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寺渡历史沿革考

发布时间:2012-05-25 13:10:44

两寺渡历史沿革考

两寺渡村位于今咸阳城西,渭河北岸。该村以冯姓居多,传说冯姓为文王之子毕公高的后裔。毕公高的后代封在魏地,其子孙采食于冯城,于是,这一支子孙就以邑为氏,就是冯氏。冯强文先生《两寺渡村村史文稿》载,西周时,此处称文王渡,冯姓人一直在此管理渡口,后改称渭阳,渭阳的河对岸有一段南北走向的土梁,当地人叫文王咀,史书称“短阴山”。据此,冯强文先生认为,依据古人阴阳相配的观念,河南有短阴山,河北有渭阳,“符合当时历史实情”。因此,两寺渡村所在,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渭阳”。当然,此仅为一家之言,并未得到其他历史资料的佐证。但文王渡渭水在《诗经》中确又记述。《诗经·大雅·大明》记载的西周文王姬昌为婚娶迎亲在渭河上“造舟为梁”,架设浮桥,开了我国古代有文字可考的桥梁建筑史的先河。也是有关千年咸阳古渡最早的记录。虽然,《诗经》未明确记录文王“造舟为梁”的具体地址,但两寺渡附近遗留下的“文王咀”、“文王渡”、“钓鱼台”等有关文王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或许,此处果真是公元前1000多年前,文王渡渭水的地方所在呢。

秦代时,此处称为“柳中”。楚汉战争时,刘邦率领的大军平定“三秦”的 “柳中战役”就是在这里发生的。

西汉时,此处称“细柳”。周亚夫曾屯兵于此,护卫长安。著名的“细柳劳军”的典故便发生于此。在一九八九年文物普查中,在此处发现了面积约8000平米的汉代建筑遗址,出土有西汉“百万石仓”瓦当及柱础石、板瓦、筒瓦、陶罐等器物。依据古代文献和出土文物,专家确定此处为西汉“细柳仓遗址”,现为秦都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武帝建元三年在今两寺渡附近建起了西渭桥(也称便桥或便门桥)。历史上,渭河上建有桥梁的地方,必有渡口,有渡口,附近必有桥梁,这是渭河古渡口的特点。两寺渡,从字面理解,其因渡口而得名。但在西汉时,并无“两寺渡”的记载,但此处必有渡口。西渭桥的建立,是有关两寺渡这地方作为交通枢纽的最早历史记录。在2008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在两寺渡附近渭河河面上发现了古桥桩遗址,有关专家推测认为这便是古代著名的西渭桥(便桥)遗址。

位于渭河中的西渭桥遗址桥桩

汉唐时期,长安附近共有三座由政府出资建设和管理的著名桥梁,史称“三渭桥”, 即东渭桥、中渭桥和西渭桥。此三座桥梁均为木结构梁式桥。是古长安沟通东西和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尤其是西渭桥,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前往西南及西域的必经之地,地理和军事位置十分重要。

细柳仓遗址与便门桥遗址位置图

唐时,西渭桥又称咸阳桥,与汉长安城东的灞桥同为两个著名的“离别桥”。 两座桥都因离别而著名,也各自延伸出了“关中八景”中的一景,城东的是“灞柳风雪”,城西的是“咸阳古渡”。杜甫《兵车行》中的著名诗句:“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便是对“咸阳桥”这坐著名的“离别桥”的真实写照。

西渭桥(便桥)几乎见证了大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全过程。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太宗即位,东突厥颉利可汗率大军兵临便桥。唐太宗亲自带领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出长安到渭水之滨,“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颉利前来“请和”,后“斩白马,与颉利盟于便桥之上。”突厥引兵而退,史称“便桥之盟”。

公元640年,文成公主经便桥前往吐蕃和亲。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唐玄宗携杨贵妃等人西出长安,经便桥逃往四川,才有了后来的“马嵬之变”、“贵妃之死”。

公元763年,吐蕃大军打过便桥,唐代宗逃往陕州,长安被吐蕃军队攻陷

公元783年(建中三年),唐德宗经便桥逃往奉天,长安被泾原叛军攻陷。

公元881年(广明元年),唐僖宗经便桥逃往四川,长安被黄巢军队攻陷。

……

宋代以后,由于政治中心的东移,原来鼎盛的“三渭桥”逐渐的衰落了,而渡口逐渐的兴盛起来。在当时,春夏雨季时候,由于渭水水量较大,南北交通以船渡为主。秋冬之季,水量较少,临时搭建木桥,以便行人通行。

两寺渡之名最早见于史书的是宋代宋敏求所著《长安志》:“两寺渡,在县西十五里。”此后的历朝历代的县志均有记述。

明万历十九年《咸阳新志》:“两寺渡在县西一十五里,渡左右有寺,故名。”

清乾隆十六年《咸阳县志》:“两寺渡在县西十五里。”

《民国县志》:“两寺渡,在庵阳渡西五里。先是三里桥以木为之,重车行其上辄摇动,一遇大雨桥板或漂去,西路车马往省者,多由文昌桥渡丰,两寺渡颇冲繁。自三里桥易石住后,仅以小舟渡行人矣。”

清光绪八年修建的三里桥碌碡桥)

依宋以后的历代县志可知,两寺渡之名最早见于宋代,因该地有两座寺院,又有渡口而得名。清光绪八年以前,因位于沣河上的三里桥为木桥,承重有限,一些载重量较大的车马只能绕道位于今长安区境内的文昌桥,再经两寺渡渡渭河,因此,两寺渡是当时非常繁华的一个重要渡口。光绪八年,三里桥改为石柱桥(又名碌碡桥),载重车辆不再绕道,可直抵咸阳县城,两寺渡才衰落下来,仅渡少量物资和行人而已。

那么,究竟两寺渡中那两座寺院是什么寺院?史书无载。据上世纪80年代初,附近一位80岁的许姓老人口述:两寺渡村在宋代出了个叫冯京的人,此人从小天资聪颖,好学上进,10488月至10493月举行的乡试、会试、殿试中,他连中解元、会元、状元,连中三元者,这在中国1300年科举史中,实为凤毛麟角,仅17位,平均百年才出一人,而冯京便是其中之一。但冯京能“三元及第”,的确十分不易。

冯京参加科举考试,不仅要应付试卷,还要对付朝廷官员的腐败弊端,这就需要付出许多额外的智慧,是今天高考所不能比拟的。 殿试是在朝廷里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谁若中了状元则前途无量了。冯京参加的那次殿试,要命的是对手中有大臣张尧佐的外甥石布桐。而张尧佐是皇上最宠爱的张贵妃的亲伯父,他志在必得,一定要将状元帽戴上外甥脑袋,早在考前便做了许多手脚:他以重金收买了监考,阅卷官员,要他们务必将石布桐取在第一名。

为阻止别的考生冒头夺魁,张尧佐要“枪打出头鸟”了,他请法师预测状元到底出在谁家?法师说会出在冯家。张立即找到试院登陆官,吩咐如果有姓冯的报名,一律不准列入准考名册和应试名单。企图将竞争对手扼杀在报名环节。 冯京得讯,苦思冥想,决定改姓名报考,他把“冯”字的两点移到“京”字旁,“冯京”便变成“马凉”了。殿试结果一公布,“马凉”高中第一名,成了状元。宫廷里,“马凉”中了状元,百姓中,众人却知道中状元的是“冯京”

于是民间便有了“天下中冯京,天上中马凉”“张氏权威无用,不中冯京中马凉”之类黑色幽默了。“错把冯京当马凉”也成了一句有名的谚语。为了纪念冯京,他的家乡乡亲便修了两座寺,一座为冯京寺,一座为马凉寺。这也便是两寺渡名字的来源了。

查宋代的史书,的确有个叫冯京的,生于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卒于宋哲宗元九年(1094)。宋仁宗皇元年(1049)己丑科状元。为宋朝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但他的籍贯有不同说法,一说是宋代宜山龙水(今广西宜州市)人还有说法是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凤乡人或鄂州江夏(今湖北咸宁)人但没有是咸阳人的。但有关冯京籍贯的不确定性,也许说明了冯京本人对籍贯有过隐瞒的可能,在当时的情况下为了逃避张氏的迫害也未尝不可,那么,今天的两寺渡或许是冯京的真正故里了。

综合以上考证,我们得知,两寺渡所在地实为一个千年古渡的文化缩影。殷商末,此地称文王渡,西周后,又称渭阳。秦代称柳中。西汉称细柳。汉唐时,这里建有著名的西渭桥(又称便桥、便门桥、唐时又称咸阳桥)。宋代,此处因建有“冯京寺”和“马凉”寺而取名两寺渡。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秦都区文物旅游局 朱峰 手机:138********

两寺渡历史沿革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