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一化学上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021年整理)

发布时间:

安徽省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安徽省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安徽省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 1 - / 15- 1 -
安徽省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淮北一中2017届高一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Na23 Mg24 A1-27 S32 Si28 P-31 Cl355 K39 Fe-56 Cu64 Ba-137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题2,50
1. 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博格博士1979年在美国化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1661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B.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C. 化学既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还是一门具有实用性的科学
D 现代化学还将在能源与资源、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医药与健康等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英国化学家波义耳1661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不是道尔顿,故A错误。B.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所以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故B正确。C.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故C正确.D.现代化学与能源、材料、环境、医药与健康息息相关,故D正确.故选A.
考点: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化学的发展趋势;化学史。 2 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氯气以液态形式存在时可称为氯水或液氯 B 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冒蓝色烟 C. 有氯气参加的化学反应必须在溶液中进行 D. 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钠 【答案】D
【解析】A、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液氯是纯净的氯气,氯气以液态形式存在时可称作液氯,
- 2 - / 15- 2 -
安徽省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A错误;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形成棕黄色的烟,生成棕黄色的固体是氯化铜,故B错误;C、氯气和固体、气体都可以发生反应,如氯气和氢气光照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氯气和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固体,C错误;D、钠是活泼金属,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钠,D正确;故选D
点睛:考查了氯的性质,主要是反应现象、反应产物的理解应用,解题关键:掌握氯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反应的现象,含氯物质的组成。易错点:A选项,含氯物质的组成要理解、记忆要准确。
3 在标准状况下①6。72L CH4②3。01×10HCl分子③13.6g H2S ④0.2mol NH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不正确的是( A. 体积②>③>①>④ B. 密度②>③>④>①
C. 质量②>③>①>④ D。 氢原子个数①>④>③>② 【答案】D
【解析】①6。72L CH46.72L/22。4L·mol=03mol;②3.01×10HCl分子物质的量为3。01×10/6。02×10mol =05mol;③13.6g H2S物质的量为13.6g/34g·mol=04mol④0.2mol NH3
A、同温同压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体积②>③>①>④,故A;B、依据ρ=M/Vm可知,同温同压条件下,密度与M成正比,甲烷:16g·mol,氯化氢:365g·mol,硫化氢34g·mol,氨气:17g·mol,所以密度②>③>④>①;C、①中质量=0。3mol×16g·mol=4.8g,②中质量=0。5mol×36.5g·mol=18.25g,③中质量为136g④中质量=0.2mol×17g·mol=34g,所以质量②>③>①>④,故C正确;D、①②③④中H原子物质的量分别是12mol0.5mol08mol0.6mol,氢原子个数大小顺序是①>③>④>②,故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解题关键:掌握以物质
- 3 - / 15- 3 - 111111123
23111
23
23
安徽省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的量为中心的基本公式及其公式间的转化。解题技巧:先将所给的量均换算成物质的量,然后,要什么物理量就换算成什么,注意信息中的标况、物质的构成等,题目难度中等.
4 标准状况下,nLNH3气体溶于mmLH2O中,得密度为ρgcmRL的氨水,则此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C
molL B. molL D
-11-1molL
-3
-1molL
【答案】B
【解析】标准状况下nL氨气的物质的量为:nL/22。4L·mol=n/224mol,该氨气的质量为:17g·mol×n/22.4mol=17n/22。4gm mL水的质量约为mg则所得溶液质量为:mg17n/22114g,所得溶液的体积为: L,所以该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故选B
1【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解题关键:按公式c=n/V,计算出氨的物质的量,正确计算氨水的体积,代入公式,易错项D,注意熟练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表达式,防止代入计算失误. 5.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过滤实验可以据此把胶体、溶液分开
B. 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C. 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半透膜只能让小分子和离子通过 D 胶体带电,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胶体、溶液都能透过滤纸,过滤无法分开,A错误;B.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nm之间,而溶液的分散质
- 4 - / 15- 4 -
安徽省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微粒直径小于1nm,故B错误;C.用渗析的方法可以分离胶体和溶液,溶液能通过半透膜,而胶体不能,半透膜只能让小分子和离子通过,故C正确;D.胶体不带电,胶体具有吸附性导致胶粒带电,故胶粒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了胶体的性质的相关知识.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经分析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②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④NO2不是酸性氧化物、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⑤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两种新盐.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③⑤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①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可以是同素异形体的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错误;②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微粒不可能一种是分子和一种是离子,因为分子是电中性,而离子是带电的,所以说两者不可能同时相等的,正确;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正确;④依据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判断,NO2不是酸性氧化物、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正确;⑤两种盐反应不一定生成两种新盐,如AlCl3Na2S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化氢气体,错误;综上所述:②③④正确;B. 考点:考查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
B 由于电流的作用,酸、碱、盐溶于水发生电离 C 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

- 5 - / 15- 5 -
安徽省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D 某物质中仅含一种元素,该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答案】C
【解析】A、属于离子化合物的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属于共价化合物的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以分子形式存在,都不能导电,A错误;B、酸、碱、盐溶于水发生电离,不需要能电,B错误;C、导电是在电场作用下,带电粒子定向移动,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C正确;D、某物质中仅含一种元素,该物质只能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D错误;故选C 8.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H2 B. 在过氧化钠中加入稀硫酸:O2+4H═2H2O+O2
2+32-C. 澄清石灰水与过量的小苏打溶液反应:Ca+2OH+2HCO═CaCO3↓+2H2O+CO3
2
+
+
3+D.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SO4═BaSO4 【答案】C
2+2-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9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A 某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
2B 某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4
2+C 某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
- 6 - / 15- 6 -
安徽省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D 某溶液加入稀硫酸生成无色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CO3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要先加入稀硝酸,排除CO3等离子的干扰;B项要先加入盐酸,排除CO3SO3的干扰;C项蓝色沉淀说明是氢氧化铜,原溶液中含有Cu,正确;D项产生气体的可能是CO3HCO3等离子. 考点: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
点评:常见的离子的检验属于中等题。
视频
10. 下列是某学生自己总结的一些规律,其中正确的是( A. 氧化物不可能是还原产物,只可能是氧化产物
B. 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 C.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 有些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类型中的任何一种 【答案】D
【解析】A氧化物可能是还原产物,也可能是氧化产物,如反应2H2O2
2H2O+O2↑中,H2O2-22+22就是还原产物,故A错误;B、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同种化合价只对应氧化物可能不止一种,如钠元素的氧化物有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两种,其中钠元素的化合价只有+1,B错误;C、不同的溶质溶解度不同,如KNO3在常温下,溶解度较大,形成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也可能比饱和石灰水浓度大,C错误;D、有些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如二氧化锰与浓盐酸的反应,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较为综合,多角度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及反应类型的比较和判断,侧重于双基的考查,难度中等,本题属于易错题,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对事物不能全面认识,以偏概全,是本题出错的主要原因。

- 7 - / 15- 7 -
安徽省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1. 研究表明: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含有+5价的砷(As元素,但它对人体是无毒的,砒霜的成分是As2O3,属剧毒物质,专家忠告:吃饭时不要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否则容易中毒,并给出了一个公式:“大量海鲜+大量维生素C=砒霜”.下面有关解释不正确的应该是(
A.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B 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
C 维生素C能将+5价砷氧化成As2O3 D. 致人中毒过程中砷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C
【解析】体内含有+5价的砷(As元素,但它对人体是无毒的,砒霜的成分是As2O3属剧毒物质,吃饭时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容易中毒的原因是生成+3As,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5价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3As,从而引起中毒。
A、人体中的As元素为+5,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后生成+3As,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A正确;B、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容易中毒,说明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故B正确;C维生素C能将+5价砷还原成As2O3,故C错误;D.人体中+5价砷被还原为+3价,说明砷发生还原反应,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知识,解题关键:氧化还原与元素化合价变化间的关系,结合元素化合价来分析解答即可,题目结合生活实际,体现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密切.
12. 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作为脱氯剂,已知1molNa2S2O3溶液恰好把4mol Cl2完全转化为Cl离子,则S2O3将转化成(
2-22A SO4 B. S C. SO3 D. S
2
【答案】A
【解析】设硫元素的氧化产物中硫的化合价为n
Cl22e=2Cl可知,4mol Cl2完全转化为Cl离子时,得到了8mole,则1molNa2S2O3中的2硫元素失去电子数为:8=n2)×2,n=6,即答案为ASO4
- 8 - / 15- 8 -
安徽省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8 B. 2H2S+SO2═3S↓+2H2O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 3S+6KOH═2K2S+K2SO3+3H2O,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硫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 5NH4NO3═4N2+2HNO3+9H2O中,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和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53 【答案】D
........
14 根据三个反应:O2+2H2S═2S↓+2H2O Na2S+I2═2NaI+S↓ 4NaI+O2+2H2SO4═2I2+2Na2SO4+2H2O
判断下列物质的还原性强弱,正确的是( A O2I2S B. H2SNaIH2O C SI2O2 D. H2ONaIH2S 【答案】B

- 9 - / 15- 9 -
安徽省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解析】反应2H2S+O2═2S↓+2H2O,还原剂为H2S,还原产物为H2O,所以还原性H2SH2O 反应Na2S+I2═2NaI+S↓中,还原剂为Na2S,还原产物为NaI,所以还原性Na2SNaI 反应4NaI+O2+2H2SO4═2I2+2Na2SO4+2H2O中,还原剂为NaI,还原产物为H2O,所以还原性NaIH2O
故还原性为H2SNaIH2O 故选B
15. 石墨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这一变化属于( A. 氧化还原反应 B 离子反应 C 化学变化 D. 物理变化 【答案】C
【解析】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石墨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但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A错误;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没有离子参加反应,B错误;C、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硬的物质之一,所以二者不属于相同物质,由一种物质变为另一种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16 下列有关NaHCO3Na2C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相同温度下,在水中溶解度:Na2CO3NaHCO3
B. 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CO2的速率:Na2CO3NaHCO3 C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D.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相互转化 【答案】B
【解析】A、相同温度下,在水中溶解度Na2CO3:Na2CO3>NaHCO3,故A错误;B、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CO2的速率:Na2CO3NaHCO3,故B正确;CNaHCO3受热易分解,热稳定性:Na2CO3>NaHCO3,C错误;D、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
- 10 - / 15- 10 -
安徽省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成碳酸钠;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沉淀,故D错误;故选B. 17.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

1)将39g过氧化钠放入烧瓶中,加入100mLH2O,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集气瓶充满气体后,怎么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简述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酚酞在c(OH1.0×10mol/L25mol/L时呈红色,05min内不会褪色;H2O2具有氧化性和漂白性.取上述实验得到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但红色迅速褪去.
①有人认为“红色迅速褪去”是因为溶液中存在H2O2.试设计实验证明烧瓶内的溶液中可能含H2O2存在,请简述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也有人认为“红色迅速褪去”是由于溶液中cOH过大造成的,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试通过估算并对比数据加以说明该理解是否正确? 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2Na2O2+2H2O=4NaOH+O2↑ (2. 用玻璃片在水面下盖住集气瓶口,将玻璃片与集气瓶一起移出水面,将盖有玻璃片的集气瓶正放在实验台上 (3 取烧瓶中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 .有气泡放出,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说明溶液中可能有H2O2 4. 不正确 (5. 经估算,烧瓶中cOH
---4)约为1mol/L;因为“酚酞 - 11 - / 15- 11 -
安徽省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cOH)为1。0×10- -4 mol/L~25mol/L时呈红色,且05min内不会褪色”,因此,“红色迅速褪去”不是因为溶液中cOH )过大造成的
【解析】1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②集气瓶充满气体后,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操作方法:用玻璃片在水面下盖住集气瓶口,将玻璃片与集气瓶一起移出水面,将盖有玻璃片的集气瓶正放在实验台上。(2①如存在H2O2,加入二氧化锰,可生成氧气,方法是取烧瓶中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有气泡放出,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说明溶液中可能有H2O2。②不正确,3.9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n(Na2O2)=3.9g/78g·mol=0.05mol,根据反应2Na2O2+2H2O=4NaOH+O2↑可知,nNaOH=01molcOH=0。1mol/0.1L=1mol·L,因为“酚酞在cOH)为1.0×10mol·L25mol·L时呈红色,0.5min内不会褪色",因此,“红色迅速褪去”不是因为溶液中cOH11411)过大造成的。
18. 铁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之一.运用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所含铁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用字母代号填) AFe BFeCl3 CFeSO4 DFe2O3
2向沸水中逐滴滴加1 mol/L 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该分散系中粒子直径的范围是______nm
3)检验溶液中Fe存在的试剂是______(填物质名称),证明Fe存在的现象是______.电子工业需要用30%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制造印刷电路板,请写出FeCl3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若要验证溶液中不含Fe而只含有Fe,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及现象是______ 5)欲从制造印刷电路板的废水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l3溶液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3+
2+
3+
3+ - 12 - / 15- 12 -
安徽省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A.请写出上述实验中加入或生成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 ______
B.请写出通入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答案】 1. C (2 1-100 3. 硫氰化钾 (4. 溶液呈血红色 (5 2Fe+Cu=Cu+2Fe 6 先加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氯水,产生血红色溶液 (7. 2+3+Fe 8 HCl (9. 2Fe+Cl2=2Fe+2Cl
3+
2+
2+【解析】1)因元素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时,既能升高,又能降低,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FeSO4Fe元素处于中间价态,选C(2)因透明的红褐色是胶体,胶体的粒子直径1nmd100nm,该分散系中粒子直径的范围是:1nm~100nm3)铁离子和KSCN溶液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而使溶液呈红色,检验溶液中Fe存在的试剂是硫氰化钾,证明Fe存在的现象是溶液呈血红色;FeCl3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离子方程式:2Fe+Cu=Cu+2Fe 4KSCN溶液检验铁离子,用氯水氧化亚铁离子,铁离子和KSCN反应导致溶液呈血红色,所以其检验方法为:先加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氯水,产生血红色溶液,据此确定溶液中存在亚铁离子不存在铁离子;5)由工艺流程可知,滤渣③中含有金属铜,目的是制取氯化铁,废液应该与铁过量的Fe反应,故①Fe;滤液②中含有FeCl2,通入⑥氯气可以得到氯化铁;滤渣③中含有金属Cu、未反应的Fe,加入④盐酸,过滤,回收铜,滤液⑤中含有FeCl2,与滤液②合并,制备氯化铁,由上述分析可知:①Fe ②FeCl2③FeCu ④HCl ⑤FeCl2⑥Cl2A.实验中加入或生成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①Fe ④HCl;B.氯水将氯化铁氧化生成氯化铁,离子方程式2Fe+Cl2=2Fe+2Cl.
19. 将在空气中暴露一段时间后的氢氧化钠固体样本溶于水得溶液A,将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加
- 13 - / 15- 13 - 23
3+
2+
2+
3+
3+
安徽省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稀硫酸至过量,生成的二氧化碳体积(标准状况下)与加入稀硫酸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在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反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CO3+H═HCO3 ②H+HCO3═CO2↑+H2 试计算:
1)溶液A中滴加硫酸的体积在0-150mL间无CO2气体生成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
2)硫酸滴加至150mL时,此时溶液中溶质主要成分为(写化学式)______ 3)溶液A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g 4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
5)该样品中Na2CO3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答案】 1. 0150mL间发生2NaOH+H2SO4=Na2SO4+2H2O2Na2CO3+H2SO4=Na2SO4+2NaHCO3 2. Na2SO4NaHCO3 (3 212g 4 0.2mol/L 5 21
【解析】1)因为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两反应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相等,由图可知VH2SO4)在0100mL区间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在100150mL区间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CO3+H2SO4=Na2SO4+2NaHCO32)由(1)知:硫酸滴加至150mL,此时溶液中溶质主要成分Na2SO4NaHCO3;3)根据碳守恒可知:Na2CO3CO2,而二氧化碳的体积为0.448L,所以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448L/22.4L·mol=002mol则质量为:0.02mol×106g·mol=212g4)加入150mL200mL硫酸,发生反应: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nH2SO4112++ - 14 - / 15- 14 -
安徽省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0.02mol/2=001mol,则c=n/V=0.01mol/005L=0。2mol·L;5)加入200mL硫酸时,0.448L二氧化碳,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2SO4,由硫酸根离子守恒计算nNa2SO4=02L×0.2mol·L=0.04mol,根据碳元素守恒n(Na2CO3=nCO2=002mol,根据钠离子守恒nNaOH=2nNa2SO42nNa2CO3=0.08mol002mol×2=0。04mol该样品中NaOHNa2CO3物质的量之比=0.04mol:002mol=21.


11

- 15 - / 15- 15 -

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一化学上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021年整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