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

发布时间: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 作者:吴
(湖南农业大学学尘工作部,湖南长沙 41012
要: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健康成才 和维护学校与社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力量。通过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 建设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及解决对策。 词:新时期:辅导员;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然而,随 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思想文化涌入中国,其中 包括西方腐朽思想的渗透和文化冲击,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因此,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紧迫而重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强调以人为本。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和实践者,因此,必须充分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一、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面临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大学生人数与日俱增,大学生思想日趋 多元化、复杂化,思想政治问题增加,而高校辅导员队伍却发展缓慢,面临严峻 的困难和问题。

(辅导员工作定位不明,职责不清
高校辅导员被誉为高校校园稳定的“定海神针”,是教学秩序的“监测仪 器。辅导员工作包括大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文体、社会实践等方方面面。 总之,凡是与学生有关的,最先想到的必然是辅导员。由于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 工作职能的关系,辅导员的工作难以定位,辅导员往往容易与一般行政人员不分。 为了做好学生综合测评、学生党建、宣传活动等工作,不得不在校内各部门之间 奔波,全力周旋于学工部、教务处、组织部、宣传部、校团委、招生就业处等部 门之间。有时甚至院内一部分学生教务工作也压在辅导员身上,一天24小时全 天服务于学生.使有些辅导员感觉扛着教师的“牌子”干着学生“保姆”的活 儿.这使得他们感到精力分散,疲于奔命,难以继续学习、提升自己,无法对学 生的思想、学习动态认真调研,系统分析。 (二辅导员配备不齐,结构欠合理
随着高校事业的发展,连年扩招,高校大学生人数激增,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客观上需要增加专职辅导员的人数,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根据2000 73日教育部党组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建设的若干意见》规定,高校专职思政队伍按照1120~150的师生配备,辅导 员作为专职思政。政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配备原则上不应低于1200。清华大 学是最早创建辅导员制度的大学,也是辅导员制度比较完善的大学。目前,清华 大学辅导员的组成是以青年教师为骨干,研究生为主体、本科生为补充。辅导员 的配备原则上是每系1名学生组长,1名分团委书记,其余每3个班配1名辅导 员。但是, 目前许多高校还不能达到这个标准。从人员配备上看,60%以上的高 校按180名学生配备一位辅导员,26%的高校超过1200,个别高校在1250 以上。从年龄结构上看,绝大多数高校要求辅导员年轻,基本上是从应届毕业生 中选拔。很少从其他渠道选拔,由于缺乏人生经历和工作经验,有时工作起来不

能得心应手。从学历结构上看,一般高校辅导员研究生较少,本科生是主体,有 的甚至以专科学历为起点。从专业结构上看,思政、教育专业方面的不多,其他 专业成为辅导员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许多辅导员基本上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 缺乏系统的理论功底,工作时主要靠过去当学生干部的工作经验。这就造成年龄 结构偏轻,经验缺乏,学历整体不高,专业程度不深。 (辅导员流动机制不健全,队伍不稳定
辅导员是一支以年轻人为主体的队伍,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动是不可避免的。 教育部规定,专职辅导员的任期一般为4~5年,这种短期化的政策,使学校和个 人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一种过渡性工作,最多作为一种职业对待,一个人干上几年 取得一些经验,一有机会就“改行”。因此,辅导员队伍中最缺乏的就是理论水 平高、经验丰富的专家。其实,这很大程度上与其发展方向不明确,流动机制不 健全有关。一直以来,辅导员的工作是量忙、最累、最辛苦的,但工作的付出并 未取得大多数人的肯定.一是现任辅导员究竟属于什么系列不明确;二是改做其 他管理工作考核合格的应达到什么级别不明确;三是对于改做教学工作的,缺乏 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进修深造的措施[1]。而在这种短期化政策导向下,转岗分流 又较难,因此大多数的辅导员对自己今后发展不乐观,担心自己的出路,造成整 个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

(辅导员管理机制不完善

大部分高校把辅导员编制在学校各学院,日常工作管理由学院负责,专门工 作任务则安排在学工部、校团委、教务处、宣传部等职能部门;人事管理由人事
处负责;任用、选拔、提升、流动则在组织部,致使辅导员长期处于多人用、少人管的状况,让人产生辅导员“用起来重要,用之后次要,总结起来可以不要”
的感觉。再加上辅导员经常处在繁多而具体的工作中,做得多,思考得少,而学 校又少有机会组织辅导员到其他高校学习考察或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从而造成 辅导员理论水平不高,在组织上无归属感,事业上难有成就感。 (辅导员队伍评价激励机制存在问题
高校辅导员面对的直接工作对象是学生,整天与学生打交道,因此需要占用 大量业余时间与学生交流、沟通,无暇去进行教学和科研。因此职称、待遇等相 比较低, “工作辛苦,生活清苦”,直接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由于缺乏全面、 量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出现“无事就是功,有事功全
无”[2] “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这 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提高认识,明确定位,分清职责
高校要从思想上提高对辅导员队伍的认识,明确辅导员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 务。辅导员是按照学校党委、行政的部署在从事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 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他们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 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思政工作者,而非一般的管理行为和教学行为的服务者.因 此,辅导员需要具备教师的素质,同时还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辅导员是学校教师队伍的一部分,说明辅导员要行使教师职能,辅导员是学校思 政队伍的重要组成,说明思政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学校、 院系领导首先要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把辅导员从学生“保姆”的角色中解放 出来,将一部分被认为是辅导员的工作,如宿舍管理、学生饮食等划归到后勤部

门,从而既提高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又保障了工作质量。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 分工合作。
(建立严格科学的选留制度
选留辅导员,既要做到数量充足,又要“优中选优”,在自愿服从、合理安 排的前提下,应从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或研究生和优秀青年教师中选拔。建立严格 的选留制度,必须经过公开招聘、笔试、面试、审核、公示等环节,秉着“公开、 公正、公平”的原则,严格把关,保证新进辅导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组 织管理能力和学历层次。同时,实行级差选留制,以解决辅导员学历层次问题,
选留地域、院系要交叉,便于学术交流和管理经验的交汇;选留专业学科要相近,便于辅导员在专业上引导学生;选留人员男女比例要适当,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学校要在保证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优化队伍结构,实现队伍的新老搭配,专兼 结合。对现任辅导员,应积极鼓励并为其创造有利条件攻读硕士学位或进—步进 修,目前有不少高校在每年免试直升研究生中留出一定名额,让新进辅导员保留 研究生入学资格,先担任两年辅导员,然后再边学习边从事辅导员工作。或者, 在招收研究生时,学校可适当向优秀辅导员倾斜,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完善辅导员考核和评价机制
学校要建立合理的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在工作中,既要提倡先进性,倡导发 扬无私奉献精神,也要考虑广泛的群众性,采取适当的物质手段激励辅导员的积 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校可按照“科学设岗、负责到人;量化考核、职责明 确;责任追究、严格奖惩”的思路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并根据辅导员的工作 内容和任务。建立一套完善的辅导员工作目标的科学考核办法,井根据考核结果 进行奖优罚劣。辅导员的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品德修养、工作作风、 理论政策水平、组织能力、指导活动、就业服务等。在努力做到考核规范化、科 学化、制度化的同时可按季度、学期年度做好工作总结,对在考核中出现的问题 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于在考核中表现优秀的辅导员在转岗分流中给予优先照顾, 同时与职称、薪酬挂钩,对于连续考核不合格的辅导员,及时调离岗位,从而优 化整个辅导员队伍。在辅导员评价机制上建立奖惩性评价制及发展性评价制制相 结合,从制度上保障学生辅导员在工作中充满积极性、主动性。 (加强培训,提高辅导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辅导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
高。辅导员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而且还要有高尚的人格和一定的专业技能,这 就需要学校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制定培养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他们 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坚持“三结合”原则,即“坚持业务口径与培训内容相结 合,坚持在职培训与脱产学习相结合:坚持普遍提高与重点培养相结合”[3] 有目的地组织辅导员到重点院校学习和考察。从而借鉴其他高校先进的管理经验 和工作方式,不断增加整个辅导员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战斗 力。对新上岗的学生辅导员,除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外,还要进行工作技能、网络 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和实际工作 能力.同时,创造条件促进岗位交流,实行学生工作干部在机关与基层、基层岗 位之间的轮岗交流,提高青年干部适应新环境、开拓新局面的能力。鼓励有一定
经验的辅导员助课讲课。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具备一定条件且有强烈愿望的,应该鼓励其兼讲“思想品德” “邓小平理论概论”、就业指导、形势与
政策等课程,有的甚至还可兼专业课。这样不仅能提高辅导员的素质,也为今后 分流拓宽出路奠定基础。


(切实解决好辅导员的出路,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
解决出路问题,是安定辅导员工作情绪的基本保证,也是辅导员队伍良性发 展的内在要求。辅导员队伍具有鲜明的学生工作特点,工作性质决定了这支队伍 应是一支动态而又相对稳定的队伍。因此,对辅导员的生存和发展要结合高校人 事制度改革,采用“重视使用、促进流动、相对稳定”的办法:一是大胆给辅导 员压担子,鼓励其在任职期间创造工作成绩,促进自身的发展;二是根据辅导员 的工作表现和能力大胆提拔任用,安排到其他党政管理岗位;三是把善于钻研教 学业务的优秀辅导员分流到教学岗位上;四是鼓励和选送年轻辅导员在职或脱产 攻读研究生和第二学位;五是适当的安排辅导员到地方基层挂职锻炼。辅导员的 流动一定要有计划地进行,以确保辅导员工作的连续性和队伍的稳定性。为了解 决学生辅导员的后顾之忧,上海市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生辅导员在评优、进修、考 察等方面单面指标,职称评审时亦充分考虑其工作实绩,成绩突出者可提前晋升 中级职称。各高校则根据学生辅导员的个人特长,为他们任满后的合理分流提供 保证:本人适合并愿意从事学生工作的;学校把他们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骨干 和“两课”教师骨干加以培养:愿意从事教学科研的,学校给予一定的学术休假 或进修机会,使他们尽快成为教学科研骨干。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的学生政治辅导 员,学校应作为党政干部“人才预备队”重点培养。

[1] 福.新时期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刍议[J.湛江师范学院,2002(4 [2] 涛.论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J].乐山师范学报,2003(6
[3] 孙华东,李 云,刘莉莉.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探析口].华北工学 院学报,2003(4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