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发布时间:2013-11-06 06:42:11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陈绪武

单元课时设计:共8课时

8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的的成立(第一课时)

【内容标准】

    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巴黎和会、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中共一大、中共二大等知识;比较辨异:五四运动前后两个历史阶段的特点,中共一大和二大对建党的历史贡献。

2、过程与方法:运用对比分析法,初步掌握新民主主义和旧民主主义的区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他们关心民族前途,用于反帝反封建,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忱。五四精神值得一代代青年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教学要点】

要点:五四运动

重点:五四运动的经过和历史意义。

难点:课文内容有不少理论性概念和新名词。如何作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解释,是个难点。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导入:你知道为什么中国青年节定在54日?

同学们将在本课中找到答案。

【新课探究】

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直接原因)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对德的《凡尔赛和约》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相关资料:一战后结束后,战胜国为了制裁战败国,1918年召开了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出席了巴黎和会。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如下要求:取消列强在华的特权,废除日本强迫中国签订的二十一条,归还一战期间日本掠去的此前德国在山东的各种侵略权益。但英法美操纵的巴黎和会,不仅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合理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

讨论:巴黎和会中国代表的合理要求被拒绝,说明了什么?

说明列强损人利已,中国国际地位低下。

2、开始

191954,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为了纪念五四运动,后来把每年的54定为青年节)

3、口号与革命要求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等。

要求:拒签和约,惩办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亲日卖国贼。

4、领导

李大钊、陈独秀等。

5、过程

①前期(54日到6月初)

中心:北京    主力:(青年)学生     斗争形式:罢课游行

②后期(6月初至结束)

中心:上海    主力:工人(无产阶级)斗争形式:罢工、罢市、罢课的三罢斗争

6、结果

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①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释放学生);②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职务(罢免三贼);③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拒签和约)。

7、意义(P52--53

①性质上,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②在运动中,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表现出伟大的力量。③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④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部分,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⑤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8、五四精神

讨论:巴黎和会上的权益之争本来是外交官的事,青年学生为什么要上街游行,冒被捕之险?这反映了什么精神?

古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读书求知是为了报效国家。国家危亡,个人前途何在?以天下为己任,是爱国青年的职责。

五四精神,其核心就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关心国家、民族命运,不计个人利益与安危。

9、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①中国近代史(1840——1949)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②主要区别

 

【总结巩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真题训练】

1、在某课本剧中,出现了内容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条幅,你认为该剧的名字最有可能是(  C   )

  A、武昌起义     B、兴办洋务        C、五四先锋        D、北伐凯歌

2、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C    )

  A、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

  C、在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成为运动的主力

  D、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小华同学在今年青年节那天光荣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你知道青年节是为了纪念哪一历史事件而设立的吗?(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南昌起义

【教学实践与反思】

 

作业布置 《资源与学案》相应练习。

一分钟安全教育:

6.不喝生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

,喝开水最安全.

8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的的成立(第二课时)

【内容标准】

    参见上一课时

【教学目标】

参见上一课时

【教学要点】

要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重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难点:对中国共产党成立意义的理解。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导入:你知道为什么 “七月一日是党的生日纪念日,中国共产党是诞生在71日吗?同学们将在本课中找到答案。

【新课探究】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①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思想基础;

②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工人阶级队伍壮大——阶级基础;

③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组织基础;

④毛泽东等一批先进青年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干部基础;

⑤共产国际的帮助——国际基础。

2、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陈独秀——上海(中国共产党发起组) 李大钊——北京 南陈北李    毛泽东——长沙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1723,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每年71日为建党纪念日)

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P57

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②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③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斗争方向。④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中共一大——宣告党的成立

1、召开的时间:1921723

2、地点:上海,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识图)

3、代表:毛泽东(识图P55)、董必武、李达等13人。(陈独秀、李大钊未参加)

4、内容:P56

①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②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③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④选举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⑤宣布中国共产党诞生。

5、意义:中共一大的诞生,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接下来是中共成立的意义)

四、中共二大——确立革命纲领

1、时间:1922

2、地点:上海

3、内容:大会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奋斗目标):①最高纲领是建立共产主义。②最低纲领: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打倒军阀,摆脱帝国主义压迫,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反帝反封建)

4、意义: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斗争方向。

【总结巩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真题训练】

1、今天的嘉兴南湖公园已经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主要是因为(  D   )

   A、新文化运动在这里兴起     B、北伐军曾在这里誓师       

C、中共二大在这里召开       D、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

2、目前,红色旅游正成为我国旅游业中的热点。下图是某一重点红色旅游区内的革命遗址。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主题设计与图片所反映的信息相符的是(   A  )

     A、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B、革命摇篮,领袖故里

     C、历史转折,出奇制胜               D、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3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一次会议(A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教学实践与反思】

作业布置 《资源与学案》相应练习。

一分钟安全教育:

 附: 食品卫生安全歌谣
  食品安全真重要
  食品安全真重要,病从口入危害大。良好习惯要养成,食品挑选切注意。
  三无”食品莫食用,有害物质在其中。小摊小贩莫相信,卫生更是谈不上。
  过期食品切注意,吃了危害大又大。变质食品切分清,中毒机率高又高。
  油炸腌制要少吃,健康危害正面临。饮料、冷饮要节制,损害牙齿的健康。

9 国民革命运动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第一课时)

  【内容标准】

  (1)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通过分析了解北伐战争的过程与南京政府成立的背景。

  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到的资料,加深对北伐战争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先烈们敢为人先的英勇行为,培养自己立志报效祖国的志向。

  【教学要点】

  要点:黄埔军校的创建、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重点:国共第一次合作与北伐战争。

  难点: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从当前海峡两岸及国共现实切入,第一次国共合作是怎样实现的?

  【新课探究】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

  1、原因

  ①孙中山领导多次革命活动,但均以失败告终。孙中山在总结革命失败教训时,深感依靠军阀进行革命活动是行不通的。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共产国际、苏俄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被镇压后,也认识到,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单枪匹马是行不通的。

  ④孙中山是一位有崇高威望和经历风雨考验的革命领袖,国民党在当时是代表进步力量、拥有武装力量、群众面广、社会影响较大的政党。中共开始寻求与孙中山合作。

  2、中共三大

  ①时间:1923.6

  ②地点:广州

  ③内容:(P58第二段)A、决定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C、同时,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独立性。

  ④局限性:没有提出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3、国民党一大

  ①时间:1924.1

  ②地点:广州

  ③内容:(P58第三、四段)

  A、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重新解释三民主义。B、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党章和改组办法。C、同意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④意义:(p58最后一段)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此后中国进入了国民革命时期。

  ⑤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参见P58小字部分。民族主义是指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指建立民主政治;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反对少数人垄断土地和操纵国计民生,力求改善人民生活。

  注意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原则性区别:A、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利、八小时工作制等内容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而新三民主义没有。B、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中,民主革命阶段之后,还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高革命纲领。

二、黄埔军校

  1、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2、建立时间:1924.5

  3、地点:广州黄埔

  4、领导人物

  总理:孙中山

  校长:蒋介石

  党代表:廖仲恺

  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共产党员)

  教官有:恽代英(共产党员)、聂荣臻(共产党员)等

  5、黄埔军校特点:黄埔军校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革命精神。

  6黄埔军校意义:(P60第一段)黄埔军校是一所国共合作的军事学校,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

  拓展:黄埔军校门上的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体现了办学宗旨: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作业布置 《资源与学案》相应练习。

一分钟安全教育:

一、迷路如何处置

  同学们独自外出到陌生的地方,可能会忘记或辨认不清来时的方向和路线而无法返回;和家人、同学等一起出行,也可能发生走失而迷路的情况。外出时迷失了方向怎么办呢?

  l.平时应当注意准确地记下自己家庭所在的地区、街道、门牌号码、电话号码及父母的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以便需要联系时能够及时联系。

9 国民革命运动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第二课时)

  【内容标准】

  (1)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通过分析了解北伐战争的过程与南京政府成立的背景。

  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到的资料,加深对北伐战争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先烈们敢为人先的英勇行为,培养自己立志报效祖国的志向。

  【教学要点】

  要点:黄埔军校的创建、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重点:国共第一次合作与北伐战争。

  难点: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三、北伐战争

  1、目的:为了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全国。

  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开始:1926.7

  4、概况:兵分三路:一路指向江西;一路指向福建;一路指向湖南湖北(主战场)。

  5、胜利进军:①汀泗桥战役、武昌战役——攻克武汉。(扫除吴佩孚的势力。)

  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称号。

  ②江西战场,攻克九江和南昌,消灭孙传芳主力。

  ③北伐军沿长江东下,直趋南京。

  6、结果与影响:(P60最后一段)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便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威震全国,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7、国民政府迁都: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

  8、讨论: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①正义,得民心。②统一战线,国共合作,团结奋战。③战略战术得当。④共产党的先锋作用。⑤官兵士气高昂,浴血奋战。⑥工农群众支持配合。⑦北洋军阀勾心斗角,士气涣散。等等。

  四、南京国民政府(1927.4.18——1949.4.21

  1、孙中山逝世:1925.3.12

  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公开破坏国共合作。

  2四一二政变——蒋介石叛变革命

  1927.4.12蒋介石借口工人内讧(hong④),在上海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制造了四一二政变。

  3、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1927.4.18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4、李大钊遇害

  1927.4,张作霖在北京大肆捕杀共产党员,李大钊英勇就义,年仅38岁。

  5七一五政变——汪精卫叛变革命

  1927.7.15汪精卫在武汉制造了七一五政变,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劈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6宁汉合流

  武汉国民政府迁到南京,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与宁汉合流,标志国民党专制统治建立。

  7、东北易帜

  1928年,张作霖被日本炸死后,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就任东北三省保安总司令,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史称东北易帜

  东北易帜标志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8、讨论: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①蒋介石、汪精卫等叛变革命,成立了反共反人民的政府。②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取代了旧军阀。③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两半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总结巩固】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但国民党右派的叛变,又使国民革命归于失败。

  【真题训练】

  1、北伐战争最主要的成果( D )

  A、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消灭了孙传芳、吴佩孚的主力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军歌被广泛传唱的历史时期是( B )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抗日战争

  3、在反映西安事变的影片中,周恩来与蒋介石互称蒋校长周主任,源于他们曾共事于( B

  A、北京大学 B、黄埔军校 C、京师大学堂 D、京师同文馆

  4、对1926——1927年的北伐战争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是国共合作的产物 B、主要战场在湖南湖北

  C、得到了工农群众的支持 D、彻底消灭了封建军阀

  5、下列不属于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是( D

  A、国际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

  B、由于中共处在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

  C、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D、四大家族控制了全国的金融

  6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C

  A、没有推翻张作霖的军阀统治 B、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遭到屠杀

  C、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D、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7、胡锦涛说: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面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B

  ①武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的创办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阅读材料: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请回答:

  (1)材料中的指什么?他的全称是什么?创办于何时何地?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它创办的宗旨是什么?(体现了办学宗旨: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3)它的创办在历史上起来怎样的作用?

  【教学实践与反思】

作业布置 《资源与学案》相应练习。

一分钟安全教育:

2.在城市迷了路,可以根据路标、路牌和公共汽(电)车的站牌辨认方向和路线,还可以向交通民警或治安巡逻民警求助。

10 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第一课时)

  【内容标准】

  (1)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2)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红军反围剿斗争;红军开始长征;遵义会议;红军会师和长征胜利结束等知识。介绍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主要事例和英雄业绩。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加深对红军在长征中表现出来的精神的崇敬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长征的历程显示了红军战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革命队伍无比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要点】

  要点: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

  重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遵义会议。

  难点: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为什么选择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对此,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是一个难点。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请学生说出生活中以八一命名的东西。估计学生或多或少会说出一些名称,如八一球队八一广场等等。引导学生注意这些名称多与解放军有关,展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若找不到实物,可用图片代替),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人民解放军的军旗上有八一二字?由此导入新课,从八一南昌起义说起。

  【新课探究】

  一、南昌起义

  1、起义背景

  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以极端残酷的手段镇压革命群众。中国共产党吸取了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认识到独立领导武装力量的重要性,毅然决定以武装起义来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P65

  2、时间:1927.8.1(八一建军节的由来)

  3、领导人物: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

  4、意义:(P66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八七会议

  1、时间:1927.8.7

  2、地点:汉口

  3、内容:①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②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P66

  三、秋收起义

  1927年秋,毛泽东领到了秋收起义。进攻长沙,损失严重,被迫退回浏阳文家市,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湘赣边界的农村进军。192710月毛泽东到达井冈山。

  四、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1928年初)

  2、井冈山会师

  1928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民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军委书记和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

  3、中央革命根据地——最大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第一个红色中央政权(P69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告了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以瑞金为首都,选举毛泽东为政府主席,朱德为军委主席兼红军总司令。

  5、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意义(P68

  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

作业布置 《资源与学案》相应练习。

一分钟安全教育:

3.在农村迷了路,应当尽量向公路、村庄靠近,争取当地村民的帮助。如果是在夜间,则可以循着灯光、狗叫声、公路上汽车的马达声寻找有人的地方求助。

10 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第二课时)

  【内容标准】

  (1)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2)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红军反围剿斗争;红军开始长征;遵义会议;红军会师和长征胜利结束等知识。介绍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主要事例和英雄业绩。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加深对红军在长征中表现出来的精神的崇敬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长征的历程显示了红军战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革命队伍无比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要点】

  要点: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

  重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遵义会议。

  难点: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为什么选择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对此,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是一个难点。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五、红军长征(1934.10——1936.10

  1、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围剿

  自1930年底起,蒋介石多次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指挥下接连粉碎了敌人的前四次围剿

  2、长征的原因

  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倾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

  3、中央红军长征的大致过程(结合P72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①江西瑞金——出发:1934.10中共中央机关与红军8万人开始长征

  ②湖南湘江——红军渡过湘江,人员折损过半,只剩3万多人

  ③湖南通道转兵——毛泽东提出的改变去湘西的计划,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

  ④贵州遵义——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召开遵义会议

  ⑤贵州赤水河——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⑥四川大凉山——通过彝族地区,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

  ⑦四川大渡河——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⑧四川夹金山(或草地)——翻雪山,过草地

  ⑨陕西吴起镇——1935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

  ⑩甘肃会宁——193610,红军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4、长征的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促使中国革命局面发生新的变化。

  六、遵义会议

  1、时间:19351

  2、内容:(P70)①纠正了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倾错误。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他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3、意义: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总结巩固】

  请学生小结,若学生讲得不够完整,教师再稍加补充。注意强调下列标志性的历史大事:

  创建第一支人民军队:八一南昌起义;

  开辟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

  成立第一个红色中央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处理党内分歧:遵义会议;

  红军第一次战略大转移:二万五千里长征。

  【真题训练】

  1、历史知识竞赛中,依据周恩来、第一枪、建军节三个信息,可以得到的正确判断是( B)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2、为了纪念长征,某校组织了我的长征活动,重走了当年中央红军的长征路,他们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 B )

  A、湘江 B、湘西 C、遵义 D、泸定桥

  3、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请回答:

  ⑴这首诗是谁写的?诗中所讲的远征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事件?(参考答案:毛泽东;红军长征。)

  ⑵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四句描述的是哪些历史事件?

  答: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等。

  ⑶三军在当时具体指哪三军?何时何地会师?

  答:三军指: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后来用于对军队的统称)。1936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⑷今年(2008年)是长征胜利多少周年?(答:72周年。)

  ⑸当今,红色旅游蓬勃发展,人们纷纷踏访先烈的足迹,缅怀先烈的业绩。红军在这一远征事件中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答: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团结协作、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积极乐观等精神或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考查长征精神,言之成理即可)

  ⑹假如你所参加的红色旅游团正准备重走长征路,你打算在哪些红色旅游点重点参观,请写出曾在这些景点所发生的长征故事及这些景点所处的省份。各级政府对这些名胜古迹采取了很多保护措施,你应该怎样文明参观?

  示例:①江西瑞金(或福建长汀)——红军长征出发地;湖南湘江——红军渡过湘江,人员折损过半,只剩3万多人;湖南通道——通道转兵;贵州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贵州赤水河——红军四渡赤水;四川大渡河(或泸定桥)——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四川夹金山(或草地)——爬雪山(过草地);陕西吴起镇——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与陕甘根据地红军会师;甘肃会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等等。②文明参观:遵守秩序;不乱刻乱画;不大声喧哗;不随手丢弃垃圾杂物;等等

  【教学实践与反思】

作业布置 《资源与学案》相应练习。

一分钟安全教育:

4.如果迷失了方向,要沉着镇静,开动脑筋想办法,不要瞎闯乱跑,以免造成体力的过度消耗和意外。

11 重温长征路——探究活动(一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查阅、选取毛泽东长征时期写的诗词,联系课本知识,适当拓展、延伸课外知识,感受当年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

  2.通过诵读毛泽东的长征诗词,加深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学习老一辈革命家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博大的胸怀。

  3.文史相通,通过以诗入境、以史佐证,加强历史和语文课程的融合,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这两门课程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诗词常识,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通过导游的形式,培养学生收集、提取、整理有关地理、旅游等信息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集体合作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查阅毛泽东诗词,界定在长征时期所写的诗词。可在历史或语文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朗读,理解诗词的意境。

  2.选定其中易于学生朗读、背诵、理解的诗词(见附录)。可配乐朗诵或选用为诗词谱曲的歌曲。

  3.把学生分为三组,确定小组的主持人、朗诵诗词的同学、担任导游的同学。明确分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4.担任导游的同学可一人也可多人,拟好介绍诗词中提到的有关地点的概况、红军长征时发生在当地的战斗或事件、故事等文字材料。。

  【活动过程】

  1.由总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先带领大家朗诵毛泽东《七律 长征》,介绍本课的活动内容和具体方法。

  2.分组活动。先由第一组朗读《十六字令三首》,主持人介绍词牌、写作时间、背景等,导游带领大家重温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经过的省份,着重介绍红军翻越的主要山脉及其概况,特别是翻越山势险峻、终年积雪的山峰和红军战胜恶劣自然条件的事迹。

  3.由第二组朗读《忆秦娥 娄山关》,主持人介绍词牌、写作时间、背景、诗人的情感等,导游介绍娄山关的地理位置、发生在这里的战斗等。有条件还可介绍《娄山关》油画及发行的特种纪念邮票。

  4.由第三组朗读《清平乐 六盘山》,主持人介绍词牌、写作时间、背景、诗人的情感等,导游介绍六盘山的地理位置和中央红军在宁夏南部的主要活动,翻越六盘山的意义等。

  5.由学生评出最佳导游和最佳小组。同时,由学生选定最喜爱的毛泽东诗词名句。如: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不到长城非好汉等。

  6.教师点评,肯定优点,弥补不足,鼓励今后继续搞好类似活动。

  附:推荐毛泽东长征时期的诗词

  一、十六字令三首

  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愕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二、忆秦娥 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三、清平乐 六盘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四、七律《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巨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念奴娇《昆仑》

  一九三五年十月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融,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六、清平乐 会昌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课外实践】

  组织学生到多媒体教室观看《我的长征》或《万水千山》等以长征为题材的影片,让学生接受长征精神的洗礼。

  【教学实践与反思】

作业布置 《资源与学案》相应练习。

一分钟安全教育:

二、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同学们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拥挤的时候,人多车辆多,必须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第三单元总结归纳(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第三单元的基础知识,能综合归纳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合作,综合归纳相关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学会在综合比较中得到启示,受到教益。

  【教学要点】

  重点:掌握第三单元的基础知识。

  难点:能够初步阅读、理解和归纳一些基本的历史材料。

  【导入新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是八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的主题。这一节课,我们还要对这一主题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与归纳。

  【新课探究】

  一、基础知识回顾与巩固

  (略)

  二、知识综合与归纳

  1、单元知识提示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2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型事例是:20年代,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依据中国国情,开辟了中国民主革命道路,即创建工农红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这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3、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遵义会议及红军长征等相关问题参见各课的教学设计。

  【真题训练】

  1、下列历史事件中,没有直接联系的一组是 A

  A.洋务运动——京师大学堂 B.《马关条约》——公车上书

  C.巴黎和会——五四运动 D.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

  2、请根据提示信息列出相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五四运动

  标志中国共产成立的是:  中共一大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南昌起义

  【教学实践与反思】

作业布置 《资源与学案》相应练习。

一分钟安全教育:

(2).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