何影响,在实践中有那些应用?

1 低温:抑制微生物代谢,延长微生物活性,常用于微生物的保存和防腐

2 生长温度: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用于培养微生物。

3 高温:可使菌体蛋白变性,杀灭微生物,用于消毒灭菌

7.常见的微生物的变异现象及其实践影响

1)形态变异

2)结构与抗原性变异(a鞭毛变异b芽孢变异)

3)菌落特征变异

4)毒力变异使得免疫过的动物照常发病

5)耐药性变异:使原来的药物不管用

第五章、病原微生物与传染

1. 条件性病原微生物:有一些微生物长期生活在人或动物体内,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在特定条件下,也能引起动植物的病害

2. 毒力:致病力的强弱程度

3. 抗毒素:使机体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种抗体……

4. 类毒素:外毒素经过0.003=0.005甲醛溶液与37摄氏度处理一定时间后,使其失去毒性,但仍保留很强的抗原性,称&

5. 外毒素与诶毒素的区别:来源(G+/G-)存在部位(或细菌,并释放至菌体外/细胞壁)化学成分(pr/脂多糖)毒性(强,有选择性,引起特殊病变/弱,细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相似)耐热性(NO/YES)抗原性(强/弱)

6. 传染/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突破机体的防御机能,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并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反应的过程……

7. 传染病发生的条件:

A,病原微生物的毒力,数量与侵入门户

B,易感动物(年龄、性别、营养状况)

C,外界环境因素(气候,温度,湿度,地理环境,生物因素and so on

第六章 免疫系统

1. 免疫:机体对自身与非自身物质的识别,并清除非自身大分子物质的过程,从而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生理反应

2. 免疫的分类:

1)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防御屏障、吞噬细胞、正常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

2)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3.中枢免疫器官的功能,

1)骨髓:造血,免疫

2)胸腺:A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B胸腺上皮可产生多种胸腺激素C腔上囊/法氏囊,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4. 外周免疫器官的功能,

1)淋巴结a有过滤和清除异物的作用b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2)脾脏:造血,贮血和免疫a滤过血液作用b滞留淋巴细胞的作用c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d产生吞噬细胞的增强激素

3)哈德而式腺:发生强烈免疫反应,不受母源抗体干扰

4)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产生分泌型IgAB细胞

微生物考试重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