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学案及答案

发布时间:2017-11-08 18:57:02

实验中学“分组学习”学案

____年级____ 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

一、习目的
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2.让学生了解押韵及其作用,朗读、背诵全文。 
3.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二、1、作者简介及常识

刘禹锡:刘禹锡,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和文学家。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刘柳”。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有《刘梦得文集》)

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鉴戒之意。

③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

三、课堂检测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斯是室( 惟吾德 痕(

草色入青( 鸿儒 素琴(

无案之劳形( 西

(二)解释重点词1、有仙则出名、著名2、有龙则灵异、神奇3是陋室: 4德馨品德美好 5阶绿:漫上、长到 6、鸿儒:学问渊博品德高尚的人  7、白丁:缺乏文化教养的人、庸俗的凡夫8调素琴:弹奏朴素无华的琴9、丝竹:指达官贵人家的音乐10耳:使……乱11案牍官场文书 12使……劳累

13何陋起宾语前置的作用,同时加强反问语气

四、行文思路   
1一.层:点明全文主旨,说明:_陋室不陋在于室主人品德高尚_
二层: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三层: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______
2.本文是以“陋室”二字扣题,以“德馨”二字统领全篇。
3.本文的写作手法:_托物言志。_

4、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起首四句,以正衬发端,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自然引出正题:颂扬陋室。点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再通过对陋室环境的描写,交友及室主人所做之事的叙述,表现了作者的情怀,后又以诸荀、扬雄自比,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五、内容理解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用到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对偶、比喻、起兴、类比。(2)以虚衬实,以比喻起兴,用类比的方法以次引出陋室,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2.“仙”和“龙”比喻什么?最能概括文意的语句是什么?
_品德高尚的人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对陋室进行描写的?突出了陋室怎样的特点?
___写居室环境:清雅   交往人物:儒雅   日常生活:高雅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什么修辞手法?“上”和“入”有什么好处?
1)对偶、拟人   2)“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5.文中有两处用了实写和虚写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是哪两处?
1)实:谈笑有鸿儒    虚:往来无白丁

2)实:可以调琴素,阅金经  虚: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语句是哪几句?有怎样的写作手法,有什么不同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类比
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沉,表明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的境界上颂扬了“惟吾德馨”。
7.文章结尾提出两个历史人物,引用孔子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诸葛亮深居茅庐,但才高德昭,杨雄才学超世,其居何陋之有。作者用这两位先贤自比,说明只要“德馨”,所居陋室又何陋之有呢?这是类比的方法。引用孔子的一句话,用反问的形式呼应了前面的“斯是陋室”,准确地点明了全文主旨。
8.作者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你是否赞赏?

__安贫乐道  赞赏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谈谈你对本文开篇的看法?
本文开篇连用两个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斯是陋室并立意于惟吾德馨,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以“仙”和“龙”暗喻品德高尚的人,又是事物的类比,表示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以下文字皆由此发生。
16.请就本文对陋室的描写从内容或写法上是做分析。
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以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描写处处紧扣“惟吾德馨”一句来写,既为全文主旨“惟吾德馨”作证,又为本文结尾“何陋之有”张目。
六、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本文从几个层面来展现陋室主人品德的高尚的?

___分别为环境幽雅、往来者儒雅、兴趣高雅。

__

2.作者在文章首尾分别运用了比喻和类比手法,其意图是为了强调什么?

---------强调作者的品德高尚,志趣高远。--------------------------

3.《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字-梦得---,是---朝人。

4.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 的文体,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这种文体有__用韵__的特点。

5.《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 对偶 的修辞方法。

6.翻译句子。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居住就能出名 ----------------------------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来来往往的没有庸俗的凡夫-----------------

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④何陋之有?

---------有什么简陋的呢----------------------------

⑤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居室,只是因为我的品德是美好(才不显得简陋)-

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藓的痕迹漫上石阶,苍翠碧绿;芳草的颜色映入门帘,郁郁青青-------

7.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

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何陋之有?(E ②忘路之远近(A ③渔人甚异之(B ④具答之( B

⑤牡丹,花之富贵者也(A ⑥君之病在肌肤(A ⑦中间力拉崩倒之声(A

8.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9.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_保持高尚节操__的愿望和_安贫乐道 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文采用了__托物言志_的写法

10.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C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13.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_

14.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

上句:志雅 趣雅  陋室雅 下句:_____才高 艺高 品德高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古诗文《陋室铭》,回答相关问题(20分)

1.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同“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C

A.何陋 B.公与乘,战于长勺

C.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D.醉翁意不在酒

2.翻译下面句子(3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答: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3写出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2分)

答: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 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6.下而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B)

山不在高.有仙则

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是陋室,惟吾德馨

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苔痕阶绿,草色人帘青

群臣吏民能而刺寡人之过者,受(《邹忌讽齐王纳谏》)

可以调

吴广爱人(《陈涉世家》)

7.下面哪一句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不是使动用法?(C)

A.无案犊之

B.神寒骨.悄伦幽邃(《小石潭记》)

C.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D.必先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文章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等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请选择其中一个方而举例分析。(2)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苔痕、草色的青翠,表现环境的清幽,可见陋军不陋。

9.刘禹锡说“无丝竹之乱耳”,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谈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两句话分别流露出他们怎样的精神追求?(2)

.刘禹锡追求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欧阳修追求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__

陋室铭学案及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