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说课稿

发布时间:2018-06-29 23:07:16

元素周期律说课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_____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元素周期律》。下面我从六个方面对本课题分析:分别是学习需要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的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板书设计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学习需要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包括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一.学习需要分析

1.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鲁科版《化学(必修II)》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二节。本课时主要涉及第二节第一部分------元素周期律。教材以以前三周期元素为例,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几个方面,归纳整合出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和本质,是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本节教学安排在原子结构的教学之后,由于元素周期律主要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的,原子结构知识是研究元素周期律的理论基础。如此安排,既有利于学生从本质上认

识元素周期律,又有利于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

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金属元素知识和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通过对本章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同时也能使学生以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为理论指导,来探索以后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因此,本章是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元素周期律》一节又是本章的重点之一。通过本节学习探究,揭示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对今后的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了部分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化合价等知识。具备一定知识基础。

2)本章第一节学习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知识,在此基础上,应该说元素周期律已经水到渠成了,为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3)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实验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资料阅读能力,为本节的学习提供了能力基础。

对本节教学内容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学生在图表数据分析、推理方法及实验能力方面尚有差距。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2、认识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周期性排布的结果,从而理

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体验, 学会利用图表对大量数据、事实进行分析、

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2.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和资料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元素周期律的归纳过程中,重视发现意识、让学生在发现中寻找结论,在合作中享受成功。

2、了解元素周期律的重要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实质。

2、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

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四.教法、学法

教法:本节课主要采取引导探究法、实验法、多媒体教学法、数据归纳法、演绎推理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引导、点拨的方式,创设各种问题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进而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完成知识的内化,使书本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 。通过图表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归纳,促进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为教学难点突破提供感性基础.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实验),通过师生双向交流,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猜想论证的思维环节,运用图像处理数据的方法自主建构化学知识,自主发现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五、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说我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中穿插我对重难点的处理和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我将本节课分为四个部分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问题驱动,探究学习归纳总结,成果交流学以致用,性质预测资料阅读,实验验证;深化概括,拓展提升;反馈训练,应用落实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本节课首先讲述关于门捷列夫和瓦德朗的故事,引出元素间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引入今天的新科元素周期律。

【设计意图】以化学史的知识创设课堂学习情境,将故事呈现给学生,不仅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些经典的科学探究范例中所涉及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2. 问题驱动,探究学习

通过要求学生阅读课本11页表格,填写相应的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和核外电子排布,电子层数和原子最外电子层数。

依据表格数据,将大问题分解为3个小问题:

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什么规律性变化?

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现什么规律性变化?

3)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现什么规律性变化?来依次解决。

同学们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课本中提供的原子半径和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数据,画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直方图;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折线图;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与原子叙述的折线图。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通过利用图表对大量数据、事实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自主建构化学知识的能力,也让学生获得周期律的感性知识。

3. 归纳总结,成果交流

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将成果归纳与总结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观点,教师反馈评价再重新的概括,投影核外电子排布的表格;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直方图;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折线图;通过大小不一的小球直观展示原子半径的变化图;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与原子叙述的折线图。学生讨论,教师指导总结。最终得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均呈周期性变化。并从原子机构的角度上解释了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均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归纳和总结的以及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学生回答,让学生有相互参照、相互学习的机会。利用直观的图和表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为教学难点突破提供直观的参照物, 通过学生讨论,以及教师的推波助澜、纠错、把舵,得出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得到理性的升华。

4.学以致用,性质预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是否也随着原子序数的变化而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呈现什么样的规律变化?试从结构角度进行分析预测:金属性是失电子的能力,非金属性是得电子的能力。电子层相同的原子,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增加,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增强失电子能力减弱,也就是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就通过具体讨论第三周期元素的一些化学性质来假设验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依据所学,敢于预测,给予思索。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主动思考中

5资料阅读,实验验证

复习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针对前面的预测学生小组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合作设计实验验证钠、镁、铝金属性的变化趋势。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实验成果。

阅读资料,自主探究

(1) 给出钠镁铝最高价氧化物及其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的图表,让学生判断金属性的强弱

(2) 根据单质与氢气反应的条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的图表,判断SiPSCl的非金属性变化情况

从而归纳得出,第三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由此也就证实了我们刚才的推测。我们也可以把我们这个结论推广到其他周期,得出类似的结论: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再此基础上总结归纳、拓展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用现象揭示本质,寻找素材或实验事实验证猜测。动手操作,真情体验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增强感性认识。答案不是唯一的,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通过提供素材,让学生验证对非金属性递变规律的猜测是否正确,同时明确能证明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事实有哪些。

6.深化概括,拓展提升

提出元素周期律的含义;解释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设计意图】引导我们在研究问题时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并且再次理解结构决定了性质这句的内涵。

7.反馈训练,应用落实

本节课的作业布置充分考虑的教学内容的特点,既注重时效性,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生成知识,又关注课堂知识的延时,体现与下节课内容的衔接,让学生的探究过程和创新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例题1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l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NaMgAl原子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例题2 AB均为原子序数1~20号的元素,已知A的原子

序数为nA2+离子比B2-离子少8个电子,则B的原子序数

是(

例题3 下列水化物按酸性依次增强的顺序排列的是(

A.H2CO3H2SiO3H4SiO4 B.H2SO4HClO4H3PO4

C.H3AsO4H2SeO4HBrO4 D.H3AsO4H3PO4HNO3

六.板书设计

力求清晰、完整,突出重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序数: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二.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1、元素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2、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同一周期 由大逐渐变小)

原因:电子层相同的原子,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增加,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增强,原子半径减小

3、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1)元素的最高化合价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2)最低化合价的绝对值与最高正化合价之和为8(除第一周期)

4、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Na Mg Al Si P S Cl

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原因:核电荷数→原子半径→吸引力→得失电子能力→金属性(非金属性)

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金属性减弱

非金属增强

金属性增强 非金属性减弱

三.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实质: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