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六中2012届高考语文模拟最后一卷试题

发布时间:2014-11-19 12:11:14

合肥六中2012年高考模拟考试最后一卷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66)

一、(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关于“中国宣纸文化”的定义

①给“中国宣纸文化”下定义,首先要反映中国宣纸文化的特质。中国宣纸,自古以来,实为泾县宣纸,冠以“中国”,是因其在中国独一无二,不同凡响,也表明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地位。宣纸是先以青檀树皮为主要原料,掺和主要配料的沙田稻草,并在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用特殊的方式加工而成的,主要供作书画等之用的特种精良纸张。由于这种高级精良纸张具有文化的复合性,因此完全可以把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加以研究和对待。

②宣纸主要作为书画的载体,从文化结构来看,它是文化的物的层面,是文化的外层,或谓是一种物质文化。但事情又绝非那么简单。因为宣纸作为一种人们长期使用并保藏的特殊的文化用品,它作为器物的一面,是一种人们对象化了的劳动;它作为凝聚在其上的心智结晶,又凝聚了文化核心层中的文化心理状态。无论书法还是绘画,只要是成熟的,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也就是说,宣纸既是物质文化中的一种,是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更何况,作为手工造纸技术日臻完善,其本身发展就反映了造纸技术的进步,也体现出其自身又是一种科技文化。

③“中国宣纸文化”的定义应反映宣纸和书法绘画相互关系的特质。由以书法绘画为特质的东西所决定,这就构成宣纸文化使其自身有着区别于其它文化的东西。厘清宣纸文化的特质,有助于我们明确宣纸文化研究的目标和方向,最要紧的一点,作为对宣纸文化的研究,我们既要研究它作为器物文化共性的东西,又要研究它更为本质的独具特色的东西。

④作为“中国宣纸文化”的定义,要反映中国宣纸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如要反映宣纸和书法、绘画的关系,要反映宣纸在文房四宝中特殊地位,要反映宣纸和历史典籍的印制以及历史上印刷行业的关系等。

⑤作为“中国宣纸文化”的定义,要反映历代劳动人民认识自然、推动造纸术进步的内容。“宣纸是我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离了她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宣纸技术的不断臻于完善,是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摸索实践的结果,宣纸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它闪烁着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之光。

⑥作为“中国宣纸文化”的定义,要反映特定人群和家族世代的特别贡献。根据可见的文献记载,小岭曹氏对宣纸的创造发明,对宣纸技艺的传承起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这就使宣纸文化和宗族、家族文化紧密的结合了起来。

⑦“中国宣纸文化”的定义,还要把宣纸文化和安徽的地域文化结合起来考虑。宣纸文化是皖南徽州文化的一种延伸和回应,是亚徽州文化的典型代表。宣纸是古徽州文化,特别是古徽州造纸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⑧此外,“中国宣纸文化”的定义还要有一定的历史感和包容性,所谓历史感,就是要体现文化的传承性和发展性,所谓包容性,就使要体现其它文化对宣纸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⑨综上所述,笔者试给“中国宣纸文化”下一个定义:

⑩中国宣纸文化是以泾县小岭曹氏为代表的皖南人民千百年来在总结先前纸业文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主要作书法和绘画载体的,并逐步超出地域文化而形成的,集器物文化和精神文化于一体的创造性的雅俗共具的杰出的中华文化。

1.从原文看,下列对“宣纸文化的复合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纸文化的复合性是指既是处于文化的外层的物的文化,同时也是一种处于文化核心层中的精神文化。

B.宣纸文化的复合性是指作为纸张,具有物质的特点,世代工匠积累的造纸工艺使它有了科技文化特点。

C.宣纸文化的复合性是指宣纸既具有它的物质的特点,也体现一种精神文化,还具有科技文化的特质。

D.文化的复合性是指宣纸是用树皮和稻草加工而成,主要是为了书画等活动的含有文化目的的物质特性。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纸的精神文化包括凝聚在其上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造纸技术、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

B.宣纸是为艺术服务的,但它本身就是艺术品,因为小岭曹氏对宣纸的创造发明和传承起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C.宣纸有一定的历史感和包容性,历史性指它体现了文化的传承性和发展,包容性指它对其它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D.宣纸文化具有鲜明地域性,它是古徽州文化特别是古徽州造纸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亚徽州文化的典型代表。

3.作者给宣纸文化所下的定义包含了哪四点因素。(每点不超过5个字)(3分)

答:

二、(3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操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违迕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孤非徒对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孤闻介推之避晋封,申胥之逃楚赏,未尝不舍书而叹,有以自省也。奉国威灵,仗钺征伐,推弱以克强,处小而禽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谓天助汉室,非人力也。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三国志·武帝纪》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桓、晋文所以称至今日者 垂:流传

B.臣若获,放在他国 戾:罪行

C.然欲孤便尔委所典兵众 捐:捐献

D.心之所虑,何向不 济:成功

5.下列加点词用法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乐毅伏垂泣 ②弃甲曳兵

B.①食户三万,德堪之 可胜道也哉

C.①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秦三世矣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吾乎

D.①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国家倾危 ②于其身也,耻师焉

6.下列对原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操说自己生活在汉末动乱割据的时代,虽然有一定的抱负,但今日的尊贵远远超出了当初的心愿。

B.曹操把平定安天动乱和个人的际遇相联系,意在表明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出于社会责任,而非个人野心。

C.曹操通过乐毅、蒙恬的事例,表明了自己对忍辱负重、报恩忘身的品德的敬重,对朝廷、皇上的忠诚。

D.曹操深感不能功高盖主,所以奉还了大部分封邑,他还坦然陈述自己不交还兵权是因为时机不成熟。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答:

2)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题画

(清)郑燮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8.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第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竹子身处的恶劣环境。

B.第二句表现了竹子在逆境中的顽强和不屈。

C.“扫云扫雾”表现了竹子的崇高精神追求。

D.本诗委婉含蓄地批评竹子好高骛远的缺点。

9.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表达技巧是什么?请简要赏析。(4)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赢粮而景从。 (贾谊《过秦论》)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

③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④忽魂悸以魄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⑥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东篱把酒黄昏后,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三、(2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梁实秋

①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

②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③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证。因为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

④我的朋友肖丽先生卜居在广济寺里,据他告诉我,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洁,天空如洗,他独自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宝殿的石阶上,翘首四望,月色是那样的晶明,蓊郁的树是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他忽然顿有所悟,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我相信一个人常有这样的经验,他的胸襟自然豁达寥廓。

⑤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世界有太多的东西不时地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一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呀!一只苍蝇撞在玻璃窗上挣扎不出去,一声“老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漩涡里去。至于“催租吏”一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是“石壕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了。这还是外界的感触,如果自己的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都意马心猿,则虽处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片,忙成一团,六神无主,暴跳如雷,他永远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

⑥如此说来,所谓寂寞不就是一种唯心论,一种逃避现实的现象吗?也可以说是。一个高韬隐遁的人,在从前的社会里还可以存在,而且还颇受人敬重,在现在的社会里是绝对的不可能。现在似乎只有两种类型的人了,一是在现实的泥溷中打转的人,一是偶然也从泥溷中昂起头来喘口气的人。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几口新空气。喘几口气之后还得耐心地低头钻进泥溷里去。所以我对于能够昂首物外的举动并不愿再多苛责。逃避现实,如果现实真能逃避,吾寤寐以求之!

⑦有过静坐经验的人该知道,最初努力把握着自己的心,叫它什么也不想,而是多么困难的事!那是强迫自己入于寂寞的手段,所谓参禅入定完全属于此类。我所赞美的寂寞,稍异于是。我所谓的寂寞,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一刹间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怅惘。但是我有一刻寂寞,我要好好地享受它。

1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作者认为环境安静才可享受到寂寞,所以文章开头写的宁静环境就是后文寂寞产生的唯一根源。

B.享受寂寞就是拒绝外在的喧嚣和吵闹、俗务和搅扰,拒绝内在的欲望,享受心灵的自足与安详。

C.现实生活不是处处如意的,人生时时有烦恼,要超脱这些就要保持追求作者所谓的寂寞的意愿。

D.作者笔下的寂寞不是百无聊奈的感受,而是热爱生活的人一种灵魂深处最自然状态的生命体验。

E.第三段中作者在教堂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感到自己的“渺小”,只是因为教堂环境的伟大庄严。

12.从全文看,“寂寞是一种清福”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答:

13.一、二段环境描写运用了那些方法?请简要赏析。(6分)

答:

14.有人认为“寂寞”与环境关系最大,也有人认为与心灵关系最大。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共84)

四、(24)

1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3)

A.痊愈 忽悠 慢条斯理 有则改之,无则加免

B.隔阂 联袂 既往不纠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C.菲薄 欧洲 怡笑大方 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D.收讫 誊写 文雅娴静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A.几年前,某些国内品牌手机取得巨大的市场份额,甚至一度可以与国外品牌分庭抗礼,但近来外国品牌调整战略,市场份额有很大提升。

B.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镇评选标准严格,安徽省千年古镇三河镇,肥西县小井庄、启明、新光、鸽子笼村和肥东县的瑶岗村忝列其中

C2011中国安徽第八届国际汽车展览会期间,展厅里不绝如缕的看车市民除了参观绚烂夺目的展车,还可欣赏精彩的表演,享受周到服务。

D.作为已亡的大明皇室的后裔,朱耷的天地全都沉沦,只能在纸幅上拼接一些枯枝、残叶、怪石等,张罗出一个个地老天荒般的残山剩水。

1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准确的一项是(3)

A.“把城市这块‘田地’分成众多块,利用数字定位系统,让每一块地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有人管。”合肥城管部门今年将加快推进“数字城管”建设的步伐。

B.药品生产流程中有层层“关卡”:原料进出厂时药企要自检,药品出厂时,药监部门要强制抽检,进入市场后,药监部门还会针对不同药品进行不定期抽检。

C.“六公里”由抗日战争时期美国“飞虎队”命名,它位于“抗日生命线”滇缅国际公路上(史迪威公路),因距离海棠溪车渡码头六公里而得名。

D.桑德斯说:“城中村被许多爱面子的政府视为毒瘤,是健康都市的不良生物;《落脚城市》则更强调其动态发展。因为它可能是经济与文化繁荣的诞生地。”

18.找出下面文字中的四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4)

①安徽省集中文化项目,加强版权保护,加快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打造千亿元文化产业。②我省一家公司正在打造的动画连续剧《黄山传奇》,展示了徽风皖韵的独特魅力,在国际市场一亮相就备受欢迎。③公司在上映前由于在安徽省版权交易中心进行了登记,作品的经济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与挖掘。④我省还将文化产业作为独立板块参加徽商大会赴香港招商,首开了内地文化产业境外招商的先河。⑤安徽文化产业增加值已经连续5年达到30%的增速,文化产业占GDP比重达到 4%,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序号

19.下面的材料对相声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文字,不超过50个字。(5分)

相声是一种曲艺,由传统口技发展而成。它吸取了民间讲故事、说笑话的手法和戏曲中的喜剧因素,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具有幽默风趣的特点。内容多为讽刺,也有用来歌颂新人新事的。根据表演人数的多少,可分为单口相声、对口相声和群口相声三种,以对口相声为基本形式。

20.王如飞同学虽然学习成绩不理想,但在本届学校运动会上打破100米校纪录,获得冠军。同学们向他表示祝贺,班主任也就他的100米速度,适时对他进行鼓励。请你补写出以下对话内容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语境,简明得体。(6分)

班长赵品优说:“王如飞同学,祝贺你100米比赛打破校记录,为班级争了光!”

王如飞谦虚地说:①“ 。”

学习标兵李学佳说:“王如飞同学100米获得冠军,全班同学都为你骄傲。”

王如飞不好意思地说:②“ 。”

班主任张老师勉励他说:③“ 。”

五、(60)

21.阅读下面的文字,请以“太阳与烛光”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太阳光芒万丈,普照万物;烛光闪闪烁烁,照亮一室。太阳光辉灿烂,烛光光亮温馨。太阳光热无穷,烛光短暂美丽。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合肥六中2012年高考模拟考试最后一卷

语文参考答案

1CA、以偏概全,宣纸文化“复合性”还有科技文化的内涵。B、以偏概全,物质文化解释符合原意,但是精神文化只涉及到纸张背后凝结的技术文化,实际上还有很多方面,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D、以偏概全,文化的复合性不是仅仅只表面的树皮和稻草这个物质性和用作书画的文化性。)

2DA、范围不当,造纸技术不属于精神文化范围;B、强加因果,原文中阐述道宣纸是一件艺术品的理由是宣纸技术的不断臻于完善,是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摸索实践的结果,宣纸文化是劳动人们创造的优秀文化,它闪烁着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之光;C、曲解文意,包容性指其它文化对宣纸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3答案:地域特点、历史传承、自身特质、文化包容性(答对一点不给分,两点1分,三点2分,四点3分)

4C放弃

5A修饰(B什么/怎么C/D那么/却)

6D“功高盖主”是无中生有

7.参考答案(1)因而被豪强权贵所恨,我恐怕给家族招来灾祸,所以托病还乡了。(以、被动句式、致、故各1分,全句通顺1分)

2)但是我自知就是死也要恪守君臣之义,是不敢辱没先辈的教诲,而忘记先王的恩德。(然、辱、以、判断句式各1分)

附:参考译文

我被举为孝廉时,年纪很轻,自以为不是那种隐居深山而有名望的人士,恐怕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无能之辈,所以想当一个郡的太守,把政治和教化搞好,来建立自己的名誉,让世上的人都清楚地了解我。所以我在济南任国相时,开始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这就触犯了那些朝廷的权贵。因而被豪强权贵所恨,我恐怕给家族招来灾祸,所以托病还乡了。

后来我被征召做了都尉,又调任典军校尉,心里就又想为国家讨贼立功了。

后来我担任兖州刺吏,击败了黄巾农民军,收编了三十多万人。再有袁术在九江盗用皇帝称号,部下都向他称臣,改称城门为建号门。衣冠服饰都按照皇帝的制度。计划已定,有人劝说袁术立即登基,向天下人公开宣布。袁术回答说:“曹公尚在,还不能这样做。”此后我出兵讨伐,擒拿了他的四员大将,抓获了大量部属,致使袁术势穷力尽,瓦解崩溃。还有刘表自以为是皇室的同族,包藏奸心,忽进忽退,观察形势,占据荆州,我又平息了他,才使天下太平。自己当上了宰相,作为一个臣子已经显贵到极点,已经超过我原来的愿望了。

今天我说这些,好象很自大,实是想消除人们的非议,所以才无所隐讳罢了。假使国家没有我,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霸呢!可能有的人看到我的势力强大,又生性不相信天命之事,恐怕会私下议论,说我有夺取帝位的野心,这种胡乱猜测,常使我心中不得安宁。

齐桓公、晋文公名声被传颂至今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兵势强大,仍能够尊重周朝天子啊。从前燕国的乐毅投奔赵国,赵王想与他图谋攻打燕国。乐毅跪伏在地上哭泣,回答说:“我侍奉燕昭王,就象侍奉大王您,我如果获罪,被放逐到别国,直到死了为止,也不会忍心谋害赵国的普通百姓,何况是燕国的后代呢?”秦二世胡亥要杀蒙恬的时候,蒙恬说:“从我的祖父、父亲到我,长期受到秦国的信用,已经三代了。现在我领兵三十多万,按势力足够可以背叛朝廷,但是我自知就是死也要恪守君臣之义,是不敢辱没先辈的教诲,而忘记先王的恩德。”我每次阅读有关这两个人的书,没有不感动得悲伤流泪的。从我的祖父、父亲直到我,都是担任皇帝的亲信和重臣,可以说是被信任的,到了曹丕兄弟,已经超过三代了。

我不仅是对诸位来诉说这些,还常常将这些告诉妻妾,让他们都深知我的心意。我所以这样勤勤恳恳地叙说这些心腹话,是看到周公有《金縢》之书可以表明自己的心迹,恐怕别人不相信的缘故。但要我就此放弃所统率的军队,把军权交还朝廷,回到武平侯的封地去,这实在是不行的啊。为什么呢?实在是怕放弃了兵权会遭到别人的谋害。这既是为子孙打算,也是考虑到自己垮台,国家将有颠覆的危险。因此不能贪图虚名而使自己遭受实际的祸害。这是不能干的啊。

每当我读到介子推逃避晋文公的封爵,申包胥逃避楚昭王的赏赐,没有不是放下书本而感叹,以此用来反省自己的。我仰仗着国家的威望,代表天子出征,以弱胜强,以小胜大。想要办到的事,做起来无不如意,心里有所考虑的事,实行时无不成功。就这样扫平了天下,没有辜负君主的使命。这可说是上天在扶助汉家皇室,不是人力所能企及的啊。然而我的封地占有四个县,享受三万户的赋税,我有什么功德配得上它呢!现在天下还未安定,我不能让位。至于封地,可以辞退一些。现在我把阳夏、柘、苦三县的二万户赋税交还给朝廷,只享受武平县的一万户。姑且以此来平息诽谤和议论,稍稍减少别人对我的指责吧!(盖国梁)

8D(“好高骛远”错误,“委婉含蓄”错误,后两句是直抒胸臆)

9.本诗主要用了托物言志(象征)手法,作者借狂风云雾中摇摆动荡的竹子表达了自己的伟大志向。(答题正确即可,表现手法1分,联系内容2分,主旨1分)(对比也给分)

10 ①天下云集响应 ②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③放浪形骸之外 ④恍惊起而长嗟 ⑤江间波浪兼天涌 ⑥石破天惊逗秋雨 ⑦浊酒一杯家万里 ⑧有暗香盈袖(5分,错字、漏字一句无分)

11参考答案:BD(答对一个给2分,两个给5分,A错误,原文第⑤说如果心猿意马,及时处在寂寞环境中也难以享受到寂寞清福。C错误,作者说了寂寞是随缘所得,无须强求。E错误,感到自己渺小的原因是心灵受到淘洗。)

12.参考答案:①寂寞可以使人心灵空灵悠逸;②可以净化升华精神境界,使人感悟到人生哲理;③可以使人跳出现实羁绊。

13.参考答案: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形结合,第一段写书斋的宁静是正面描写,第二段通过枯枝乱叶的响声、折断声、磕碰声、拍打声反衬了屋外庭院的宁静。②细节描写,炉香烟线笔直上升细微地表现了书斋里的宁静。③夸张,“空气绝对静止,连呼吸都不能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极力地突出环境的寂静。(答对第一点给3分,手法1分,简要分析2分。二、三点答对一个就给3分,明手法各1分,简要分析各2分)

14.示例1:寂寞和心灵关系最大。“寂寞”本文中是指心灵的净化升华。例如历史上的陶渊明生活在东晋黑暗时代,官场腐败,民不聊生,但他能够热爱自然,归隐田园,主要是心远地自偏,做到内心宁静。

示例2:寂寞和环境关系最大。“寂寞”本文中是指心灵的净化升华。例如历史上很多人总是求得名山大川,以求一个有利的宁静的自然环境,从而是自己内心宁静。生活在乱世的人心灵难得宁静,说明内心宁静依赖于外界环境。

15DA、“免”应为“勉”。B、“纠”应为“咎”。C、“怡”应为“贻”。)

16AB忝列其中位列其中,谦辞。C不绝如缕:形容声音细微悠长,也比喻形式危急。D、地老天荒:形容时间久远,不是“荒芜破败”的意思。望文生义。)

17AB“自检”“抽检”后都要改成分号,因为第二个并列句“药品出厂时,药监部门要强制抽检”中有逗号。C句内括号要紧跟被解释的词语后,所以括号内的内容要在“上”前。D“发展”后的句号改为逗号,冒号一般内部一般不用句末符号。)

18.(5分)①在“产业”后加“进程”;③修改方法是把“由于”调到“公司”前;④“首开”或“先河”删去一个;⑤ “增加值”删去。

19...相声是一种由口技发展而成的,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用来讽刺现实,歌颂新人新事的幽默风趣的曲艺。

20.示例:①为班级争光,是我应该做的。(2分)

②我虽然在体育方面成绩尚可,但文化课成绩拖了班级后退。(2分)

③王如飞同学,希望你在文化课成绩上能以100米的速度,奋起直追,迎头赶上。(2分)

21.参照2011年高考安徽卷评分标准。

安徽省合肥六中2012届高考语文模拟最后一卷试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