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文言文阅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2019-02-17 02:05:58

201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文言文阅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题组1 基础巩固 一、(2010年合肥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封常清细瘦目K,脚短而跛。高仙芝为夫蒙灵察都知兵马使,常清为仙芝摺;岽镛刹柯浣耘眩自黑山北向,西趋碎叶。使仙芝以骑二千邀截之。常清于幕中潜作捷书,仙芝所欲言,无不周悉。仙芝异之。军回,仙芝见判官刘眺、独孤峻等,遂问曰:“前者捷书,何人所作?副大使何得有此人?”仙芝曰:“即呷朔獬G逡玻见在门外马边。”眺等揖仙芝,命常清进坐与语,如旧相识。 后仙芝为安西节度使,奏常清为节度判官。仙芝每出征讨,常令常清知留后事。常清有才学,果决。仙芝乳母子郑德铨已为郎将,威望动三军。德铨见常清出其门,素易之,走马突常清而去。常清至使院,命左右密引至厅,经数重门,皆随后闭之。常清案后起谓之曰:“常清起自细微,预中丞中丞再不纳,郎将岂不知乎?今中丞过听,以常清为留后使,郎将何得无礼,对中使相凌?因 之,命勒回,即杖六十,面仆地曳出。仙芝妻及乳母,于门外号哭救之,不得。后仙芝见常清,遂无一言,常清亦不之谢。 后充安西节度使。天宝十四载,朝于华清宫。玄宗问以凶逆之事,计将安出。常清乃大言以慰玄宗之意曰:“臣请挑马棰渡河,计日取逆胡首,悬于阙下。”玄宗忧而壮其言。至东都,旬朔,召募六万。频战不利,遂与高仙芝退守潼关。 (选自《太平广记•卷第一百八十九》,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达奚部落皆叛 会:恰逢 B.仙芝异之 异:认为……奇异 C.对中使相凌 凌:凌辱 D.常清亦不之谢 谢:感谢,道谢 解析:选D。谢:谢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常清为仙芝呶嵘缰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C.计日取逆胡首,悬于阙下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D.遂与高仙芝退守潼关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解析:选B。B.两者都为副词,于是、就。A.担任,做,动词;替,介词。C.在,介词;到,介词。D.和、同,连词;亲附,亲近,动词。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封常清其貌不扬,但很有才学,处事果断,从一个侍从起家,最后成了可上朝议事的国家重臣。 B.高仙芝得胜回来,判官刘眺等人向高仙芝作揖祝贺,并且对封常清所写的文书表示出极大的欣赏。 C.郑德铨仗着自己是名门之后,经常对封常清无礼,封常清将其秘密引入宅院内,打了六十板子,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D.国难当头,封常清挺身而出,请战抗敌,并立下军令状,但屡遭挫败,最后与高仙芝退守潼关。 解析:选A。B.“作揖”并不是祝贺,而是为了请求见封常清。C.郑德铨为高仙芝乳母之子,而非名门之后。D.文中并无“立下军令状”的行为。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德铨见常清出其门,素易之,走马突常清而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清起自细微,预中丞中丞再不纳,郎将岂不知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郑德铨看见封常清经常出入高仙芝家,一向轻视他,有一次故意骑马从封常清身旁冲撞过去。 (2)我封常清出身卑贱,我想当中丞的侍从,中丞再三不接纳,郎将你怎么会不知道呢?

参考译文: 封常清身材瘦弱,眼睛有毛病,腿短而且有些瘸。高仙芝任夫蒙灵察部下都知兵马使,封常清担任高仙芝的侍从。这时正赶上达奚部落叛乱,从黑山以北,西到碎叶。朝廷派高仙芝率二千骑兵去截击叛军。封常清在军幕中专心写报捷书,高仙芝想说的,封常清在报捷书中全都写出来了。高仙芝很惊异。军队回来后,高仙芝见到判官刘眺、独孤峻等人,他们就问:“先前的报捷书,是谁写的?副大使怎么有这样的人才?”高仙芝说:“是我的侍从封常清,他现在在门外战马旁。”刘眺等人拱手行礼请求高仙芝,让他命封常清进来坐,并与常清谈话,互相谈得很投机,好像旧相识似的。 后来,高仙芝当了安西节度使,奏请封常清为节度使判官。高仙芝每次出去征讨,经常让封常清留守主持管事。封常清有才学,办事果断。高仙芝的乳母之子郑德铨已当了郎将,军中威望很高。郑德铨看见封常清经常出入高仙芝家,一向轻视他,有一次故意骑马从封常清身旁冲撞过去。封常清到了使院,命令手下人秘密把郑德铨引进大厅,经过好几道门,每过一道门,就把门关上。封常清从桌子后站起来对郑德铨说:“我封常清出身卑贱,我想当中丞的侍从,中丞再三不接纳,郎将你怎么会不知道呢?现在中丞错爱,任我为留后使,郎将你怎么能无礼,对我进行凌辱?于是,斥责了郑德铨,并命令将郑德铨绑起来拉出去,打了六十板子,郑德铨面朝地上被拽了出去。高仙芝的妻子和乳母在门外号哭求情也不行。后来,高仙芝见到封常清,一句话也不问,封常清也不谢罪。 后来,封常清担任安西节度使。天宝十四年,在华清宫朝见皇帝。玄宗问起安禄山谋叛之事,问封常清有什么主意。封常清用大话来安慰玄宗:“我请求策马渡河,不用几天就可以取来叛贼的首级,挂在宫门上。”玄宗尽管很忧心叛乱之事,但还是认为他说的话很有气势。封常清到了东都洛阳,在很短的时间里招募了六万士兵。多次交战都失败了,就和高仙芝退守到潼关。 二、(2010年青岛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登泰山记 薛福成 必置身高明之城,然后心与目不蔽于迩,有以发吾胸中闳廓俊迈之趣。所居弥峻,所涵弥远。昔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非谓人之目力能穷夫天下之大,盖以天下瑰 ①之境莫逾泰山,至此而襟怀超旷,虽极天下之大,不足以撄②吾虑也。 同治四年,福成参督师侯相曾公幕府事于徐州。其望则海内之所宗仰也。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三里入山。盘曲上登,将四十里,经名迹尤著者十数,皆纵览徘徊始去。越南天门,折而东行,有碧霞宫、东岳庙。又北上为岱顶,即天柱峰也。山之大势,桐城姚姬传先生尝记之。凡今登山,皆姚先生所循道也,僻不当道者俱不往。所历未逮兹山百一,然其景之淑气之灵,各擅胜概,意象迥殊,则状之不可胜状也,余故弗著。方余未至南天门时,级道陡耸,巍矗天半;仰岩隙,白云孤翱。历阶可升,不知所极。俯视则一线危磴,窈深莫测,目眩神骇,趑趄却顾。屏息释虑,鼓勇复前。俄登天门,道忽坦夷,异境顿辟,睹所未见,方自幸向之不遽止也。乃趋岱顶,极目四眺。诸峰起伏环列,相背相依,若拱若蹲。汶水东来,蜿蜒似带。徂杰峙其上,高出群山,其巅仿佛可及山半,而郡城踞原野,殆如方L。遥睇穹碧,渺若无外。俯视云烟,瞬息变灭。然后知不登泰山之巅,不知众山之非高也。人之自立,何独不然?出埃坷之表,扫拘墟之见,斯万物不能为吾蔽。而物之殊形诡趣,莫遁于吾之所瞩。盖有形之高,不能常居,无形之高,不可斯须去也。 是夕宿碧霞宫。四更后趋岱顶东之日观峰,候日出。风雨骤至,寒甚,良久雨止。极东红光一缕,横亘凝云之下。俄而璀璨耀目,日轮晃漾,若自地面涌出。体不甚圆,色正赤,可逼视。其上明霞五色,如数百匹锦。顾视女墙,日景甚微,忽又不见。侯相以阴雨竟夕,未观日出,笑曰:“君等识之,天下事未阅历者,不可以臆测;稍艰难者,不可以中阻也。” 越三日,驰还济宁,遂为之记。 (有删改) 【注】 ①��(xiòn��):远。②撄(yīn��):扰乱,干扰。③L(��uǎi):方格。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纡道泰安,观形势 形势:地势 B.所历未逮兹山百一 逮:达到 C.则状之不可胜状也 状:景色 D.而物之殊形诡趣 诡:奇异 解析:选C。状:描绘。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是作者登山感悟的一组是(  ) ①虽极天下之大,不足以撄吾虑也 ②其景之淑气之灵,名擅胜概,意象迥殊 ③异境顿辟,睹所未见 ④不登泰山之巅,不知众山之非高也 ⑤有形之高,不能常居,无形之高,不可斯须去也 ⑥俄而璀璨耀目,日轮晃漾,若自地面涌出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②③⑥ D.①④⑤ 解析:选D。②③为观景感受;⑥为景物描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笔下的泰山,雄奇壮丽,气象万千。山势险峻,道路崎岖,诸峰环抱,形态各异,如诗如画的美景令人沉醉。 B.作者认为,登高可以望远,可以使人心胸宽广,超越世俗。登上像泰山这样的地方,站在尘俗之外看清万物,可以使人不受蒙蔽。 C.文章首先以抒发登高望远的感慨开头,然后记叙了作者登山的缘由,描绘了奇异美丽的山景,最后集中抒写了作者登山的感悟。 D.文章的描写议论精当。形象生动的描写使我们如临其境,深感泰山的博大与壮美;深刻精辟的议论又使文章意蕴深厚,给人以启迪。 解析:选C。“最后集中抒写了作者登山的感悟”的说法不当。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登天门,道忽坦夷,异境顿辟,睹所未见,方自幸向之不遽止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等识之,天下事未阅历者,不可以臆测;稍艰难者,不可以中阻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久就登上了天门,道路忽然变得平坦了,一种不同的景象顿时展开,我见到了从未见过的景象,才庆幸自己先前没有立即停下来。 (2)你们各位记住(这个道理),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不可以主观猜测;稍稍艰难的事,不能够中途停止啊。 参考译文: 一定要置身在高而敞亮的地方,然后心和眼睛才不被近处的事物遮蔽,才可以抒发我胸中广大高远的志向。所站的地方越高,看到的地方越远。以前,孔子登上泰山后,就认为天下变小了,不是指人的目力能穷尽广阔的天下,而是因为天下群山中没有超过泰山的,到了泰山就感觉到胸怀豪迈旷达,即使广阔的天下,也不能够扰乱自己的思绪。 同治四年,我在徐州督师侯相曾国藩的幕府中做事。曾公的名望在全国被人们推崇。第二年,他到山东济宁驻守,因为巡视河防,绕道泰安,观察地势,于是登上泰山。我和李榕等人都跟从。四月十六日,我们乘着山轿,从郡城的北门出去,走了三里,便进入了山中。沿着盘曲的山路登山,走了将近四十里地,经过十来个十分著名的地方,都尽情观赏,流连良久才离开。越过南天门,转过来向东走,有碧霞宫、东岳庙。又向北攀登,就是泰山顶了,也就是天柱峰。泰山恢弘的气势,桐城的姚鼐先生曾经记述过。今天登山所经的道路都是姚鼐先生所走过的道路,那些偏僻的不在主道旁的景点没有去。所去过的地方没有达到这座山的百分之一,而泰山景色美丽、富有灵气,各处有各处的美景,意象大不相同,但又无法描绘出来,我因此没有写出来。当我没有到南天门时,看到石阶路陡峭高耸,耸入半空中;抬头望岩石的缝隙,白云悠闲地飘浮。越阶可以向上,不知道通向何处。向下看,险峻的石阶成为一线,幽深莫测,眼花目眩,心神惊骇,进退两难,屏住气息,抛弃杂念,又鼓起勇气向前行进。不久就登上了天门,道路忽然变得平坦了,一种不同的景象顿时展开,我见到了从未见过的景象,才庆幸自己先前没有立即停下来。等达到泰山山顶,极目四望。诸峰起伏环列四周,相互依靠,有的像拱,有的像蹲。汶水从东方流来,蜿蜒曲折好似一条带子。徂徕山雄踞旁边,高出群山,它的山峰仿佛能达到泰山的半腰,而郡城坐落在原野上,像棋盘一样。远远地注视深远青碧的天空,缥缈得好像没有边际。俯视云烟,瞬息变化。然后才知道不登上泰山的山顶就不知道众山的确不高呀。人的自立,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走出尘世之表象,摒弃浅陋狭隘的见解,那万物就不能成为蒙蔽我的事物了。而事物特殊的形态,奇特的意趣,在我所注视的范围内没有隐匿的。那些如泰山这类有形的高,往往不能长处,只有如精神境界这类无形的高才不会很快离自己而去。 这天晚上我们住在碧霞宫。四更后到泰山顶峰东侧的日观峰,等候日出。风雨骤然而至,很冷,过了很长时间雨才停下来。极目东望,看到一缕红光横跨在浓云之下。不久,璀璨耀目,如轮的太阳由云端露出,摇曳不定,像从地面涌出来一样。太阳的形状并不很圆,颜色正红,可以直接用眼睛观看。在它的上面有明亮的五色彩霞,好像数百匹丝锦。回头看短墙上,日影隐约,一会儿又不见了。侯相曾国藩因整夜下雨,未能看日出,笑着(对大家)说:“你们各位记住(这个道理),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不可以主观猜测;稍稍艰难的事,不能够中途停止啊。” 过了三天,骑着马很快回到了济宁,于是写下了这篇文章。

题组2 能力提升 三、(2010年广东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超然台记 苏 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糟啜r,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覆,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焉,可不大哀乎!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面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 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有改动)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 服:遭受,忍受 B.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固:坚持 C.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 烈:功绩 D.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吊:哀伤,哀吊 解析:选B。固:一定。 2.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能体现作者“超然物外”的一组是(  ) ①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②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 ③始至之日,岁比不登 ④而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 ⑤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⑥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曰:乐哉游乎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⑥ D.②④⑥ 解析:选C。③④皆是客观表述,没有表达作者“超然物外”的思想;⑤是作者对韩信的评价和态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如不能超然物外,则乐少悲多;如能超然物外,即使在困苦的环境中,也有可乐的东西。 B.这篇文章围绕一个“乐”字,先叙事后议论,语言如行云流水,洋洋洒洒,收纵自如,得心应手,颇有大家风范。 C.文章详写超然台的美景,是为了说明作者能在既有的景况下获得较大的快乐,突出了他的超然物外的思想。 D.文章篇末点题,借弟弟子由的文章来给台子取名,并表示自己“无所往而不乐”的生活态度,以及面对困境的豁达胸怀。 解析:选B。文章应是先议论后叙事。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如果美好和丑恶的分辨在内心斗争,选取和舍弃的选择在眼前交织,那么能使人快乐的东西就很少了,而令人悲哀的事就很多。 (2)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修整,使它焕然一新。 (3)来说明我之所以到哪里都不会不快乐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吧! 参考译文: 任何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如有可观赏的地方,那么都有可使人快乐的不一定得是怪异、新奇、雄伟、瑰丽的景观。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都可以充饥。依此类推,我到哪儿会不快乐呢? 那些追求福禄而躲避祸患的人,把福禄看成让人高兴的事情,把祸患看成让人悲哀的事情。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而能满足我们欲望的东西却是有限的。如果美好和丑恶的分辨在内心斗争,选取和舍弃的选择在眼前交织,那么能使人快乐的东西就很少了,而令人悲哀的事就很多,这叫做求祸避福。追求灾祸,不要幸福,难道是人之常情吗?这是外物蒙蔽人呀!他们这些人局限在事物之中,而不能自由驰骋在事物之外;事物本无大小之别,如果人从它的内部来看待它,那么没有一物不是高大的。那些倚仗高大的形象耸立在我们面前的,那么我常常会眼花缭乱、变化无常了,就像在缝隙中看人争斗,又哪里能知道谁胜谁负呢?因此,美好和丑恶交相产生,忧愁和快乐一并出现,这不令人非常悲哀吗? 我从钱塘调到胶西一带任知州,放弃了乘船的舒适快乐,而承受坐车骑马的劳累;离开了带有彩绘墙壁的住宅,而栖身在粗木造的屋舍里;远离湖光山色的美景,来到桑麻丛生的荒野。刚到之时,这里连年歉收,到处都有盗贼,案件也多得不得了;而厨房里空荡无物,每天都以野菜充饥,人们一定都怀疑我会不快乐。可我在这里住了一年后,面腴体丰,头发白的地方也一天天变黑了。我喜欢这里淳朴的风俗,而且,这里的官吏百姓也习惯了我的拙朴。于是,在这里修整果园菜圃,打扫干净庭院屋宇,砍伐安丘、高密的树木,用来修补破败的房屋,以便勉强度日。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整修,使它焕然一新,我不时地和大家一起登台观览,在那儿尽情游玩。从台上向南望去,马耳、常山时隐时现,有时似乎很近,有时又似乎很远,或许有隐士住在那里吧?台的东面就是卢山,是秦人卢敖隐遁的地方。向西望去是穆陵关,隐隐约约像一道城墙,姜太公、齐桓公的英雄业绩,尚有留存。向北俯视潍水,不禁慨叹万分,想起了淮阴侯韩信的赫赫战功,又哀叹他不得善终。这座城台高大结实,幽深敞亮,夏凉冬暖。无论是雨落雪飞的早晨,还是风清月明的夜晚,我没有不在那里的,朋友们也没有不在这里跟随着我的。我们采摘园子里的蔬菜,钓取池塘里的游鱼,酿米酒,煮糙米来吃。(大家)赞叹道:“多么快活的游玩啊!” 这个时候,我的弟弟子由恰好在济南,听说了这件事,写了一篇赋,并且给这个高台取名“超然”。来说明我到哪里都不会不快乐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吧! 四、(2010年江苏盐城模拟)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书过善人事 (清)薛福成 嘉庆十九年,淮南州县旱饥。含山滨江之乡,有铜城闸镇者,岁比有秋,邻县饥民扶老襁幼就食者数千人。乡人大惊,为阖户罢市,自门隙 之。众无所得食,益汹汹。处士过实圃先生恐有变,亟出慰之曰:“诸君饥求食,当谋所以食尔,请与诸父老议之。”明日集里中好善者,富出财,贫输力,自倡巨赀,绸缪经纪,张席隙地以居之;老羸妇孺,计口赋食;佣其壮者于四乡农户,俾自食其力;寒有襦,病有药,殁有棺,孕且育者厚Q之;给以旷壤,课对蔬菜;储水具,警火灾。其冬,山乡得雨。遗丁壮以所得佣值,归而种麦,麦熟,乃各挈妇子归,欢声彻衢巷。呼曰:“善人,善人。”由是四方至者,皆知有过善人云。 余同年友竹潭孝廉,先生孙也。光绪五年正月,竹潭手一册,请余书其事;且述先生训曰:“吾家仅万金产,以振饥耗其半。次年,岁大穰,粜谷倍~利,遂复其初。人何惮而不为善哉!”余谓此先生勉子孙为善之言耳。若豫存获报之心,则计较得失,必不能破产以求仁;即勉之,而报非可必得,将遂不振人之急乎?彼其时但以活人为心耳,虽尽耗其产何虑!惟然,故仁术无不周,而泽之被人者弘;卒受天佑,其产可复,而其后必昌,报施之理然也。嗟夫!方饥氓索食汹汹,人以引避为智,相率闭拒,则彼计无复之,势将剽夺,一乡被其患,而过氏无独全之理。先生挺然以一身肩其任弭变之智与恤难之仁兼至究亦无损于其家。故知存计较得失之心者,公与私两失;去计较得失之心者,公与私两得。通是义也,虽任天下事可也。 过先生讳华,字曙初,号实圃。他行多可述者,非大义所存,故不着。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阖户罢市 阖户:全家 B.亟出慰之曰 亟:急速,赶快 C.以振饥耗其半 振:通“赈”,救济 D.一乡被其患 被:遭受,蒙受 解析:选A。阖户:关门。 2.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属于过善人的善举及善举给人的启示的一组是(  ) A.次年,岁大穰,粜谷倍蓰利,遂复其初通是义也,虽任天下事可也 B.呼曰:“善人,善人。”由是四方至者,皆知有过善人云 C.人何惮而不为善哉若豫存获报之心,则计较得失,必不能破产以求仁 D.明日集里中好善者,富出财,贫输力,自倡巨赀存计较得失之心者,公与私两失 答案: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善人在饥民因求食不得而更加喧扰不安的时候,主动出面安慰饥民,后又联合其他喜欢做善事的人救济饥民。 B.淮南州县饥民在过善人和其他爱做善事的人的帮助下,最终在过善人的家乡自食其力,安居乐业。 C.在因行善而损耗一半家产的第二年,过善人又遇上大丰收的好年成,因卖谷获利,其家产又恢复如初。 D.过善人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是做天下大事,如果事先去掉计较得失之心,那么于公于私都会有所得。 解析:选B。“最终在过善人的家乡自食其力,安居乐业”的说法有误,文中说他们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4.(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诸君饥求食,当谋所以食尔,请与诸父老议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余谓此先生勉子孙为善之言耳。若豫存获报之心,则计较得失,必不能破产以求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斜线(/)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开。 先 生 挺 然 以 一 身 肩 其 任 弭 变 之 智 与 恤 难 之 仁 兼 至 究 亦 无 损 于 其 家 答案:(1)①大家因饥饿前来讨饭,(我们)应当商议解决你们吃饭(问题)的办法,请允许我同诸位父老商议一下。 ②我认为这只是过老先生勉励子孙做善事的言论罢了。如果事先就存有获得回报的心理,那么就会计较利害得失,一定不会损耗自己的家产来求得仁义。 (2)先生挺然以一身肩其任/弭变之智与恤难之仁兼至/究亦无损于其家 参考译文: 嘉庆十九年,淮南州县发生旱灾饥荒。依山傍水的地方有个铜城闸镇,连年收成良好,邻县饥民扶老携幼来乞讨求食的有几千人。乡里百姓非常惊惧,全都关上门,停止营业,从门缝里面窥视那些饥民。饥民们没有办法找到吃的东西,更加喧扰不安了。处士过实圃先生担心有意外的变故,赶忙出来安慰他们说:“大家因饥饿前来讨饭,(我们)应当商议用来解决你们吃饭(问题)的办法,请允许我同诸位父老商议一下。”第二天,他把乡里那些好行善事的人集中起来,(要求)有钱的拿出钱来,没钱的出点儿力气,自己率先捐出了大量财物,用心谋划张罗,在空地上铺上席子好让他们住下来;对年老体弱的人及妇女儿童都按人数分发粮食;雇用那些年轻力壮的到四方的农户家里,督促他们自食其力;冷了有短袄穿,病了有药提供,死了还有棺木,对怀孕将要生育的妇女就优厚地周济她们;提供给他们空旷的土地,督促他们自种蔬菜;并准备了一些装水的器具,防备火灾的发生。当年冬天,灾民的家乡下了雨。把受雇的丁壮劳力应得的报酬给了他们,让他们回去播下麦种,麦子成熟后,就各自带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回去了,欢声笑语响彻街巷。(他们)还喊着:“善人,善人。”从这以后,各地到这里来的人,都知道有一个过善人。 和我同年中举的好友竹潭,孝顺廉洁,是过善人的孙子。光绪五年正月,竹潭手里拿着一本书,请我写下过善人的事迹;并且讲述过善人的训导说:“我们家仅有万金家产,因为救济灾民损耗了一半。第二年,获得大丰收,出售谷物又获得五倍的利润,于是又恢复了最初的家产规模。人们为何害怕(损耗自己的利益)而不去做善事呢?”我认为这只是过老先生勉励子孙做善事的言论罢了。如果事先就存有获得回报的心理,那么就会计较利害得失,一定不会损耗自己的家产来求得仁义;即使勉强去做了善事,但回报并不是一定可以得到,那么就不去救济别人的急难了吗?他那时只是把救活饥民当成自己心里唯一的想法,即使耗尽他的家产又会顾虑什么呢!这样,施行仁德没有不周全的,享受到恩泽的人也就很多;最终受到上天的保佑,他的家产也可恢复,而他的后代也一定昌盛,回报那施行恩德的人的道理就是这样的。啊!当那些饥民喧扰不安地索要食物之时,人们认为回避是明智之举,一个接一个地关门拒绝,那么饥民没有别的办法,势必抢夺,一乡之人都将遭受这个祸患,过家也无独自保全的道理了。过老先生积极主动地凭借一己之力肩负起这一重任,消除变故的智慧和体恤苦难之人的仁心同时具有,最终也没有损害到自己的家业。由此可知,事先存有计较得失的心理的人,于公于私都会有所失;摒弃计较得失的心理的人,于公于私都会有所得。明白这个道理,即使是做天下大事也是可以的。 过先生名华,字曙初,号实圃。还有很多可以记述的事迹,因为不是大义所存,所以没有花笔墨去写。

文言断句 1.通文意 理解内容和断句是密切相关的。碰到断句篇章,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章,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2.抓标志 明辨文言文的句读,有几个重要标志: (1)有此文言词常常居于句首,如:发语词,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表敬意的副词“窃”“请”“谨”“敢”等,这些词常用在一句话的开头,有领起全句的作用,前面可断句。 (2)有些关联词常用在句首,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这些词的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3)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4)句末语气词,如“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这些词的后面可断句。 (5)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这些词的前后都可断句。 3.察对话、引用 文言文中人物对话、文句引用,常用“曰”、“云”、“言”等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时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4.懂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诸如年龄、称谓、纪年纪日、官职等方面的知识,也有助于我们正确断句。古文化常识内容较多,涉及古人的衣、食、住、行、礼等各方面,高考一般考查课本里学过或涉及的文化常识,因此,我们在复习中要做有心人,将课本上出现的文化常识熟记于心,这样才能从容应试。 5.知语法 文言文语序,除特殊句式外,基本上和现代文语序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一般在中心词前。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6.明修辞 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好用对偶、排比、反复、对比、顶真等常用文言修辞格,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 (1)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做了主语。 如下面运用了顶真的句子: 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2)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骈散结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 (3)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手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反复多次。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 7.依总分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如: 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这段文字始句为总起句,故应断句。接着紧承始句,发“叹”,其中“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为总叹。下文分“夷以近”、“险以远”而至者“多”、“少”及其原因、结果,“有志者”“力不足”、“有志与力”而“无物”“相”者、“力足以至(而不至)”者、“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几种情况进行讨论,最后又用“此予之所得也”作结。辨明哪些是“总”、哪些是“分”,又“分”几层,就可以大致断句了。 8.辨句式 (1)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的“句式”,如感叹句、骈偶句、问答句、对应句等,利用它们,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正确断句,从而理解句意。 (2)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者,……也”这种典型的判断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何……之有”、“唯……是……”等宾语前置句式。 (3)文言固定句式,如:“如……何”、“况……乎”、“何(以)……为”、“无乃……乎”、“得无……乎”等。还有“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何以”、“于是”、“然则”这些复音虚词,记住这些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附:文言文断句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姑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 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文言固定句式的翻译 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2.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 例如: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例如:故患有所不避也。 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例如:几无所逃死。 5.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例如: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6.如……何,译为“对……怎么办”。 例如:如太行、王屋何? 7.奈……何,译为“把……怎么办”。 例如:三老不来还,奈之何? 8.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 例如: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9.所以,译为“用来……的”“……的原因”“……的方法”。 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此世所以不传也。 吾知所以拒子矣。 10.不亦……乎,译为“不是……吗”。 例如:以此为政,不亦惑乎? 11.何……焉为,译为“有什么……呢”。 例如:夫子何命焉为? 12.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 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3.庸……乎,译为“难道……吗”。 例如: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4.其……乎,译为“难道……吗”。 例如: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 15.得无……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 例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6.无乃……乎,译为“恐怕……吧”。 例如: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17.……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或“大概说的就是……吧”。 例如: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18.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例如:吾孰与徐公美? 吾与徐公孰美? 19.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 例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20.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 例如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21.有……者,译为“有个……人”。 例如: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201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文言文阅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