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

发布时间:2019-08-29 09:57:03

14《清明上河图》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结合课文理解“阡陌、风俗世情、参差、茶肆、车水马龙、鳞次栉比、摩肩接踵、戛然而止、鸟瞰、惟妙惟肖、市井”等词语。

2.理解重点句。

(1)“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

(2)这充分表现了画家概括生活,提炼素材的非凡才能和绘画技艺的高超。

3.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理解、综合概括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品味《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风俗世情之美。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感情朗读,感受《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美。

(二)学生学法

通过自学课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重点难点,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特点,体会图画表现出来的美。

2.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地位。

(二)难点

1.了解图画对北宋风俗世情的表现。

2.对重点句“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的理解。

(三)解决办法

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感情朗读解决重难点。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启发学生想象图画的美。

2.引导学生学文,讨论交流,相机指导。

(二)学生活动设计

1.通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重点问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开想象。

3.学生质疑问难。

五、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我国的古代文化光辉灿烂,在浩瀚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灿的明珠。(板书课题)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跟随作者来领略《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绮丽风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字词,指读。

汴梁、萌动、阡陌纵横、古柳参差、吆喝、握篙盘索、鳞次栉比、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戛然而止、鸟瞰、惟妙惟肖

2、指读课文思考:清明上河图分为几个部分?描绘了哪些地方的景象?(正音)

(板书:三部分:市郊田野、汴河两岸、热闹街市)(①市郊、田野:薄雾、树林、农舍、农田、赶集的人们,运货的骡马、大船。景物清新,富有活力。②汴河两岸:画了屋宇、古柳、茶肆、船只、拱桥、车马、行人及船工。一派繁忙喧闹景象。③街市:酒楼茶肆、宅第店铺、货物、市招、士农工商。一派繁荣昌盛景象。)

 

3、学生质疑。(师生梳理问题。有些问题可当场解决。如:“宅第”、“市招”等)

4、师:同学们,既然这幅图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极其珍贵的代表作品,那么肯定有它画得很好的位置,下面咱们通过文字再来一部分一部分仔细地欣赏一下这幅画,把你认为画得特别妙的地方画下来。

 

(三)自读课文,领悟特点

1.提出要求,布置自学。

出示:用自己最喜欢的读书形式读全文,思考:自学生字词,这幅画都画了什么?咱们来一部分一部分地欣赏,勾画你觉得很奇妙的句子。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第一部分:

重点句子一:初春的清晨薄雾尚未散尽,一片枝芽萌动的小树林,数间农舍掩映其间;农田初绿,阡陌纵横,赶集的人们和驮运货物的骡马从条条道路向城里进发。

(1)学生自主汇报。

(2)掩映其间、阡陌纵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觉得这样画得很妙?(早晨的特殊天气,细致地刻画植物)

(3)指导感情朗读。

 

 

重点句子二:

桥上桥下,许多行人驻足观看。从人们张嘴挥手臂的动作中,似乎听到了船工们吆喝的号子声和众人的喝彩声。

(1)理解生字词意。

(2)想象,通过作者描绘的画面,你能听到怎样的号子声和喝彩声?

(3)指导感情朗读。

 

重点句子三:这里酒楼茶肆、宅第店铺鳞次栉比,货物五光十色、种类繁多,市招高挂,买卖兴隆。街市上,士农工商,男女老幼,骑马的,乘轿的,购物的,叫卖的,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真可谓“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好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1)学生自主汇报。

(2)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什么意思?

(3)你能想象一下街道上是什么情景吗?(繁荣昌盛的景象)

(4)指导感情朗读。

 

4.朗读练习。

读2、3、4自然段。(读出各自特点,饱含作者赞美之情。)

5.图画中画了这么多内容,它究竟是什么样呢?读第5自然段,了解图的整体特点。从哪儿可以看出“这充分表现了画家概括生活、提炼素材的非凡才能和绘

画技艺的高超”?

交流:(以鸟瞰方式构图,图长且窄;人和物众多;笔笔精到,惟妙惟肖。)

朗读本段。

 

第二课时

1、领悟画的重要地位

2、自读首尾两自然段,谈《清明上河图》的地位。(绘画史上的价值,历史价值;

世界艺术长廊中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清明上河图,知道了图画分成了三大部分。而且还欣赏了各个部分都画了些什么内容。这节课,咱们还要鉴赏一下这幅图,看看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极其珍贵的代表作品。,在世界艺术长廊中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二、自学课文5—6自然段。

 

三、重点感知

1、汇报交流。

2、古代绘画中极其珍贵的代表作品。

重点句子一:作者巧妙地利用鸟瞰的构图方式,将浩大繁复的场面妥帖地置于长不过两丈、高不过一尺的画面上。

(1)学生自己汇报。

(2)什么是鸟瞰,什么是构图方式?(在上面望下面,将要描绘的对象放入图画中的相应位置。)

(3)浩大繁复的场面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指的是什么?

联系句子:据统计,全图共画人物五百五十余个,各种牲畜五六十匹,不同车轿二十余辆,大小船只二十余艘,各种房屋三十余幢。

(4)师:将这么多的人,这么多的车,这么多的房子和船都画入一幅长不过六米,宽不到一米的画面中。你们可以做到吗?这就是作者的(构图方式)。

(5)指导感情朗读。

(6)同学们,作者绘画技巧上更令人惊讶的还有什么?

 

重点句子二:无论是状物还是画人,笔笔精到,一丝不苟,达到了生动准确、惟妙惟肖的境界。

(1)学生自主汇报。

(2)同学们,什么是惟妙惟肖啊?(像真的一样。)这里是指的什么惟妙惟肖啊?

(3)联系上文,还记得作者描绘什么景象,让我们觉得惟妙惟肖吗?(大船过桥,街市上的热闹景象。)

(4)这位画家厉害吗?来,让我们带着钦佩的心情读读这个自然段。

(5)回到中心句:“《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极其珍贵的代表作品。,在世界艺术长廊中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现在大家理解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极其珍贵的代表作品了吧!但是后半句,为什么又说它还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呢?咱们联系第六自然段再读读吧。

3、体会文化遗产。

重点句子:《清明上河图》不仅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因为它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当时的风俗人情、桥梁建筑、道路交通、人际关系等,还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成为研究我国宋代社会各方面情况的极其珍贵的形象资料。

 

四、总结

1.本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对祖国灿烂的古

代文化感到自豪。)

2.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背诵喜欢的片段。

清明上河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