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应试教育”:需要勇气和底气

发布时间:2015-03-19 13:25:51

反抗“应试教育”:需要勇气和底气

王贵成

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吴非老师,是当今中国教育界,我最佩服的人之一。吴老师并不是研究高深理论的教育理论家,也不是专门猜题押宝的高考专家,尽管只是一个中学教师,却凭着一个教师的良知大声疾呼:不跪着教书!

  “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配有‘铸造’这样的词条。”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一直在梦魇中教学的我,顿时得到了一种醍醐灌顶的大彻大悟。

  在2007214日的《教育文摘周报》上读到了《中国教师报》对吴非老师的一篇访谈文章,读后让我深受启发。吴老师认为,他之所以敢喊出“不跪着教书”,敢反抗“应试教学”(吴非老师老师认为教育是一个美好的词,他只愿把现在的教育称为“应试教学”),除了与学校氛围有关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勇气,大胆表现自己的意志。话语权是属于你自己的,不是别人赏给你的。”  “作为一个教师,你的专业素养如何?没有底气不可能抗争。你是什么样的教师,可能就决定了你能有什么样的选择。”也就是说,反抗“应试教学”,需要勇气和底气。吴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986年的一次公开课,吴老师教马识途先生的大作《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当时他对传媒不能如实报道灾害损失感到不解,所以在授课时,要求学生“找一找这篇课文中的一个大毛病”。经过20分钟的阅读,学生发现了:这篇文章中,有工厂、农田、水利设施、房屋等具体的损失数据,而这么大的洪水,居然没有人的伤亡数据(非正式消息:1980年四川洪水亡人数在8000左右)。在学生提出这个问题之后,课堂被“反叛气氛”笼罩了。

  这种“离经叛道”的教学居然发生在1986年,1986年是个什么年代啊?尽管经过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人们也对“文革”进行了初步的反思,但绝大部分人的思想还僵化在那个红色恐怖的极左水平,即便是民主、自由、法治等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今天,一般学校也不允许这种“叛逆”的教学存在。

  可以想象出来,吴老师这样教学是担着很大的风险的,他不愧是中国语文教育界的一个大勇者。而吴老师更是一个大智者,是一个能与学生思想真正发生共鸣的语文老师,他不漠视学生的质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背纲离本”,这样就可启发学生通过文本的话语去发现生活中的荒唐逻辑。学生的思维就在对课文的阅读质疑中发生了质的飞跃,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我想让学生懂得:任何漠视人的生命的言论与行为,不管披上什么样的外衣与光环,实际都是假神圣,都是愚蠢的,不人道的,不应当成为语文学习内容;当然,我还认为这样的教科书是对人性的戕害,是对生命尊严的亵渎。”

  接着吴老师又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既然大家都不能接受这样的新闻报道,为什么它竟然可以进教科书?为什么我们的电视新闻不报道灾害场面,不公布伤亡人数,而西方媒体对诸如因暴风雨而亡一人,因雪崩而失踪二人,因撞车而导致人受伤,都一一报道,难道中国人的生命就没有价值?吴老师并没有就课文去谈新闻报道的写法,也没有在那里鹦鹉学舌,大谈特谈文章的主题思想,而是引导学生去探讨生命的价值,生命的尊严。(值得一提的是,几年以后,我国的新闻报道开始公开因灾害而伤亡的人数。)

     那节课,学生的讨论是热烈的,听课的同行们是激动而害怕的,吴老师个人认为,这节课的成功在于思想的启蒙。这种珍爱生命的教育,近年来才走进了学校的课堂,吴老师却整整超前了十几年,而思想的启蒙教育,大部分教师还没有能力把它引入课堂。如果没有超人的勇气,过人的底气,吴老师能义无返顾地反抗“应试教学”吗?现在的应试教育,除了极个别的铁杆粉丝对它爱得一往情深之外,早已经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就连在应试教育的根据地——各级中小学里,反抗应试教育的有识之士也大有人在。

     他们纵论教育,激昂慷慨,对应试教育的误国误民可说是痛心疾首。这种反抗的勇气实在可嘉,但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不少人又无力反抗浊浪滔天的应试教育,只好随波逐流苟且偷生。所以,在《中国青年报》近日发表了安徽无为襄安中学赵成昌老师写的《我为什么无力反抗呆板的教学》一文后,引起了众多一线教师的共鸣,“被认为是说出了很多一线教师的心里话”。确实,“上课讲试卷,下课排名位,外出开考会”,这种现实的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必须时刻以考试为中心,以考分为统帅,以提高升学率为己任;教学形式不仅单调刻板,师生思想情感也受到严重禁锢。

  他们纵论教育,激昂慷慨,对应试教育的误国误民可说是痛心疾首。这种反抗的勇气实在可嘉,但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不少人又无力反抗浊浪滔天的应试教育,只好随波逐流苟且偷生其实,从吴非老师的批判教学里,我们完全可以明白反抗者为什么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实际上还是自身的底气不足。我并不敢对这些可敬的反抗者表示丝毫的不恭,更没有任何的嘲讽之意,只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说几句大实话,目的也是为了使我们能更有效地反抗应试教育。我们应该明白,我们反抗应试教育,只是反抗一味地围绕考试去组织教学,并不是连必要的考试也不要了。

正如吴非老师所说的那样,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一是要进行思想的启蒙,在他们年幼的心里播下一颗人文的种子,二是要帮他们取得进入大学的通行证。只要我们做教师的自身底气充足,在帮学生应付了各种考试的同时,完全可以进行一些真正的素质教育。

  我自己就是这样做的。我经常给学生推荐阅读一些好文章,引导他们去思考古今社会大舞台上发生的各种事情,遇到寒暑假,我还会布置学生阅读一些好书,收学后用几节课组织学生进行读书讨论会。就是在课堂上,我也时常进行批判教学。

  比如,高一讲到江泽民的《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篇课文,我并没有照本宣科,而是让学生讨论“爱国、进步、科学、民主”北大的这四个传统里边,哪一个是最根本的,以此为契机,我给学生讲了解放前北大教育上的辉煌,以及现在的萎靡不振。

  在高二讲到富兰克林的短文《美腿与丑腿》时,针对作者凡事看到好的方面,凡事要往好处想,也就是要多看“美腿”的看法,我组织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而且在作文课上写成文章,在讲评这篇时我拿自己写的下水作文《“美腿”要看, “丑腿”更要看》(刊载于2007130日《杂文报》)和学生作了交流。我不但对学生进行思想启蒙教育,还特别注重培养他们的悲悯情怀。

  20051114 日我们山西沁源因为上早发生了车祸后,我要求学生为丧生于车祸中的21条年轻生命写一篇悼词,因为当时刚刚学完恩格斯写的悼词《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把自己写的下水作文《天堂里有没有车来车往——祭山西沁源丧生于早车祸中的21条年轻生命》(发表于2006年第3期《山西文学》)在作文讲评课上当众作了宣读。

可能有些好心人要担心了,你这样教学,考试成绩怎么办呢?我可以放心地告诉大家,学生不但受到了思想启蒙教育,考试成绩也不差。还是吴非老师说得好,“学生缺乏批判能力,在于教师自身缺乏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没有这样的能力背景,教育的“创新”从何而来?”只要我们具有了反抗“应试教育”的勇气和底气,应试教育这只秋后的蚂蚱,它还能蹦达几天呢?素质教育的春天离我们还会太遥远吗?

我为什么无力反抗呆板的教学

赵成昌

如果要我说实话,我是不愿干教师这行当的,更不愿当一个语文教师。

    因为,“上课讲试卷,下课排名位,外出开考会”的教学方式和我所向往的语文教学相差实在太远。

    我所向往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完全开放式的,师生应该是完全互动的,课堂气氛应该是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应该是灵活多变的,师生情感应该是轻松愉快的。

    然而,现实的语文教学,要你时刻必须以考试为中心,以考分为统帅,以提高升学率为己任;教学形式不仅单调刻板,师生思想情感也受到严重禁锢。特别是到高三,那完全是纯粹的“试卷教学”:你每天都要捧着试卷认认真真讲考题,学生规规矩矩对答案;有时明知道那些商品化的试卷乌七八糟、错误百出,你还必须耐着性子自圆其说,牵强附会;你必须经常性拿出你的考试法宝,在学生面前炫耀你的出卷、改卷、析卷之能事。凡此种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像头拉磨的驴——永远也看不到尽头!

    也许有人会问:难道你就不能做一个新时代的俄底修斯,杀出重围跳出魔圈,回归到你所向往的语文教学?想,我有时做梦都想!但总是事与愿违,处处碰壁。不在其位,是无法了解目前吾辈之艰难处境的!

     教学一旦脱离了“考”,那就等于冒了天下之大不韪:上,要得罪领导;下,要得罪学生;甚至连有些同事都可能得罪。诸如,每学期开始推销各种考试资料的一拨又一拨,我全部拒之门外,有人就说:“你傻啊,羊毛出在羊身上!”我表达我反对“月考”、“周考”的意见,有人就说:“大势所趋,你反对什么?”我抵制补课,说:“这是打疲劳战,也是违法行为!”有人就说:“你别搞特殊了!补课有收入,还受到赞赏,何乐而不为?”考试过后,就按考分给学生排名次,高分的分到“重点班”,低分的分到“普通班”;到了高三,有人别出心裁,提议再在“普通班”中考一次试,按成绩分出一个“次重点班”和一个“后普通班”。我竭力反对,没想到被群起而攻之:“不分?那今年达不到高考升学指标,你负责!奖金拿不到,你来付?”

     我怎么敢负这样重大的责任!不说影响升学率会被舆论唾沫星淹死,就是耽误的奖金我下辈子也赔付不起!一个小小语文老师,你还敢不随大流?再说,学校对你高三老师也不薄:除了按照规定超升学指标有奖励外,还年年花大价钱拉我们出去开“高考研讨会”。我明知道这些“研讨会”都是以糊弄钱为目的,作用肯定不大,但不去又要遭谴责。更要命的是上面不断派人下来“督导”,中心就是如何复习迎考。

    有一次,上级领导一把手亲自带队,督导之后给我们训话:“不管白猫黑猫,多考上个人就是好猫;你们有什么招就施什么招,出了问题我给你顶着!顺便给你们通报一件事:某某中学一个老师向上级有关方面反映违规补课,上面派人下来调查,我们设法给应付过去了;之后,我将这位老师下放到小学,并告诉他说,你就在这里呆着吧,因为小学不讲升学率——将来如果再有人向上面反映问题,我就叫他下岗!”

    我的心一阵颤栗,卑微感骤然袭来,接着就是孤独,前所未有的孤独……

反抗“应试教育”:需要勇气和底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