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8单元重要知识点

发布时间:2019-02-20 08:22:46

第一单元(祖国如画)
本组教材是以自然奇观为专题编写,选编的4篇课文以(具体、形象)的语言分别描写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南国风光(鸟的天堂)以及绚丽多变的(火烧云)。
1课《观潮》
1、作者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2、课文34段熟背。描写的是(潮来时)的景色。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从(形状、声音、气势)三个方面描写的。
4、体会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出现了一条白线意味着江潮开始从(远处)过来了,宋朝诗人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中,将(白线)比作(白玉腰带)(背诵34段)
3课《鸟的天堂》作者:巴金
1、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去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2、第一次去鸟的天堂重点描写了(大榕树的高大、茂盛)。由远到近的顺序,表现了大榕树的(生机勃勃)。3、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的情景。4课文1213段主要写了鸟的特点(数量多)、(种类多)、(姿态多)、欢乐多)。
5、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指大榕树的称呼,表示一种特定称谓。不加引号指作者亲眼看到鸟儿在大榕树上生活得自由、快乐、幸福,大榕树是鸟儿的真正的天堂。6、这里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
一是大榕树枝叶茂盛,给鸟儿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二是人们爱护鸟儿,不允许人去捉鸟。
6作者抓住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多、形状变化快)的特点来写。27学了第一单元,老师还推荐阅读了《红树林》《烟台的海》等描写风景的文章。

日积月累熟背默写。

二单元知识点

、古诗积累:

1、《题西林壁》是代诗人苏轼写的,前两句写了诗人从横、侧两个角度,处在远、近、高、低不同位置看庐山的感觉。本诗的千古名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句的意思是: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之中。揭示的道理:我们要从客观、全面的角度看问题,“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古诗默写、注释背诵

2、《游山西村》作者是代的陆游。全诗以为主线,前两行中一个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本诗的千古名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的意思是: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荫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揭示的道理是:遇到困难不要轻言放弃,要增强信心,一定会出现新的转机(古诗默写、注视背诵)

、课文内容填空:

1、第二单元的主题是观察和发现,除了课文,推荐我们阅读了《神奇的丝瓜》《爱好昆虫的孩子》等文章。

2、《爬山虎的脚》作者是叶圣陶,他的代表作是《稻草人》《小白船》。本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往上爬的。其中作者重点描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和脚,并详细介绍了爬山虎的爬行动作:触、巴、拉、贴、爬。其中第二段写爬山虎的叶子从颜色排列两方面来写(背诵第二自然段),爬山虎的脚从位置、形状、颜色、爬的过程来具体描写。(背诵34自然段)。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爬山虎的观察细致入微,而且是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

3、《蟋蟀的住宅》作者是法国作家法布尔,全文用拟人的手法,具体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的建宅过程。蟋蟀住宅的特点从选址、外部特点和内部特点三方面描写,蟋蟀建宅的过程从动工时间、怎样挖掘、不断修建三个方面描写。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同时体现出作者对昆虫的特殊情感以及作者的敬业精神

4、《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魏格纳提出“大陆板块漂移假说”。从他身上有着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的科学精神。

三、背诵并会默写课本38 日积月累(花名歌谣)

四、成语故事:

《胸有成竹》:事先心里有主意、有计划,做事非常有把握。

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亡羊补牢》《画蛇添足》《掩耳盗铃》等。

三单元知识梳理

一、词语形式:

ABB:毛茸茸、笑嘻嘻、胖乎乎

AABB:嘟嘟囔囔、蹦蹦跳跳、勤勤恳恳

ABCC:可怜巴巴、千里迢迢、帘帘飞瀑

、课文内容填空:

1、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载体,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多采用夸张、拟人等手法编制奇异的情节,其中想象是童话的基本特征。我还知道的童话故事有:《白雪公主》《皇帝的新装》《灰姑娘》等。

2、《巨人的花园》是国作家王尔德的作品,文章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展开故事情节、解释道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3、《幸福是什么》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告诉我们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关于幸福的名言: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欧文

4、《去年的树》作者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本文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一共写了四次对话,分别是鸟儿与树、树根、门先生、小姑娘的对话,歌颂了鸟儿信守诺言的品德,赞美了高尚的的友情。

5、《小木偶的故事》以“笑”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告诉我们笑是很重要的,但是只会笑,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用真情和不同的方法去体验、面对生活。

四、背诵:

课本60页日积月累《雨中的森林》。

五、作文:

编写童话故事。

四单元知识梳理

、课文内容填空:

1、《白鹅》作者是丰子恺,作者善用对比的方法突出鹅的特点,同时作者还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不胜其烦”“鹅老爷”“架子十足”等似乎含有贬义的词语表现鹅的个性,从中看出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在丰子恺笔下鹅具有高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3段写鹅的叫声:厉声呵斥、引吭大叫4段写鹅的步态:第4段写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5段写鹅的吃相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

2、《猫》作者是老舍,代表作《骆驼祥子》《茶馆》。这篇课文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字里行讲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课文从三个方面具体表现猫的性格古怪:有时老实、有时贪玩、有时尽职高兴时温柔、不高兴时冷漠有时胆小、有时勇猛,再讲它小时候十分淘气。本文的写作方法: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了猫的性格特点。

3、《母鸡》老舍先生的作品,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令人讨厌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7、学习本单元,老师推荐我们阅读的文章有:《猫伯伯》《蚂蚁等。

第五单元(世界遗产)

一、词语理解

远眺:向远处看。鸟瞰:从高处往下看。崇山峻岭:指高而险俊的山岭。蜿蜒盘旋:指弯弯曲曲的延伸。享誉世界:在全世界享有盛誉 神清气爽: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姿态不一:样子各不相同。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跃跃欲试:形容急切地想试试。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殊死拼搏:打仗时拼着性命,竭尽全力。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第五单元以世界遗产为专题。包括三篇课文:《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学习本单元,老师还给我们推荐阅读了《黄山松》、《西湖的绿》、《走进丽江》等文章。

17课《长城》

1、《长城》描写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表现了长城的雄伟气魄,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力量 抒发了作者 民族自豪感 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课文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先写远看长城像长龙,突出了长城的长;再写近看长城;着重写长城的高大坚固;最后写作者的赞美和联想。

3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这句话用词准确精当,承上启下,过渡自然。站、踏、扶这三个动词是说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4、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多少表示无数,饱含作者无限的感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与开头一万三千多里相呼应;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5、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一是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的长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代建筑;二是当年修筑长城时,在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能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18课《颐和园》

1、课文按照移步换景的照游览的顺序记叙。先后介绍了颐和园的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等景点。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这一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 、向前、 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 湖心岛 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2、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划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这句话运用动态的描写,反衬出昆明湖的静。一个字,衬托突出了湖水的静、美。

3、“登上万寿山……白塔”中,用了许多描写颜色的词语,如“黄、绿、朱红”等,有些词语尽管没有直接描写颜色,但却能让人感受到色彩美,如“葱郁”“琉璃瓦”。在这段话中,文章运用了表示方位顺序的词语,写了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看到的事物,层次清楚。

4、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昆明湖的静和绿得特点。

19《秦兵马俑》

1、《秦兵马俑》通过对秦兵马俑宏大规模的介绍和对兵马俑众多类型鲜明个性的描述,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 和英雄气概 同时也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2《秦兵马俑》一文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写兵马俑规模宏大,另一方面是写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两方面内容是通过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连接起来的,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3、“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中的省略号表示兵马俑还有许多不同的神态。 “走进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突出了秦兵马俑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3、截至2003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1处,有北京故宫、长城、颐和园、天坛、龙门石窟、丽江古城……

《园地五》

1. 我的发现:这些句子后半部分,都拿我们熟知的事物来比照,也就是运用作类比的说明方法,可以使描写的事物更加形象具体,容易理解2“世界遗产”有色迷人,让人流连忘返,如黄山的奇松、怪石、温泉、云海,苏州园林的亭台楼榭、通幽曲径

2.日积月累

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 (北京颐和园月波楼)

树红树碧高低影  烟淡烟浓远近秋 (四川青城山真武殿)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山东济南大明湖)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江苏苏州沧浪亭)

第六单元(人间真情)

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本单元,我们共同感受了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见证了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走过了默默无闻的搭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悟到了人间的真情,学会了关爱他人,同时也明白了给予是快乐的。学了第五单元老师推荐的文章有《那些美好的瞬间》《心灵美的卡罗纳》《两角钱》。

20《古诗两首》这两首都是送别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我还知道的送别诗还有王维的《山中送别》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赠汪伦》等。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被誉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李白写的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依依不舍的感情。其中的故人是指孟浩然。全诗紧扣一个“”字展开,送的时间是“三月”,送的地点是“黄鹤楼”,送时的感情是依依不舍,诗中最能体现这种感情的诗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句意思是: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越行越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尽”字和“唯”字将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驻神池的情形巧妙的展示出来。黄鹤楼:楼名,在今湖北武汉 之:去,到 古人:老朋友

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2《送元二使安西》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诗人送别友人是在春季。诗中“渭城”这个词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朝”点明了道别的时间,从“更”这个词可以看出酒已经劝了多次,尽了多杯。他的思乡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也很有名。使:出使 浥:湿润 更尽:再饮完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的意思是: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香醇的美酒吧,等你西行除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21《搭石》

1、搭石就是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

2、“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理所当然的事”这段话通过描写走搭石的两种情景来反映乡亲们的感情,这两种情景分别是“两人面对面走到溪边,示意让对方先走。”和“年轻人背老人过河”,从中可以感受到:山里人相互谦让,尊老爱老的好品质。

3、“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句子意思的理解:一块块,一排排的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相亲们相爱、友好互相情感的纽带。(造句:这张小小的邮票,联结着我们的友情,也联结着我们的关爱。 可爱的气球飞上了蓝天,带去了我对蓝天的问候,也带去了我的美好憧憬)

4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xié)调有序(xù)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ò )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这段话要求背会,先写一行人动作的美,再写声音的美,最后写景色的美。

5、第二自然段重点描写了调整搭石的老人,“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回合”“直到满意才肯离去”表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6、本文的表达方法是借平凡的事物表现不平凡的美!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1、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其来。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a)文中两组反义词是:苍白——红润;凋零——绽放

b)“凋零”的意思是(植物)凋谢零落,在课文中指小钱得了白血病,生命垂危。“含苞的花朵”是指刚年满18岁的年轻人。“绽放”的意思是花朵开放,生长,在课文中指生命得到延续。“唯有”说明了骨髓移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课文中的海峡是指台湾海峡,“同一时刻”是指1999922 ,课文描写了杭州医院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和台湾莲花济慈医院李博士正在抽取骨髓两个不同的场景。我知道生命桥是指“两岸同胞用血脉亲情搭起来的爱心桥)

3、台湾青年在大地震刚过后,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没有考虑家人是否平安无事,没有考虑是否延期手术,没有选择空旷安全的地方等,体现了他一心只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从李博士抽取骨髓时的镇定沉着,运送骨髓中的刻不容缓,植入骨髓时的不分昼夜,体现了他不顾个人安危、急他人之所急的高尚医德。

23《卡罗纳》

选自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进行细致描述的写作方法。

24《给予是快乐的》

学了这篇课文,我认识了一个只求奉献不求索取、懂得关爱别人的小男孩,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理解是:爱可以启迪爱,快乐能够繁衍快乐;乐于奉献,人生才会美好充实。

《园地六》

日积月累:

1.《过故人庄》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表现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和在农村生活的情趣。诗中描写田园风光的句子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在成语故事《杏林春满》中,人们用杏林称赞医生,用“杏林满园”“誉满杏林”等成语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赞扬医术高明的词语还有,妙手回春、华佗在世

作文:《爱在身边》。抓住具体的语言、动作、神态、心里活动来描写,事例要具体,有感染力。
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成长”,所选四篇文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都是“成长的故事”。

在这些人的成长故事中,我要像周恩来一样(立志成才);像乌塔一样( 独立自主);我感受到了叶圣陶爷爷待人时的(平易近人)和写作改作时的(一丝不苟)。从柯岩老师写给张国强同学的信中,我懂得了(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的道理。

学完本单元后,老师还推荐我们阅读了《不愿长大的小姑娘》《举手的秘密》《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 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三件事:

初到沈阳,耳闻中华不振。

闯入租界,目睹中华不振。

修身课上,立志振兴中华。

2、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先写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接着写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然后写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最后写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心系中华的振兴,立下远大志向。

3、词句解析。

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崛起”是兴起的意思。上文写其他同学的读书目的是为明理、为做官、为挣钱、为吃饭,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 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奋斗。与其他同学的志向对比着理解,我们可以看出,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已经立下大志,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远大志向。

4、词语解释

耀武扬威:课文中指巡警凭借帝国主义的势力在租界里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得意扬扬:课文中指那个大个子洋人看到租界里的中国巡警不给受伤害的中国人撑腰而显得十分得意,神气十足。

铿锵有力:这里指周恩来回答问题的声音有力、响亮而有节奏。

诸生:这里是敬辞,总称教室里的所有学生。“诸”是“众、许多”的意思,类似的用法还有“诸位”等。

胸怀:胸襟。这里指少年周恩来博大宽广的内心世界。

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1、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性文章。作者回忆了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的两件事情,表现了叶圣陶先生批改作文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2、课文15段写叶圣陶先生给“我”修改作文的事610写“我”到叶老家里做客的事,两次具体描写了叶老家院子里满墙的爬山虎:下午刚进院时见到的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黄昏时落日余辉映照下的爬山虎,作者通过写爬山虎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心情。

最后写这件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作者说:“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与题目呼应,含蓄地写出了15岁那个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作者的脑海中,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一直激励着他前进

3、这篇课文很多地方是写修改文章的,课文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样命题呢?

叶老先生对我的谆谆教诲使我终生受用,难以忘怀。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将近三十年了,但当时的情景如在眼前。一想起叶圣陶先生,就仿佛又看到了初到他家时看到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其实,我觉得那绿绿的爬山虎象征的就是叶老先生。

4、“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在文中出现了三次。
  第一次是我作为一名中学生到叶老家作客在里院看到的。这是真实的描写,表达我当时激动、兴奋的心情。
  第二次是我和叶老见面交谈后,我的心被融化了,在客厅看到映衬在玻璃窗上的爬山虎,如一片浓浓的湖水。运用比喻描写,表达作者敬慕的感情,而成为我一生记忆中的叶老形象。
   第三次是后来我每次回想与叶老见面,总想起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那墙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结尾点题, 余味无穷,表达作者的无限追思,代表了我记忆中的叶老对我的谆谆教诲。

5、重点词句解析。

1 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

“干净”,在这里指句子简洁明白,不啰嗦。“规范”,指语言标准、典范。2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拂”,轻轻擦过,“春风拂面”指像春风一样从脸上轻轻擦过,形容使人感到非常愉快、舒服。作者运用这个比喻,更形象地表达出自己对叶老的感受。

6、要求背诵的文段第78910段。

7、默写填空。

1)、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2亲切之中蕴含着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着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致不知黄昏的到来。想象一下,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感动。(3)、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勘称楷模的大作家。的确,这次做客,令作者难忘,为什么令作者难忘?是因为作者不但学会了做人,而且学会了写作!

27《乌塔》

1 、这篇课文写的是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表现了这个少年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2、 在对比中突出人物性格特点。一是和作者对比。作者写了自己在青年旅馆里“筋疲力尽”“匆匆洗漱”“疲倦地回到旅馆”,而乌塔却可以在旅馆里“惬意地趴在床垫上,一边吃糖,一边看一本厚厚的书”。二是和中国孩子对比。文中写了中国孩子的生活,有电视,有儿童图书,有游乐园,但父母一般不放心让他们一个人出远门;而乌塔却在14岁的年龄独自一人游欧洲。在这样的对比中突出了乌塔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这篇课文告诫我们:只有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一点一滴地改正自己的缺点,才能拥有越来越多的好朋友。

2、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理解
  本义是尺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4、书信的格式

书信中把收信人的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 ,后面加上冒号。接着写问候语:你好或您好。正文写完了,结尾应在信的左下角写上祝福语如:“此致敬礼”“祝你快乐”等,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单独占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快乐”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顶格写。结尾写完后,在信的右下角 写上写信人的名字和日期。书信的格式包括称呼、内容、祝福语、署名和日期

5、写信格式顺口溜

称呼顶格加冒号,换行两格问个好。
正文每段空两格,有主有次不乱套。
事情谈完写祝福,健康快乐常祈祷。
先署名,后日期,分行写在右下角。

《语文园地七》

日积月累(要求会背会默写

1、有志者事成。 《后汉书》

2、勿以恶小而为之,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

3、业精于勤,荒于成于思,于随。(韩愈)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人。(陶渊明)

释义:1、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事情终究会取得成功!

2、好事再小也要去做,但是坏事再小也不能去做!

3、学业的精深,在于刻苦学习,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失败在于不约束自己。

4、时间一去不返,勉励人们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第八单元(科学成就)

一、词语积累

改观 程度 依赖 寄托 幻想 洞察 联系 恐龙 凶猛 鸽子 描绘 轻盈 敏捷 因特网 崭新 笨重 潜入 原子核 哲学家 呼风唤雨 出乎意料 农耕社会 腾云驾雾 程控电话 归根到底 欣喜若狂 形态各异 数据 轻松 悦耳 仓库 储存 示范 烹调 烹炒 预约 综合 判断 提供 迟钝  筛选 辐射 淘汰 盐碱 糖尿病 远洋船舶 用武之地 美味佳肴

二、词语理解

茹毛饮血:指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毋庸置疑:指无须怀疑,是铁一样的事实

美味佳肴:“肴”本来的意思是做熟的鱼肉,在本文中是指味道美好、营养丰富的太空蔬菜。

三、课文内容

第八单元以科技成就为专题。包括四篇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电脑住宅》《飞向蓝天的恐龙》《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学习本单元,老师还给我们推荐阅读了《飞向月球》《未来的智能汽车》《太空医院》等文章。

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

1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这是一篇说明文。本文用了作比较、举例子、引用等说明方法,介绍科技的发展的之快、之大。比如“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千里眼”“顺风耳”,在旧小说中指能看得很远和听得很远的人。这两个词在课文中是指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2作比较就是把两种事物进行比较,作用是突出强调某一个事物,举例子就是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说明,作用是具体形象,打比方就是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作用是生动形象!列数字就是列举具体的数字进行说明,作用是准确、有说服力。

3.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这是引用的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盛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是一个比喻句,把纷纷大雪比作梨花开放,原意是用来形容北国边塞异常寒冷。后来这句诗经常被人引用,用来形容某些生机竞发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势。课文中引用这句古诗,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30、《电脑住宅》(略读课文)

1.课文介绍了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的有关情况。

2.全文是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来介绍的。课文表现了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带来的快捷、方便、安全和舒适,使我们体会到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科学技术的探索与追求。

31课《飞向蓝天的恐龙》

1.这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20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本课运用了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2.3自然是以时间为序,先讲了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的大小、形态、行走方式;接着介绍了经过数千万年之后,它的后代繁衍变化、形态各异的情况;由于它们的体态、体表、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变化,最终使一支猎食性恐龙变成了天之骄子,飞向了蓝天。

32课《飞船上的特殊乘客》(略读课文)

1、题目《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吸引读者,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真正的魔法师是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是他们的知识和工作创造出一个个奇迹!”“魔力”指使人沉迷的吸引力。作者深深惊异于植物种子的变化,说它似乎获得了某种魔力;又把科学家们比作使种子产生美妙变化的“魔法师”,借此赞美了科学研究的神奇力量,赞美了聪明勤奋的科学工作者

园地八:

1、我的发现:成语改错。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定型的词语或短语。

百依百顺 默默无闻 有备无患 其乐无穷 刻不容缓 出神入化 随心所欲 口蜜腹剑

2、日积月累:(关于探索科学的名人名言)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

·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新型的勇敢的人,他们有大胆的科学幻想,心里燃烧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费尔斯曼

·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郭沫若

·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伯特兰·罗素

·科学技术技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

六、作文:《未来的×××》想象作文

(如果写未来的学校要按照从外到内的空间顺序写,比如先写大门——操场——教学楼——教室-课桌-墙壁-窗户-

1至8单元重要知识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