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的艺术风格

发布时间:2013-10-16 12:00:03

《雷雨》的艺术风格

四幕悲剧《雷雨》是曹禺的成名作,也是是曹禺的第一个戏剧生命,它的问世,宣告了我国近代史上话剧新时期的开始,也标志了中国话剧的成熟。在话剧《雷雨》中,角色内心世界的多层次塑造,对话独特的语言艺术,尖锐激烈的矛盾纠葛和紧张的戏剧冲突都体现了《雷雨》的艺术风格。

一、《雷雨》对角色内心世界的多层次塑造

《雷雨》在剧情结构方面纵横交错,四幕话剧表现出一种错综复杂恩怨中的每个角色都被一种冥冥而不可知的力量控制着走向悲剧的宿命感。但是对于《雷雨》的写作动机,曹禺曾经说过:“写《雷雨》是一种感情的迫切的需要。我念起人类是怎样可怜的动物,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仿佛自己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时长不能自己来主宰。” “《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 [1]由此来看,《雷雨》的本意并不仅仅是人们想的那样是要“揭露家庭的罪恶”,而更是曹禺他对人生活环境的一种探索。

正如他所说:“我写的是一首诗,一首叙述诗,但绝非一个社会问题。” [2]所以我首先觉得《雷雨》的艺术风格主要渗透在角色创作上,也就是多层次、多方面地揭示角色的内心世界,给予角色以浓厚的感情色彩。曹禺从他所塑造的角色内心世界出发,严格遵循着角色思想感情的发展逻辑,写出了角色的行为、发展和结尾。

这一点从《雷雨》里具备很鲜明性格的各个角色身上就能看出。

首先是封建大家长周朴园,他是封建主义的资本家代表,内心虚伪,有一副令人厌恶的嘴脸。周朴园拥有着截然相反的两张嘴脸,一方面他对鲁侍萍有着厚厚的思念,连周公馆内的家具摆设还按三十年前侍萍在的时候的模样,还保留着鲁侍萍生孩子时关窗户的习惯;但另一面,当见到三十年后的鲁侍萍时他心里又埋下了一条底线,在以往的事对他的权利、明誉、地位没有造成损害的时候,他可以顾念以前的感情,一旦造成威胁,就换上了一副冷酷无情的可憎面孔。这从他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鲁大海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他的虚伪和造作。

其次,周朴园的妻子周蘩漪却是个内心热情、对爱情执着追求的女人。当然,她和鲁侍萍一样都是封建主义的受害者,但是她有着很强烈追求自由的欲望,具有着对封建主义的反抗精神。她憎恶着像关着小鸟一样的牢笼似的周公馆,对周朴园的跋扈专横有着强烈的憎恶和怨恨,却又不能逃离那个牢笼,十几年的时间里只能在那个有如雷雨之前的天气那样郁热、沉闷的空间里渴望着自由的生活着。她也是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最有性格的角色,曹禺在序中这样的评价周蘩漪:“周蘩漪是个最动人怜悯的女人,她不悔改,她如一匹执勤的马,毫不犹豫地踏着艰难的走道,她抓住周萍不放手,想重新拾起一堆破碎的梦而救出自己,因这条路也引向了死亡”。[3]

但可惜的是周萍却想要摆脱她,这让周繁漪疯狂和绝望,于是最后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伴随着情节的发展,角色们的感情如潮水般涌出,角色的性格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和周蘩漪相对应,周萍却恰恰相反,他是一个胆小懦弱、不敢向封建礼教挑战的小人物,对自己胆怯懦弱矛盾的性格又苦恼终生不能摆脱,就像一株小草在风鸣闪电的雷雨中飘摇跌宕。所以年幼时就被送到乡下,在既没有父爱又无母爱的生活环境中孤独又寂寞地度过了应该是最美好的青春,直到25岁那年才从乡下回到父亲周朴园身边。在这样的环境下,周萍虽然肉体是在逐渐成长着,但是精神年龄却还处于年幼时。因此面对周蘩漪炽热的爱情周萍所表现出来的却是退缩,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想要摆脱和周繁漪的关系。而与鲁四凤的爱情中,周萍虽然体现出了一丝责任感,但由于这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爱,从而导致了宿命的惨剧,因此他也是一个受封建礼教束缚的悲剧。

然后,《雷雨》中的鲁侍萍是一个很有骨气、正直、心地善良的角色,面对周朴园的无情背叛与道貌岸然的丑恶嘴脸,她冷静、清醒的给予了嘲讽;当面对周朴园的羞辱时,又很刚强,很有自尊。可是她毕竟是一位母亲,当她面对儿女的惨痛悲剧时,又是那么的悲痛不已。她身上有着坚韧不屈、刚强的性格,但同时又受残腐封建的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以及命运的束缚,使这个角色被塑造的更加真实可信。

《雷雨》中的鲁大海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色彩的角色,在他年幼时就被母亲抱着投河,幸免于难后他和母亲屈辱的活着,受尽人间疾苦,之后又到了周家矿上当了工人,做了工人代表。由于他是一个受压迫的阶级,看透了资本主义为了钱什么都能干的出来的阶级本质,于是放声大骂周家是一群扒皮强盗,在他的身上体现着工人阶级顽强的反抗精神与斗争精神,表现出了被压迫者们的的大公无私的英勇表现,和父亲周朴园的抗争到底,也表现了顽强的反抗精神,但也映射出了他的经验不足与鲁莽、幼稚的性格,但这当然是无法掩盖他的时代色彩的。

接着,四凤是《雷雨》中一个可怜的人,她在性格上有很多如孝顺,善良,勤劳等的优点,而就是这样善良的人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形下进行了选择,爱上了周公馆里最为懦弱,随风左右飘忽不当的周萍,从而走上了跟自己母亲一样的、甚至更为凄惨的道路。这样的结局给人感觉四风至始至终保持着人之初性本善的感觉,难免对她产生怜悯同情。但是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四凤的悲剧从最初开始,还是有挽回的余地的,这主要看她自己的选择。四凤的惨剧的第一个杀手就是她自己。她的两次重要的人生选择题都做错了,第一,鲁侍萍告诫她不要到大户人家去当佣人,可她却听从了鲁贵的话去了。第二道关于爱情、爱人的选择题她又做错了。爱情是个能蛊惑人心智的毒药,四凤不可遏制的爱上了大少爷周萍,四凤的不幸由她自己一手酿成。“在感情的火坑里打着昏迷滚”这是曹禺在揭示《雷雨》中人物内心世界的特色,而四凤最终也是摆脱不了宿命的安排。

最后来看周冲,《雷雨》中的他有着冲破这阴暗污秽世界的执念:“我想,我像是在一个冬天的早晨,非常明亮的天空,……在无边的海上……哦,有一条轻得像海燕似的小帆船,在海风吹得很紧,海上的空气闻得出有点腥,有点咸的时候,白色的帆张得满满的,像一只鹰的翅膀贴在海面上飞,飞,向着天边飞,前面就是我们的世界。”[4]在周冲的这段独白可以看出他有一双很纯净的眼睛和一颗很纯洁的内心。他在感情上是一个热情、浪漫、孩子气、天真、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在《雷雨》中这几乎是一个最阳光耀眼的存在一直觉得他很可惜,但在那沉郁的家庭只有死的惨烈才可以反抗的时候,他的死也是必然的。具有象征性,像是旧我死,新我生。他是这燥热夏天里的一股凉风。在《雷雨》这般郁热的分围里,他是个不协调的谐音,有了他的存在,才衬托出《雷雨》的明暗。总的来说,周冲就是一个单纯、清澈的孩子,他对爱情怀抱着憧憬,对未来充满了热情,却被现实的悲剧打破了,成为了封建伦理的最无辜的牺牲品。

二、《雷雨》独特的语言艺术

《雷雨》在语言上也有它独到的艺术风格,曹禺在紧张刺激的戏剧冲突中使用富含魅力的语言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耐人寻味的台词对话,个性鲜明的角色语言,感情强烈的诗化特征等都把语言的艺术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现出了被称为中国话剧史上传奇的优秀能力。

1、耐人寻味的台词对话

《雷雨》中有着丰富的“潜台词”(在戏剧的台词中没有直接说出但是观众可以通过思考领悟出来的言语)。潜台词可以说是戏剧的酵母,“潜台词”既要演员便于在台上诉说,又要台下观众来亲听“语言”让观众和读者展开丰富的遐想。深味的潜台词是优秀话剧的重要评价标准,在《雷雨》中优良的潜台词随处可见。如:周萍为了摆脱蘩漪的爱,决定离家去矿上,周蘩漪一心想留下他,周蘩漪:(笑)我怕你是胆小吧?周萍:怎么讲? 周蘩漪:这屋子曾经闹过鬼,你忘了。[5]“闹过鬼”这个潜台词可能说明,他们两个曾乱伦的关系,还有周蘩漪这些年来一直由于与周萍的异常关系,妻不像妻,母不像母,活的人不人鬼不鬼,是一种非常痛苦委屈的心里表现。同时也可能指周萍视周蘩漪如鬼,想要远离和感到恐惧的心理。这种“潜台词”不仅让角色的性格饱满丰富,也让读者感到回味无穷。

这些潜台词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充分体现了《雷雨》它的魅力,也是读者和观众百看不厌的原因。

2、个性鲜明的角色语言

在《雷雨》中每个角色都有独特各有的个性,每个人的话语,语气,语调,比例,节奏都没有重复,只有个性化的语言才能让角色性格鲜明饱满,给人留下深刻。

同时《雷雨》中也有着因为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所以他们的语言个性也非常的突出和鲜明的特点。作者曹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的语言加入了自己的诗意的美化,使角色既不脱离实际生活也符合了各自的身份地位。

《雷雨》中刻画的人物都有一种“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每个人物都有着鲜明的特色风格,如周朴园的自负和专横就从其中体现的很明显:周朴园:我的家庭是我认为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我的儿子我也认为都还是健全的子弟,我教育出来的孩子,我绝对不愿叫任何人说他们一点闲话的。他的话都带有一种让人无法反抗的上位者的气息,带有一丝命令的语调,好像他的话就是对的就是真理。

而鲁贵作为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小人物则充分体现了其懦弱的心态和趋炎附势、惟利是图小人形象,如鲁贵教训女儿说的话: 鲁贵:什么脸不脸?又是你妈的那一套!你是谁家的小姐?——妈的,底下人的女儿帮了人就失了身份啦。鲁贵:(汹汹地)讲脸呢,又学你妈的那点穷骨头,你看她,她要脸!跑他妈的八百里外,女学堂里当老妈,为着块钱,两年才回一趟家。这叫本分,还念过书呢,简直是没出息。[6]

其中充分体现了他见钱眼开,欺软怕硬只图钱,根本不关心任何人,包括女儿四凤,甚至把四凤当作他的一棵摇钱树。

总之《雷雨》就是通过个性化的角色形象的语言台词串成一条线,把我们和角色连在一起的。

3、感情强烈的诗化特征

曹禺创作的《雷雨》有一种强烈的诗化特征,这种诗意可以是一种戏剧氛围,也可以是一种戏剧表现手段,还可以是一种抒情的语言,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的情调和韵味,也可以体味到西方现代戏剧常用的象征、表现等手法的运用。

曹禺运用这种诗化手法使《雷雨》里角色的语言、动作、行为更加具有诗意,使之更加的具体、形象可感,同时可以增强表达效果,让人更容易理解。[7]

在《雷雨》中,曹禺喜欢对他所描绘的人物进行外貌、性格和身世等的具体描述,对人物生活的场景作详细的说明和描绘。这种语言就如同叙事诗一样。那像诗一样的语言,具有浓厚的抒情性,意蕴深厚,发人深思,耐人寻味,有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从《雷雨》的创作过程看, 曹禺写戏有现实中情绪的流露, 而且这种情绪往往是“诗化”了的情绪。例如《雷雨》的创作情绪, 既有对早时代旧家庭的批判, 又有对命运的神秘冥想。曹禺自己说他在写作时“在发泄着被抑压的愤慈,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同时,他又承认说:“《雷雨》对于我是个诱惑, 与《雷雨》俱有的情绪蕴成我对于宇宙间许多神秘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

总之曹禺一直在追求诗与戏剧的结合, 追求诗的境界, 曹禺的话剧是“诗化的戏剧”。

三、《雷雨》中的矛盾与冲突

周鲁两家前后30年尖锐激烈的矛盾纠葛和全剧高度集中且进展紧张的戏剧冲突也展示了《雷雨》的艺术风格。

《雷雨》是曹禺于1933 年创作的四幕话剧,他充分运用了欧洲古典主义戏剧理论中的“三整一律”(时间一致、地点一致、情节一致)的原则,秉承了西方古希腊命运悲剧和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的精魂,戏剧冲突不断,让读者惊心动魄。

借着复杂多样的戏剧冲突,曹禺表现了他对人生,社会与命运的理解,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全剧在一天的时间,两个场景展现了周鲁两家长达30年的悲惨宿命,曹禺在描写这些角色的命运时,很好地为角色性格设计了出乎想象的剧情,大胆地虚构出偶然而巧合的戏剧冲突,充分设置了矛盾,而且各个矛盾环环相扣。谁能预想一个人同自己的后母发生暖昧关系,而这后母又不依不饶地抓住他不放呢?这已是相当令人吃惊和出乎意料了,谁又能预想,周萍又要拼命摆脱他的继母,去追求、占有家中的侍女,而这侍女又是他绝然想不到的同母异父的妹妹,中间又巧妙地穿插了周萍的弟弟周冲也爱上了四凤的情节。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又交织起来,连结在剧情发展的主要纽带上,组织在一个严谨而完整的结构中。周蘩漪,内心非常热情,是个对爱情执着追求的女人,但她爱上了前房的儿子,但周萍却十分懦弱无能,对她始乱终弃,最终让她变成“妻没妻样,母不像母,”的“鬼”,因此周蘩漪跟周萍的冲突也越演越烈,并最终导致整个悲剧的发生。周萍为逃脱罪恶,与年轻健康的四凤产生了感情。四凤应有她的爱情,却被那冥冥之中不可掌控的力量重新踏上三十年前她母亲的路,她爱上的周萍原来是自己同母异父的哥哥,并已有了身孕,最终成为了伦理的牺牲品。因此,以上各种复杂关更系紧了这张矛盾网,他们越是不甘,越是努力挣扎这个网就越紧,使角色之间的情感关系纠纷越深,更不能摆脱,最终导致矛盾爆发。

还有在《雷雨》中有着明显的阶级对立关系,周朴园,周萍,鲁大海是有着血缘关系的,但仍是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周朴园靠着工人的血汗赚钱,而鲁大海又是工人代表,他们是冰与火,势不两立,在已知道鲁大海是自己亲生骨肉的情形下,还将他开除,认清了周朴园面目的鲁大海气得破口大骂。“周萍看见鲁大海怒斥周朴园而大打出手,亲兄弟之间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在这里,阶级关系撕破了血缘关系,父子、兄弟的关系被利益掩盖,这体现了工人阶级同资本家的尖锐阶级对立。”[8]

曹禺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充分利用了时间和空间,以悲剧来解开所有矛盾与纠葛,在以各种戏剧冲突来使剧情快速发展,通过跌宕起伏的场面,牢牢抓住读者和观众的心,演绎了一出让人百感交集的宿命悲剧。

4、结论

总的来说,《雷雨》可以说是一部融合了中西方艺术境界的作品,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话剧的成熟。《雷雨》用周鲁两家左右30年的时间里给读者和观众展现了扣人心弦的悲剧故事,就像很多现代文学著作家一样,曹禺成名时就已经是一座高峰了,但不同的是他以后的作品一次次的超越了自己,他的作品有一种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国内外学者们认可,曹禺在中国现代文学和戏剧上是一位宗师,至今不能被超越。

注释

[1] [2] [4] [5] [6]曹禺,《曹禺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12

[3] 谭淑红,《雷雨》的性格分析,大连职工大学高校讲坛,20125

[7] 刘建卫,曹禺话剧中的诗意特征》,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2

[8] 黄爱娟,《浅论<雷雨>中的戏剧冲突》,魅力中国,2009,9

参考文献

[1] 曹禺,曹禺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12

[2] 马艳辉,《试论<雷雨>的艺术风格》,黑龙江教育学院报,2003,7
   [3] 刘章春,《雷雨》的舞台艺术[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4] 黄爱娟,浅论《雷雨》中的戏剧冲突,魅力中国,2009,9
   [5] 刘建卫,曹禺话剧中的诗意特征》,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2
   [6] 曹禺,《曹禺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3
  

致谢辞

时光如行云流水一般,刚踏入校园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转瞬之间我已在这美丽的校园里度过了4年。在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间里,让我从青涩慢慢走向成熟,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更加让我看清了以后要走的道路。

感谢张鲁丹老师,在写论文的过程中,一次次的难题挡在我面前,老师都给予了我正确的指导和精确的方向,正是由于您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本文才能的顺利完成。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谢谢您!

感谢在这几年诸多教诲和帮助的各位老师,他们不仅教会了我很多的知识,也教会了我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感谢老师们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

感谢跟我一起在一个屋檐下度过四年的室友,是你们让第一次住寝的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感谢一直陪在我身边的朋友们,因你们的存在我没有感到过孤独,有你们才有我的笑容。

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了,虽有千百个不愿意,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在这四年里让我学到的东西,我觉得足以让我昂首挺胸的迈出学院门口。在此再一次向在校的老师和同学致谢,祝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雷雨》的艺术风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