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练习

发布时间:2012-08-28 16:08:46

课外文言文阅读 2012.7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

孙叔敖埋蛇

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尝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忧而不食。母问其故。叔敖对曰:儿闻见两头蛇者必死。向吾见之,恐去而死也。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母曰:无忧。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选自《新序》)

  注释:尝:曾经。向:刚才。去:离开。阴德:暗中有德于人的行为。治:治理,管理。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含义。

  (1)而泣__________  (2)者吾见之__________

  (3)蛇令__________ (4)叔敖__________

  2区别下列句中横线的词的用法。

  (1)母问其__________ (2)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___

  (3)埋之__________ (4)不食__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运用什么刻画方法,刻画了幼时孙叔敖怎样的形象?读罢此文谈谈你对孙叔敖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义鼠

杨天一言: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意似甚恨怒,然遥望不敢前。蛇果腹蜿蜒入穴,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其尾,蛇怒,退身出。鼠故便捷,欻然遁去,蛇追不及而返。及入穴,鼠又来,嚼如前状。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蛇出,吐死鼠于地上。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友人张历友为作《义鼠行》。

   (选自《聊斋志异》)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含义。

  (1)蛇果腹蜿蜒入穴 果腹:___________________

  (2)嚼如前状  前状: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一蛇所吞 友人张历友作《义鼠行》

  B.蛇追不而返 入穴

  C将过半 欲行

  D.衔之 两狼之并驱如故

  3.翻译下面句子。

  鼠故便捷,欻然遁去,蛇追不及而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有许多与鼠有关的成语或歇后语。试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并写出四个带的成语。

  (1)老鼠掉进米缸里——( )

  (2)老鼠咬象鼻——( )

  (3)老鼠钻书箱——( )

  (4)出洞的老鼠——(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鼠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不受欢迎的,本文作者是持什么态度来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治国先富民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选自《管子·治国》)

  注释:管子:又称管敬仲,名夷吾,字仲。春秋初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哲学家。他辅佐齐桓公对内减轻农民负担,发展武装力量,增加财政收入;对外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他秉政三年,齐国大治,成为五霸之首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含义。

  (1)是以善为国 (  )(2)民富安乡重家 (  )

  (3)奚以知其也 (  )

  2、翻译句子。

  (1)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面简短的文字中。体现了管仲什么样的远见卓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初中历史知识,说一个管仲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完文字,你认为管仲的思想对我们现在建设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吗?简单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阮裕焚车

  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刘义庆)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ruan)光禄:阮裕,曾经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他为阮光禄。(shan):地名,今在浙江新昌。……为:干什么。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含义。

  (1)意欲借不敢言 (  )  (2)车为 (  )

  (3)阮后之 (  )  (4)之 (  )

  2、依据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借者无不皆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表现了阮裕怎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金壶丹书(《晏子春秋》)

  景公游于纪,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公曰:善哉,如若言!食鱼无反,则恶其鳋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晏子对曰: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有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于闾;纪有此言。注之壶,不亡何待乎?

  注解:《晏子春秋》:一部记载晏子言行的散文著作。晏子,名婴,春秋时齐国的国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景公:春秋时齐国的国君。纪:原是一个诸侯国,后为齐国兼并。(sao):鱼腥味。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含义。

  (1)视之 (  ) (2)勿乘驽马 (  )

  (3)其鳋也 (  )  (4)以亡也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善哉,如若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有道,悬于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这则故事所蕴含的一个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另外讲一个晏子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阅读训练

  1.下列加横线的词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A.齐人有猎者/读书,不求甚解 B.既克,公问其/其所以不得之

  C.人不/隆中 D.买骏马/家富则得良犬

  2.选出下列句子中字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百事也尽然

  A.屋舍俨然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吴广以为然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3.翻译下列句子。

  (1)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好猎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合原文谈一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好猎者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项王(项羽)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刘邦)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而幸分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王从之。

  注释:东海:泛指东方,东边。广武:城名。彭越:字仲,擅将兵,拜魏相国。梁地:先秦时期属梁国。俎:砧板,肉案。若:同汝、尔。若翁,你的父亲。益祸:加重祸患。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含义。

  (1)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 患:____

  (2)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下: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而幸分一杯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分析项羽和刘邦这两个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二鹊救友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卵将雏。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儿扬去。未几,一鹳横空而来,咯咯有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盖二鹊招鹳援友也。

  注释:集:栖,躲。此处为聚集,会合。鹳(ɡuàn):一种较凶猛的鸟。匝(zā):圈。盖:原来。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含义。

  (1)悲鸣不 )(2)顷

  (3相语状( )(4俯冲鹊巢( )

  2.下列几个选项中,加横线的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项有( )。

  例句:鹊巢其上

  A.一狼其中  B.其一坐于前

  C.折蛇行  D.而茗者

  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F.之不以其道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未几,一鹳横空而来,咯咯有声,二鹊亦尾其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喜鹊在孵卵将雏时不是高兴,却悲鸣不已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喜鹊的悲鸣,其他喜鹊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写道: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儿扬去。它们说什么?去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个短文,你有什么感想?写一段话,说说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智犬破案

去杭州百里许,有一古刹,香火颇旺。一夕,有盗逾墙而入。犬吠,僧觉。盗劈僧首,立仆。遂越货而亡。翌日,二小僧入室见之,讶甚。乃诣官府诉之,其犬亦从。途经一酒肆,见五六酒徒狂饮。犬伫足不前,僧怪之。俄而犬跃入肆,啮一徒不置。僧疑为盗,缚而送官。吏审之,果然。盖犬有智也。

  注释:刹(chà):寺庙。越:抢劫。翌(yì)日:指第二天。明日,明天。肆:店铺。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含义。

  (1杭州百里( ) ( ) 2)香火( )

  (3)僧( ) 4)遂越货而( )

  (5)乃官府( ) 6)僧( )

  (7一徒不( )( ) 8犬有智也(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二小僧入室见之,讶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犬伫足不前,僧怪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智犬破案》中犬之的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鸣机夜课读记

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之书,斯解也。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注释: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暇:空闲。痊:病愈。争药鼎沸:与烧滚的汤药争着发出响声。差:同病愈。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含义。

1)暇更唐宋人诗( 2)未寝(

3指壁间诗歌( 4然则何以解忧(

5)铨即书诵于侧(

2.选出下列加横线的词意义、用法不同的一项。(

A.铨则坐枕侧不 委而 B.然则何解忧 不以物喜,不己悲

C.铨即持书诵 长勺 D.铨诵声琅琅 满目萧

3.翻译下列句子。

1)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能背诵所读之书,斯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儿能背诵所读之书,斯解也感人至深,表达了母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待母亲,蒋士铨能坐枕侧不去诵声琅琅然持书诵于侧,结合你的亲身经历,谈谈在做人方面你的所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

明帝说日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度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洛下:洛阳方面。这时洛阳被匈奴占领。潸然:流泪的样子。具以东度意告之:把晋王朝东迁的原委具体地说给他听。居然:不费力。昨日之言:指日远的说法。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含义。

  (1)潸然流 (2)元帝之( )(3)群臣宴会(

  2.用为下面这个句子划出正确的朗读节奏。

  汝

  3.元帝潸然流涕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段中元帝对明帝的回答为何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中元帝失色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明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

窃盗未获

秦破赵于长平,坑众四十万,遂以兵围邯郸。诸侯救兵列壁而不敢前,邯郸垂亡平原君无以为策,家居愁坐,顾府吏而问曰相府有何未了公事?吏未及对,新垣衍在坐,应声曰:唯城外一火窃盗未获尔

  (选自《艾子杂说》)

  注释:

  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坑:活埋。邯郸:赵国都城。列壁:陈兵营垒,坐观双方成败。壁,古时军营周围的防御设施。垂:将近。亡:灭亡,指沦陷。平原君:赵胜,赵惠文王之弟,号平原君,任赵国相国,战国四公子之一。顾:回头看。对:回答。新垣衍:即辛垣衍,辛垣是复姓,衍是名。战国时曾在魏国做将军。火:同。尔:用法同,可译为罢了

  导读:

  《艾子杂说》是一部寓言集,共收入三十九则故事。艾子是作者虚构的一个滑稽多智的人物,贯穿故事始终。本书旧题宋代苏轼撰。本文描写了一群昏官庸吏的形象,他们钻营讨好,粉饰太平,对大事毫无主见,在小事上却抢先发言,一副阿谀奉承的丑态。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含义。

  (1)秦赵于长平 破: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兵围邯郸 遂: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壁而不敢 前: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府有何未公事 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5)唯城外一窃盗未获尔 火: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秦破赵长平 苛政猛虎也

  B诸侯救兵列壁而不敢 眈眈相向,不敢

  C平原君无为策,家居愁坐 策之不其道

  D邯郸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B.唯城外一火窃盗未获尔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只增笑耳 D.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4.翻译下列句子。

  (1)诸侯救兵列壁而不敢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府有何未了公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唯城外一火窃盗未获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下列句子中提炼成语。

  (1)诸侯救兵列壁而不敢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原君无以为策,家居愁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觉得新垣衍是一个怎样的人?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

大鳌与蚂蚁

东海有鳌焉,冠蓬莱而浮游于沧海,腾跃而上则干云,没而下潜于重泉。有红蚁者闻而悦之,与群蚁相要乎海畔,欲观鳌焉。

  月余日,鳌潜未出。群蚁将反,遇长风激浪,崇涛万仞,海水沸,地雷震。群蚁曰:此将鳌之作也。

  数日,风止雷默,海中隐如岳,其高槩天,或游而东,或游而西。群蚁曰:彼之冠山,何异我之戴粒,逍遥封壤之巅,归伏乎窟穴也。此乃物我之适,自己而然,我何用数百里劳形而观之乎?

  (选自《师旷论学》)

  注释:

  鳌(áo):相传为海中大龟。一说为海中大鳖。蓬莱:又名蓬壶,传说为古代仙山名,在渤海中。浮游:没有目的地漫游。干:动词,冲入。重泉:深水。仞:周制七尺(一说八尺)为仞。这里的万仞为夸张写法,非实指。沸:沸腾。地雷震:言波涛冲击海岸,就像打雷震动大地一样。此:这个。将:当是。作:兴起。岳:高大的山。槩(gài):同,平、齐。逍遥:悠然自得的样子。封壤:蚂蚁洞外面的土堆,也叫蚁冢。封是把土堆高的意思。巅:顶。窟穴:指蚂蚁洞。物:他物,这里指鳌。然:如此。何用:哪里用得着。形:身体。

  阅读训练:

  1.下列加横线的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群蚁将反

  A.有红蚁者闻而 B.与群蚁相乎海畔

  C.此乃物我之 D.彼之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含义。

  (1蓬莱而浮游于沧海 冠:________________

  (2游而西 或: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己而然: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何用数百里形而观之乎 劳: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字在句子中的含义。

  (1)有红蚁者闻而悦 之: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将鳌作也 之:___________________

  (3)何异我戴粒 之: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何用数百里劳形而观 之: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数日,风止雷默,海中隐如岳,其高槩天,或游而东,或游而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之冠山,何异我之戴粒,逍遥封壤之巅,归伏乎窟穴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则寓言采用了夸张的笔法,写了东海里的大鳌,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心。东海巨鳌的大体现在哪里?作者极力渲染东海巨鳌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文章第三段中群蚁的话,谈一下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

前辈勤学

胡澹庵见杨龟山,龟山举两肘示之,曰:吾此肘不离案三十年,然后于道有进。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前辈为学勤苦如此。然龟山盖少年事,无垢乃晚年,尤难也。

   (选自《鹤林玉露》)

  注释:

  胡澹庵:北宋官员。杨龟山:即杨时,北宋学者,晚年隐居龟山,人称龟先生。他四十岁时还程门立雪,向大学者程颐求教。道:指学问。张无垢:即张九成,南宋官员,自号无垢居士,因触犯秦桧而被降职。昧爽:拂晓,黎明。洎:到。北:向北,名词作状语。趺:脚。

  阅读训练

  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洎北归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下问(《〈论语〉十则》) B.温故而知(《〈论语〉十则》)

  C.孔子游(《两小儿辩日》) D.虽乘御风(《三峡》)

  2.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含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而读    就:即,连词。 B.然龟山少年事 盖:大约,表推测。

  C.无垢晚年   乃:是,表判断。 D.执书立窗下  辄:就,连词。

  3.选出对胡澹庵见杨龟山,龟山举两肘示之的句意理解正确的两项。(

  A.是向友人炫耀他读书的用功刻苦。

  B.是向友人说明,他学问上的长进是和他两肘三十年没离开过书案有直接关系。

  C.是告诉友人,做学问实在太苦了。

  D.说明学问上要想有所建树,就必须勤学苦读。

  4.本文虽表现的都是勤学苦读,但在描写两人的写法上却不一样。请联系短文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这几句用了什么写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知道程门立雪的典故吗?它说明了什么?请你再写出两个勤学苦读的典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

 约取而实得

叶奕绳尝言强记之法:某性甚钝。每读一书,遇所喜即札录之,录讫朗诵十余遍,贴之壁间,每日必十余段,少也六七段。掩卷闲步,即就壁问观所录,日三五次以为常,务期嘴熟,一字不逸。壁既满,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中。俟再读有所录,补粘其处。随收随补,岁无旷日。一年之内,约得三千段。数年之后,腹笥渐满。每见务为泛滥者,略得影响而止,稍经时日,便成枵腹,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

 (选自《蒿庵闲话》)

  注释:(qì):完毕。掩卷:合上书本。务期:一定要达到。(xì):竹箱。(sì):等到。务为泛滥者:务为,力求;泛滥,此指多而杂乱。影响:此处指印象。(xiāo)腹:空腹,指毫无学问。约:简要,精练。

  阅读训练

1作动词有接近趋向的意思,还有达到的意思。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壁间观所录(到,到达)

  B、此人可见,不可屈致(接近,趋向)

  C、颓然(接近,趋向)

  D、待到重阳日,还来菊花(靠近,接近,此处有欣赏之意)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遇所直即札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年之后,腹笥渐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此文后你有何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孙叔敖埋蛇》

  1(1)回家(2)刚才(3)哪里(4)回答2(1)缘故(2)所以(3)连词,表顺接连词,表因果3(1)刚才我见到了两个头的蛇,恐怕离开母亲而死了。(2)还没有治理,百姓已经都相信他的仁爱了。4、语言、动作、神态等方法。天真、幼稚,极富有爱心的一个人。

  参考译文:

  孙叔敖小的时候,曾经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两个头的蛇,就杀了蛇并把蛇埋了,回家后就哭个不停,忧伤而不吃饭。母素问他原因。孙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个头的蛇的人一定会死,刚才我见到了,我恐怕要离开母亲而死了。母亲说:蛇现在在哪里?”回答说:我恐怕别的人再见到这条蛇,就打死它埋了起来。母亲说:不要忧虑。我听说暗中有德于人的人,上天会用福来报答他的。你不会死的。孙叔敖长大后,做了楚国的令尹,还没有开始治理,百姓都已经相信他的仁爱了。

 (二) 《义鼠》

  1.1)吃饱肚子(2)原来的样子 2.C 3.鼠本来就敏捷,很快就逃离,蛇追不到而回。 4.第一问:(1)因祸得福(2)不识大体(3)咬文嚼字(4)东张西望 第二问:梧鼠技穷 抱头鼠窜 贼眉鼠眼 胆小如鼠 5.礼赞弱者(老鼠)战胜强者(蛇)的机智、勇敢和正义。

  参考译文:

  杨天一说:看见两只老鼠出来,其中一只被蛇吞吃;其中(另)一只眼睛瞪得像花椒的果实般大,神态好像十分愤怒,但远远望着不敢上前。蛇吃饱肚子,蜿蜒曲折地进洞;(蛇)刚刚将蛇身经过了一半,另一只老鼠跑来,用力咬嚼蛇的尾巴。蛇发了怒,退回身子出了洞。老鼠本来就敏捷,很快就逃离,蛇追不到而回。等蛇想进洞时,老鼠又来了,如以前那样去咬嚼。蛇想进洞鼠就来,蛇岀洞鼠就跑开,如此反复好长一段时间。蛇只好出来,在地上吐岀死鼠。另一只鼠马上过来嗅嗅死鼠,啾啾地悲鸣着好像在哀悼叹息,(然后)用口衔着死鼠离去了。朋友张历友为这事作了一篇《义鼠行》的文章。

(三)《治国先富民》

  1(1)……的人(2)(3)这样2(1)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2)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3、治国之道,必先富民。4、老马识途——管仲;管夷吾举于市——《孟子·生于忧患》;管鲍之交。5、略。

  参考译文:

  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凭什么这样说?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四)《阮裕焚车》

  1(1)(2)(3)听说(4)用火烧2(1)倘若有人向他借用,阮裕没有不借的。(2)我虽然有车,但使人不敢来借,要车又有什么意义呢?3、直率、助人为乐的性格。

  参考译文:

  阮裕在剡县作官,曾经有一辆非常好的车子。倘若有人向他借用。阮裕没有不借的。有一次有人因葬母亲而需要用车,想借车(但想到阮裕的车太好了),而不敢开口问阮裕借车。后来,阮裕最终知道了这件事,感叹说:我虽然有车,但使人不敢来借,要车又有什么意义呢?”于是把那辆车烧毁了。

  (五)《金壶丹书》

  1(1)打开(2)劣马(3)讨厌(4)什么2(1)好啊!说的确实像这样!(2)君子有治国的方略。要把它公布到大街小巷上。(大意写出即可)3、示例: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将治国良策付诸实践,那么再好的国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一个人如果只是将修身的格言停留在理论上,却并不打算实行,他就不可能获得长进。4、略。

  参考译文:

  齐景公在原纪国的土地上游历时,捡到一个金壶。打开来,里面有一张用红笔写的纸条:吃鱼不要反复吃,不要乘坐劣马。景公说:有道理!吃鱼不要反复吃,是因为不喜欢它的腥味。不乘坐劣马,是不喜欢它走不了远路。晏子说:不是这样啊!吃鱼不要反复吃,是说不要用尽老百姓的力气。不要乘坐劣马,是说不要放不肖之人在君身边。齐景公说:纪国有这样深刻的言语,为什么会亡国呢?”晏子说:有这样的言语也会亡国。我听说:君子有治理国家的好策略,一定会公行于天下。纪国有这样的言语。却藏在金壶里,怎能不亡国呢?

(六)

1.C 2.B 3.(1)在家里就感到愧对他的家人,在外面就感到愧对他的朋友。(2)得不到想要的(),我就努力耕田劳动,这样就会有收获,然后不就可以买到好猎狗了吗?4.好猎者是一个善于思考,虚心要强的人。当打猎不得兽时,他就觉得羞对家室,愧对知友,可见其要强心理。当有人为他建议,应致力耕作时,他能自思,从而接受建议,可见其 善思虚心的品质。(言之有理即可)5.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退是为了更好地进。(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译文:

  齐国有一个喜爱打猎的人,荒废时日很久,没有捕到猎物。在家里就感到愧对他的家人,在外面就感到愧对他的朋友。他不能捕到猎物的原因,是猎狗弱小。他很想得到一只好猎狗.有人说:您应该在耕地劳作上竭尽全力。打猎的人说:为什么呢?”这个人不回答。打猎的人自己想了想,得不到想要的(),我就努力耕田劳动,这样就会有收获,然后不就可以买到好的猎狗了吗?于是他就不再去打猎,急切地去耕种。急切耕种家里就富裕起来,家中富裕就可以买到好的猎狗。从此以后,他打到的猎物,常常比别人多。不仅仅打猎如此.所有的事情都是这个道理。

(七)

1.(1)害怕(2)投降2.(1)我的父亲便如同你的父亲了,你一定要烹煮你的父亲,到时请分给我一杯肉羹。(2)天下的事情往往未可预料,而且争夺天下的人是不顾念家庭的。你虽杀了刘邦的父亲,不会有一点好处.只能加深祸害而已。3.项羽:鲁莽草率,不深思熟虑。刘邦:机智,顾国舍家。(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项羽击退侵犯东河的汉军彭越部队,回驻东广武城,隔广武涧与汉西广武城对峙,两军相守数月。正当此时.彭越几次返回梁地,断绝了楚军的粮食供应。项羽害怕了。特地安置了高高的案板,把刘邦的父亲放在上面,对刘邦说:现在你不赶快投降,我就烹了你的父亲。刘邦说:我与项羽曾经一起以臣属接受楚怀王使命。还说 你我约定为兄弟。我的父亲便如同你的父亲了,你一定要烹煮你的父亲,到时请分给我一杯肉羹。项羽大怒,准备杀了太公。项伯说:天下的事情往往未可预料,而且争夺天下的人是不顾念家庭的。你虽杀了刘邦的父亲,不会有一点好处,只能加深祸害而已项羽听从项伯的话,没有杀烹太公。

(八)《二鹊救友》

  1.1)停止(2)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际意义(3)好像(4)副词,于是、就 2ADF(提示:例句与ADF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现象,BC是名词作状语,E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3.(1)不一会儿,一只鹳从空中飞来,发出咯咯的声音,两只喜鹊也跟随在它后面。(2)喜鹊们见了便喧叫起来,好像有话在诉说。 4.一条红蛇正威胁着卵雏。 5.群鹊都赶来援助,其中两只又积极去求援兵。(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儿扬去。未几,一鹳横空而来,咯咯有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 6.可能是说去搬救兵——鹳。因为它们回来时,同行的还有一只鹳,且成功帮助它们抓去了天敌红蛇。 7.

  参考译文:

  某人的花园里有一株古老的树,在它上面有一个喜鹊筑的巢,母鹊孵的鹊蛋快孵出幼鸟了。一天,一只喜鹊在巢上徘徊飞翔,不停地发出悲伤的嚎叫。一会儿,成群的喜鹊都渐渐闻声赶来,聚集在树上,忽然两只喜鹊在树上对叫,像在对话一样,不一会儿扬长而去。不一会儿,一只鹳从空中飞来,发出咯咯的声音,两只喜鹊也跟随在它后面。喜鹊们见了便喧叫起来,好像有话在诉说。鹳又发出咯咯的叫声,似乎在答应鹊的请求。鹳在古树上盘旋了三圈,便向鹊巢冲了下去,叼出一只红蛇并吞了下去。喜鹊们欢呼起舞,像在庆祝,并向鹳致谢。原来两只喜鹊是去找鹳来救朋友的啊!

  (九)《智犬破案》

   1.(1)距离;左右(2)很(3)察觉,发觉(4)逃亡(5)前往,到……去(6)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7)咬;放弃(8)原来 2.1)有两个小和尚进入看见了尸首,非常惊讶。(2)狗停止不再前进,僧人对此很奇怪。 3.有勇有谋。一智是警觉,能够及时发现盗贼,提醒僧人注意;二智是记忆,在第二天可以准确地从五六个人里面发现盗贼。狗没有思维能力,能够把这两点做到,可谓其智了。 4.时间顺序。依据是文中有表示时间的翌日俄而,还有揭示行动的 5.是说做了坏事会遭到报应;是通过文章赞颂那条狗的机智,让我们认识到珍爱动物,珍爱自然,其实就是珍爱我们自己。

  参考译文:

  离杭州一百里的地方,有一座古老的寺庙,香火很旺盛。一天晚上,有个盗贼翻墙进入(寺庙)。狗大叫不止,一名僧人发现了盗贼。盗贼将和尚砍倒在地,于是就带着货物逃走了。第二天,有两个小和尚进入看见了尸首,非常惊讶。于是到官府告状,狗也去了。路上经过一个酒馆,看见五六个酒鬼在喝酒。狗停止不再前进,僧人对此很奇怪。突然狗跳进酒馆,咬住其中的一个酒鬼不放。和尚怀疑他是盗贼,绑起来送到官府。官吏审问后,果然就是他。原来狗也很聪明。

  (十)《鸣机夜课读记》

  1.(1)抄写(2)曾经(3)就(4)这样那么(5)拿着 2B 3.(1)母亲就抱着蒋士铨在屋内来回行走,不曾入睡。(2)儿子如果能背诵读过的书,这就可以解除(我的)忧愁。(3)从那以后,母亲一有病,蒋士铨就拿着书在母亲旁边背诵,而母亲的病就能痊愈。 4.蒋士铨回忆少年时母亲悉心培育他的经历。 5.望子成材,期望殷切。 6.从孝敬父母,不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的角度回答。

  参考译文:

  蒋士铨九岁时,母亲就教他读《礼记》、《周易》、《毛诗》,他都能背下来;空闲时母亲就抄唐诗宋词,教给蒋士铨,让他用抑扬的声调念诵吟咏。蒋士铨每次生病,母亲都抱着他在屋内行走,不曾入睡;不久,蒋士铨的病痊愈了,母亲就指着墙壁上的诗歌,教给儿子小声吟咏,让儿子把它当作游戏。母亲生病时,蒋士铨就坐在母亲枕边不离开。母亲看着蒋士铨,竟无话悲伤起来。蒋士铨也随之哀痛悲伤,舍不得离开,曾经问母亲说:母亲,您有什么忧虑吗?母亲说:是的。”“既然这样,那么用什么办法来解除您的忧愁呢?母亲说:你如果能背诵读过的书,这样就可以解除(我的)忧愁。蒋士铨背书的声音十分响亮,与烧滚的汤药争着发出响声,母亲轻轻一笑说:病好多了。从此以后,母亲一生病,蒋士铨就拿着书在母亲旁边背诵,母亲的病就能痊愈。

(十一)《明帝说日》

  1.(1)泪(2)诧异,奇怪(3)召集 2.汝/意长安/何如日远 3.有人从长安来告诉他洛阳的消息,引发了他的回忆,所以潸然流涕 4.回答巧妙,理由出人意料。 5.明帝说的跟昨天说的不一样。 6.明帝是一个机智聪颖,有爱国之心的人。

  参考译文:

  晋明帝才几岁时,坐在父亲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他洛阳的消息,(元帝听后)流下了眼泪。明帝问父亲为什么哭泣,元帝把晋朝东渡的事都告诉了他。于是问他:你认为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显然可知太阳远。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许多臣僚举行宴会,把明帝答话的奇特告诉了他们,再次重新问明帝。明帝竟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变了脸色,说:你为什么改变昨天说的话呢?明帝回答说:抬头只见太阳,不见长安。

(十二)《窃盗未获》

  1.1)击败(2)于是,就(3)上前(4)办完(5)同 2.A 3.C 4.1)诸侯派出的救兵都陈兵营垒坐观成败,不敢上前救援。(2)相府里有什么没办完的公事吗?(3)只是城外有一伙盗贼还没有捕获罢了。 5.1坐观成败作壁上观2)束手无策 6.通过描写一群昏官庸吏的形象,讽刺了他们钻营讨好、粉饰太平的嘴脸。 7.是一个对大事毫无主见,在小事上却抢先发言的阿谀奉承的庸吏形象,他是这些钻营讨好、粉饰太平的庸吏的代表。

  参考译文:

  秦国在长平击败了赵国的军队,活埋了俘虏四十万,就率领军队包围了邯郸。诸侯派出的救兵都陈兵营垒坐观成败,不敢上前救援,邯郸即将沦陷。平原君没有用来应对的办法,在家中闲呆,忧愁地坐着,回头看着相府里的官吏问道:相府里有什么没办完的公事吗?官吏还没来得及回答,辛垣衍在场,应声回答说:只是城外有一伙盗贼还没有捕获罢了。

(十三)《大鳌与蚂蚁》

  1.B(提示:例句是通假字,通,回去。A.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悦。B.要,通,邀请。C.适,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自得其所。D.冠,名词活用作动词,把帽子戴在头上) 2.1)名词活用作动词,把帽子戴在头上。(2)副词,有时。(3)代词,这样。(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 3.1)代词,代这件事。(2)用于句中,补充音节,没有实际意义的助词。(3)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凑足音节,没有实际意义的助词。(4)代词,代它(大鳌)。 4.1)几天过后,风停了,雷声也寂静了,海里隐约像座山,它高和天齐了,有时候向东边飘移,有时候又向西边飘移。(2)它头戴山,跟我们戴饭粒有什么不一样,逍遥自在地在小土包上,回家趴在蚁穴中。 5.说东海里有大鳌,大到头戴着蓬莱在大海里遨游,腾跃起来就可以碰到云,淹没下潜就能到极深的水底。于是群蚁来海边观看就是很合情合理的。这么庞大的鳌出场非同一般是自然的,于是就有了狂风激浪,浪高万仞,海水沸腾,雷声震动,声势动人。至此,鳌已让人油然而生敬意,夸张的目的就达到了。而后再写蚂蚁们竟然把大鳌惊天动地的壮举和它们微不足道的行为相提并论,实在是有眼不识泰山。这样文章的讽喻告诫效果一下就体现出来了。 6.作者写这则寓言,意在告诫我们:做人,需要多一份虚心,少一份骄傲;多一点不断努力的上进心,少一点盲目自大。 7.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东海有鳌,头戴着蓬莱在大海里遨游,腾跃起来就可以碰到云,淹没下潜就能到极深的水底。有种红蚂蚁听说了很高兴,(便)和众多蚂蚁相邀来到海边,想观看鳌。

  一个多月过去了,鳌潜伏水底没有出来。众蚂蚁准备返回,却见狂风激浪,巨浪有万仞高,海水沸腾,地底雷声震动。众蚂蚁说:这表示鳌马上要出来了。

  几天过后,风停了,雷声也寂静了,海里隐约像座山,它高和天齐了,有时候向东边飘移,有时候又向西边飘移。众蚂蚁说:它头戴山,跟我们戴饭粒有什么不一样,逍遥自在地在小土包上,回家趴在蚁穴中。这就是万物在自然中自得其所,自然而然,我们何必跑几百里劳神来观看它呢?

  (十四)《前辈勤学》

  1.C(例句中的C项的都是方位名词用作状语,意思分别是向北向东,在句中作动词的状语。A项中的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为……为耻B项中的是形容词作名词,意为新知识D项中的是动词作名词,意为奔跑的马 2.A在这里是动词,作靠近讲,不是连词) 3.BD 4.写杨龟山的苦读,运用的是侧面描写,用他的臂肘三十年不离书案,来表现他的苦读精神;写张无垢用的是正面描写的方法,记叙他在黎明时分,立在窗下执书苦读的情形。 5.用的是间接衬托手法。用留在窗下石上的足迹至今还宛然犹存,隐隐约约的样子,间接衬托出他坚持不懈的勤奋精神。 6.“程门立雪说的是杨龟山向大学问家程颐虚心求教的事。一日龟山到洛阳求教程颐,看到程颐坐在椅子上睡着了,龟山就一直在门外耐心等待。程颐醒来,看到外面的雪下了一尺多深,而龟山一直站在雪中。这说明了龟山的求知若渴和尊师的美德。典故:车胤囊萤读书匡衡凿壁借光

  参考译文:

  胡澹安去见杨龟山,杨龟山举起自己的两个臂肘给他看,说:我这两个臂肘有三十年没有离开过书案,这以后在学问上才有了些进步。

  张无垢被贬到横浦,住在城西的宝界寺。他的卧室里有一个小矮窗,每天天刚蒙蒙亮,他就手拿书卷立在窗前开始趁着日光读书,这种情况持续了十四年。等到他回北方的时候,窗下的石头上,双脚留下的痕迹隐约可见,至今还存在着。

  前辈们从事学习勤奋刻苦都像这样,然而杨龟山是少年时的事,张无垢却是晚年的事,更难能可贵啊

(十五)约取而实得

1A 2(1)遇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就摘录出来。(2)几年以后,()腹中(记忆的文章)和竹箱中(储存的文章片断)都渐渐地满了。3、每见务为泛滥者,略得影响而止,稍经时日,便成枵腹,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4、答案不唯一,例如答成:学习要认真塌实,不能浅尝辄止等。

  参考译文:

  叶奕绳曾经谈到(读书)加强记忆的方法,()我天资迟钝。每当阅读一本书,遇到喜欢的内容就把它摘录下来。摘录完毕,朗诵十多遍,(然后)把它贴在墙壁上。每天一定(摘录张贴)十多段,至少也要六七段。(有时)合上书本,闲适散步时,就靠近墙壁,观看摘录(的文章片段)。每天看三五遍成了习惯。一定要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一个字也不漏掉。墙壁贴满以后,就把第一天所贴的收到竹箱中。等到再读书有摘录时,补贴到那个地方。(这样)随时收取,随时补贴上,一年到头不空一天。一年之内,大约可以摘录和记得三千段。几年以后,腹中记忆的和竹箱中储存的(文章片段)渐渐地满了。我常常看到(一些)一心贪多而杂乱无章地阅读的人,(他们)略微有点印象就不再阅读了。(这样)稍微经过一段时间,就腹中空空了,不如我精练地阅读而能得到实际的收获。

古文练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