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培优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第五章增分练13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含解析

发布时间:2019-10-17 05:20:24

增分练13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增分练第26  

(2018辽宁沈阳调研)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关于图中四地地貌成因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向斜谷地,——背斜山地

B.——向斜谷地,——向斜山地

C.——向斜平原,——背斜山地

D.——背斜平原,——向斜山地

2.图中有可能形成溶洞的岩层是(  )

A. B.

C. D.

答案1.B 2.C

解析1,甲地为向斜谷,乙地为向斜山;丙地是平原,但不是背斜构造;丁地是变质岩,断层上升形成山地,既不是背斜也不是向斜。第2,为变质岩,为页岩,为石灰岩,砂岩。溶洞可形成在降水较多的石灰岩分布区。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  )

A.断层形成时间早于地层

B.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相同

C.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

D.岩层断裂之后相对下降

4.图中区域(  )

A.a处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水条件

B.b处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

C.c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

D.d区的石灰岩形成喀斯特地貌

答案3.D 4.D

解析3,地层被断层切断,因此断层形成时间晚于地层;形成的内力作用为变质作用,形成的内力作用为岩浆活动;是岩浆喷发形成的山地;根据断层两侧岩层的相对位置可判断,岩层断裂之后相对下降。第4,从图中可以看出,a处地质构造为背斜,具有良好储油气条件;b处为喷出岩,而花岗岩为侵入岩;c处位于断层处,不适宜建坝蓄水;d区的石灰岩为可溶性岩石,可形成喀斯特地貌。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这是唐朝诗人胡玢的诗。读某河段示意图,完成第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6.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

A.流向

B.含沙量

C.汛期

D.流量

答案5.B 6.A

解析5,由等高线凸出方向和指向标确定,河流应自北向南流。西岸冲刷较强烈,为侵蚀岸,东岸为堆积岸;数家新住处应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平坦的堆积岸,乙处位于河流凸岸,为堆积岸。第6,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形成高山和盆地,地势的高低影响河流的流向。

下图为我国两广地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7~8题。

7.处的构造地貌为(  )

A.背斜

B.向斜

C.背斜谷

D.向斜谷

8.处山峰在当地有飞来峰之称,其形成过程是(  )

A.向斜沉积断裂

B.向斜断裂沉积

C.向斜侵蚀断裂

D.向斜断裂沉积侵蚀

答案7.C 8.D

解析7,处地貌为谷地,岩层中心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第8,图中处山峰底部根据岩层的弯曲状况判断是向斜。处左边和右边的岩层发生了错位,形成断层活动。T1T2岩层在此堆积,后来在外力的侵蚀作用下,形成了现在的景观。

下图为某内陆湖及周边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第9~10题。

9.图中(  )

A.甲处以变质作用为主

B.乙处以流水作用为主

C.丙处沉积作用形成凹岸

D.地层形成顺序是③②①

10.据图中信息推测,湖泊(  )

A.是由于岩层断裂下陷积水形成

B.冬季水位高是因气温低、蒸发弱

C.水位下降,流域面积不断缩小

D.对丙河的流量仍具有调蓄作用

答案9.B 10.A

解析9,据图可知,甲处以岩浆活动为主,并非变质作用,A项错误;乙处以流水作用为主,为河流的堆积地貌,B项正确;丙处受流水侵蚀形成凹岸,C项错误;读图可知,图示地区先形成沉积岩再有岩浆侵入,所以最后形成,地层位于之下,所以最先形成,D项错。第10,该处出现断层,湖泊可能是构造湖,岩层断裂下陷积水形成,A项正确。

构造等高线是指在地质图上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可以直观地反映岩层的形态。下图为某区域同一岩层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示意图(单位:)。读图,完成第11~12题。

11.图示地质构造是(  )

A.背斜 B.向斜

C.山脊 D.谷地

12.图中甲处岩层的埋藏深度可能是(  )

A.280 B.360

C.420 D.480

答案11.A 12.A

解析11,由示意图中的构造等高线判断等高线的数值由外向里减小,根据岩层的弯曲形态判断图示地质构造是背斜。第12,根据构造等高线的数值判断甲处岩层海拔为60,根据地形等高线数值判断其海拔为300~400,因此该岩层的埋藏深度应为240~340米。

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段河谷横剖面,T1~T4为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一种阶梯状地貌)。该阶地是原为洪水位下的河床或河漫滩,后经地壳运动演变形成的。读图,完成第13~14题。

13.图示阶地的形成过程是(  )

A.流水沉积地壳下降流水侵蚀

B.流水侵蚀地壳下降流水沉积

C.流水沉积地壳上升流水侵蚀

D.流水侵蚀地壳上升流水沉积

14.该河段在阶地形成过程中(  )

A.河谷不断拓宽变浅

B.水流速度呈变快趋势

C.东南岸以沉积为主

D.不受风力侵蚀的影响

答案13.C 14.B

解析13,T1~T4颗粒物是由流水沉积而成。古河床和河漫滩部分相对比较平坦,后地壳多次分阶段上升,河流继续下切,形成多级阶地。故选C项。第14,伴随地壳上升,落差增大,流速加快,河流侵蚀以下蚀为主,A项错;东南岸露出基岩,应该是表层沉积物被侵蚀所致,C项错;露出水面的阶地在少雨季节可能受风力侵蚀,D项错。随着地壳抬升,河谷不断变窄,水流速度加快,B项正确。

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世界上有许多谷地。从形态上看,U型谷,如挪威峡湾;V型谷,如雅鲁藏布江谷地;型谷,如东非大裂谷。谷地对气候、生物、水文等影响很大,河谷往往也是人类活动集中的地区。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某河谷剖面简图,该谷地沿线无断层。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图中该形态河谷的形成过程。

(2)河谷地区有大量的河相沉积物,请你说出河相沉积物在空间上和颗粒上的特点。

(3)河谷地区往往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河谷地带对古人类活动的有利影响。

答案(1)冰川侵蚀作用,形成U型谷;后来冰川后退,谷地中河流的下切侵蚀,形成V型河谷。

(2)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的磨圆度越来越好、越来越细;沉积物有层理结构,分选好。

(3)谷地海拔低,热量充足;谷坡有森林和草地,提供木材、牧场,可狩猎;谷地中的河流,提供饮用、灌溉水源,可捕鱼和运输;河流带来泥沙堆积,提供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发展种植业,提供粮食。

解析(1),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所处纬度高,地质历史时期,冰川发育,受冰川的侵蚀,形成U型谷;冰川消融后,谷地受河流的侵蚀,形成V型河谷。第(2),越往下游,河流携带物质受到的冲刷和摩擦时间越长,沉积物的磨圆度越好;河流下游,河水的流速减缓,搬运能力减弱,沉积物较细;同时受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的影响,沉积物具有层理结构。第(3),河流谷地的热量、水分、土壤、植被等条件较好,利于人类的活动。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所示为雅鲁藏布江某段(自西南流向东北)夏季分布状况,该地区河流所在河谷年雨量仅140毫米,集中在49,10月至次年3月气候干旱,盛行偏北风。河谷阶地和沙洲上植被稀少。

(1)说出PQQR两段河谷地形的差异,并指出产生差异的影响因素。

(2)说明QR河段沙洲形成过程。

(3)分析甲地沙丘形成过程。

(4)有人提议在R处筑坝发电,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差异:PQ为峡谷,QR为宽谷。影响因素:岩石硬度、河流流速。

(2)QR段上游河流流速快,侵蚀能力、搬运能力强,携带泥沙量大;QR段流速缓慢,泥沙沉积,形成沙洲。

(3)(甲处上风向,河床宽阔,)冬季枯水期大片沙滩裸露,偏北风将沙搬运至甲处,因山地阻挡,风速减小,风力沉积形成沙丘。

(4)赞同。理由:R处为峡谷,筑坝工程量小,上游为宽谷,有利于储水(或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或不赞同。理由:水量小,可能导致生态破坏(或可能诱发地质灾害)(选择其中一种观点作答即可)

解析(1),PQ段河谷狭窄,为峡谷地形,QR河谷较宽阔,为宽谷地形。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岩石硬度与河流流速。岩石坚硬,侵蚀慢,反之,侵蚀快。落差大,流速快,河道窄深。反之,河道宽浅。第(2),图中QR段上游河流流速快,侵蚀能力、搬运能力强,携带泥沙量大。在QR段流速缓慢,携带泥沙能力小,泥沙沉积,形成沙洲。第(3),甲处盛行偏北风,上风向河床宽阔,冬季枯水期大片沙滩裸露,偏北风将沙搬运至甲处。受南侧山地阻挡,风速减小,风吹送的沙尘沉积形成沙丘。第(4),从地形条件分析,R处为峡谷,筑坝工程量小,上游为宽谷,有利于储水,且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所以赞同。结合该地降水量可知,河流水量小,电站建设可能导致生态破坏,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所以不赞同。

2020新培优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第五章增分练13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含解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