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答案

发布时间:2018-04-10 14:21:54

一、 三顾茅庐

二、 概括主旨

本片选文通过三顾茅庐的故事,塑造了刘备求贤若渴的仁君形象,更重要的是渲染了诸葛亮出山前的神秘莫测的特点以及他的雄才大略

第二课时

文本研读

、虚实关系的恰当处理:
  虚实关系,即作者的想象与历史事实的关系。如果过分拘泥于历史记载,故事就不会生动,人物形象也不会鲜明;反之,如果不顾历史记载而胡编乱造,则成了戏说,不再是历史演义。清代学者章学诚在《丙辰札记》中曾提出三国演义是七实三虚,即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是实有的,而事件进程及人物言行的具体细节是虚构的。
  本篇中的虚实结合:
  三顾茅庐是事实,但在历史上记载的非常简略。《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没有记载;《诸葛亮传》只记一句: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诸葛亮《前出师表》中说的稍多:先帝不以臣鄙陋,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等寥寥数语。在小说中,作者虚构了大量的生活细节,详细描写了三顾的具体过程以至于季节特点、沿途景色、这就是故事有了生活实感,更加具体生动,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明。

二、人物出场艺术:
  1.先声夺人法:
  人物一出场,作者就从作品中相关人物的视野,写出登场人物及其个性化的言行,使作品中的相关人物和读者产生强烈深刻的印象。《三国志演义》中赵子龙的出场(教参148)。
  文丑急捻枪来刺。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爬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回合,胜负未分。瓒部下救军到,文丑拔马回去了,那少年也不追赶。瓒忙下山坡,问那少年姓名。那少年欠身回答: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赵,名云,字子龙……’ 
  赵子龙在公孙瓒的视野中出场,一出场就显示出少年英武、彬彬有礼的特点。
  2.家三染法:
  在人物正式出场之前,层层烘托,反复渲染,让人物千呼万唤始出来,人物特点在出场前的烘托渲染中东云现鳞,西云现爪;正式登场后,作者在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描写,使人物的基本特点在虚实相映中得到更鲜明的体现。
  刘备初得诸葛亮的消息是在越马过檀溪之后。(34蔡夫人隔屏听密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刘备依附于刘表,但刘表的后妻蔡夫人之弟想要杀刘备,刘备得知消息后,单骑越过水阔数丈、其流甚急的檀溪,来到了隐沦之居的司马徽庄上,司马徽告诉他:伏龙、风雏(庞统),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但当刘备问他伏龙、凤雏分别为何人时,他却只说好!好!再也不漏真言。这给诸葛亮的出场涂上了一层神秘的第一笔,读者只知道他有安天下之才,其余一无所知,甚至连他的姓名都不知道。
  刘备回到新野之后,忽见市上一人,葛巾布袍,皂绦乌履,长歌而来,暗思:此人莫非伏龙、凤雏乎?但此人是徐庶。徐庶在刘备军中,略施小计,便大破曹兵(玄德用计袭樊城,元直走马荐诸葛),才能是非凡的;但他在走马荐诸葛时则说:以某比之,有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作者实写徐庶,乃虚写诸葛亮,是对诸葛亮出山的铺垫。至此完成对诸葛亮反复皴染的第二笔。
  三顾茅庐则是反复皴染的继续。一顾时,没有见到诸葛亮,只见到他的朋友崔州平,二顾时见到了他的朋友石广元,孟公威以及他的弟弟诸葛均,岳父黄承彦。这些人物,都从不同的角度烘托着诸葛亮。直到三顾时,诸葛亮才正式出场,他: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

其他见此网址

http://www.ht88.com/downinfo/325777.html

https://wenku.baidu.com/view/83a1a71025c52cc58ad6be50.html

语言特

1赏析如;“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

赏析:这些话反映了张飞的卤莽,而张飞的卤莽正反衬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对贤才的渴求和访求贤才的虔诚。

2本篇文章对隆中一带景色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烘托人物形象。描写环境的清幽表现出诸葛亮“只愿老死山水间,不愿鞠躬车马前”,也表现出了刘备的恒心及毅力。(还可以补充什么?)

《三国演义》(节选)

1.AE(A关羽对诸葛亮并非敬重,E.文中没有运用对比的手法。)

2.1)求贤若渴。去请诸葛亮之前“斋戒三日,薰沐更衣”;“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知道诸葛亮在睡觉,“玄德拱立阶下”;“玄德闻言,顿首拜谢”。(2)胸怀大志。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3)宽厚仁慈。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皆汉室宗亲,备安忍夺之。(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若答出有心计、胸有城府、隐忍等,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3.(1)诸葛亮虽“躬耕陇亩”,却对全国的形势了如指掌,对当时政坛人物如数家珍,可见其洞察天下形势,有远见卓识。(2)诸葛亮提出的取荆、益建基业和联吴抗曹策略,显示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 6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三顾茅庐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