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新题型 - 现代诗歌鉴赏(二)(选择题)

发布时间:2020-01-22 21:56:06

2020年高考新题型——现代诗歌鉴赏(二)(选择题)

解读2020年高考新题型——现代诗歌鉴赏(一)

2020年高考新题型——现代诗歌鉴赏(二)(选择题)

2020年高考新题型——现代诗歌鉴赏(三)(简答题)

主要提供现代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经典题型

本文主要提供现代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经典题型

杜远燮

随着陆陆续续的闪电警告:他们来了!

阵阵风都传播着到来的确讯:他们来了!

每一叶片每一枝条都遥指着:他们来了!

每双眼睛在渴望,每张嘴在颤动:他们来了!

越过一张又一张被撕掉的树叶标语,他们来了!

越过一个又一个监狱的铁窗,他们来了!

越过一条又一条报纸上的捏造消息:他们来了!

越过一堆又一堆难忘的血泪,他们来了!

为着撕人心肺的被窒息的呻吟声,他们来了!

为着惨绝人寰的最底层的挣扎声,他们来了!

为着回响在无数街道和炕头的怒吼声,他们来了!

那就是冲破冰冻严寒的春雷欢呼声:他们来了!

1948年于新加坡

1、以下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歌第而节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自然图景转向40年代中国社会的政治黑暗,以四个“越过”表明“雷”来势的不可阻挡。

B. 诗歌第三节重在表现“雷”滚滚而至的目的,并把“雷”从实写升格为一种消灭压迫和剥削的解放的象征。

C. 最后一句中“冲破冰冻严寒”几个字,意在承接诗歌第一节春雷到来之前自然界的种种征兆和反应。

D. 以“随着”“越过”“为着”起始的三节诗,既隐含“雷”到来时由远及近的动态,又逐步揭示了“雷”作为人民解放象征的寓意。

答案:C. 本题考查鉴赏现代诗歌的能力,能力层级E级。这首诗描写的对象是“雷”,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尤其是第三节,表现了“雷”就是一种消灭压迫和剥削的解放的象征,所以把“冲破冰冻严寒”仅仅理解为“自然界的种种征兆和反应”是不当的。

钟乳

友人送我一石钟乳,

我爱它一滴滴凝成非凡气度。

我把它摆在桌上细细地观赏,

蓦地,听见它深情地倾诉:

十万年后,我该是一架大山,

人类的爱,

是我的痛苦。

1、以下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石钟乳没有生命,诗人却说“听见它深情地倾诉”,从思维的角度看,这属于想象;从修辞的角度看,这是拟人手法。

B.“十万年后,我该是一架大山”前面省略了表示条件的句子,补上去,可以这样写:如果我仍旧生长在原来的地方。

C.这首小诗是说,要让事物按自身的规律去发展,而不应持主观主义态度。

D.这首小诗的主旨应当是:爱,应有正确的态度,应采取正确的方法。

答案:C (该诗诗眼是最后一句,点明了主旨)

死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点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它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1928年)

1、阅读下面诗歌,选出对诗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

A. “死水”是一种隐喻,它以一沟死水来比喻那个粘滞得流不动的、沤得发臭的、完全丧失了生命力的社会现实。

B. 翡翠、桃花、罗绮、云霞这些美丽的词语,用来反衬绝顶的肮脏,造成让人恶心的反效果。

C. 在一池死水中,又出现了“小珠笑一声”“花蚊咬破”“青蛙耐不住寂寞”等音响,让人感到死水中的一丝生机。

D. 诗歌体式严格,每节四句,每句九字,排列整齐;从韵律看,每句四顿,双行押韵,节奏和谐,声调动听。

答案:C. 死水中的任何声响,并不能表现出这沟死水的丝毫的生气,相反,用“笑声”和“歌声”更加反衬了死水的丑恶。

老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前飘来一道鞭影,

他抬起头望望前面。

1932年4月

对《老马》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歌仅截取了装车刹那间的情景来写,通过描写老马头部的动作,表现了它凄惨的处境和悲苦的命运。

B. 诗中老马在肉体和精神上都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它在苦难的生活中挣扎、企盼,他的性格中有善良、坚韧,也有不屈的反抗。

C. 关于诗歌的形象,有人认为表现了旧社会的劳苦大众,有人认为有诗人的影子,也有人认为表现的就是一匹可怜的老马,究竟如何理解,读者自可见仁见智。

D. 诗歌的语言朴素而传神,把平常的口语入诗,使诗歌真切地反映了老马的命运和作者对它的深切同情。

答案:B. 老马是一个被压迫者的形象,诗歌表现了一种忍的精神,并没有写它“不屈的反抗”。

赠内

戴望舒

空白的诗帖,

幸福的年岁;

因为我苦涩的诗节,

只为灾难树里程碑。

即使清丽的词华,

也会消失它的光鲜,

恰如你鬓边憔悴的花,

映着明媚的朱颜。

不如寂寂地过一世,

受着你光彩的熏沐,

一旦为后人说起时,

但叫人说往昔某人最幸福。

1、读戴望舒的《赠内》一诗,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这首诗是赠给妻子的,全诗朴实无华,却情真意切,抒写了诗人为自己有这样一位美丽而又贤惠的妻子相伴一生而感到无比幸福之情。

B.诗人总是以“苦涩的诗节”叙写灾难的人生,而对幸福的爱情生活却没留下诗行,为此,他深感遗憾。

C.诗人以比喻和映衬的艺术手法赞美妻子的容颜,着重表现的是妻子的外在美。

D.诗人愿熏沐妻子的光彩,寂寂地度过一生,这是直接抒情;“但叫人说往昔某人最幸福”,则是间接抒写感受,含蓄地表现了妻子的内在美。

答案:B (没深感遗憾意)

口供

闻一多

我不骗你,

我不是什么诗人,

纵然我爱的是白石的坚贞,

青松和大海,

鸦背驮着夕阳,

黄昏里积满了蝙蝠的翅膀。

你知道我爱英雄,还爱高山,我爱一幅国旗在风中招展,

自从鹅黄到古铜色的菊花。

记着我的粮食是一壶苦茶!

可是还有一个我,

你怕不怕?

——苍蝇似的思想,

垃圾桶里爬。

1、对《口供》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歌从第二句开始用铺陈手法,由白石、青松、大海、菊花构成了一幅绚烂多采的图画。

B. “鸦背驮着夕阳”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乌鸦的神奇力量,一个“驮”字,用得十分传神,使画面极富动感。

C. 诗歌把爱国主义的炽热理想与冷酷的现实作了鲜明的对照,形成强烈反差,在抒情中含有些许苦涩。

D. “苍蝇似的思想,垃圾桶里爬”是表现作者怨毒、激愤的诗句。诗人对旧我的自渎式的否定,是为渴求灵魂的蜕变。

答案:B. “鸦背驮着夕阳”,是指乌鸦在夕阳里飞翔,描写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夕阳图,并非是表现了什么“乌鸦的神奇的力量”。

信仰

绿原

罗马斗兽场中间,

基督教圣处女

站在猛兽面前

以微笑祈祷:

——上帝与我同在啊。

斗争养育着生命:

胜利一定与我们同在!

站在断头台前

我们微笑,

我们不祈祷。

1943 年

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微笑的祈祷”是指基督教徒在面对各种灾难时,总是能从容不迫,把生死置之度外。

B. “斗争养育着生命”,是说人类的命运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有奋斗才是自我救赎的最佳方式。

C. 诗人认为,当他面对死亡时,只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使他毫无愧悔地走向断头台,因为他战斗过,他感到充实。

D. 诗歌所描绘的两幅形象的画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在民族抗战中斗争到底的决心。

答案:A. 这首诗所展示的是人类面对灾难的行为选择。它首先告诉我们,基督向人们昭示的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理想空间,而在灾难面前,人们只能向虚幻的上帝祈祷,请求帮助。并未写什么基督徒“总是能从容不迫,把生命置之度外”。故A项的理解是错误的。

雾中汉水

蔡其矫

两岸的丛林成空中的草地;

地上的牛车在天半运行;

向上游去的货船

只从浓雾中传来沉重的橹声,

看得见的

是千年来征服汉江的纤夫

赤裸着双腿倾身向前

在冬天的寒水冷滩喘息……

艰难上升的早晨的红日,

不忍心看这痛苦的跋涉,

用雾中遮住颜脸,

向江上洒下斑斑红泪。

1957年

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开篇把“两岸丛林”化为“空中的草地”,把“地上牛车”化为“在天半运行”,出自于诗人独特的视角和全新的审美情致。

B. 听到“沉重的橹声”,见到“纤夫”的“双腿”,赋予作者在船中耳闻目睹事物形象的沉重感。

C. 写红日“不忍心看这痛苦的跋涉”,用拟人的手法来直接表示作者心境的惨淡和生活的艰难。

D. 诗人一方面准确、独到地把握事物的客观形态,另一方面在客观描写中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情绪,构成特殊的审美境界。

C. 作者对大自然的倾心和对旅行的偏爱,使他对于自然美的观察和表现常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本诗就有这种特点。“艰难上升的红日/不忍心看这痛苦的跋涉”这一细节是作者在船中所见,眼前的景物与作者对现实的沉重感受融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暗示性。不能说“直接表示作者心境的惨淡”,更没有“作者生活的艰难”的意思。

许达然

阿祖的两轮前是阿公 拖载日本仔

拖不掉侮辱 倒在血地

 

阿公的两轮后是阿妈 推卖熟甘薯

推不离艰苦 倒在半路

 

阿爸的三轮车上是阿爸 踏踏踏踏踏

踏不出希望 倒在街上

 

别人的四轮车上是我啦 赶赶赶赶赶

赶不开惊险 活争时间

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全诗分四节,每节写一个历史事件,作者从历史的纵面选择了具有象征性的事物作集中的描绘。

B. 诗歌以“路”为经,以“轮”为纬,以人物为中心,纵横交织地创造了一幅幅令人惊心而 深思的生活图景。

C. 诗歌前三节写祖辈的悲惨命运和父辈为生活而劳碌的情景,最后一节写自己坐上别人驾驶的汽车,生活虽然艰险,但终于得到幸福。

D. 诗歌的句法颇具特色,句式整齐而又变化灵活,重复和顶真修辞的运用,醒目而有力度。

C. 该项对前三节的分析是正确的,最后一节是写自己为了生活,开出租车因“活争时间”而“赶不开惊险”的情景。

渔暮

熊召政

这暮色,又被觅草的孤鹭剪断

慵悃的舞翅抹暗了放倒的青山

借与晚风作韵的莲花

一支支,斜斜地簪出水面

朦胧,亦如湖空冰盘的娇美啊

清香的暮色揉成的江南

 

小舟从山浦中荡出了

桨影铺成的长廊,绿荷正自盈栏

栏外,视线停落的地方

曲曲屏山已不见浮动

船地下,游鱼戏逐的浮萍

却在将波浪的方向交换

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开头两句中“剪”“抹”两个动词表现了弥漫山岚的暮色渐次朦胧,而倒映在水中的青山在雾霭里变暗的情景。

B. 第二节描写的景物几乎是第一节景物的重现,点明了这些景物在暮色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C. 诗歌语言清丽、婉约,诗中一些动词的活用,使山野风景情趣盎然,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

D. 全诗描写了一幅渔暮图,渲染出江南渔民在暮色中渔帆竞驶、舟人互答的、生机勃勃的热烈场面。

答案:D. 本诗以浓郁迷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乡渔暮图。整个画面呈现出安谧、恬静的景象,虽然也有声音,那时“小舟从山浦中荡出”的桨声,而不是“渔帆竞驶、舟人互答”的热烈之声。

2020年高考新题型 - 现代诗歌鉴赏(二)(选择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