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09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

发布时间:2017-10-13 09:50:15

山东省2009年专升本

大学语文考试真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属于 体散文。

2.《春秋左氏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 ”。

3.《燕昭王求士》记叙了郭隗帮助燕昭王定计 、振兴燕国的故事。

4.“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句中的“沐”意思是

5.“隧而相见”中的“隧”是名词活用为

6.《采薇》这首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雨雪霏霏。”

7.巴金曾写过一篇题为《 》的文章,来纪念他的夫人。

8.《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是 在1932年6月写的一篇鼓励大学生努力奋发的文章。

9.戴望舒在其诗作《 》中选择了雨中丁香作为人们愁心的象征。

10.“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这是莎士比亚悲剧《 》中的名句。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战国策》是一部优秀的散文总集,它是

A.记言体 B.编年体 C.国别体 D.纪事本末体

12.“蚕食诸侯”中的“蚕”是名词用作状语,表示

A.方位或处所 B.工具或凭借 C.态度 D.比喻

1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的出处是

A.《郑伯》 B.《燕昭王求士》 C.《管晏列传》 D.《谏逐客书》

14.下列诗句中,意境与“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最为接近的是

A.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C.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D.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15.《长恨歌》所描写的李、杨爱情悲剧发生的时代背景是

A.玄武门之变 B.贞观之治 C.安史之乱 D.宦官专权

16.因为经济不独立,爱情也无所附丽的子君形象出自

A.《失败了以后》 B.《围城》 C.《春之声》 D.《伤逝》

17.“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两句出自郭沫若的诗

A.《地球,我的母亲》 B.《女神》 C.《天狗》 D.《凤凰涅?》

18.《光的赞歌》一诗的作者是

A.郭沫若 B.胡适 C.王蒙 D.艾青

19.《又是一年芳草绿》一文的作者是

A.老舍 B.余秋雨 C.贾平凹 D.林语堂

20.《文学的趣味》一文的体裁是

A.文艺论文 B.诗歌评论 C.科普杂文 D.文学赏析

三、释词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多:

2.未尝君之羹。

羹:

3.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察察:

4.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兵:

5.多行不义必自毙。

毙:

四、翻译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2.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3.元庆能不越与礼,服孝死仪,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

4.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五、阅读分析题(3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这首词所咏的“物”是什么?令词人“消魂”的触发点是什么?(4分)

2.李清照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之

句。试比较与“人比黄花瘦”句中“瘦”字在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上的异同。(6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22分)

听听那冷雨(节选)

余光中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

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王禹翶在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瓦。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这样岂不像住在竹筒里面,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过敏吧。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糟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黯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1.这篇文章中的“雨”意象有什么样的情感寄托?如何理解题中的“冷”字?(6分)

答:

2.文中划线部分化用了一首宋词。这首词的作者是谁?词牌名是什么?(4分)

答:

3.这几段文字语言典雅流畅,富有极好的音乐感和节奏感。请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赏析。(12分)

答:

六、作文(30分)

1970年4月22日,在美国,人们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自发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的环境保护运动,促使美国政府于70年代初通过了水污染控制法和清洁大气法的修正案,并成立了美国环保局。从此,美国民间组织提议把4月22日定为“地球日”。2008年是联合国国际地球年。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与国际地球年中国口号一致,为“认识地球,和谐发展”。

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一、填空题

1.语录体

解析: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考查。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则为本人的著作。从论说文体制的发展来看,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经历了语录体、对话式论辩和专题论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墨子》为代表。《论语》是典型的语录体,《墨子》则虽大多为语录体,但已见议论短文,即使语录也有论证过程;第二阶段是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孟子》正由语录体发展为对话式的论辩,《庄子》则由对话式论辩发展为专题论文;第三阶段是战国后期,以《荀子》、《韩非子》为代表。荀、韩的文章已摆脱了语录、对话的形式,几乎全是专题论文,完善了论说文的体制。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汉初,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

2.春秋三传

解析: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简称、合称类文学常识考查。“春秋三传”即《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所以自汉至今,学者只凭借三传研读《春秋》。“春秋三传”都是编年体史书。《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讫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公羊传》亦称《春秋公羊传》、《公羊春秋》,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讫年代与《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其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公羊传》的作者旧题是战国时齐人公羊高,他受学于孔子弟子子夏,后来成为传《春秋》的三大家之一。《?梁传》是《?梁春秋》、《春秋?梁传》的简称,是为《春秋》作注解所著,为儒家经典之一。传说孔子的弟子子夏将这部书的内容口头传给?梁?(亦名?梁赤,字元始),?梁赤将它写成书记录下来,实际上这部书的口头传说虽然早已有了,但其成书时间是在西汉。《?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谷梁传》所记载的时间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体裁与《公羊传》相似。

3.报仇雪耻

解析:理解类试题,属对具体作品思想内容理解的考查。《燕昭王求士》是考试大纲规定的三十五篇之一。燕昭王即位前,燕国大乱。齐宣王趁机侵略燕国,攻克燕国国都。在这种情况下,公子职(燕昭王)依靠赵国自立为王,重新聚集兵力收复燕国,自己做了燕国国君。但这时的燕国国势已十分艰难,为了报仇雪耻,让燕国强大起来,燕昭王一方面设下重金,广招天下有智之士,一方面与国内百姓同甘共苦,同仇敌忾。经过28年的内强外联努力,公元前284年(燕昭王28年),来自魏国的乐毅为燕昭王组织了多国联军,乐毅亲率大军击齐,先后攻下了70余座城池,将齐国的金银财宝全部运回了燕国,齐国几近灭亡。《燕昭王求士》主要记述了燕昭王拜访并采纳谋士郭隗“礼贤下士”的建议,最终报了杀父破国之仇的故事,表现了郭隗纵横捭阖的游说才能和燕昭王礼贤下士的美德。

4.洗头

解析:理解类试题,属对文言常用词义项的考查。“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语出《渔父》,是考试大纲规定的三十五篇之一。句中,“沐”指洗头,“浴”指洗澡。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振衣,抖掉衣服上的灰尘。这两句可译为: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灰尘。

5.动词

解析:理解类试题,属对古代汉语常见语法现象的考查。隧本为名词,指地道。《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庄子·天地》:“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文选·张衡〈思玄赋〉》:“董弱冠而司衮兮,设王隧而弗处。”李善注:“《左氏传》曰:‘晋侯请遂。’杜预曰:‘掘地通路曰隧。’”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二:“过此入深隧,秉烛始暗度。”这里,“隧”属于名词的活用现象,作动词,意思是“挖隧道、挖地道”。

6.今我来思

解析:识记类试题,属经典著作的名句考查。《采薇》是考试大纲规定的三十五篇之一,也是《诗经》中不可多得的名篇。其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历来为人所称道。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篇即记载:“近代谢公(安)因弟子聚集,问《毛诗》何句最佳。谢玄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后世赞美此句者代不乏人。这几句的妙处主要在于运用了情景反衬的手法。首先,“杨柳依依”是“以乐景写哀”,“雨雪霏霏”是“以哀景写乐”,因此产生了“倍增其哀乐”的艺术效果。其次,用“杨柳依依”之乐景反衬离乡远戍之哀,这是戍卒的悲哀之始。回乡时本应有的欢愉却被因久戍在外、家人两不知而生发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李频《渡汉江》)的忧虑之情所代替,加之“行道迟迟,载渴载饥”的回乡经历和“雨雪霏霏”的自然景色对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冲击,因此产生的“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的悲哀之情。相对于本应有的“欢愉”而言,这也是一种反衬。这种现实与人之常情的反衬,在抒情主人公内心深处产生的冲击更大,从“增其哀乐”的效果上看表现更为突出。

7.怀念萧珊

解析: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考查。巴金是现当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2007年的大学语文真题中即有考查。《怀念萧珊》是考试大纲规定的三十五篇之一,是巴金在妻子萧珊逝世六周年时写的纪念文章。文章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既有对爱妻萧珊的深切怀念,又有对萧珊去世的深沉的悲痛,还有对因萧珊受自己连累而被折磨直至得病死亡的深深自责与歉疚,更有对林彪、“四人帮”祸国殃民罪行的无比愤怒和强烈控诉。

8.胡适

解析: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考查。胡适的《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是考试大纲规定的三十五篇之一,是胡适给毕业生的赠言之一。该题的相关讲解请参2006年真题第9题。

9.雨巷

解析:识记、理解类试题,属对具体作品内容理解掌握情况的考查。《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内心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虽然是受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瞡更是把丁香结和雨中惆怅关联在一起了。他有一首《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在谁是主?思悠悠闲!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这首诗里就是用雨中丁香结作为人们愁心象征的,很显然,戴望舒从这些诗词中吸取了描写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这种吸收和借鉴是很明显的。

10.哈姆莱特

解析:识记、理解类试题,属对具体作品内容理解掌握情况的考查。“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是《哈姆莱特》中主人公哈姆莱特的经典独白。哈姆莱特的多次独白表达出他对社会与人生、生与死、爱与恨、理想与现实等方面的哲学探索,披露出他内心的矛盾、苦闷、困惑、迷惘和恐惧等多方面的心理内容,有效地刻画了人物性格,也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课文节选的哈姆莱特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著名独白,十分准确地传达出了他此时的矛盾心态,是他犹豫延宕性格的一个典型例证。

二、选择题

1.C

解析: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风貌类文学常识考察。关于史书的体例,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编年体。编年体史书是按皇帝的年号记载(即按年代顺序记载)历史事件。代表性的著作如:《资治通鉴》(由宋代司马光编纂,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此外,编年体史书还有孔子《春秋》、“春秋三传”:左丘明《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其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弥补方法是,在记载史事时,有时要追叙往事,有时也附带记述后事。

(2)国别体:以国(诸侯国)为主体记载,即按国家分类记载历史。如《国语》和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代表作)。(3)纪传体。这是以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历史事实的著作形式。即以人物活动为中心记载历史,就是为人物立传,代表性著作是《史记》。例如《三国志》、《史记》等都是纪传体。《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4)断代史,即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此体裁创始于东汉史学家班固,他所著的《汉书》,写高祖元年(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西汉王朝230年的历史。二十五史中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余的二十四史都属此体。其中《南史》、《北史》、《五代史》包举数朝,仍然属于断代史的范围。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的史书,以朝代为断限的也属于断代史。今人所著的《秦汉史》、《隋唐史》等,也属于断代史范围。(5)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它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为古代三大史体。纪事本末体裁,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间先后加以集中叙述,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详于记事,方便阅读。它创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2.D

解析:理解类试题,属古代汉语词类活用具体用例的考查。“蚕食诸侯”见于李斯《谏逐客书》。名词作状语的常见类型有:(1)表比喻。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那样”。例如: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例①中的名词“犬”,修饰动词“坐”,比喻“坐”的状态,译为“像狗那样”;例②的名词“斗”,修饰动词“折”,译为“像北斗星那样”;“蛇”修饰动词“行”,译为“像蛇那样”。(2)表动作处所。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从)……”。例如: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②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核舟记》)例①中的方位名词“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分别修饰动词“买”,作状语,表示“买”这一动作行为的发生处所。例②中的方位名词“右”“左”,分别修饰动词“刻”,译为“在右边”“在左边”。(3)表动作趋向。这类名词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往)……”。例如:①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③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例①中的方位名词“下”作状语,修饰动词“彻”,表示“下”的趋向,译为“向(往)下”。例②③中的方位名词“西”“前”,分别修饰动词“行”,译为“向(往)西”“向(往)前”。(4)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依据。这类名词状语的译法,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例如: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②学而时习之。(《论语》)例①中的名词“箕畚”修饰动词“运”,作状语,表示“运”所凭借的工具,译为“用箕畚……”。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习”,译为“按时”。(5)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类状语也由表时间名词充当,译义可在时间名词加上一个“每”字即可。例如: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伤仲永》)②岁赋其二。(《捕蛇者说》)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扳”,作状语,表示“扳”的频率,译为“每天”。同样,例②中的“岁”表示“赋”的频率,译为“每年”。(6)表对人的态度。这类用法的名词状语所表示的是主语对宾语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那样”或“当作……一样”。(邑人)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以宾客之礼相待。例中的名词状语“宾客”所表示的是主语“邑人”对宾语“其父”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宾客那样”或“当作宾客一样”。(7)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②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朝”和“暮”分别修饰动词“辞”与“宿”,表示“辞”与“宿”的时间。同样,例②中的“旦”和“暮”表示“往”与“归”的时间。(8)表动作进行方式。例如: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面”为当面,表“刺”之方式。

3.C

解析:识记类试题,属文章内容具体细节理解与识记的考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是《管晏列传》中管仲治国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原句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强调发展经济,说明管仲充分认识到了经济是政治教化的基础。“上服度则六亲固”强调统治者守法是国家团结安定的关键。

4.B

解析:理解类试题,属对诗句之间比较与理解能力的考查。四个选项中,A选项强调的是月光乍出的明亮;B选项和“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句都是强调月出海上的阔大意境;C选项的意境中,既有天上的明月,也有地上饮酒的诗人;D选项是山头云海中的月亮意境。

5.C

解析:理解类试题,属对诗歌创作背景理解与把握的考查,而且包含对史学常识的考查。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由当时的秦王、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在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结果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当时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当时的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史指史思明(也指史朝义),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宦官专权是唐代晚期的重要社会现象。《长恨歌》写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所以其背景是“安史之乱”。

6.D

解析:识记类试题,属文章人物形象的理解与识记的考查。涓生和子君是鲁迅《伤逝》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另外,这两个人物的形象特征也是考查的重点之一,需要着重把握。

7.C

解析:识记类试题,属诗歌具体诗句识记的考查。郭沫若《天狗》是考试大纲规定的三十五篇之一,“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两句是天狗吞噬世间万物、汲取世间所有能量之后的诗句,考生如果能够深刻把握诗作的思想和内容,就不难做出正确的判断。

8.D

解析: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的考查。《光的赞歌》是艾青在文革后创作的一首长诗,也是作家晚年的代表作。

9.A

解析: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的考查。《又是一年芳草绿》是三十年代老舍应报社之约而写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是考试大纲规定的三十五篇之一。

10.A

解析:识记类试题,属文学体裁类文学常识的考查。《文学的趣味》是朱光潜的一篇文艺论文,文艺论文是议论文的一种,属于学术研究与普及类的议论文。

三、释词题

1.动词,“称赞”

解析:这是文言常用词意义的考查。古代汉语中,“多”有称赞、重视的义项,如《韩非子·五蠹》:“以其不收也外之,而高其轻世也;以其犯禁也罪之,而多其有勇也。”《史记·管晏列传》:“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唐独孤及《送游员外赴淮西》诗:“多君有奇略,投笔佐元戎。”清戴名世《赞理河务佥事陈君墓表》:“君自在司马幕府,司马昌言入告。天下闻之,不多君之才,而多司马之以人事君,得古大臣之道也。”

2.有汁的肉

解析:这是文言常用词意义的考查。古代汉语中,羹指用肉类或菜蔬等制成的带浓汁的食物。《诗·商颂·烈祖》:“亦有和羹。”孔颖达解释说:“羹者,五味调和。”《左传·隐公元年》:“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孟子·尽心上》:“箪食豆羹见于色。”唐·杜甫《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诗之三:“羹煮秋莼滑,杯凝露菊新。”在本篇中,参照前句“食舍肉”判断,这里的“羹”就是“带汁的肉食”。

3.定语后置,“皎洁的”或“洁净的”

解析:这是文言常用词意义的考查。古代汉语中,“察察”有清洁、洁白之意,如《楚辞·渔父》:“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王逸注解说:“察察,己清洁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后叙》:“抑以察察之迹,而浮游世之汶汶,固将有三闾大夫之愤而莫之宣耶!”清褚人获《坚瓠馀集·过自标榜》:“诸君子不以察察受汶汶是矣,无乃过自标榜乎!”在这里,“身之察察”即“察察之身”,也就是洁净的身体。

4.武器

解析:这是文言常用词意义的考查。古代汉语中,兵多指兵器、武器。如《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吕氏春秋·慎大》:“衅鼓旗甲兵。”高诱注解说:“兵,戈、戟、箭、矢也。”《后汉书·东夷传·倭》:“其兵有矛、 、木弓,竹矢或以骨为镞。”宋苏轼《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被甲持兵,行数十里,即便喘汗。”艾芜《漫谈科学和文学》:“修渠治水,炼铁为兵。”如今应用的成语如:短兵相接、秣马厉兵等等。“士兵”的意思,古代汉语中多用“卒”来表示,如《史记·高祖本纪》:“以故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诸将卒不能从者,尽在城中。”唐韩愈《元和圣德诗》:“爰命崇文,分卒禁御;有安其驱,无暴我野。”柯岗《刘帅印象记》:“军队是党和人民的,我没有一兵一卒。”

5.跌倒,这里指失败。

解析:这是文言常用词意义的考查。古代汉语中,“毙”本义为仆倒、跌倒,如《左传·定公八年》:“颜高夺人弱弓,籍丘子?击之,与一人俱毙。”杨伯峻注解说:“谓颜高及其他一人俱被击而仆地。”《左传·哀公二年》:“郑人击简子中肩,毙于车中。”杜预注解说:“毙,踣也。”引申义为失败,如《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杨伯峻注解说:“毙犹言跌跤,失败。”

四、翻译题

1.王室的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

解析:这是《采薇》中的句子。诗句的翻译不必过于讲求句式的整齐和字数的完全对等,只要意思对即可。王事:国家的差事、王室的差事;靡:无、没有;?(ɡǔ):休止、休息;不遑:没有空闲,遑,闲暇;启:跪坐,启处即启居,安居休息。

2.虎牢是个险要的城镇,东虢国的国君死在那里。

解析:本题的考查要点有二:一是文言判断句式,该句中,“制,岩邑也”就是一个判断句,翻译时考生需要翻译出来。二是兼词“焉”。古代汉语中所谓的兼词,也叫兼语词,即一身而二任,同时兼有两种词性和词义。句中的“焉”,意为“在那里”,同时包含介词“在”和代词“那里”两种含义,这是翻译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子。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是”表判断,古汉语常常不用“是”来表判断。主要结构形式有下列几种:(1)……者,……也。这是古汉语里最典型的判断句式,它相当于现代汉语“……是……”。如: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是赵国的良将。b.噌礝者,周景王之无射也。(苏轼《石钟山记》)———那噌礝的声音,像是周景王的无射钟发出的钟声啊。c.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司马迁《鸿门宴》)———楚的左项伯是项羽的叔父。d.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教师是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e.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现在叫做慧空禅院的地方,就是慧褒和尚的房舍和坟墓了。(2)……,……也。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来表示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如: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记》)———忧虑操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b.此世所以不传也。(苏轼《石钟山记》)———这就是(石钟的真像在社会上)不能流传的原因了。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苏洵《六国论》)———所以燕虽然是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武力抵抗的成效啊。d.和氏璧,天下所供传宝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璧是天下共知的宝物。e.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君子不是本性和一般人不同,只是善于利用外啊也。(3)……者,……。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表示停顿,在谓语不用“也”,也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不过,这种句式比少。如:a.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粮食是老百姓种的。b.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同游的四个人,就是庐山陵的萧圭,字君玉;长乐的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4)……,……者也。在谓语后面“者也”连用,也相当于“……是……”。如: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司马迁《鸿门宴》)———他是沛公车旁任警卫的樊哙。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城北的徐公是最美丽的人。c.晏子,齐之习辞者也。(《晏子·晏子使楚》)———晏子是齐国最善于辞令的人。这种句式,有时前面也用“者”。如:d.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那些孩子的老师,只是教他们念书,学习书上的句读,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和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5)……,……。主语和谓语后面都不用语气词,但仍然可译为“……是……”。如:a.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贾谊《过秦论》)———陈涉是以破瓦作窗户,以草绳系户枢的穷人家的儿子。b.秦,虎狼之国。(司马迁《屈原列传》)———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c.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我私下认为这个人是勇士。d.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我本是平民,在南阳亲自种田。(6)用“为”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如a.以后典皆为板本。(沈括《活板》)———以后的书籍都是刻板印刷的本子。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魏学糎《核舟记》)———中间那个戴高帽子有许多胡须的是苏东坡。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现在人家是刀板,我们是被人宰割的鱼肉,还辞别什么?d.项燕为楚将。(司马迁《陈涉世家》)———项燕是楚国的大将。(7)用副词“乃、则、皆、诚、非”等表判断。如:a.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人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当立为国君,应当立为国君的是公子扶苏。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这就是在岳阳楼上见到的雄伟景象了。c.予购三百盆,皆病梅。(龚自珍《病梅馆记》)———买了三百盆梅花,都是病残的。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3.元庆能不越出礼的规定,尽了孝道并为义而赴死,这一定是个通达事理而明白道义的人。

解析:这是柳宗元《驳复仇议》中的句子,《驳复仇议》是考试大纲规定的三十五篇之一。这里主要注意几个词语的翻译:服,实行、施行、执行,服孝即尽孝道;死义:为义而死,包含词类活用现象;达理,通达事理;闻道,明白道理(道义)。

4.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之事,私下里认为这是错误的。

解析:这是李斯《谏逐客书》中的句子,《谏逐客书》是考试大纲规定的三十五篇之一。这里包含一个判断句:“窃以为过矣。”判断句的翻译考生可参照上面的解析。另外,窃,私下里;以为,以之为,认为;过,错误。

五、阅读分析题

(一)1.通过重九赏菊饮酒在悲愁伤感中表达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白天的“愁永昼”和夜晚的“凉初透”触发并导致词人“消魂”。

2.两句中都有“瘦”字,并且都含有对比之意,但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又不尽相同。“人比黄花瘦”之句,以人比黄花,不但有形,而且有色,既描绘了憔悴的面色,又刻画了娇弱的体态。用黄花的形色作比,把闺中少妇憔悴、娇弱、病态的形象生动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人把“形”与“色”统一于一体,创造了浑然一体的诗词画意。在“绿肥红瘦”一句中,“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分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零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撮合,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

解析: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考试大纲规定的三十五篇之一。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写在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孤寂愁绪。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这是构成下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下片则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苦,末尾三句设想奇妙,比喻精彩,成为千古绝唱。本题共有两问,第一问的缺陷在于,问题设置意义不明确:这首词所咏的“物”是什么?令词人“消魂”的触发点是什么?从答案来看,前半个题干实际上是问这首词的主题思想,但问题却极易误导考生,使考生以词中的意象作答。后半个题干中,考生首先得要明白“消魂”的意思,这里是“形容极度的忧伤”。词人为什么“消魂”呢?原因只在于节日的孤独与寂寞以及与此相关的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词人在重九一天独守空闺,在孤独寂寞中怀人,白天忧思如云雾笼罩,夜晚又在孤独中初感秋的凉意,这些又更加深他对赵明诚的思念之情。第二问问题设置较好,同时较有难度。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既恰切的刻画出了春夏之交一场雨后的景物特征:在雨水的滋润下,花木的叶子更加肥大,花则因雨打风吹而凋零,所以首先,“绿肥红瘦”从形态上写出了这一变化;其次,“绿肥红瘦”一句,不言叶而言绿,不言花而言红,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使文辞雅致,又摹写逼真,有视觉冲击力;在四字之中包孕了景物的形状和色彩,极见功力。“人比黄花瘦”一句,暗含了一个比喻,以人比黄花(即菊花),既以菊花的黄色见出闺中少妇因为思念而来的憔悴的病态,又以菊花花瓣的细长见出闺中少妇因思念而来的瘦弱的体态,也是形色兼备,故为千古绝唱。

(二)1.选择“雨”作为意象是为了表现缠绵悠长的故国之思。题目中的“冷”字有二层含义:(1)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2)表现作者远离大陆内心产生的凄凉。

2.这首宋词的作者是蒋捷,词牌名为虞美人。

3.通过这几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在努力开拓散文“可读性”的范围。所谓“读”,不仅染人耳目,感人于心,还讲求易诵于口,悦之于耳。为此,他十分注意词语的音韵美,化古求新,别具一格。叠字叠句的用法在他笔下出神入化,让人一看便不禁吟哦。余光中对李清照的词风是偏爱的,“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这句法显然师承《声声慢》,但他更注重的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看这句,“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叠字连绵,表态,动态,声响三番俱出,把“雨”字的质感写活了。作者就是这样凭借非凡的遣词造句的功夫,在典雅流畅的语言中,突出了文章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解析:本阅读片段节选自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听听那冷雨》一文命题频率颇高,2009、2010先后出过两道阅读题。第一个问题设置相对简单,是考查对文章的行文线索的理解与把握的。《听听那冷雨》以“雨”作为线索,同时在“雨”这一意象中又寄托了作者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和对祖国文化的眷恋。文章题目中以“冷”修饰雨,应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节令特征带来的雨给人的感觉,这一层是实际存在的自然特征;一是作者因为远离大陆、远离家乡的漂泊生活带来的孤独与内心的凄冷的感觉,这一层是只能用心感知的情感特征。第二道题是对文中化用的一首词的作者及词牌的考查。《听听那冷雨》一文化用了不少古典诗词,这一方面对表达主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对文章的语言风格与特色的形成作用颇大,这些诗词是学习课文应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之一。《虞美人·听雨》是南宋蒋捷的一首词作,词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表现了诗人少年、壮年、晚年三个人生阶段不同境遇、不同况味的不同感受,展现了作者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余光中在此化用此词,正是由于自己和词作者处境与经历的相似:都是“饱经风霜”,都是面对萧萧秋雨,想到自己的一生,自然发出“悲欢离合总无情”的感慨。蒋捷的词如下:“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第三题从文章的语言美方面切入,要求考生对其语言美进行赏析。这里考生注意,赏析文字实际上就是分析文字,所以依照我们平常课本中所见到的分析文字的形式进行作答即可。《听听那冷雨》的语言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汉字特有的声韵特点,造成一种极富音乐感的音韵美质。他用新奇大胆的叠词组合,写雨形、雨态、雨声、雨情,“淅淅沥沥”,“淋淋漓漓”,“清清爽爽新新”。作者还巧妙地建构一种谐音辞格:“风里雨里,走入霏霏,想入非非”,“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形成妙手天成的意?效果。将“凄凉、凄清、凄楚、凄迷”这样的近义词连用,也使得词意的传情效果特别细腻、深切。“嗅嗅、闻闻、舔舔”这种感觉借移手法的运用,这样一种特别的词语设置,看似无理,却特有情,都使语句产生了奇妙的艺术效果。二是诗化的言语描述方式,更是创造了一种醉人的意境美。或将概述性语言形象化造成意境,“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或用拟喻描述,把实景虚幻化,构成美妙诗境,以寄托缠绵诗思。“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座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打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或借用,或化用古诗词入文,也使得文中平添几分诗意。

六、作文

解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相关的材料很多,考生不会因为无话可说而苦恼。作文的立意相对明确,一般不会有“跑题”之类的现象发生。但要写出好文章,就需要考生在构思立意上下功夫,独辟蹊径,发人所未发。另外,注意这类涉及范围比较大的话题不能架空论述,应该具体,主题集中,思路清楚。

山东省2009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