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语文模拟卷

发布时间:2019-01-25 00:32:58

20145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模拟卷

语文试题

(总分150 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若出其。(曹操《观沧海》)  

2 ,二三其德。(《诗经氓》)

  (3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辘辘远听, 杜牧《阿房宫赋》)

5锲而舍之, (《荀子劝学》) 

6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文言文阅读(1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尚节亭记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夫节之时义,大易备矣;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液(流出汁液),为瘿肿(生出赘瘤),为樛屈(枝干弯曲),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液、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

:“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注】大易:指《易经》。传:在此指《礼记·中庸》的注。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卉木也,佩以玉     特:只    

B.之曰尚节之亭    名:命名,起名

C.乎,有诸中,形于外    信:相信  

D.国,大节也       让:辞让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属于作者对为人之看法的一组是(3分)(  

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 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

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

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      必有义焉,不可胶也

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④⑥     D.②③⑤

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花草树木有了节,就能枝繁叶茂;春夏秋冬有了节,阴阳寒暑就有了转移的时机。

B.作者援引泰伯、子思在守大节方面做得很好,而季子、曾子却做得不适宜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守住大节,必须选择精准,处置适当。

C.文章先总说古人托物以取义言志,引出黄中立植竹为亭,名之为尚节之亭的事。再以竹喻节,以节释竹,由竹及人,赞美黄中立。最后以自然之节与人道之节类比,进一步说明持节之道。

D.作者于记叙描写中饱含感情,由观而喜之安得不喜之哉,再到岂苟然哉,赞赏和欣喜之情淋漓于字里行间。既是对黄中立的期许,也隐隐传达了自己的心志。

5.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3分)

 

2)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

雨多极凉冷

(宋)韩淲

焉知三伏雨,已作九秋风。木叶凉应脱,禾苗润必丰。

地偏山吐月,桥断水浮空。鸡犬邻家外,鱼虾小市中。

1)试赏析颈联中”“二字运用的妙处。(3分)

2)诗题为雨多极凉冷,为什么读后却无瑟缩之感?请结合尾联作简要分析。(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双桥镇农民暴动时,吴荪甫、孙吉人和王和甫等人正在上海筹建益中信托公司,企图吞并中小企业。而后,吴荪甫抽回双桥镇资金的计划落空,赵伯韬又堵住吴荪甫的去路。慑于压力,杜竹斋退出益中并站在赵伯韬的一边,益中便成了赵伯韬的囊中之物。(《子夜》)

B.连长太太入住高家的时候,觉新、觉慧因阻止不力挨众人责骂,克明、克安、克定三兄弟则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态度。克明心怀鬼胎,心术不正;克安正统刚直,仍有士大夫的不屈;克定明哲保身,毫无气节。(《家》)

C.聂赫柳多夫相信了别人所说的玛丝洛娃同医师调情而被逐出医院,对她很反感。他让玛丝洛娃在告御状的状子上签字。但当他看着玛丝洛娃忍着哭泣的样子,又怜惜起她来,再次向她表示自己跟她去西伯利亚的决心。(《复活》)

D.葛朗台死后,欧也妮变得富有了,而她需要的是温暖和爱情。许多客人来访,大家暗示她要找一个能干的丈夫。她一直盼望查理归来,她把他留给她的首饰盒,当作随身的宝物。七年来,他杳无音讯。(《欧也妮·葛朗台》)

E.深夜一点钟,伽西莫多终于等到弗比斯。弗比斯却不愿再见爱斯美拉达,他对伽西莫多的诉说不屑一顾,策马远去。伽西莫多回到圣母院,将实情告知爱斯美拉达,希望她死心,但爱斯美拉达表示愿意一直等下去。(《巴黎圣母院》)

8. 简答题。(选做一题)(5)

(1) 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刘璋大喜,收拾金珠锦绮,为进献之物,遣张松为使。松乃暗画西川地理图本藏之,带从人数骑,取路赴许都。

刘璋因何事遣张松为使? 张松如何献西川地理图本? 请简述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夫人将房内人遣出,悄向凤姐道:叫你来不为别的,有一件为难的事,老爷托我,我不得主意,先和你商议。

老爷是谁?请简述这一件为难的事的始末。

选第( )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列文化经典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1)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卫灵公》)

2)孟子谓乐正子曰:子之从于子敖来,徒啜也。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啜也。                    (《孟子·离娄上》)

【注】馁:饥饿。禄:做官的俸禄。乐正子,子敖:人名。啜:吃喝。

1)请用一句话概括孔子与孟子对学习终极目标的共同看法。(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上文分析孔孟如何看待学习与谋生的关系。(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珍重那些无用的阅读

陈佳冉

423是世界读书日,让我们问自己一句:为什么读书?

每个人都能给出若干个理由: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指引人生的灯塔,书籍是抚慰心灵的鸡汤……书籍的功用如此之大。然而,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却往往更注重实用: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要的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更便捷的数字阅读,攻势凌厉地抢占着传统阅读市场,浅读、速读、泛读成为新的阅读趋势,好读书,不求甚解,我们的阅读行为正悄然发生着急剧变化。

读书的功用显而易见。然而,除了信息和知识,书籍还带给我们思想和审美。法国人夏尔·丹齐格在《为什么读书》一书中说: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维系着超脱,而超脱有利于我们的思考。读书毫无用处。正因为这个,读书才是一件大事。”“无用的阅读常常萌芽于一颗对世界敏感而好奇的心,当求知的欲望带领着人类穿过重重迷雾后,收获的是一种别开生面的人生境界。

  无用的阅读不是生存或者生计所必需的。2012年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人们希望通过他的获奖,唤起国人对好书的热爱,走进书本,沉湎其中,重回20世纪70年代的阅读时光。在那个时代,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多少青年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

  无用的阅读看似无用,但一定会留下痕迹。它就像一种文化的渗透,缓慢、恒久、绵密。因为无故乱翻书,因为不带任何阅读的预期,因为起于一种非功利的自发行为,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当女作家铁凝还是一个少年时,她读到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扉页上的题记: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时,深受震动,她说这两句话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阅读的重量不仅是来自于它给你实际生活的帮助,有时更来自于它对心灵造成的重击。无用的阅读可以跳脱自己的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他人的存在;无用的阅读可以超越时空的局限,让我们收获最难风雨故人来的感动。一本好书,从来不会因为它的表面无用而折损了它的价值。当又一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让我们把阅读当作是一种心境的解放,多做一些无目的的阅读、休闲的阅读,而不是说纯粹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为了完成一门学业,为了考到一个文凭而去阅读。希望阅读能与生活始终相伴。

(选自《光明日报》2013423日)

10.下列对文本内容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书籍的功用虽然很多,但现实中人们看中的大多是它的实用功能。

数字阅读能够抢占传统阅读市场,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便捷性。

第三段引用夏尔·丹齐格的话语是为了论证读书是毫无用处的

第五段叙铁凝之事恰当地论证了非功利阅读行为可带给人的收获。

11.文本第二段说,我们的阅读行为正悄然发生着急剧变化,请具体说明阅读行为出现了哪些方面的变化?(3分)

                                   

12.结合文本,简要阐述无用阅读的价值。(3分)

                                     

()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文学类文本阅读(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寒夜生花

迟子建

今冬大兴安岭奇寒,春节前后,气温都在零下摄氏三十七八度之间。世界看似冻僵了,但白雪茫茫的山林中,依然有飞鸟的踪迹;冰封的河流下,鱼儿也在静静地潜游。北风呼啸的街头,人们也依然忙着过年。   

有生命的不止这些,还有花儿。  

是霜花!  

每天早晨,我从床上爬起,拉开窗帘,便可望见玻璃窗上的霜花。户外寒风凛冽,室内温度只有摄氏十七八度,所以今冬我见的霜花,不像往年只蔓延在窗子底部,而是满窗盛开!   

霜花姿态万千,真是要看什么有什么。挺直的冷杉,摇曳的白桦,风情万种的柳树,初绽的水仙,半开的芍药,怒放的菊花,你在霜花的世界中,都能寻到。当然,除了常见的树木和花朵,霜花也隐现动物的形影,比如呼呼大睡的肥猪,飞翔的仙鹤,低头喝水的鹿,奔跑的狗,游走的蛇等。你问霜花中有没有人?答案是肯定的。亭亭玉立的少女,蹒跚学步的儿童,弯腰弓背的老人,霜花也不吝惜它的笔,勾勒他们的形影,并为之配上人间的烟火气——房屋、水井、田地、牛车、犁铧、米缸、灶台、饭桌、碗筷甚至肥皂。仅有这些还不够,没有光,世界是彻头彻尾僵死的,于是霜花中就有了日月星辰,有了来自天庭的照耀!   

不要以为霜花总是烟花般灿烂,它也有孤独的脚印;它也不总是祥云缭绕,那里也有离人的眼泪!  

在这里,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也是最黑暗的时节。太阳三点多就落山了,好像它答应了要去照耀另一个更黑暗的世界,而把人间过早地推入暮色之中。白昼中被阳光鞭挞的寒流,在太阳消失后,竟做起了浪漫的事情。它们中的一部分,潜入千家万户的窗缝,在人们熟睡时,用月光星光做笔,蘸着清芬的霜,在明净的玻璃窗上,点染出一幅幅图画。   

有千万扇窗户,就有千万个霜花的世界,因为霜花的世界没有相同的。今天你看到的芭蕉树形态的霜花,明天就演变为一片葳蕤的野花了;今天你看到的少女,明天就可能变成老妪;今天你看到的光秃秃的树,明天挂上了几盏灯笼。还有那饭桌和房屋,可能一夜之间会缺了桌脚,或是两层的房屋变成了三层四层,让你慨叹它们造房的神速。

太阳走得早,并没有想着第二天要早来。它晚来也好,霜花会存留长久些。七点多钟,晨曦初现,霜花被映照成柠檬色,远看像张金箔纸;等八点多太阳完全冒出头来,霜花就是橘红的了,如果此时恰好有酒杯形态的霜花闪烁其中,我就是喝到浓郁的葡萄酒了;而等太阳升得高了,阳光照耀着雪地,天地间跃动着白炽的光芒,霜花就回到本色,一片银白,玻璃窗就成了银库了!不过,太阳每前进一步,霜雪图就损毁一些:花瓣凋零了,树木枯萎了,河流干涸了,房屋坍塌了,动物少了四蹄或是尾巴,犁铧残破了,玻璃窗像是心疼什么人似的,漫溢着霜花的泪滴。阳光把这样的泪滴照耀得晶莹剔透,如梦似幻。如果说冬天也有露珠的话,该是它们吧。

霜花在正午时消失了,玻璃窗干干净净的了!不要以为它们的故事就此结束了,夕阳尽了,霜花又会在玻璃窗上重谱新篇。于是像我这种爱做梦的人,又有了新的憧憬。

霜花似乎很懂得主人的心思,有的时候,我能从霜花中看到已故亲人用过的东西,比如茶壶、眼镜,比如砚台、笔管。让人怀疑他们夜间悄悄匍匐在窗棂上,听我梦中的呓语。在冷酷的现实世界中失去的,那个世界又温柔地回馈了我,让我直想亲吻那片霜花,让我所爱的,再度与我的呼吸共融。

没有一个早晨,我不是与霜花共度的。我站在它面前看它,它也在静静地看我。能与心灵共通的世界,谁敢说是虚幻的!霜花是彼岸世界送给此岸世界的哈达,你的目光与它交汇时,就是领受了福气。  

2012龙年到来的那一刻,我凑近霜花,仔细地闻。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我身后说,你还能闻出香味来?是啊,霜花不是尘世的花朵,没有凡俗的香味。可它那股逼人的清新之气,涤荡肺腑,这难道不是上天赐予人间最好的香味吗?我把这话说与身后发问的人,回首处,却看不见人影,只有门楣处的红灯笼,在寒夜里一闪一闪的,像是在跟我搭话。

                   (选自《文汇报》2012211 

1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是霜花!”这一句单独成段,并用感叹号加以突出强调,照应标题,作者的惊喜之情跃然纸上。

B.第段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描摹霜花的万千姿态,想象新奇丰富,语言生动形象。

C.第段中”“”“点染这些动词刻画出寒流无孔不入的特点,渲染了寒夜阴郁沉闷的氛围。

D.第段描写随着太阳升高霜雪图渐渐损毁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于美的消逝的惋惜之情,照应了第段。

E.本文以霜花为线索,写出霜花的美丽图景,表达了对冷酷现实的厌恶与对霜花高洁精神的礼赞。

14.文章第段主要写什么?请简要概括并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有评论者认为迟子建的这篇散文冷色调中,有着融融的暖意,请结合文本,从文章主题意蕴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用类文本阅读(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杨镰:我和新疆的六十个约定

王斯敏  计亚男

阿提米西布拉克,60泉。一幅新疆地图被地摊开,一根手指在上面游走着,寻找这天书一样的名字,指给我们这两个好奇的访客看。

没有人会不好奇。西域、楼兰、罗布泊……在大多数人眼里,这是些多么奇妙的地方——极具魅力,却遥不可及。然而,我们面前这个身材高大、银发粲然的学者,数说起来却泰然自若,像言及自己花园里的寻常花草。因为,这些都是他用脚步一次次丈量过、用文字一次次解剖过的地方。

1968年,杨镰高中毕业,他选择去新疆接受再教育。临行,杨镰去向父亲的挚友——著名诗人冯至告别。冯至取出一本书来送给他,发黄的封皮上,赫然几个大字——《我的探险生涯》,斯文·赫定著。

纵横山野的牧马人生活听来浪漫,实则苦不堪言。无数个静寂无人的夜晚,陪伴他的只有斯文·赫定穿越时空的诉说。他似乎跟着这位探险家踏上了一条无尽的长路,新疆的悠远历史和多彩文明,开始浸润他干渴的心。

1976年,杨镰终于奋斗回北京了,但他却再也无法割舍新疆。他为自己圈定了60个探险考察点,和新疆订立了60个约定。

1989年的一天,瑞典一家电视台找上门来:他们筹拍大型电视片《斯文·赫定之路》,想请杨镰帮助策划。《斯文·赫定之路》播出后,在瑞典反响热烈,杨镰应邀赴瑞典交流。在那里,他拜访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著名汉学家马悦然。马悦然的夫人是四川人,她感慨地告诉杨镰:你要记住,我们不是关心沙漠,是关心在沙漠中居住和进出的人;我们不是关心雪峰,是关心雪峰对人类的影响。

杨镰陡然一惊,立时颖悟:是呀,人的焦虑可以烧灼生烟,人的企盼能够再造情感。为什么我心焦如焚地想重返新疆,难道不是为了这些世代生长于斯、与沙漠抗争的人们吗?

从此以后,杨镰把考察重点锁定在自然和人的关系上,把大漠、绿洲、建筑……统统还原为人类文明发展的背景。

19981011,塔里木东端,罗布沙漠深处的荒村阿不旦。在罗布人举族撤离家园整整一个世纪之后,这里迎来了第一位外界的探访者。

他就是杨镰。带他前来的,是当年随祖辈们移居若羌县米兰镇的百岁罗布老人热合曼。热合曼逐一为杨镰指点着他父辈们生活过的地方。原来,这每个沙包之下,就是一个昔日罗布人的庭院,肆虐的风沙以其为核,聚敛成丘;而那残存的芦苇荡,旧时则长满了密集得插不进一根手指的芦苇。

这就是楼兰遗民罗布人最后的伊甸园吗?那个有着中亚地中海之称的游移湖,那个以水草丰美,适宜人居命名的渔村?杨镰不由想起了罗布人最有名的传说:在罗布泊广袤的海域中有许多一人长的大鱼,每逢春天,这些鱼会跃上湖岸,变成马鹿,跑进茂密的胡杨林栖身;等到深秋树叶落尽,这些马鹿又跳回水里,变成大鱼……可是今天,鱼、湖、树、鹿,都哪儿去了呢?

此行结束后,杨镰将十余年考察见闻写成非虚构小说《最后的罗布人》。这本书不但引起了读者对罗布人的兴趣,更使杨镰在罗布人中名声大振。

60个目标,就这样一个个实现——探求清朝流放乌鲁木齐的越南王公的存在证据,寻找八十多年前叱咤河西走廊的国际大盗黑喇嘛,重新发现八十多年前斯文·赫定记述的中蒙边界第496号界桩谢别斯廷泉……二十多年来,他47次深入新疆腹地,写出了《荒漠独行》《发现西部》《寻找失落的西域文明》等作品,主持编译了《西域探险考察大系》《探险与发现》等丛书。他丈量着新疆,不但用脚步,也用饱蘸深情的文字。

60个目标的实现,并不意味着终止。

在他心中,西部探险如同一扇闭得死死的大门,被一个傻里傻气的人,硬是推开了一道缝隙……他鼓足勇气向前走去,终于为他身后的人留出了观察秘境的通道。在杨镰推开的门缝里,我们看到新疆,看到绿洲,看到人类文明成长的身影。

(摘编自《光明日报》)

1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在大多数人眼里,楼兰、罗布泊等地方都是遥不可及的,但对于杨镰而言,这些地方就像自己花园里的寻常花草一样。

B.杨镰高中毕业时,出于对新疆悠远历史和多彩文明的喜爱,毅然选择怀揣一本《我的探险生涯》到新疆接受再教育

C.从瑞典一家电视台请杨镰帮忙策划拍摄电视片《斯文·赫定之路》一事,可以看出杨镰在新疆探险考察方面颇有影响力。

D.杨镰在罗布老人热合曼的带领下,来到了沙漠深处的荒村阿不旦,并且揭开了一个世纪前罗布人举族撤离家园的秘密。

E.文章以叙述为主,但也不乏描写,如为了表现杨镰对新疆的热爱和对探险考察的深刻认识,除了叙述,还有心理描写。

14.文章第段写到冯至送杨镰一本斯文·赫定的《我的探险生涯》,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5.作者认为,杨镰让我们看到新疆,看到绿洲,看到人类文明成长的身影,请结合杨镰的探险活动,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四、语言运用(13分)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4)

  世界文学璀____ (càn) 的星空中又一颗巨星陨落! ②马尔克斯去世引发了互联网世界几乎是排山倒海般的缅怀。但这似乎与逝者没有多大关系,因为真正能打开《百年孤独》沉下心读完全书的人恐怕凤毛鳞角。而纪念一个作家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亲近他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马尔克斯离世这件事,让人们更加意识到自己的感情已变得多么空洞苍白。

(1) 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1)答:___________

(2) 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修改。(l):________改成_________

(3) 材料中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改正。(2)

  序号: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上下文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组是(2)

小时候读国文课本,念到一些大文章,老是会猜想,写这些_______的文章的人,平常的生活又是什么模样呢? 他们也应该会有_______的时候吧,也许也会偏爱甜的食物或者偏爱春天的柔风吧。

A.①温柔优美、清新淡雅   ②恬静或者悠然

B.①幽默可爱、轻快诙谐   ②顽皮或者爱闹

C.①义正词严、慷慨激昂   ②软弱或者天真

D.①灵动调皮、生动活泼   ②平实或者朴素

18.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分)

今后,喜大普奔坑爹酱紫等网络流行语将与机关公文、学生教科书绝缘。从41日起,河南省启动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词汇。

(《郑州日报》325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作文70分)

19. 阅读下面的短诗,按要求作文。

扁担

横竖

都是一段人生;

生活的支点,

永远

在我们自己肩上。

根据此诗所表达的意思,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语文参考答案

1(1) 金石可镂 (2) 士也罔极 (3) 烟光凝而暮山紫 (4) 杳不知其所之也 (5) 星汉灿烂 (6) 不畏浮云遮望眼 (每处1分,有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

2.C信:的确

3.C是写竹之有节,是谈自然界的节气,是写黄中立的淡泊之心。

4.A应为:花草树木得了节的中和之道,就能枝繁叶茂,反之则生出坏草木;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就是节气——阴阳寒暑转移的时机。

5.答案:(1)这的确具有大大超过常人的地方,我又怎能不高兴呢?(反问句式1分,1分,整句通顺1分)

2)那么,黄中立取竹的含义来为他的亭子命名,又和我们这些人交游,难道随便就能这样吗?(然则1分,吾徒1分,反问句式1分)

【译文】古人栽种花草树木是想从中获得深义的,不仅仅是好玩而已。所以兰花是取它的芬芳之义,谖草是取它忘忧之义,莲花是取它生长在污泥里,却不染上污秽之义。不只是花草树木,(其他如)用玉石做佩饰,用象牙做环圈,用倾斜的器具做座位右边的摆设(也是这个意思);有的人拿它来比拟美好的德行而借以自勉,有的人拿它来惩戒不良的想法而借以自警;这样做,在提高道德修养方面是有好处的。   

会稽人黄中立,喜欢种竹子,是取竹有节的意思,因此他在竹林间建了一所亭子,起名叫尚节之亭,作为读书游玩的地方,淡泊而无向外营谋的念头。我见了,很喜欢。   

竹子作为一种植物,体态柔弱,当中还是空的,柔美却不会被风雨摧残折断,因为它有节。至于经历冬天的严寒、夏天的酷热,遭受霜雪的侵袭,而枝茎不改,叶子不变,颜色依旧青青的,像是守住大节而不可以使他屈服的君子一般。的确,里面有什么也会表现在外面,因为(天赋的真性)常常表现在形体上。这样,就拿节来说竹子,(否则)又凭什么崇尚竹子呢?   

世风衰败,道德沦丧,能够凭借节操立身的人很少了。中立有才能还没有开始施展,却早早地因崇尚节操而立下志向,这的确具有大大超过常人的地方,我又怎能不高兴呢?   

关于字的含义,《易经》已解释得十分充分了,用不着另外寻求解释。花草树木的节,确实是枝叶所生的地方,生气聚集在那里,筋脉也汇合在那里。所以得到这个的中和之道,就可以畅旺茂盛,枝条通达,而长成美好的植物;得不到这个中和之道,就变成流出汁液、生出赘瘤、枝干弯曲的坏草木,从而戕害了它的生命。因此一年中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就是节气;所谓节气,就是阴阳寒暑转移的时机。在人生旅途中遭到变故,人的节操就会显露出来;所谓节操,是人很难表现得恰到好处的,于是有了中庸(的标准)。所以辞让国王之位,这件事是大节,在泰伯那里就做对了,在季子那里就没有做对;守住自己至死不变,也是大节,在子思那里是适宜的,但在曾子那里就太过了。必定要看看怎样才能合乎义,不可固执。选择得不精准,处理得不适当,就不能畅达通顺,而变成流出汁液、生出赘瘤、枝干弯曲的花草树木了。这不就差太远了吗?   

《礼记·中庸》的注书上说:在做事前预先计划好,就不致发生困惑。平日有所研究,一旦遇到事,处理起来就应对自如了。那么,黄中立取竹的含义来为他的亭子命名,又和我们这些人交游,难道随便就能这样吗?

6.1)答案:字运用比拟手法,赋予以生命,把月亮从山间升起的瞬间写得极有动感,极具神韵;字不仅表明了雨后水涨的情状,又呼应了题目。

2)答案:尾联描写了雨后邻家院外鸡犬撒欢、集市上有待售的鲜活鱼虾的情景,极富生机与活力;传达的是作者对乡村安逸生活的恬适、喜悦之情;读后令人心旷神怡。因此读后并无瑟缩之感。

 7.BE(B项,反对此事的是克明,不是觉新、觉慧;应是克明正统刚直,仍有士大夫的不屈;克安心怀鬼胎,心术不正;克定明哲保身,毫无气节

E项,伽西莫多告诉爱斯美拉达自己没能找到弗比斯,爱斯美拉达生气地将他赶走。伽西莫多宁愿受她冷待也不愿意她伤心,自己承受了全部痛苦。)

8. 1)张鲁图谋攻取西川。(1分)张松本想把西川地图献给曹操;因被曹操冷遇,携图离去;归川途中,受到刘备盛情款待;张松便将地图献给刘备。(一点1分)

2)贾赦。(1分)贾赦想让夫人向贾母讨鸳鸯为妾,夫人与王熙凤商量后,先找鸳鸯说了此事,鸳鸯不肯;(2分)后来,鸳鸯哥嫂也来劝说,鸳鸯当于是贾母等人之面明志,发誓永不嫁人。(2分)

9.1)答案:学习是为了追求道。(或:学习是为了长远理想。)

2)答案:孔子认为学习自然可以得到功名利禄,所以君子不必担忧贫穷;(2分)孟子认为学习不能只为了生计,要有更高的追求。(2分)

【译文】(1)孔子说:君子只谋求行道,不谋求衣食。耕田,也常要饿肚子;学习,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需担心贫穷。

2)孟子对乐正子说:你跟着子敖来,只是为了混饭吃罢了。我没有想到,你学习古人的道理,竟是用它来混饭吃的。

10C(论证的是书籍还带给我们思想和审美)

11.从阅读行为目标看,人们更注重实用;从阅读行为时效看,更重视短期见效;从阅读行为方式看,浅读、速读、泛读成为新的阅读趋势。

12无用阅读可以让人们跳脱个体的狭隘,超越时空的局限,带给人们心灵的抚慰、思想的启悟、审美的提升和文化的渗透。(跳脱个体的狭隘”“超越时空的局限答出一项即可给1分,心灵的抚慰”“ 思想的启悟”“ 审美的提升”“ 文化的渗透答出两项即可给2分。)

(甲)

13CE (C项应为抒写了寒流浪漫而诗意的情怀,在冷酷中给人带来缕缕温情E “表达了对冷酷现实的厌恶与对霜花高洁精神的礼赞这一关于文章主题思想的表述有拔高之嫌,与原文文意不符。)

14.答案:开头一段主要写大兴安岭春节奇寒却依然处处充满生机的景象。这样写的用意是为下文写有生命的霜花做衬托或铺垫。(概括段意2分,分析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

15.答案:(1)《寒夜生花》这篇散文虽然写了大兴安岭春节天气奇寒,昼短夜长的特点;但更多地描写了霜花的多姿多彩、变幻莫测的美丽图景,展现出酷寒中的缕缕暖意、勃勃生机。(2)作者笔下的霜花是有生命的,是与人的心灵共通,与人的呼吸共融的。它能懂得人的心思,带给人新的憧憬,温柔地回馈人们在冷酷世界中所失去的东西,是佑福人生的爱的天使,是慰藉人心的精神佳侣。(3)作者借寒夜生花这一自然景象抒发了对人性温暖的关注,对诗意人生的渴慕。(答对一点给3分,答对两点给满分)

(乙)类

13.BD(B项,出于对新疆悠远历史和多彩文明的喜爱有误,到了新疆,读了斯文·赫定的书之后,杨镰才喜爱上新疆的悠远历史和多彩文明。D项,揭开秘密于文无据。)

14.答案:说明杨镰对新疆的探险源于斯文·赫定的影响,也说明杨镰的探险考察是对斯文·赫定探险精神的延续。为后文写杨镰帮拍电视片《斯文·赫定之路》和赴瑞典交流做铺垫。

15.答案:杨镰对新疆进行长达二十多年的探险,写出了多部有关新疆探险的作品,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新疆。杨镰对荒村阿不旦的探访,唤醒我们对阿不旦以前水草丰美,适宜人居的美好记忆,引发我们反思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杨镰对新疆的探险考察,告诉我们大漠、绿洲等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背景,让我们看到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缩影。

16.(4分)

1)璨

2改成

3)序号: 1分)  修改:通过去其一。(1分)

17C也应该会有……”代表着作者在生活中会表现出和他的文风不一样的一面,故而前后应该形成对比,而只有C才符合要求。)

18.示例(1):我赞成公文及教科书与网络流行语绝缘。(1分)

其一,公文是在公务活动中进行交际、传递信息的文书,教科书则是教会学生规范表达的工具,二者表达均应准确、规范、严谨,而网络语言不严密、不规范且缺少高雅;(3分)其二,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公文中如出现网络流行语,绝大部分老百姓是看不懂的;而中小学生语言基础还不牢固,如果过早接触网络语言,势必影响规范汉语的传承。(3分)所以,公务机关、学校应尽快远离网络词汇。

示例(2):我认为公文及教科书不该远离网络流行语。(1分)其一,网络语言是对中国语言文化的拓展和补充,给中国语言注入了新鲜血液,世界日新月异,时代在不断发展,新的词汇和语文现象层出不穷,网络语言也是新语言,汉语没有理由不吸纳之;(3分)其二,网络语言简洁生动,能吸引年轻人。作为政府和官员而言,在日常工作中分清主次,保持公文的科学严谨之外,可以关注网络化表达方式,利用好网络语言,这是接地气与网友联络的好方式。另外,像喜大普奔坑爹酱紫等很多网络语言符合青少年学生的情感特点,他们迟早要接触,不如正确地引导,以去粗存精,去伪存真。(3分)所以,公务机关、学校不应错过网络词汇。

(言之成理亦可。)

19.【写作导航】

立意角度一:扁担人生,寻找生命的支点,去担负生命的重量。

立意角度二:你试想一下自己挑着一个扁担,扁担的两头分别装着水,当一头水多,一头水少的时候,会怎么样?人生也是,做事要考虑到均衡。不均衡势必挑不起担子。人生只有找到均衡的时候才不会有偏差。

立意角度三:扁担可以帮我们担起更多的责任或重担,但重量还要我们自己承担,我们可以找捷径去取得成功,但不可回避应负的责任。

 

 

2014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语文模拟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