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关于《郑伯克段于鄢》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11-22 03:06:08

【课外阅读】关于《郑伯克段于鄢》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一、如何理解有献于公的含义,这句话怎么翻译更好?

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白: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

其中有献于公有不同的解释,如:

第一种:有献,即有所献,组成所字结构,就是有礼物,有贡品之意。如厉实新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文言文解读一点通》,这段话译为:庄公就把武姜安置在城颍,并且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到死后埋在地下),不再见面!过了些时候,庄公又后悔了。有个叫颍考叔的,是颍谷管理疆界的官吏,听到此事,就借向郑庄公献贡品的机会拜见了庄公。庄公赐给他饭食。颍考叔在吃饭的时候,把肉留着。

这种理解很符合情理。在当时社会,一般臣下,或者下级,晚辈给上级,或长辈提建议,都是很委婉,很讲究技巧的,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译为借向郑庄公献贡品的机会拜见了庄公是合情合理的。

持这种观点的有:于非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月第一版)

第二种:有献,即有计谋献。如,吴书林主编,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名师面对面(同步课堂6)》。此句译为颍谷有个管理疆界的官吏,叫颍考叔的,听到这件事,就向郑庄公献计策。这样只奔主题去君王献计,是一种有失礼节的错误行为,也是很冒险的,在当时十分重礼节的时代,颍考叔不可能不懂,也不可能干这种冒险的事。

第三种:,放在动词前,无意义。

如果这样解释,那么颖考叔是借什么理由见庄公的,我们不好理解,不得而知。但又不可能直奔主题献策而去,也不可能无缘无故而去。所以这种理解很令人费解。

第四种:有献于公,解释为向庄公有所献,献,指进献的东西。(《古代汉语》朱振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4月第一版)

而王力的《古代汉语》只是解释为有所献
 

二、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怎样翻译更加符合文意?

原文: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译文:《春秋》记载道:郑伯克段于鄢。意思是说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兄弟俩如同两个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字;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有失教导;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便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这么处理含有责难郑庄公的意思。

这仅仅是其中的一种译法。此外,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一句还有多种译法,如:

1、《春秋》说,郑庄公本来没有杀弟弟的意图,而又不说段是出奔,是有责难郑庄公逼走他的弟弟的意思啊。

2、这里说郑伯早有杀弟的意图,而又不说明太叔出奔,都是对庄公的责备。

3、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是史官下笔有为难之处。

4、说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不说出奔,是难以说明其中的缘故。(《古文观止》译文,岳麓书社19871月第二版)

5、《春秋》不写共叔段出奔,因为难以说共叔段是(自动)出奔。

这些译法,哪一种更加符合原意呢?

笔者认为,要更为准确的理解这句话,首先要弄清这段文字的整体含义,其次要理解难之也指代的是什么,再次要正确理解的含义及其读音(不容易,困难nán,或者责难nàn)。

经过分析,我们知道,无论庄公是否有杀弟弟的意图,就从庄公欲擒故纵,诱弟入圈套的行为可知,在这场兄弟争夺中,庄公是心狠手辣的,是应该遭到谴责的。

可见,难之也理解为责难郑庄公比较好。西晋学者杜预就是持这种观点的。
 

三、遂为母子如初指的具体内容什么?

文章开篇说: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而文章的结句遂为母子如初

文前之字,是庄公因为寤生而惊吓了姜氏,是姜氏厌恶庄公的时候,那么,文后的,也应该是母子不和,怎么能够说遂为母子如初呢?岂不是矛盾吗?

究竟指的是什么呢?怎样理解才令人信服呢?

笔者认为:应该是庄公幼小对母亲的亲和感。虽然,母亲不喜欢庄公,但年幼不懂是的庄公还是爱母亲的。母子有矛盾是庄公稍大懂事之后的事了。再则,是因为庄公后悔,主动去向母亲和好的,也应该是庄公心目中对母亲的

此外,遂为母子如初也可以理解为:母子俩的关系又恢复到庄公发誓不及黄泉,不相见也之前的关系一样,也就是说,他们仍然是母子关系,只是有矛盾而已,而不是尔有母遗,繄我独无了。故而,有人译为母子就像从前一样。(《古文观止》译文,岳麓书社19871月第二版)

也有人认为是作者为文时考虑不周,因为庄公寤生,母子之初的关系一直都不好啊。我看不是的,作者又没有说遂为母子和好如初,没有和好二字啊。

总之,如果我们不这样去思考,那么,遂为母子如初在文中就经不起推敲,就难以理解了。

 

四,文章的结构布局对学生作文最有效的启发是什么?

从文章的标题《郑伯克段于鄢》可知,文章写到: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是可以结束了的。但文章为什么还有后文呢?

我看这就是本文的高明所在了。因为文章第一段交代了庄公与姜氏母子的不和,如果文章写到庄公打败共叔段后就结束了,那文章的结构是欠完美的。母子关系后来怎么了?我们不得而知。文章后面颖考叔的出现就为读者解开了这个谜团。文章后面的文字就起了照应作用。故而,我认为本文在前后照应方面做得很成功,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更是学生作文学习的范例。因为,我们的学生写文章时往往是没有前后照应的,文章结构也往往是残缺的。

可惜,很多分析文章在谈到本文的艺术手法时,只是从描写战争详略得当,成功地刻画了人物,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衬托手法的运用使人物性格更为鲜明生动等方面加以概述,而没有提到本文在结构布局方面的成功之处,如文章在前后照应这一点,故而有必要加以补充。

[课外阅读]关于《郑伯克段于鄢》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