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芜湖市第十四届高中教育协会论文 探索,在明灯的指引下

发布时间:2013-05-26 19:00:21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探索,在明灯的指引下

——浅议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心得体会

[内容摘要]孔子和陶行知分别作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者和我国近现代教育思想的开创者,在我国教育史上贡献巨大、影响深远。他们的教育思想有很多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他们的教育思想中的一些鲜活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等仍然焕发着生命活力,对我国教育新课程改革和当代教育实践有着深刻的启示。

[ ] : 陶行知 孔子 教育思想 教学实践

[正文]

一位是两千五百多年前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一位是近百年前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漫长的中国教育史上,孔子和陶行知无疑是“两颗照彻世界的璀璨明珠”。郭沫若曾在纪念陶行知去世的挽联中写有这样的一句名言 :2 0 0 0年前孔仲尼 ,2 0 0 0年后陶行知。”陶行知可谓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 ,其教育思想既有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又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 。可以说 ,陶行知是在 2 0世纪初对“轴心时代”孔子的“思想与命题”进行了一次“展开与延伸”。

在本文中,笔者将日常学习中对两位伟大的教育家的教育理论的收集、归纳、汲取的一点心得以及其对日常语文教学的指导进行一次浅薄的阐述。

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之所以放弃大学教授的优裕生活而奔赴贫穷落后的农村办乡村教育,是因为他有强烈的责任心。陶行知把自己的工作同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我们不要求普通教师都要有教育大家那样的思想境界,但要求每个教师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一点也不过。都说教师是良心工作,这个良心不是靠领导管出来的,要靠自觉,要靠自己的领悟。尤其是一线老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不负责任就是误人子弟。陶行知身体力行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更是我们老师的光辉典范,即使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这种美德也不能丢。陶行知说:“你若是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尽了教师的天职。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怨天尤人,也不会得过且过。”他要求教师有着非金钱所买的最高尚的精神,不要“靠金钱而振作”,“尤不可因钱少而推诿”。他说,“如果全国教师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的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生命”。

不仅陶行知如此,两千年前的孔子亦是如此:孔子自27岁起开始办学,直到73岁病故,前后40余年,即使是在从政的几年中与周游列国的十几年中,也没有中断过他所酷爱的教育事业。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孔子“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因此,今天的老师必须要有时刻为祖国、为人民、为学生献出毕生精力的信念,要有立志为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旺和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感,如此才能够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二、学而不厌,教学相长

陶行知曾告诫教师:“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惟其学而不厌才能侮人不倦;如果天天卖旧货,索然无味,要想教师生活不感觉到疲倦是很困难了。”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要教学生向前进,向上进,非自己努力向前进,向上进不可。”“要想学生学好,先生必须好学。”陶行知认为,好学不仅是教育的需要也是生存的需要:“做一个现代化的人必须取得现代化的知识,学会现代化的技能,感觉现代化的问题,并以现代化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前进,我们必须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否则,再过几年又要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了。”陶行知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就这样告诫我们:“虚心,虚心,虚心,承认一无所有,一无所能;学习,学习,学习,学人所不知,人所不能”,要虚心跟他人学,跟大人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得专,也要学得博。学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

孔子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认为求学者要有强烈的主体精神和求学要求。教学相长理念的提出最重要的一方面是老师要勇于放下架子,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勇于承认种种不足,敢于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包括自己的学生,并把学来的知识应用到以后的教与学中去。陶行知提倡向学生学习,并说“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要求学生及教师特别是教师,要不断研究、学习,以求知识的创新,才能更加激励学生学习。

针对两位哲人的理论,在我所教的学生中,每半月召开一次语文学习会,在会上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对老师提出意见建议等,老师和学生针对共同的问题进行讨论,能使学生更加有兴味地区学习。另外在课外还可以组织辩论会、演讲会,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来讨论,通过这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不得不愤,不得不发

孔子曾经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则不复也。”这是孔子对启发式教学的精辟阐述。孔子认为启发诱导学生思考问题,也要看火候,不到想求通又无法弄通的地步,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又说不出来的地步,不去启发他;举一例不能类推出其他几例就不要再教下去了。陶行知则将他进一步改成“使他不得不愤,不得不发”,所以,教师应当积极设法启发学生,让他们产生疑问,对事物产生兴趣,进一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解决以后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为此,我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是这样落实的:

1、 情感启发:产生共鸣性

情感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作者缘情而发,把自己强烈的感情演变为文字,因此,激发情感必须批文入情,才能深切感受作者传递出来的感情。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是看见徒有迹象徒有死板的符号,怎样接近作者的志趣呢?因此,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如《卖炭翁》中有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分析这句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卖炭翁身上穿的很单薄,为什么还希望天气更寒冷呢?这不矛盾吗?衣单思暖,人之常情呀!这样是为什么呢?因为卖炭老人希望天寒能卖上好价钱,否则,不要说生活无着落,就连买件单薄的衣裳也无法实现。这样一启发,学生就能理解老人这种矛盾的心理,蕴含着多大的痛苦的辛酸啊!这就激发了学生对卖炭老人的深切同情,比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2、 媒体启发:丰富形象性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启发,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复杂为简单,图文并茂,形声结合。比如,在教朱自清的《背影》时,配乐朗读就具有催人泪下的效果,又如在教《小石潭记》,在网络上寻找一幅“隔篁竹”,周围“青树翠蔓”,中间“全石以为底”,鱼儿在潭中“往来翕忽”的图片展示,再配上潺潺流水声,色、形、声结合,更使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正如陶行知所言“唤起兴味,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

从夸美纽斯到苏霍姆林斯基,从孔子到陶行知,涌现了众多的有广泛影响力的教育家。来源于中国本土又服务于本土、深深扎根在本土的,孔子和陶行知无疑是最杰出的代表。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奠基者,而陶行知则是现代平民化教育和生活教育的开创者。两人的贡献巨大,影响深远,美誉极高。

二人在教育功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主张及教育实践为今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虽然有的随着时代的变革、社会的变化黯淡了光彩,但在这些宝贵的精神遗产中仍然有非常多的教育思想焕发着巨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这些教育思想无疑对21世纪当下的新课程改革教育实践及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具有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批判地继承这些宝贵的丰厚的精神遗产也必将是教育科技兴国的必由之路。

b8芜湖市第十四届高中教育协会论文 探索,在明灯的指引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