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总体规划报告

发布时间:2018-09-23 23:57:11

苏州工业园总体规划报告

第一部分 文本

第一章 前言

第六章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区位 目标

背景 标准

参与单位 对外交通系统

第二章 规划结构

城市内部交通系统

性质 实施

规模

第七章 开放空间和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概念 目标

规划用地平衡 标准

第三章 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布局

规划概念

目标 规划

工业分类 实施

布局原则

第八章 环境保护和固体垃圾处理系统规划

功能分区 总论

工业与仓储用地分配 环境功能区划分及环境质量指标

第四章 居住地规划布局

环境污染控制措施

目标

第九章 综合防灾体系规划

标准/参数 第一节 防洪排涝规划

规划 第二节 消防规划

第五章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布局

第三节 人防规划

目标

第十章 基础设施规划

标准/参数 第一节 给水管网系统规划

规划 第二节 排水系统规划

措施 第三节 排污系统规划

第四节 供电规划

第五节 供热规划

第六节 邮电规划

第七节 有线电视规划

第八节 煤气规划

第九节 管线综合规划

第二部分 说明 以下项目的内容请参考文本

第一章 排水系统规划

给水系统规划

第二章 环境保护规划

排污系统规划

第三章 固体垃圾管理

供电规划

第四章 防洪排涝规划

供热规划

第五章 消防规划

邮电规划

第六章 人防规划

有线电视规划

第七章 航道规划

煤气规划

管线综合规划

附图目录

1-1 用地规划图

9-3-1 指挥相信了程规划图

2-1 发展分期图

10-0-1 基础设施规划图

2-2 用地结构图

10-1-1 供水规划图

2-3 总体规划图

10-1-2 拟定水厂位置图

3-1 工件小分区

10-1-3 泵站及水库平图

4-1 居住区分布图

10-2-1 排水系统规划图

4-2 邻里界线图

10-2-2 河道标准断面图

4-3 新镇与邻里中心的服务范围图

10-3-1 污水规划图

4-4 典型邻里规划图

10-4-1 变电站规划图

5-1 主要公共设施图

10-5-1 热电厂规划图

5-2 邻里公共设施图

10-5-2 50兆比热电厂设备布置图

6-1 道路交通网络图

10-6-1 市话邮电规划图

6-2 苏州市轻轨交通图

10-7-1 有线电视规划图

6-3 园区轻轨交通图

10-8-1 煤气规划图

7-1 开放空间的绿地图

10-8-2 拟定煤气厂布置图A

8-1-1 环保规划图

10-8-3 拟定煤气厂布置图B

8-2-1 垃圾收集站规划图

10-8-4 拟定煤气厂布置图C

8-3 拟定垃圾填埋场--七子山

10-9-1 管线综合布置图

9-2-1 加强消防规划图

10-9-2 管线综合布置图

附表目录

2-1 人口、用地规模

9-2-1 工业园消防队(站)布局规划

2-2 用地平衡

9-2-2 无线通信装备配备要求

3-1 工业与仓储用地分配

9-3-1 地下防护工程分类表

4-1 居住用地的规划参数

9-3-2 地下防护工程配件表

4-2 居住用地的分配表

10-1-1 需水量汇总表

5-1 区域等级的公共设施规划参数

10-3 第二三区周围水环境监测结果表

5-2 分区等级的公共设施规划参数

10-4-1 电力负荷于测

5-3 邻里等级的公共设施规划参数

10-6-1 邮电规划分类

5-4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三区公共设施汇总

10-9-1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空

7-1 绿地系统统计

10-9-2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垂直净空

8-1 水环境功能区域及质量标准

第一章 前言

1.区位

2.背景

3.参与单位

第一章前言

区位

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是嘉兴和湖州,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京沪铁路、京杭大运风312国道都经过苏州市。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太湖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注人长江。苏州境内有众多湖泊、河流与太湖连接;创造怡人风景,使苏州成为众所周知的东方威尼斯。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二区位于首期开发区东部,涉及跨塘、斜塘、维亭、胜浦四个乡(镇),西距苏州怖中心约15公里,东距上海约万公里(用地现状见图11)。

背景

1992年底,在中新双方合作开发苏州工业园区的构想下,展开选址工作19934月,苏州工业园区的概念规划首次呈报给苏州市人民政府;19935月呈报给江苏省人民政府。这个概念规划,是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一、三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基础和指导。19942月,由江苏省建设委员会主持审定厂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即第一区)的总体规划。根据专家意见调整之后;于19946月里报正式成果给苏州市人民政府。这个总体计划于1994年出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的批准。在此基础之上,展开首期开发区的详细规划。199411月,首期开发区的详细计划通过专家审定。这个详细规划于199412月获得苏州市人民政府的批准。19955月,展开苏州工业园区第一区、第三区的总体规划,由新加坡市区重建局、驷马国际有限公司、裕廊环境私人有限公司和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共同编制了结构规划。19956月初;总体规划的四个成员单位会同苏州市及国际上参加专业规划的成员单位,在探讨确定了结构规划的基础上,展开了专业规划。19956月底;在新加坡裕廊管理局,出裕廊环境工程私人有限公司和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主持召开了总体规划讨论会,综合协调各专业规划。经过多人论证,多方案比较,现形成总体规划报告。

参与单位

1.参加编制的规划单位

裕廊环境工程私人有限公司

新加坡市区重建局

驷马国际私人有限公司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

2.参加编制的专业单位

2.1由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负责协调的专业单位

a)消防规划 --苏州市消防支队

b)人防规划 --苏州市人防办公室

c)航运规划 --苏州市交通局

d)环保规划 --苏州市工业园区环境保护局

e)邮电规划 --苏州市邮电局

f)有线电视规划 --苏州市有线电视台

g)化工园规划 --中国化工部规划设计院

22由裕廊环境工程私人有限公司协调的专业单位

a)供电--裕廊环境工程私人郁民公司与苏州供电局

b)供水、污水规划 -- ms Binnie Partners

c)热电规划 -- mS Squire Mech Pie

d)煤气规划 -- mS Development Resources Pie Ltd与苏州工业园区配套供气有限公司

e)防洪、排水及河道规划 --裕廊环境工程私人有限公司,苏州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所,河海大学

f)垃圾处理规划 --mS Keppel Integrated Eflgineering

第二章规划结构

1.性质

2.规模

3.规划概念

4.规划用地平衡

第二章规划结构

性质

第二区:高科技中心。利用水域沿岸的环境和翠绿的景色,提供一个从事研究和开发活动的高科技工业园,以及具有高素质湖滨住宅的优良环境。

第三区:轻工业基地。利用优越的交通条件和广阔的用地,发展轻型工业,并配套发展

住宅和公共设施。

21   人口、用地规模

(见图2l

就业结构

假定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

就业分布结构如下:

工业 60

服务业 25

运输、公用事业 15

规划概念

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主要采用了以下概念:

土地的使用是根据明确的功能加以划分:由无污染的轻工业区相应的分布在居住区

边缘,而商业中心位于居住区中心使工作地点和必要设施靠近住家。

商业中心是以分层次人式进行规划,在第一区地段内的商业核心区同时为园区和整

个苏州市服务,在第二和第三地段内的卫导镇中心为个别的卫星镇服务,所有三个地段内的邻里中心则为邻里居民服务。

第一个地段内独特的新商业核心区以及第二和第三区地段内的市镇中心加强了苏州 市的中心轴线设计。这条轴线起于河西新区中心经过古城的心脏区,连接苏州工业园区第一、第二和第三区的中心。规划较包括一个分层次的公路网络,结合现有的公路系统,并进行小规模修改,以提供高效率的交通网络,贯穿公路将和居住区内的公路分开,以减少对居住环境的干扰。适当分配绿色户外空间;以创造一个高素质的居住环境。保留足够的土地;以用于建设公用设施,支援这新区将来的发展。保留现有的湖泊和主要河道,以突出苏州水城的特色,并提供赏心悦目的景观。提供全面的教育和社区设施,如体育设施、小学和中学、公园、医院、文化娱乐中心以支援各个邻区和整个园区。

2223分别表达了以上的规划概念;22为原来的结构图,23为修订总体规划图。

苏州工业园区的拟议总体规划图,目的在于指导这个现代化园区进行具体发展,让它能与现有城市相结合,成为一个高效率的城市实体,同时提供良好的居住和商业环境,规划概念是在于通过东西走向的发展而建造一个适当的城市格局,并充分与历史古城结合,以平衡苏州市的线性发展。

规划用地平衡

2-2 用地平衡表

第三章 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布局

1.目标

2.工业分类

3.布局原则

4.功能分区

5.工业与仓储用地分配

第三章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布局

目标

创造具有示范作用全面城市功能与工业环境的综合工业园区,提高苏州的高科技城市新型象,以吸引国内外的投资、增强商家的信心。

工业分类

第一,三区内吸引的工业门类广泛,争取的主导工业类别为:

1. 无污染工业与轻工业(M1

此类工业基本上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其用地和住宅区之间不须设置缓冲带。

2.一般工业(M2

此类工业对环境有一定污染。根据其污染程度;一般性工业可再划分为甲类工业

及二类工业。甲类工业具有较低污染性,乙类工业的污染性则较高。它们与居住

区的缓冲带必须向根据其污染程度而定。

布局原则

关于工业用地一般应作多层面的考虑,布局采取的主要原则有:

符合场地实质情况,如主导风向、土质条件。

对内对外交通货运的联系。

以灵活的地块划分来满足个别工业问类的需求。

集合相关工业于一小分区。

结合公共配套铺设。

提供足够绿地及缓冲带。

分期开发以提高投资回收。

同时提供熟地(即平整地)及现成厂房,满足个别厂家的需求。

具体工业用地布局原则,须依工业污染程度而确定

除了考虑到工业自身的污染,工业用地的布局也应起着具体的环境隔离、缓冲及连贯等作用,尤其应注意以下数点:

基于近水路或陆地交通的带所造成的噪声较大,尤其是频临312国道与娄江的

园区部地带,故此地带应划作工业用途。

高压架空电缆应从工业用地穿过,以免破坏生活区与商业区的景观。

园区北部的工业地应保留其延续性。第一区与第二区,三区的工业地带应其体地

联系起来,同时可有效地扭把重型车辆所造成的繁忙交通与生活区所造成的交通隔

离,从而由重型车对生活区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1. 无污染上业与轻工业布局原则

无污染业基本上不会污染环境,所有靠近住宅区的上业用地皆可划作这类工业用途、故没有设置缓冲带。

无污染上业包括软件件发、电气配件、电子与通讯器等。

由于轻工业不产生噪声污染;或有毒,有害物质,故不会产生废水,废渣的污染很少,故设置十米的缓冲带、轻工业例子包括电子与电气产品、塑料配件、家庭用品、精密工程仪器、服装、纺织、干粮加工等。

2.甲类一般工业的布局原则

此类工业用地应符合下列相局要求:

厂房与住宅的缓冲带为三百米五百米之间。

日间噪声应低于60分贝、晚间噪声应低于50分贝。

应有足够空间装置废污处理配备。

甲类一般工业包括纺织、制衣、地毯、木制品及家具等。

3.乙类一般工业的布局原则

这类工业可能会造成烟雾与噪声,也会排放较大量的三废,布局要求相应提高:

厂房与住宅的缓冲带最少为五百米

日问噪声应低于65分贝、晚间噪声应低于55分贝。

应有足够空间装置废污处理配备.

有毒废水应经严格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可排人下水管道。

乙类一般工业包括食品加工、车辆维修与养护等.

功能分区

由于工业种类繁多,一些工业可能会对其他工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以专项工业的慨念来设置上业小分区,把相辅相成的工业集中一处,有效的使用基建与土地资源,提高小区操作功能。拟议专项工业小分区有:

高科技上业小分区

精细化工小分区

汽车配件小分区

仓储小分区

1.高科技工业小分区

高科技工业是高增值的工业,并融合了有文研究及发展的工业。园区内的高科技工业小

分区允许将研究与发展性活动及牛产性活动结合一处;这种布置须符合一个条件:设在

高科技工业小分区内的工业类应属无污染性工业或轻工业。这U排除小分区内出现污染

性的工业的可能性。高科技工业小分区可设置在居住区邻近,作为普通工业和住屋之间的过渡地区、高科技工业厂房宜面向主要十道,其建筑外观也必须符合较高的建筑设计标准。高科技工业小分区应体现两个特点:

具有高素质的口林翠绿的恬静环境

集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如促销、研究与发展性等活动)于一厂址

以下为高科技工业的一些例子:

产品试验及分析 ·电脑软硬件开发

电子仪器 ·通讯仪器

生物科学产品 ·视听器材

光学与电子光学产品 ·化学及塑料产品

2.精细化工小分区(简称精细化工园

a)精细化工园的优势、条件和选址原则

精细化学工业是一个多品种、多层次、服务面广、配套性强的重要某础工业部门,具有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特点。苏州工业园区开发的总体思路为精细化工专业小分区建设

创造了许多有利的条件,如热电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1及道路。拟议的精细化工园

对于加快实现苏州工业四区的总体规划设想,产生了积极和现实的意义。

由于园区地处中国工业发达地带;相邻的回:海、无锡、常州、南京等地的工业发展很

快;对化工产品的需求量较大,特别是精细化工产品。近年来化学工业对外合作的形势很好,国外许多著名的化学厂家,对在中国合资合作,十分积极,化学工业部与国外十几家跨国化学公司都已建立厂全回合作的关系。

基本上,苏州已有良好的化学工业条件及基础,是化学工业部规划的发展精细化工重点

城市之一.加上苏州工业园区备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国际化的管理模式,对投资精细化工业的外商会有更大的吸引力。精细化工国选址应在生活区的下风向为宜。根据环保的安全卫牛防护距离要求,精细化工园与生活区必须保持一定安全卫生距离、小分区应尽量靠近工业园的交通运输及供水、供电、供汽、污水处理等公用工程设施,减少日常运营费用、精细化工团也应处理好同工业园区其他小区的衔接。

根据上述选址原则,第二、三区北部的300公顷的地段,恰好有条件辟为精细化工小分

区它不但符合主导风向及环保的要求,也具交通的优势,直接与312国道、沪宁高速公路及机场路衔接,有条件与上海、南京及其他中国地区所持良好的交通联系、同时,紧靠这小分区的娄河也可为化学制成品提供既廉宜又可靠的水运服务。

 

b)精细化工小分区的规划原则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规划的总体思路;精细化上园的建设要符合同家化学工业的产业政

策,符合工业园区发展现代化工业的要求,要与综合性、多功能园区的性质相适应,充分利用苏州地区化工原料和市场的优势,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污染的精细化工广产品

具体规划的原则是:

·发展国内市场需求量较大、出口前景较好的化工产品。
坚持高技术起点,发展技术含量高、技术档次在国际领先的高附加值产品。
提高产品的关联;

发展系列化产品;力求发挥各项目间的最佳协效应,结合园区内
各专项小分区的建设,发展相关产品。
要符合园区内的环保要求,优先发展三废排放量小的深加工型和粗品精制项目及三
废易于治理的生物化工项目。

根据精细化工园规划原则,重点发展十一大系列产品:

工程塑料合金及塑料专用料系列产品

聚氨酯深加工系列产品

维生素系列产品

新型高分子材料系列产品

电子用化学品系列产品

纺织化学品系列产品

食品添加剂系列产品

涂料系列产品

胶粘剂及密封剂系列

  3.汽车配件小分区(简称“汽配园”)

为了配合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园区可划出汽车配件小分区作为支援汽车工业的腹

地。汽配园的选址应与312国道和沪宁高速公路有直接联系,利便交通。因此,将第三区地

段东北部370公顷地段辟为汽配园,既能发挥交通的通达性,又有向南扩展的的灵活性。鉴

于汽配产品种类超过一万种,其中包含有污染和无污染性工业问类。为保持园区环境洁净,

汽配园争取项目应该是污染性较低的汽配工业。举例如下:  发动机座    ·钢板部件
    煞车构件    ·车轴
    电池        ·活塞
    车胎


4.  仓储小分区
由于水运较廉宜,利用河口作为运输设施对园区的工业发展是不可缺少的设施。货仓小
分区也成为必备的作后勤的支援。


在第二、三区地段将拟设的两处储仓小分区:
面向娄江的水道(五级航道)占地140公顷
面向吴凇江河口(五级航道)占地1402公顷

上述仓储区除了支持该园区的上业作存货用途外,也可吸引从事后勤业务的公司,从事
高增值的特别加工业、再包装、集散业务的现代化仓储等之用。

把仓储区从工业区中划分开,虽然有其优点;但也须注意按实际用地情况作有弹性的调整,取得更合理用地平衡。

  工业与仓储用地分配
工业与仓储的总用地面积为1959公顷,用地分配见表31

31  工业与仓储用地分配

估计可为第二、三区提供270000工作机会;满足区内外就业需求。


 第四章 居住地规划布局

1.目标

2.标准/参数

3.规划

4.措施

第四章 居住地规划布局

目标

创造个山容纳500000人,只有多种类型住宅、设施齐全、环境忧美的新镇。

标准/参数

1. 标准

规划参数建议是根据新加坡与中国规划设计规范而设。

2. 住宅规划参数

为新镇设计五种住后,如下:

高小密度的公寓指为中上层收人的人而设计的高级私人居住区。

低层低密度指别墅和高级低层公寓。

单身工人将几在工人宿舍内,占常驻工人总数的20%。单身工人包括未婚和从苏州市外单身来园区做工的工人,常驻劳动力是指工作和生活在园区内的劳动力,初计有300000人。

4-1:居住用地的规划参数

注:*宿舍式住屋是为从苏州市外到苏州工作的单身人设计的。它将可容纳约总产业

工人的15%。

规划

1. 规划原理

在园区第二、三区可分为2个分区、每个分区包括几个邻里。每个邻甲约有

10000户,是中国规划设计规范中居住区的下限,问时也足大约2倍的新加坡邻区大小。邻里可进一步划分为小区20004000户,和/或者组团300700户。每十分区内一个商业中心,每个邻里有一个邻里中心,服务范围400人不能被400服务范围所覆盖的地方将设一个邻里小中心。邻里的四周为干道,大路和天然河流丁道尽量不守越邻里。组团大小约为34公顷;最大深度(从路边算)为300。组团内将包合某些基层设施,并做为住宅开发的一部分。所有组团的出人口设在支路上,主要道路上不允许设出人口。

2. 分区

低层住宅位于金鸡湖的东边湖畔,是园区内最好的用地。

中密度共管式公寓位于金鸡湖问周和园区的南部,以便充分利用金鸡湖和南

部的绿地。高密度共管式公寓远离工业用地,靠近公共设施,如商业中心和绿地等。这一分布也强调了园区的东西轴线。其余的为高密度公共住宅(包括工人宿舍),与工业用地相邻,用地面积最大。工人宿舍是密度最高的住宅,订了公共住宅内,将沿工业区边缘均匀分布。这样可避免过多的人口集中在某个地方,同时可减少工人上班的交通时间。

3. 居住类型分布

规划70%的人口将住在公人住宅内,30%的人口住在私人住宅内。

42:居件用地分配表

4.措施

          居住用地共分为两期开发。第一期位于北部,包括五种类型的住宅,第一期
          位于南部,同样包括五种类型的住宅。

          在出售/出租用地/住宅/建筑面积给投资者之前,所有道路和服务设施必须已
            准备好。

          最小开发地块为2ha

第五章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布局

目标

提供足够的公共设施以保证居民的现代化,高环准的生活质量。

标准/参数

1. 参考新加坡的规划原理,分级规划公共设施。

2. 遵守中国规划设计规范。

3. 区域等级的公共设施规划参数。

在新加坡,一个城市被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区域可容纳100000240000户,含有34个新镇。

在苏州,工业同可被看做是苏州市的一个区域。(参阅表5-1

51:区域等级的公共设施规划参数

4.  分区等级的公共设施规划参数
在新加坡,每个分区(新镇)可容纳3000060000户,每户3.5人,总计105000
21000O人。在苏州市,分区的规模是8000O户,每户3人,总人口约240000。(
阅表52


52:分区等级的公共设施规划参数

注:*设在分区中心

5.  邻里等级的公共设施的规划参数
在新加坡,一个邻区含40007000户。在苏州一个邻里含10000户,是中国
规划设计规范中居住区的下限,因为为比新加坡的邻区大,所以在邻里一级的公
共设施的配制主要是根据中国现划设计规范。(参阅表53


53:邻里等级的公共设施规划参数


注:(a*设在邻里中心
    b)@邻里小中心应含有的设施

    C)假设总人口中,有45000单身工人10000外国专家,其余人口为445000。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数量是以445000人口为依据。小学生占此人口的 10%;中学生占93%。

6.组团等级的公共设施规划
某此设施如组问公园商店等将在组团内设置,并做为住宅开发的一部分。


  规划

1.区域等级
由于分区二的位置适中,区域等级的设施主要位于分区二。区域的商业中心位于分区一,以便靠近老城中心。区域医院位于分区二,以便服务于整个园区,社区医院位于分区三,工业
区的边缘,以便同时服务于工业区。区域公园和文化中心位于金鸡湖畔;可建设成为园区的标志点。大学/学院合其它教育用地位于边缘但交通方便的地带。科研用地位于工业用地内,以配合工业用地的发展。国际学校位于分区一,因为在分区一有大量的高级住宅。外国专家将住在分区一,靠近区域商业中心.

2.    分区等级的公共设施

分区中心位于连接分区一、二、二和工业用地,并与高速公路相连的主干道旁,主要分区级的公共设施设在分区中心或者靠近分区中心;以便提供一站式的服务;职业学校位于工业用地内,以配合工业用地的发展,分区公园靠近分区中心以便于公众接近和提高中心的环境质量。

3.    邻里等级的公共设施

服务范围400的邻里中心尽可能服务于较大的范围;不能被400服务范围所覆盖的地方将设一个邻里小中心;邻里中心的位置同时考虑到接近主干道和做为人流起止点的轻轨车站,公共设施加诊疗所、巾场、社区活动/文化中心和政府办事处可合并在邻里中心以增加可达性,学校等将均匀地分布在邻里内;更好地服务于居民;备用地位于重要位置;以便将来向其它用途转化,幼儿园、托儿所等设施将做为住宅开发的一部分。


5-4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三区的公共设施汇总

  措施

1.   在出售/出租用地/建筑/建筑面积给投资者之前;所有道路和服务设施必须已准备
好。

2.   当人口达到需要提供某些公共设施时;此项设施必须已准备好。

3.  开发商与当地部问应博商决定公共设施工程的责任问题。

第六章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1.目标

2.标准

3.对外交通系统

4.城市内部交通系统

5.实施

第六章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目标

1 建立园区的高效的综合对外交通体系。促进铁路,公路航道运输协调发展。

2.建立园区的与综合对外交通体系相配合的综合内部交通系统。包括轻轨列车、公共汽车、小汽车、自行车等系统。

3. 综合协调园区与苏州市区的交通系统,使园区的综合交通体系成为苏州市区综合交通体系的一部分。

4. 近期与远期相配合,使近期建设的交通系统能够面对未来发展的挑战。

 

标准

道路

采用多层次道路系统,由主干道和次干道组成,它们的保留宽度如下:

宽度 车道数 自行车道

一级主干道 524 双向4车道(远期) 3

双向3车道(近期) 5

二级主干道 456 双向3车道(远期) 3

双向2车道(近期) 5

次于道 374 双向3车道(远期) 3

双向2车道(近期) 5

320 双向2车道(中央分隔) 3

220 双向2车道(中央无分隔) 5

路网

主于道 115公里间隔(交叉口)

次下道 300600间隔(交叉口)

轻轨列车

车站位置 1公里距离

转弯半径 200

水道

1991年内河通航标准,GBJ13990

拟建标准道路切面示意图

对外交通系统

苏州工业园区的对外交通系统包括:

铁路:沪十高速铁路、沪宁铁路

公路:沪宁高速公路、苏杭高速公路、苏沪机场路、312国道

航道:苏测线(娄江)、苏中内港线(吴凇江)、青秋浦

苏州环路系统:内环路、外环路

铁路

沪宁高速铁路拟经过国【北部.园区与该铁路站场的联运方式采用公交/轻轨交通

系统。

利用沪宁铁路的苏州客运站,将客运通过公交/轻轨交通系统和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与园区联结。

利用沪宁铁路的苏州货运站,将货运通过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与园区联结。

在园区北部跨塘、唯了设沪宁铁路货运站,通过312国道和跨越娄江的立交进入园

区。

公路系统

(见61

公路网与园区道路网共有11个接口。

沪宁高速公路一2个立交口。一个唯胜路以东(即维亭立交);另个312国道以北,是苏州市环路与沪宁高速公路的交叉。

机场路一4个平交出人口,第一个是唯胜路与机场路交义,第二个在唯胜路和外

环路之间,主要用于疏通工业园交通。第三个和外环路交叉;第四个通过机场路接至第三区。

312国道一3个立交口,第一个在则生路和外环路之间,第二个和外环路交叉,第三个是3 12国道与唯胜路交叉.

唯胜路一2个立交口直接连接国区,一个在南,一个在北。

园区汽车站已经在第一现总体规划中落实,在第二和第二期中无须再提供。

航道系统

(见61

苏中内港线:为苏州及长江沿线各省通往上海苏州河、温藻洪的主丁线。航道岸线

可布置园区仓储基地及港站、按五级航道规划。

苏浏线:叫成为园区疏港、沟通长江港口的主要水运通道,航道岸线对布置园区仓

储基地及港站、按上级航道规划。

自秋浦线:青秋浦应按五级航道整治,成为联结另一条五级航道的水运联络线;并

可成为苏州工业园区所布局的内河港口运输通道。

娄斜线:拟作为园区景观、旅游、排水等功能,仍按等外级(八级)航道规划。

斜塘江:可以景观、排水为主要功能,航道为辅以予规划,航道规划等级为等外级

(八级)。

封门塘、相门塘、凤凰泾三条等外级(八级)航道仍按省交通厅航道定级通知实

施。此二条航道都将规划以满足景观、旅游、排水等功能。

港口

(见61

规划拟在北界娄汀及东南力吴湘江边;建设规划苏州城东港区;建设规模200万吨/年,

主要功能为运河一公路联运.除此以外尚需考虑公用到港站及货主港站。

城市内部交通系统

(见图61

布局

园区的道路交通网络为四纵四横。

东西走向的主干道将园区连接至沪宁高速公路和外环路,它也连接了商业

核心区、居住宅区内的两个分区中心以及东部工业区的配套服务中心。

从东西向主干道流入园区的车辆,货运交通经过东部工业区,被引导至北

部和南部主十道,其他生活性交通则被引导至公共设施中心。

流出园区的车辆通过南北问主干道,被引导全机场路、312国道、沪宁高速

公路和苏杭高速公路。

交通预测

来往分区之间的交通会被引导至二级主于道;而分区内车辆的流动则被引

导至次干道。

出行生成和交通方式比例

为了配合规划,2000年和2010年时的出行生成率分别是为每人1.732.2

次;由此估计每天的总出行次数(目前在新加坡出行生成率是1.73)。2010

年把出行率调高至2.2,是因为预料拥车率和生活水平到时将提高。

汽车数目估计是42000辆,平均每12人拥有1辆车或者每48户人家拥有1

车,这是根据以下情况估计:

拥车率的假设

 

如果不考虑轻轨列车,建议的交通力式比例是公交汽车45%和自行车50%、如果

考虑轻轨列车,建议的交通方式比例是轻轨列车20%;公交汽车40c详情如下:

不考虑轻轨列车的交通方式比例

考虑轻轨列车的交通方式比例

注:包括其他交通工具

道路通行能力

通往对外公路、远期拥有34条车道的主干道;足以应付园区在道路运输方

面的需求。每一条车道在任何时间内每小时的通行能力大约是l000辆载人

汽车(以小汽车为单位);因此拟建的主干道的通行能力大约是每小时

30004000辆载人汽车。由于园区内人日所拥有的汽车数目要比其他发达

国家少得多,因此匕述的通行能力是相当庞大的。详情请参阅下表:

车道通行能力

考虑到摩托车和自行车对交通所造成的干扰。

园区内拟建总长度达131公平的主要干道。道路密度远期将是20公里/平方公

里,相当于7车道公里/平方公里。新加坡目前的情况是在面积为633平方公里的

范围内拥有1006公里道路(道路密度平均是158公里/平方公里)。园区内的

拟建路网总结如下:

拟建路网

注:土地面积=64.75平方公里

在规划园区道路时,流量/通行能力比例为0.8以上,这表示交通流动的情况非常

顺畅。

停车

充足的停车位,对商业核心区和分区中心的顺畅运作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每一个发展项目本身都必须提供完备的停车位、分区中心和大型住宅

区则应提供中央停车场。至于工业区则必须在区内提供重型车辆/拖车和集装箱

货车的停车位。这是为了确保重型车辆不会在工业区内非法停放,也避免重型车

辆非法停放在住宅区内。

为了确保停车位充足;必须推行完备停车位的制度。发展商必须遵守苏州工业园

区规划建设局所拟定的规划与发展条例中所列出的停车标准。

公共交通

公交汽车

总出行次数中,估计有60%是通过包括轻轨交通系统在内的公共交通工具。

轻轨交通系统的总出行次数估计是254000出行/日,公交汽车则是509200

出行/日。

我们建议采用主线服务和支线服务结合的公交汽车系统。主线服务将川行于

分区中心和住宅区之间。

园区所需的公交汽车总数是250辆,其中主线服务160辆;支线服务90辆。

主线服务将川行于分区中心商业性心区和古城之间。支线服务则是川行于

住宅邻区内。

为了提尚公交汽车服务的效率,我们建议在每个分区中心兴建两个公交汽

车转换站;在工业区内则保留一个5公顷地区(见61)兴建维修站和有:

厂;提供维修保养服务,并目让公交汽车隔夜停放。

轻轨交通系统

(见6263

预计远期出行次数中有20%是采用轻轨交通系统.拟建轻轨交通系统包括3

条路线。总共有43个车站;全长54.1公平、估计每条轻轨交通系统路线每小

时每个方向的载客量是1000020000人次;如下表所示:

拟建轻轨交通系统特性

干线 环线

拟建轻轨交还系统包括3条路线。

东西线:全长27.7公里,共24个车站,其中14个站是在园区他围内。它始

于古城,经过商业核心区、分区中心、工业配套服务中心、位于

园区的东南角车厂。通过商业核心区的线段叫以考虑建在地下。

环线:全长13.76公用,共9个车站,它川行十金鸡湖以东地区,经过大

部份住宅邻区,也还接大多数的邻区中心。

古城线:全长12.6公里,共10个车站,它主要川行于古城内,连接占城和

火车站/高速列车站。

拟建的轻轨交通系统是为了应付未来苏州市和园区人口增长后的交通需求。

拟建路线上的道路中央都保留了4宽的隔离带,以便未来用于兴建轻轨交

通系统,加附图所示:

实施

所向道路沿线部将由SIPAC负责预留。轻轨交通系统路线应用于引导未来的实施

工作。

所有道路系统的修订,都必须符合规划法令和条例中的有关法定程序。

必须提供一个现代化。重视功能和高效率的公交汽年/轻轨交通系统。必须设立

有关机构,负责监督公共交通政策、资金、划分发展阶段和实施工作。

负责交通运输事务的机构必须负责为园区制定和监督停车政策,这包括监督停车

需求,修订汽车停放、货个停放和起卸车位的技术标准和准则。

航道系统必须限制于指定的河道。住宅区内的河道不应该有机动船航行。

 

第七章 开放空间和绿地系统规划

1.目标

2.标准

3.规划概念

4.规划

5.实施

第七章 开放空间和绿地系统规划

目标

1. 创造一个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和游乐环境,形成符合科技工业气息的清洁、绿

化形象。

2. 保障足够的开放空间和绿地厂场以平衡园区的开发建设。

3. 提高周围的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素质和价值。

标准

定义

开放空间通常是指允许公众进人,具有公共设施和一定规模的绿地的富有景

观的地段。

公共设施可以包括凉亭、雕塑、小卖茶座、老幼设施、停车场地、铺装地面

等。

一定规模的绿地通常指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70%),块状带状绿地

应满足宽度不小于8,面积不小于500平方米。

指标


      人均开放空间10.2平方米(新加坡标准=8平方米)
    城市公圆         10公顷以上
    分区公园         10公顷
    分区中心花园     3公顷
    邻里公园         1公顷


    带状公园:    沿湖                  50200
                        沿重要河道              1530
                         沿河                    820
    服务半径:分区/居住区公园          400
                       小型开放车间(小于1公顷) 250

  规划概念


    保留现有河湖系统的独特的自然景观特征,将它们组织进人I放空间和绿地
    系统,以增强苏州的水城特征,将它们组织进入城市轴线,强化园区的城市
      设计。


    对放空间易达、开敞;确保居民共享和周围环境的融合。

    移步换景,在园区中步行,可以体验到对放空间和绿地系统的多变的美妙景
    色,配合河湖系统,创造优越的环境。

    绿地和水域相结合,层次分明;构成一套分级的开放空间和绿地系统。

      开放空间和绿地系统分四级:

          湖滨的城市公园(金鸡湖公园,沙湖公园),分隔绿带。
          分区公园、分区中心花园和带状公园。
          居住区公园和带状绿带。
          缓冲带。

      开放空间和绿地系统的核心是金鸡湖公园和沿城市轴线布局的公园和绿地。

      园区四周沿河绿地系统,如沿娄江、青秋浦、斜塘河的绿地系统,形成了园
    区与周边地区的自然分界。

    在第二区与第三区之间,用绿化分隔带来明确其分界。

      开放空间通过沿河绿地系统连接。

 

 

 

  规划

公共绿地系统规划见71

公园
城市公园:服务于整个城市(湖景公园)。有一个主要的公园作为焦点,沿金鸡
          湖配置次级公园,散布于主要地点、这些由一条约100宽的绿带环
          绕,娱乐设施散布其间。湖景公园占地50公顷

分区公园:服务于镇区、两个镇区公园总计20公顷,分别位于镇区内。
          两个镇区中心花园总计6公顷

邻里公园:服务于邻里。总计有174公顷的邻里公园,占地总计80公顷

以下概念在适当时机可加以考虑建设,使园区和苏州更有活力、更吸引人。

水底世界:为城市与区城服务,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城,以小桥流水称著,一个
以水为主题的公园布局在沙湖,这里与312国道和沪宁高速公路联系方
便。该园突出与水相系的体闲和娱乐,可以创造一个以长江鱼类为主
题的水下世界

植物园:服务于城市与区域。引种东区和多种气候带的植物,为教育、科研。
旅游服务;适当位置可考虑在沙湖附近。

绿色走廊

绿色轴线:为厂强化主轴线的城市设计;主要公园和广场可以组织在城市轴
          线上。这条轴线从金鸡湖向东延伸到清秋浦。一些相关的设计如
          运动场、娱乐中心等位于这条绿色的轴线上,水体也作为这条轴
          线上的焦点。

绿色分隔带   为厂明确地分隔两个镇区,打破曼延的凝土建筑的单调,公园、
            环苏州十道、步行道和娱乐设施可以布局在这个绿色分隔带之
            中。

沿河绿地:连接沿河的公园和娱乐设施。在河流两岸各有810的绿带。
          这些绿地在适当地点加宽,设计邻里公园。

为了美化航道(娄江、青秋浦);沿航道布置1015的绿带。

绿色缓冲带

缓冲带   为了美化交通线路,在道路与建设项目之间,设立缓冲带。沿主干道的缓冲
        带中,5为绿地,在次干道的缓冲带中,3为绿地。

 
  实施

1.  在保持公共绿地调整灵活的同时,要保证公共绿地不被侵占。

2.   城市公园/分区公园,兼容饮食、商店、运动场、娱乐、休闲等公共设施,
   恰如新加坡的东海岸公园的概念。

71 绿地系统统计

第八章环境保护和固体垃圾处理系统规划

1.总论

2.环境功能区划分及环境质量指标

3.环境污染控制措施

第八章 环境保护和固体垃圾处理系统规划

总论

1.规划目的与原则

规划的目的

本规划为环境保护专业规划;是苏州上业园区二、三区总体规划中的一部

分;意在贯彻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坚持以高新技术为先导,无污染或轻污染的现代工业为主体的原则,通过明确环境质量目标、完善功能区划、建立缓冲区等措施;使得园区二、三区的土地在被开发时,在总体规划上区域功能明确,土地利用布局合理,以保障达到环境保护的日标,保护和改善苏州工业园区的环境。

2.规划的范围与依据

规划的范围

苏州工业园区二、三区规划面积53平方公里。

规划的依据

a)苏州工业园区70平方公里规划概念

b)我国外境规划规范。

C)省、市对娄江的保护条例。

d)苏州工业园区结构规划(二、三区)

3. 环境保护目标

在苏州上业园区形成安全、清洁、优美的牛活环境和工业环境,使之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化工业园;根据此规划概念;确定以下环境保护目标:

大气环境

大气质量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中的二级标准,最终与古城苏州同步。

水环境

主要河道、水域(包括金鸡湖、娄汀、青秋浦、吴湖江等)水环境匝量中远期达到四家《地由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中的III类水惯标准;最终与古城苏州同步。

声环境

达到中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放射污染

没有放射污染和电磁辐射污染。

环境功能区划分及环境质量指标

1.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及环境质量指标

根衡苏州工业园区二、三区的特点和水环境的自身特件以及《地面水环境质量标

准》(GB383888 )的有关规定,确定环境功能区划及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为:

81

2.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质量指标

根据九四年中新合作为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中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提出近期目

标为达到中国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309582)的要求,结合《苏州新加坡

工业园区结构规划》的结构慨念,将工业园区二、三区的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为:工

业区、居住区、商业混合区二考虑到这些环境功能区范围不大,而临近区域人气

环境是互相影响、互相牵制的;因此,二、二区中三个不问的功能区执行同样的

环境质量标准;即随着二、一区的开发发展,要求其大气环境质量仍达到GB3095

82的二级标准要求,即控制目标为SO2年均值006mgm3TSP年均值0.3mgm3

3. 声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质量指标

根据工业园区二、三区各地段使用功能的规划,将二、三区内产环境功能区划分

成工业区、居住区商业混合区和交通主干线(娄江、吴湘江及规划中的主干线)

两侧等四种类型,分别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0)中14类的

标准要求。

环境污染控制措施

1. 地利用现划

土地利用环境规划概念(参见图81l

a)由于工业园区二、三区处于水网密集地带,北临娄江西邻金鸡湖,南

沿吴凇江,东接青秋浦,其中,金鸡湖有丰富的水资源,也将是工业园区主要的景观、游乐场所,因此,其周围不宜紧挨湖边设置工业开发

区,娄江的下游是饮用水的水源地;根据江苏省苏州市有大娄江水源保

护条例,娄江是受保护的集水区,因此;根据园区结构规划概念,在园

区二、三区的北部,沿娄江开发上业区时,该工业区污水的排放将受

到集中控制,雨水的排放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b)工业园区地区的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因此回区二、二区南部七地应 作为居住区或废气排放量较少的工业项目开发区。

C)由于工业用途与居住用途并不相配;工厂的防污设备与设施只能减少从

工厂所产生的臭味、、埃与噪声,并不能把它们完全消除,倘若把住宅

建设得太靠近工业区,这些残余的臭味、尘埃与噪声将会对居民造成干

扰。因此在工厂与住宅问划定足够的缓冲区将能减轻来自工厂操作的干扰。

工业置地、缓冲区的设置

a)工业置地原则

不同工业产生污染的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对缓冲区的设置也应不同,根

据上业产生污染的程度;将工业分为无污染工业、轻污染工业、一般工

业和特殊工业四类,并设立相应的缓冲区;具体分类为:

无污染工业

不产生对空气、水的污染、无气味、无噪声污染;且不使用大量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工业。例如:

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家电、电子产品等的女装、组装与维修

仓库作业、无污染成品的储存等

此类工业不必设有缓冲区。

 

轻工业
不产生噪声污染,不使用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不产生废
水、废渣,无燃煤、燃油的锅炉等设施的工业项目,例如:
    生物工程
    不合印染等工序的纺织品、针织品、服装生产
    印刷、出版及相关工厂
    纸板、盒箱制造
    干食料包装
    灭火器重新灌装等
此类工业应与最近的居住区住宅楼至少留有50的缓冲区。


一般工业
根据环保部门的要求;必须设置防治和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项
目。例如:
    含有印染等工序的纺织品、针织品等的制造
    乐器、家具及配件的制造
    一般五金的生产
    化妆品、卫生用品的制造
    化学品的储存等
此类工业与最近的居住区住宅楼至少留有100的缓冲区.


特殊工业
使用较多量的有毒、有害化学品,须设置完善的防污和污染治理设施的工业项日;应与最近的居住区住宅楼至少留有500的缓冲区,易造成重污染的大型设施如污水处理厂等;缓冲区至少1000


b)土地的合理利用


为使土地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工业与居住区置地分配时,可以使无污染
的高科技工业将普通工业和居住区分开;非居住用建筑物,如公园、公
路、停车场、电力分站、垃圾收集站、康乐与体育设施等也可建设在上
业用地的缓冲区内。河道两岸、道路两旁、住宅区与工业区的空地部分
应建立定的绿化带,达到缓冲区与美化环境的目的。


根据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园区规划概念和工业园区所处的特
殊位置及现有环境容量,园区的开发建设不适合引进易产生人量污染物
的特殊工业,同时不应有放射性、电磁辐射污染产生的工业进入园区,
有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应得到合理布局,污染得到应有的控制,而其他
对环境有一定影响的项目在进人园区时,应根据园区《建设项目环境保

护管理办法》进行申报与建设,以确保项目建设、选址得当,各类项目
相容并存,污染得到合理控制,环境效益得到提高。


2.水环境污染控制措施
苏州工业园区二、三区内的排水系统实行雨、污分流制、工业污水、生活污
水在接人污水管道统一收集,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工业污水在接入污水管网
前须进行预处理,达到污水厂进水水质要求后才可接人污水管网。《污水综
合排放标准》(GB897888)中规定的第类污染物及重金属污染物必须在
企业车间污水出口处到达规定的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的位置有设置在三区
的东南角(南面为共湘江,东面为有秋浦);污水厂尾水排放日位置设置在
斜湖桥一青秋浦的吴然江河段,排放入式采用全断面多点排放。污水厂的最
终规模为50万吨/日(考虑到一区的污水量)。


二、二区内与娄江相通的河道应采取隔离措施,防上娄江与区域内河道的水
环境相互影响。


二、三区的雨水管道应合理分局,尽可能使雨水经过雨水管道排人金鸡湖、
沙湖、白荡等湖泊及娄斜线等内河道,最后汇人斜塘河,吴凇江、由于吴湘
江有时会发生倒流,污水厂排放的尾水将会随着吴部江水一起倒流进人斜塘
河、金鸡湖。因此吴凇江倒流时也带采取隔离措施(例如:在斜塘河上建水
闸)防止金鸡湖的水质受到污染影响。


苏州工业园区二、三区内的河道、湖泊应进行全面综合整治,改善水环境,
提高排水能力;加强滨河、湖泊的绿化,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


为了进一步治理园区内的水环境,对河道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具体采用:
疏竣、拓宽、砌筑驳岸、开通与填埋、河道管理、和绿化等方式。


3.  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实行整个区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根据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若要实现
大气环境质量的规划目标,对整个区域必须实行排污的总量控制,将整个区
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定限度内,按总量控制优化分配方案执行。


实现集中供热优化方案
对工业的区二、三区实行集中供热,不得任意设置锅炉烟囱,整个区域由二/
三个热电厂供热,实现污染物集中控制。热电厂的选址应该经过评价进行优
化。


推荐的热电厂选址方案:
a)一个热电厂方案;一在二区北侧中部,一在三区南侧。


b)三个热电厂万案,在二区西北侧,二、三区北侧交界附近;二区南侧各
建一个热电厂。

实行燃料控制
燃料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占整个区域大气污染物总排放量的很大部分,
因此必须对燃料进行控制。工业园区二、三区使用的工业燃料应尽可能使用
低含硫量的燃油或煤气;含硫量控制在2%以下,居民生活燃料使用煤\或
液化气等污染较少的燃料。


4.  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区域噪声控制措施
根据社会经济功能的区别,将工业园区二、三区划分为若干噪声控制小区,
严格控制工业噪声源、商业性和生活性噪声源、建筑噪声和交通噪声建立
噪声达标小区。增人绿化面积,设置绿化林带,隔音噪声的影响。


5.  精细化上园建设的污染控制措施及环保要求


精细化工园宜设置在规划中的般工业区内,鉴于苏州工业园区的环境现状及园区
的建设对环保的要求,精细化工团的建设应掌握以下原则:
精细化工园的规划应注重系列分区;将同一系列或类似的企业划分在同一小
区内,不匹配的工业小区应相互隔离。


引进生产工艺先进的项目,即在生产过程中原料流失率低、生产过程泄漏
少、产品得率高的项目、建议引进加工型化工项目和其它一些污染少、易治
理的项目;如工艺先进、污染少的工程塑料合金、医药产品中的复方制剂、
涂料、胶粘剂等;避免制革、造纸、电镀、印染、染料生产和其它一些污染
重、难治理的化工合成类项日,如纸浆、印花浆、医药原药及其中间体的生
产等。


工业企业应根据所产生污染物的种类与性质配备技术先进而高效的污染治理
设施,一些志要特殊方法处理的污染物应充分考虑全问问题,有合理的处置
方式。


在精细化工团的建设过程中,在引进项目时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征求环保
部门的意见,要根据其具体生产工艺和污染物产生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
行外保方面的论证。


6.垃圾处理


苏州工业园区垃圾收集系统
垃圾收集和运输的认选系统将根据其性质、数量、水源、目的地和相对成本
而设计。
根据垃圾的个同类型,可设想不同的收集系统。

a)家庭垃圾
家庭垃圾由每一家庭放在塑料袋存放在每座大楼低层的特定房间的特定
集装箱内。


b)商业垃圾
在现场组织收集加速再循环,为了这些理由,在每一商业中心要提供不
同的集装箱。
再循环垃圾要在现有的循环(筛拣系统)基础上处理
商业垃圾的收集与家庭垃圾的收集相同


C)无害的工业垃圾
这一类垃圾要在不同的容器内分类和收集;以便再循环。再循环的垃
圾,在现有的循环基础上处理;无害的工业垃圾,其收集方法与家庭垃
圾相同。


d)有害的工业垃圾(有毒垃圾)
有毒垃圾要单独收集,第一步要减少在生产阶段产生的体积,有毒垃圾
在运输以前要放在桶内或容器内。


e)医院垃圾
医院垃圾要放在医院内特定的轻质袋内,收集力法也是特定的。


垃圾运输
家庭、商业和工业垃圾通常从位于市中的每一个固体垃圾箱中收集起来,然
后运送到收集中心。
最后,垃圾运输车会把这些固体垃圾从收集中心运到指定的垃圾堆放场所。


收集中心的拟定
以下这些已经划归为拟定区域的收集中心,可作为计划中的收集中心.(拟
位置图参见图821


a)收集中心(一)
为工业园区首区工程位于金鸡路上的由部工业区(需1公顷)
b)收集中心(扩展地区)
为上业的区二区工程第一个收集中心的扩展地区(增加上地15公顷)
C)收集中心(二)
为工业园区三区工程位十沿着将来主干道的北部工业区

园区垃圾堆放处理方案


园区垃圾堆放处理方案从战略中可分为三个时段:
    短期方案--大约13
    中期方案--大约315
    长期方案--大约15年以后


a)短期方案--大约13


短期方案是建立在苏州市工业区建设的一期工程上,为处理固体垃圾
的即期方案将会要使用七子山现存的填埋场。因此需要得到苏州市环境
卫生处的同总,在一段特定的时期内使用现存的场地。


b)中期方案一大约315


在中期方案的基础上,需要苏洲工业园区15一如公里处设立一个新的
垃圾填埋场地。根据苏州市政府的主要计划中并没有打算在七子山之外
再建一个垃圾填埋场。
填埋场址的选择要特别仔细。场址有可能座落于苏洲西面的山区。但
要展开详细的调查才能决定。地质,气象,风向,环境影响等都构成了
选址的主要因素。
最适合的新填埋场仍是七子山。但园区计划的填埋场应座落于另一个山
谷。


C)长期方案一人约15年以后


同体垃圾处理的长远解决方法是焚化厂。由于焚化场的投资很大,经济
卜是个适合于短或中期的计划。但当园区的工业成熟和垃圾的成份适合
于燃烧的时候,建造焚化厂既可以产电;又可以供蒸气和热给周围的工
厂。所以应该是一个长远解决的方案。


有害废物的处理
据国内环保的规定,园区内外的L厂所产生的有害垃圾都比需要通过处理。
园区的有关部门也会通过检查和监管来控制有害垃圾的产量、短期的解决方
案是在填埋场范围内划定其中一片L地,特别设计以作为安全填埋有害工业
垃圾的办法。

固体垃圾焚化系统的设计
除了现有的垃圾应加以发展和工业化,垃圾焚化处理将进行详细的研究;以
其技术特征,有关的局限及经济性分类:


a)列出不同的准则。
b)根据实际的标准,条规和运行情况所能得到的当今处理系统的表现二
C)找出冉循环广品,能量;混合肥等等的可能途径。
d)数量上及性质上对个同处理过程的局限性--它们可能产生的危害性,容
积上的未来调整,服务质量上演变,生态平衡的系统等。
e)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效益及长期性。


这些反省结果将允许、对填埋法作另外选择(例如通过焚化法等),它选择作
出构想及对此类处理法的特性加以确定。
向害的工业垃圾,其被放置于水泥厂的要中焚烧的可能性将被作为目前临时
和最快的交替填埋场或未来焚化厂的解决办法。


a)对作为处理站具有潜在性地点的位置以下几点必须探讨:
列出可能的地点
能容纳处理流程的容积
局限性及自然环境的比较
对焚化产品的潜在用户的距离(地区加热系统,加热还原或以连接
电网,由于焚化等方式售出产生的电量)
道路的可达性及垃圾运输在当地交通的情况
行政及法律上的约束


b)处理站的容积
根据应处理垃圾的数量,处理站的容量必须确定以应付实际的吨数及满
足未来需要的演变。
在通过焚化产生热及电力的情况下,焚化厂可能以内或二期分段实施以
应付固体垃圾数量的未来演变。


C)处理过程的种类
处理过程的种类是确定了有关当局的现他,实际及未来法律,条规及市
场可提供的技术。

 第九章 综合防灾体系规划

第一节 防讲排涝规划

1.前言

2.规划目标

3.规划标准

第九章 综合防灾体系规划

第一节 防讲排涝规划

前言

一九九五年六月二十一日至六月二十八已在新加坡裕廊镇管理局,由新加坡裕廊环境

工程私人有限公司和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持召开了苏州工业园区一、二区总

体规划讨论会,会议对苏州工业园区二下区的各项专业规划进行/讨论、对于防洪规

划,提出了园区的防洪排涝规划的要求应以安全可靠为主。故建议二、三区适宜采取

填土方式。但在确定填土标高时;须作详细的土方平衡计算;以减少开发成本的意见。

规划目标

1. 规划范围

本报告的规划范围为苏州工业园区的一、三区部分、总面积约为53平方公里。

2. 规划目标

防洪:采用填上加高地面的办法,使园区内的一切设施在二区发生百年一遇的洪水

时不会遭受淹没。

  规划标准

1.防洪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标准》GB50201--94的规定以及苏州市建委苏建规
9180号文件的规定,防洪标准的重现期采用100年。同时,参照苏州工业园区
总体规划的要求,确定如下标高要求(黄海高程):

基本防洪水位:                                  262
有关防洪设施的顶高:                            不低于312

道路:
主干道:                                        不低于312
其它道路:                                      不低于282

沿街建筑物室外地冲不低于道路高度,即:
沿主干道                                        不低于3.12
沿其它道路                                      不低于2.82
新建住宅区、单位室外地坪                        不低于282

水厂、电厂、煤引、重要的上矿企业及其它重要的基础设施等;其室外地坪高
程应不低于312

室内地坪高程应高于室外地坪高程30厘米以上。

第九章 综合防灾体系规划

第二节  消防规划

  目标

为了提高苏州工业园区预防火灾和抢险救灾的能力;逐步建立与国际现代消防接轨的口
区消防安全系统保障园区经济建设和人身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划、消防规划的中各种
设施的实施,将与苏州古城及河西新区同步进行。

  消防安全布局

1.  城市建筑
新建筑应为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控制三级、严格限制建造四级建筑。

2.  功能分区和防火分区
园区分为工业区、仓储区、居住区、商业区等功能区;并形成工业区居园区周边偏
北,仓储区居周边偏东,居住区、商业中心居中的格局、每个防火分区面积控制在
10公顷左右。

3.  工业区
将占地多、货运量大、火灾危险性大,有一定污染的企业布置在园区北部边缘.
分别是易燃易爆、能散发可燃性气体、粉尘、腐蚀性或放射性物质的企业布置在
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上风侧。

4.  仓储、储罐区
将火灾危险性大的仓储如石油库、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化学危险品库等应分别布
置在园区边缘独立地段,并处在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或侧风侧。

5.  码头
码头布置建设收与工业、仓储布置紧密结合。装卸易燃易爆化学品、油品码头必
须布置在独立安全地段。

6.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应布置在园区北部、东部边缘。气化站、混气站、供应站应选
择通风良好,不宜积聚液化石怕气;具有良好似水、供电、交通条件地段。

7.  公共建筑商业区
公共建筑应留有人流、车流缓冲的地带,周围道路应满足各种消防车补救作业。

8.供电系统
合理规划布置和建设多个区域性变电所,以满足园区内两路消防供电要求。

  消防站布局

1.消防站的责任区面积控制在47平方公里。

2. 消防站应设置在交通方便的位置;距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不应小于50;距生产储
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单位不得小于200

3. 消防站规划及其布点(见921

92-1:工业园区消防队(站)布局规划

  消防通信

1. 各级消防站有线通信装备配备火警综合调度台1台;119火警专线I对/局;报警专用
线1对/每重点单位;报警调专用线2对;普通电话线1对;有线广播设备一套。指
挥中心119火警专线2对/局,并能接受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单位的火灾信号。普
通电话线不干对。其余同上

2.无线通信

922:无线通信装备的配备要求

3.  计算机通信
建立指挥中心与各消防站相配套的计算机系统,配置远程终或有线传真机和车辆
状态输人器。

4.  图像输人系统
主要配置尤线真迹传真机火场开路电视传输设备。

  消防给水规划
1.园区灭火用水量以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3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90100LS
为标准。

2.   园区地下给水网应采用环状管网,对个别地段火灾危险生小,灭火用水量少可采用
技术状管网。

地下给水管网直径不应小于300毫米,最不利点市政给水网的水压不小于0.10.15
MPa

3.  市政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120保护半径不超过150
应采用地上式标准型消火化。

4.  消防码头
在沿河道,湖边每隔120150设置消防码头;消防码头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
力,一般应能承受三十吨的静荷载的压力,消防码头平面尺寸一般为15X15空地。

5.   人工水源,重要的公共建筑、企业,仓库,居住区建造的有观赏价值的水池(喷
泉),人工河塘应设置供消防车停靠吸水的场地。

  消防道路规划

1.  园区应有23个主干道与苏州市区主l’道相接;以防园区道路一时受阻而影响消防
车在紧急情况下通行。

2.道路上空架设的支架,桥梁等障碍物,其净高不低于5.

3.  园区道路桥梁应能承受30吨大型消防车通行的能力。

第九章 综合防灾体系规划

第三节 人成规划

目的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合作建设的新型工业城镇、按苏州市的防卫要求,园区建设应在贯

彻、执行回家确定的防护方针的前提下,积极吸取国际和新加坡民防的成功经验、坚待

保障重点、疏防结合、长期建设、平战结合的原则;全面提高城市战时整体防护功能和

平时抗击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公民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人防规划中

各种设施的实施将与苏州古城及河西新区同步进行。

规划的主要依据

1. 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的《人民防空条例》

2. 苏州市防上度预案

3. 苏州市人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规划

4.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5. 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建设部制定的人防建设有关规范

整体防护的重点和要求

1. 防护重点:

行政、金融、指挥通讯中心等主要目标;

医疗设施。救援设施、科研机构

生活必需的基础设施

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生产、仓储地

2 防护要求:

控制建筑密度,严格按总体规划确定的密度执行

控制人口密度,个得超过总体规划控制的60万人口

保证桥梁、道路宽度;便于疏散、救护、抢险、抢修

建立完整可靠的警报网

结合地面建筑建设各类地下防护上程

各类管线(给水、供电、邮电、煤气等)埋设地下

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生产和仓储点应远离生活区。

地下防护工程建设规划

1. 工程总量:

按总人口60万为基点;建设各类防护掩蔽工程总量不得少于216万平方米(使用面积)。

2. 工程分类

指挥通信工程:3600 平方米(占总工程167%)

保障工程: 32400平方米(占总工程15%)

931

民众防空掩蔽工程:(18000平方米(占总工程8333%)指挥通信及保障工

程属重点建设项日,应按国家规定建造不同等级的防护工程、其他应结合地

面民用建筑建造地下民众防空掩蔽工程。

  工程配置原则及实施措施

1.配置原则:(附配置图931

指挥通信工程:二个规划分区的行政中心各配置一个。

保障工程:结合专业进行配置。

  932

民众防空掩蔽工程:主要配置在人口密集的商业中心、娱乐场所、居民住宅
小区、科研院校等区域。工程位置应注意设在疏散半径500范围以内.

其中:
第区民众防上掩蔽工程应建:34500平方米
第二区民众防空掩蔽工程应建:60000平方米
第二区民众防空掩蔽上程应建:85500平方米

2.实施措施:

本专业规划由园区的专业部门统一管理、统一组织、实施,并接受市专业部
门指导。

本专业规划所列项目,应在实施总体规划时地上、地下同步建设。

凡地面民用建筑十层以上或基础埋深三米以上,均应按规定建造与底层面积
相应的地下民众防空掩蔽工程;居民住宅小区应按人均占0.30.4平方米使用
面积的比例在区内配套建造地下民众防空掩蔽工程。

地下工程建造时除满足战时防护要求外,应兼顾平时的使用需要。

第十章 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节 给水管网系贫部划

导言

本给水管网系统的总体规划,内容包括工业园区所有各期以及目前正在建设的第一区启

动区。自来水将由位于第一区开发区以南5公里建造的新自来水厂附(WTW)供应、输送到园区边界的水压为10。水厂位置示如图1011

本给水管网系统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871月)设计,并结合园区的具体情况作适当修改。

本管网系统设计考虑到园区的开发,由第一区开发区,精细化工区和汽车零件区延伸到

整个第二区以及最终的第三区。

需水量

工业园区的最终预计需水量为60O00O立方米/日,对水的需求由五个部分组成:

生活需水

公建工程需水

商业需水

工业需水

非收人性用水

1. 生活需求

采用300公升/人/天的甲一标准,以适合中国设计规范的最新规定。每公顷的人口

密度是由园区结构规划中取得的。

2 公建工程需水

公建工程需水之估算如下:

医院(以每百人个床位计)500公升/床位/天

学校/学院(以人口的三分之一计)50公升/学生/天

公共/政府建筑(以人口的1%计)50公升/职员/天

3.  商业需水
商业需水按100公升/职员/天计,每公顷建筑楼面面积的职员密度采用500,对园
区内多层建筑的预期补差已按结构规划要求调整。

4.  工业需水
工业需水量采用45立方米/公顷/天,仓库区的单位需水量假定为25立方米/公顷/
天。

5.  非收人性用水
非收人性用水(渗漏、违反规定用水等)已假定为总需水量的20%。

6.峰值系数
除工业需水之外,各类需水之夏日系数假定为125,工业需水的高峰系数采用1.1
日变化因素已考虑在内。

7.  估计的总需水量(以立方米/日计)

各期的需水量汇总于下表:

10—1—l

  设计参考

给水管网的主要设计参考为:
供水系统各部分在高峰周平均日的高峰小时的需水情况下,邻近总管的用户水龙
头之有效水压应不降到15以下。

90公升/秒之消防水可由300300毫米管径以上的总管取得,且邻近总管的消防栓
压力不降到10以下。

消防栓间距不超过120

  管材

我们建议所有管道和配件可选用以下管材:

球墨铸铁外加涂层或包裹以防止总管和支管(大于或等于100毫米管径)腐蚀。

中密度聚乙烯(MDPF)用于与结构物连接(管径大于或等于90毫米)。

管网;水泥砂浆衬里及外涂环氧沥青或缠绕,用于跨越河道/沟渠。

              

  建议方案

本建议方案示如平面1012

方案A,作为推荐方案;包括二大供水区域,分别山设在园区西南和东南部的一个人泵
站供水,每座泉站需约九公顷土地。二供水间相互连通,但平时关闭。在紧急情况和日
常维修操作时可开通以相互供水。

关于水泵运行和水压波动的控制系统,将是通过安装在流总管的压力传感设施所提供的
迅号来运作定速和变速泵等措施来实施。因为随着国的开发,白天对水的需求是波动
的。除非电源完全中断,变速泉可保证管网系统雏持某一适当常压,而消除因频繁开,
停定速泵而造成反压的机会。

通过来站控制设施的系统自动化,可调较泵组运行的数量和转速,以适应任何时候的需
求。将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消除由水压波动所造成的压力。为保证供水系统的个稳运行,
对系统按一定问距进行分区是必要的。将提供超越自动控制的完全人工手控措施。

在第一区开发区内,紧靠启动区设置的泵站,可向西北部的商业区和北部的工业区供
水,条专用的输水管将输送30000立方米/日到启动区泵站,这一区域是保持独立的。
第二,第三区发区将由二座主泵站供水,两大供水区之间相互连通,可使各区开发时均
衡水量。

设在每座泵站的调蓄水池,可按照某一系统发生故障时,能提供战略储备的要求来确定
尺寸,又可在日变化需求量和水厂供水量之间起均衡作用。

  土地需求

两座泵站和地表水库,每处需约土地九公顷,以12000比例示于图10-1-3每座高位水池
约需土地025公顷;并应按国区结构规划要求的位置紧靠泵站建造。

第十章 基础设施规划

第二节 排水系绿规划

规划目标

本报告的规划范围为苏州上业园区的二、二区部分。总面积约为53平方公里。

1. 雨水管道:雨水管道的现划设计,应该与园区内的现代化发展相适应。当暴雨发生

时,能够将暴雨所产生的地面警流及时排除,而不发生地面积水现象。

2 河道水系:

当暴雨发生时;能够承载所划区域内雨水管道及部分坡面径流的全部来水量,而不发生何道水位重高、使地面遭受淹没的情况。所有的饲道、湖泊组成有机的网状水系;配合河道两岸的绿化,形成江南水乡的独特风貌。具有通航要求时,满足过往船只的交通需要。

规划标准

1. 雨水管道标准

雨水管道的设计重现期,应根据汇水地区性质(如广场、干道、厂区、居住区)、

地形特点等口素确定、一般采用1年。特别重要的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

后果的地区,经论证后可酌情提高。

2. 河道标准

选择当河道水位达到设计防洪水位(即为262),同时又遭遇暴雨的最不利情

况进行设计。

设计标准

重现期: 10

降雨历时: 最大24小时

暴雨量: 174毫米

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应在10O--100O年之间。

核核标准

196295苏州市遭遇台风袭击时的最大24小时暴雨实况,雨量为拍368.6毫米。

  雨水管道规划

1.规划原则

雨水管道的现划,以明区内发生一定强度的暴雨时,能够及时排除,不出现积水为
前提;雨水的排放以分散式排放为主,排至最靠近的河道或湖泊。

2.公式与参数的选定
设计暴雨强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q=288745 1 0794 LgP/ t 1880.81

式中q--设计暴雨强度(立升/秒;公顷);
    P--设计重现期(P1);
    t--降雨历时(分钟), t=t1mt2。;
    t1--地向集水时问;取t110分钟;
    t2--雨水在管道内的流行时间(分钟);
    m--延缓系数,暗管取m=2

雨水设计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Q=ΨqA
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立升/秒);
    q--设计暴雨强度(立升/秒,公顷);
    w--径流系数:
   商业区=085
   居住区=080
   工业区=0.75
   A--汇水面积(公顷)。

3 管径设计
通向河道或湖泊的排水干管,在确定其管径时;应考虑河道水位的顶托影响,即管
道处于淹没出流的情况。

一般管道可按自由出流情况设计。
淹没出流时的水位按222计算.

4.  出水口管底高程
雨水管道出水口的管底高程,一般定为河道的多年平均水位092、当管道的最
小坡降不能满足时,还可适当降低。

    河道水系规划
1.规划原则
河道的过水能力以满足排水、引水及通航要求为前提,同时考虑景观上在需
要。
水域面积直控制在5%左右;以利河网的调蓄。
河道间距在500--800左右;便于雨水管道的分置。
为便于土地利用和桥梁布置,河道基本垂巨或个行道路而置。
充分的土地利用。

2.河道布置
结合航道规划、以娄江、吴凇江为园区的外围河道。园区及其卜游的来水绝
大部分将通过这两条河道排走。凤凰泽、青秋浦、娄斜港、斜塘河等为勾通
娄江、吴湘江及金鸡湖的主要河道,以适应水流流向的变化,及时地排除园
区内的产水。

区内河道以由北方向的河道为排水干河,分别向娄江或吴凇江排水,同时将
白塘、沙湖串通.东西方向的河道承受小区域来水,起到勾通河网的作用,
以平衡河道内水位。

河道水系详见河道布置图(1021

3.河道标准
河道护坡结构拟采用垂直驳岸人。池底一般不设铺砌,雨水管出口处和污水
管穿越河床处,河底铺砌加固。河底标高应符合排涝和通航河道的河底设计
标高要求。河底标高风以适当加深,延长疏浚周期,还可以增加大方水源。
垂直驳岸的顶高不宜低于22(黄海高程)。

经过居住区的河道两岸,布置各8宽的绿化维修通道;经过工业区的河道两
岸;布置各5宽的绿化维修通道、河道标准断面参见附图(图1022)。

第十章 基础设施规划

第三节 排污系级规划

导言

本规划的污水系统是将第一、二、三区开发区的污水流量输送到位于园区东南角的污

水处理厂。

第二三区的污水系统将纳人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污水总管将第一期开发区精细化

工区和汽车零件区等的污水接到污水处理厂。其他支管将随园区效益的增长而扩展。本污水系统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871月)进行设计。

污水流量

枯水期平均污水量(ADWF)是假定按用水量的83%纳人污水系统。另外,为考虑地

下水的渗人而增加10%在供水工程的总体规中,已给出有关用水量的详细情况。园区最

终的枯水期平均污水量,按照平均枯水期,估计为385000立方米/日。

关于日变化的峰值系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设计规范;在污水系统下游的末端的最小值设定为13

虽本污水系统只为输送污水流量;但某些雨水的流人仍不可避免,为考虑在雨天其他

水流的进人;雨天的峰值系数将采用2.5xADWF

设计参考

沟管的设计,应使之在所有开发阶段,每天至少有一次达到0.7/秒的自清流速。

沟管的容量应该在达到最终高峰流量时,只采用沟管深度的75%

沟管的水力计算,将采用Colebrook--White公式,系数Ks=15毫米。

  管材

我们建议采用以下管材:

直径小于等于800毫米钢筋混凝卜加12毫米高铝水泥砂浆内衬
直径大于900毫米钢筋混凝土加(带T型预埋件)的PVC层内衬
(即人对进人)

Hobes Guy玻璃钢管。因在北京生产,可以接受为替代材料。

所有管子均应带橡胶圈的承接式柔性接口、因园区内的淤泥质砂性土存在不均匀沉降,
故有此必要。

  规划的沟管系统

规划的沟管系统示如于1031、从第一区开发区的边界沿新北路往东,到园区东部
边界附近,往西接人污水处理厂;总管长度为158公里,污水将由八座中途泵站提升;
使总管的理深保持在合理的限度之内,约需九座二级提升泵站以输送第二区工程各小
区的污水因为太远;难以重力接人总管。

对于第三区工程的污水,将经由两根支管(AB)以及七座中途泵站,与总管连接。
第、二、三区的污水流量示如于下表:分期   枯水期平均污水量(立方米/秒)     高峰污水量(立方米/秒)
1             0.988                              2.569
2             2.485                              6.462
3             4.081                             10.447

  泵站用地

总管上各污水泵站的上地需求示于1031。它将是为边缘地区服务的小型卫星泵站
群,这将在详细设计阶段明确。

  近期建设

接人污水处理厂的总管建设约需二年时间这将取决于如何组织工程合约;鉴于污水
处理厂的第一区预期于1997年调试,为此;污水总管也要在那时完成;所以详细设计
和采购计划应即开始进行。

第十章 基础设施规划

第四节 供电规划

电力负荷预测

规划中的园区是个人口、商业、工业的密集地区,也是电力负荷的密集地区。

电力荷预测是规划的基础。首期开发区电力负荷预测是参照新加坡裕廊镇的中期和长期

负荷来预测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最近修正了原预测数据,提出电力负荷预测如下

表:

10-4-1

*按远期负荷计算

供电电源

1.近期二,三区开发区启动用电可由计划1997年投运的一期220KV站提供。

2.在特大的用电负荷中心附近建设一定规模容量的发电厂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的需要。在经济合理与建厂条件可行的前提下,建议园负荷中心附近建设一定规

模容量的发电厂。

3.由于园区远期用电负荷在180KW左右,需在园区附近胜浦建设500KV变电站,

作为园区主要的供电电源,降压220KV向园区供电。

4.为解决二、三区开发区及整个工业园区用电;需将苏州市北部沿长江的电源(常
      熟电厂二期投建2 X 600MW和中新合作建设的太仓2 X 350MW)引人工业园区。

  供电网络

1.园区输、配电电压选用22011020KV三级电压.

2.二区开发区,远期负荷为405MVA,设220KV变电站一座3X180MVA,主变运行率
      75%。一台主变故障时,另二台主变只需过载125%(通常主变可过载30%)就能满足100%负荷。二期220KV站设在化工区南侧。

3.三区开发区,远期负荷为1074MVA,设220kV变电站M座,布置在三区工业区南
      北两侧。

4110kV站供电范围约5km2,设3X63MVA主变,二区开发区设110KV站三座,三区
      开发区设110KV站六座。

5.变电站站址的选择,既要靠近负荷中心又要节约用电,便于运输,以及进出线
      路方便。建设可一次规划,分步实施。110千伏变电站占地面积约3000m220
      伏变电站占地面积约20000m2110千伏变电站为全屋内建筑。高度为16左右。
      22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设备和主变为屋外布置,其余设备为屋内。二区、三区
      220千伏与110千伏变电站初步规划地点可参见104l

6.在工业开发区,根据负荷大小和分布,建设若干座开闭所,住宅区配电所一般可
      按建筑面积34m2建设一座。开关所、配电所的占地面积约200m2,可单独建
      设也可结合建筑物建设。

7.用户用电设备容量大于30MVA,采用110千伏供。

  线路走廊

1.  园区110千伏和20千伏均采用电缆。因此只需考虑220千伏线路走廊。

2.  220kv高压线走廊,按同塔双回路,每相2x400导线,每回送300MW共四回路。

线路走廊需宽64,设在化工区与高科技工业区间。如线路走廊安排有困难或土地

使用费不经济时,可架空为如地,用220kv电缆。

  建设规划
二区开发区1999年负荷将达84MVA220KV站需建成投运.为此1997年应进行前期工
作。
三区开发区2000年负荷将达84MVA220KV三区北区站需建成投运、1998年应进行前期
工作。

有关建设计划如下

1.  220千伏一区园区变;95年立项、设计,96年施工,97年上半年投运3X180MVA

2 220千伏二区园区变,97年立项、设计,98年施工;99年投运3X180MVA

3.  220千伏三区北区变,98年立项、设计,99年施工;2000年投运3X180MVA

4.  配合220千伏变投运,根据负荷实际悄况,建设相应的110千伏工程。

第十章    基础设施规划

第五节  供热规划

  目标

1.   此项规划的口的是建两个中央热电厂来提供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三期内所需的:
    苏州电力网的备用电力。
    工业园内所需的高压高温工业蒸气
    商业中心与住宅区内冷房以及采暖用的中压中温的蒸气。

2.  在苏州工业园区内建立热电厂有很多有利的条件:
    能以高效力利用能源。
    工业园区内的工厂能有效的利用厂内空间,不必各设锅炉。同时也能享有合
    理收费的工业用蒸气。
    商业中心及住宅区内也能享有合理收费的冷房以及采暖川蒸气
    工厂内不设锅炉,能促进环保。
    商业中心及住宅区内的空调用冰水可由吸收式制冷冰水机提供、而避免用对
    环保个友善的CFC冷媒制冷冰水机。
    热电厂所生产的电力可供苏州电力网,使电力系统更充足可靠。

  设计标准

1.  热电厂所能提供的备用电力约05万千瓦(SMVA)每平方公里建成区。
2 工业园区内工业每小时每平方公里蒸气用量为平均125吨蒸气
3.  商业中心区内的空调用量为每25平方米建筑面积一冷吨
    商业中心区内的采暖用量为每25平方米建筑面积,6KW热水

  热电厂架构及配置

1.   热电厂的主要生产是工业用高压高温蒸气,附加产品为电力,区域冷房用冰水以及
    区域采暖用热水。

2.采用附有汽轮机的Rankine Cycle System来为热电厂设计系统。见拟定之热电厂系
   统示意图。比采用附有燃气轮机的Brwton Cycle System更有伸缩性。前者的优点
   是除了可产生电能,更可以产业两层额外的工业用蒸气。该高压温蒸气(31bars
   380)可供工业园区内工业用蒸气,而中压中温(8bars200)蒸气则供商业
   中心及住宅区内的冷房及采暖用蒸气。
   10-51为建议之热电系统图

3.   锅炉可采用柴油动力方式。利用燃煤锅炉,除了必须考虑环境问题外;亦需要大型
    的储煤场地,并设有洒水系统的设备、据估计,一座50MW的燃煤热电厂所需的上
    地面积共占地36公顷,而燃柴油的热电厂仅需90000平方米。由于土地成本过高。
    因此建议利用燃柴油发电的热电厂。如果土地成本以每平方米60美元计算;利用燃
    柴油发电的热电厂将可节省高达660万美元的经费。

4.  105l的系统图示意高压高温的蒸气是主要的产品。中压中温的附加产品可输送
    到热交换器至吸收式制冷冰水机公夏天供区域冷房用冰水而在冬天供区域采暖用热
    水、在夏天,吸收式制冷冰水机的凝结水应由较经济方式的冷却水塔散热。

5.   这个建议在运转时有较好的伸缩性来满足主要的高压高温工业用蒸气,同时也能生
    产廉价的电力和冷凝水/热水以供区域冷却/采暖。

6 基于这个技术结构,电能的效率可提高到26%,热能的效率亦可提高到54%,使到
    总效率达到80%,该技术结构是与美国Harvey Mudd College热能系统所得的总效
    83%相等。

  设备容量

1.工业用蒸气

    化工园占地276公顷,按l25/小时.公顷计算化工园内工业蒸气用量为
    345/小时
    汽配园占地369公顷,按110/小时.公顷计算汽配园内工业蒸气用量为
    406/小时

2.备用电力用量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三区工业仓储、居住及公共设施用地为3862公顷。按50KVA
公顷计算;共需备用电力193MVA

3.  集中制冷

集中制冷主要服务于商业区
苏州工业区第二、三区的商业设施用地为117公顷以为计算,以容积率为二计算,
建筑面积为234万平方米。按0.04吨/平方米计算。共需936万吨空调用冰水、每
吨空调用冰水需要4.4公斤中压蒸气。则9.36万吨空调用冰水需要412吨中压蒸气。

4.  集中供热

集中供热主要服务于商业区
024 KW/平方米计算,共斋562MW采暖热水能源。

5.  热电厂位置建议

本规划建议二个热电厂:一个位于化工园区,另一个位于汽车零件工业区。每个
热电厂的建立分为二期。每期的运作生产有:
每小时200吨高压工业用蒸气。
50MW的备用电力。
每小时10O吨中压蒸气以利生产22700冷吨的空调用冰水。

6.热电厂的布置

热电需要沿岸位置以利燃料能中水道以及道路输送、为了供应两个月的燃
料,热电厂需要五个5000立万米的里型燃料储藏库。基于消防及安全理由,
这些储藏库应有30安全距离。

1052 为拟建50MW热电厂的布置图

拟建热电厂的位置参考图1052
热电厂的设计应利用沿岸线;在北部的50兆瓦热电厂需500长,180宽,
在东部的则为300长和300宽(见1052 )。
厂内的地下水库将设近于5个燃料库以作防火紧急之用。
消防设备的安装应能在紧急时即刻抽取地下水1午的水以供消防用途。
邻近则有500平方米的燃料泵房和净水处理房、净水处理房有2个用途:
a)净水加工以供锅炉用
b)河水处理以供冷却用
厂内也设有用水化验室以利追踪水质的变化。
在一个占地14000平方米的锅炉房旁边设有两个高45的烟囱和洗涤系统。冷
却水塔则用来冷却吸收式制冷冰水机的凝结水。
此外,该地另设有4栋建筑物,分别为:
a)占地约5000平力米的发电机房。
b)占地约3000平力米的冷冰水机房。

c)占地约1350中方术的维修厂。
d)占地约1800平方米的建地的办公大楼。
此外,须预留内个空旷地带以作蒸气管场地和变电站地段之用。

7.  热电厂的位置
一个热电厂设于化工园以北;沿接娄江,另个则设于汽车零件工业园以
东,沿接青秋浦。
拟建热电厂的区位图参见规划1051

区域供冷暖蒸气管,沿着化上园和汽车零件工业园的主要公路;从热电厂延伸出
来、分区冷却水管则也直接提供的个大型商业中心使用、以景观而论;这些水管都
应埋设地下、因水位偏高这设想所需经费会相当昂贵。

  结论

1.   热电厂是一个效益极高的能源供应中心。两个热电厂的设想能提供:
    200MW备用电力。
    每小时800吨高压工业用蒸气。
    超过8O000冷吨的上调用冰水。
2.   这两个热电厂叫依据工业园区的发展,分期配置安装。由化工园区内热电厂的一
    半设备容量先行配置。其他的热电厂设备可依需求安置。

第十章 基础设施规划

第六节 邮与规划

局所规划

1. 二区

市话局两个,容量共20万门,用地7000平方米/局。

移动通信:基站四个、设在市话局、支局或所。

邮电中心大局一个,自动处理包、函、刷等邮政业务,用地3500平方米。

邮电支局五个;其中二个与市话局设在同地点、其余三个,各用地1000平方米。

邮电所若干个,用地200平方米(利用其它建筑底层)。

2. 三区

市话局四个,容量共30万门,此地7000平方米/局。

移动通信基站四个、设在市话局和支局。

邮电中心支局一个,进行多种邮政业务处理,用地3500平方米。

邮电支局十个,其中四个与市话局设在同一地点、其余六个各用地1000米。

邮电所若干个;用地200平方米(利用其它建筑底层)。

3. 建设现划

二期建市话局二个,邮政中心支局一个,邮电大局五个;邮电所若干个。

三期建市话局四个,邮政中心支局一个,邮电支局十个,邮电所若干个。

局、所附近要求无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

局、所具体分布广置见1061

电力规划

市话局、邮电支局、邮电所,因电话交换机、移动电话,设备L作不能问断,为保证电

信设备安全可靠运行,需二路市电引人并考虑局自备油机发电机组。电力设备用地面积

已包含在卜还相关内容。见附表106-1

  邮电业务展望

1.  二区
市话用户达12万,电话普及率达75%。
移动电话可容纳1.8万用户。
BP机可提供7万用户。
期末长途电话达1万路端。
邮政服务水平,局、所平均服务半径为098平方公里。
人均函件重超过40件。

2.  三区
市话用户达22万,电话普及率达85%。
移动电话可提供5万用户。
BP机可提供16万用户。
期末长途电话达3万路端。

  无线通信及微波通信通道保护

1. 考虑到园区内高层建筑较多;在邮电局、所建的无线通信发射天线有可能被阻造
成盲区,为消除盲区;要求在适当地点的高楼上建移动通信站或BP机站、为整个
园区的通信安全考虑,要求园区建设时考虑电信无线通道保护。

2. 一九九零年开通的苏州(城中站)至昆山的微波通道经过同区第一期商业中心上
空,而采取妥善办法解决可能发生的问题。

  邮电新业务新技术规划

1.邮政新业务规划
针对工业园区高层次发展格局,人力发展电子信函等快速业务和出租信从
利用邮政网点优势;人力发展邮政储蓄。
开办国际,国内货运业务。
借鉴国外邮政经营经验,大力发展各种代办业务。

2.  电信新技术新业务规划
ISDN网规划
园区的通信是高容量,大规模,高起大由于外资机构众多;需要全方位、
高层次的新业务,为此工业园区将先于市区建设具响ISDN功能的交换机(欧
洲一些国家和新加坡部分地区均已使用ISDN提供的业务)、园区的ISDN网将

向用户提供:EDI文件传递、PC桌面会议、信用卡业务、用户业务、影象业
务、图象通信、私人语广网、电视会议等业务。

IN(智能)网规划
在形成BISDNSDH自愈网的同时;引人向用户提供能适应各种需求业务
的网络服务-智能网、以智能网上待的BINDN将能灵活、快速、低成本提
供个人机通信联网,数据库交换(资源共享)。并随时可向社会提供加:80O
号被叫集中付费业务:200号、900号信用卡记帐类业务;大众呼叫、大众播
音;转发信息业务;虚拟专用网业务;大厦局域网;影象业务;CATV;帧中
继新业务;并开发出随时代发展而产生的各类新业务。

10-6-1

第十章 基础设施规划

第七节 有线电视规划

前言

苏州工业园区有线电视总体现划、是苏州市有线电视总体规划的延伸和扩展、但在节目

设置和网络多功能应用方向;应符合现代同际上业城下的特点和信息需求。其技术标准

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基础设施必须同21世纪信息社会接轨,并根据工业同区一、二、

三区总体布局来制定园区有线电视总体规划、有线电的光放大服务点在满足有线电视网

要求的前提下应与邮电网点紧靠,道路地下管道综合设置。

总体规划

1. 入户率

园区20万居民在线电视人户率按95%测算,计19万户,每户平均安装两个终端,

38万个终端。预留给工商企业2万个终端;共计按40万个终端作为整个园区系统

设计的依据。

2.传输手段

为适应21世纪信息社会的需求,系统采用双向双环网络光缆敷设到路边或楼宇,

光缆现阶段可传输1GHZ的宽频带信号,随着波分复用、频分复用、信道压缩等技术成熟发展,将来可扩充到一个文宽的频带,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二电缆系统目前采用750MHZ双向传输方式,现阶段1000户配一台光端机随着事业的发展,信息需求量的增加,网络多功能的开发;可采用缩小光缆片区范围、延伸光缆的方法来逐步完善,系统可采用250广配一台光端机的网络配置。

3、节日设置和频率分配

综合国际、国内及新加坡有关有线电视的标准,园区网络采用750兆赫宽频带传输

系统,电视节目按调幅电视频道59套、调频广播节日30套、数字电视频道200套规

划,并预留上行通道及今后发展高清晰度电视(HDTV)田带宽。

园区网络采用750MHZ宽频带传输系统,其中535MHZ为反向传输频段,48

550MHZ可传送59个模拟频道信号;88108MHZ为调频广播频段,550650MHZ作为准视频点播(NVOD)频段,650750MHZ可传送100MPEG数字压缩频道并对开通一定容量的数据传输业务和电话业务,随着信息需求量的增加我们还可对750MHZ系统频率分配进行一定的调整以满足用户对信息量的需求。

计目来源卞要求自苏州有线电视台,供国内居民收看、并在传输中心集中接收亚太地区上空的有关外星节目;通过加、解扰措施,将信号传送给经批准可收看外国卫星节目的园区内不同国籍的居民。以分别满足园区内不同国籍居民的需要,并逐步开通视频点播节目(VOD)。

现阶段可光对通难视频点播(NVOD)业务,即单个居民点播节目后,由苏州有线电视台汇总统一安排时间播送;随着网络车向建成,居民需求的增加,再开通视频即点即播(VOD)的业务。

4.  多功能应用
21世纪将利用有线电视网络的宽频带、大容量、双向传输的优势建成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除收视收听广播电视节目外,多功能包括视频点播、家庭卡拉OK、商场视频购物、报警系统、医疗、保险、计算机联网、网内电话等等。总之就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

  建设计划

1.  建立有线电视传输中心一座,用地面积05公顷,在金鸡湖东岸;用于设置多国卫
星地面站及有关技术、管理用房。多国卫星地面站由向个能有同层建筑。为保证
型号传输的可靠性,中心要求考虑二路供电、及各有自发电系统.

2.  建立光中继服务站8个,每站用地面积为02公顷;共计16公顷主要用于光信号的中继放大,传输机后及服务区内的用户服务。光中继站服务半径为23公里。近期每站平均传输25个光节点,覆盖25000户。将来为100个光节点。每个光节点目前平均带动1000户、将来缩小为250户。

3.  光缆敷设和管道
传输中心出线管道              12
光中继服务站出线管道         12
网络双环所在道路管道          8
其它道路管道                   4

4.电缆小片网
电缆小片网的设计工作必需与住宅楼房的设计同步进行;从光端机处发,分四路
支干线到各分配放大器,将来这四路支干线需抽出更换成光缆,每250户流设一个
地面箱,地面箱内需配备220V电源。

  启动区建设
在已建成的2100地排管线的基础上继续有计划延伸扩展。第一区建成后的节目信息全
部由苏州有线电视台直接传送覆盖、光缆、电缆网络建设与其二、三区相同。

  技术保障
有线电视规划是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既要满足当地的实际情况;义要具有先进
性和科学性,同时还要考虑到将来的发展潜力,其具体规划的实施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
工程。苏州有线电视台集多年从事有线电视发展的实际经验;具有专业技术人员密集,
专业仪器设备齐全及强大的施工力量;这一切都将保障苏州工业园区有线电视的规划和
建设朝着科学、先进、现实的方向发展。

第十章  基础设施规划

第八节  煤气现划

  目标

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的第二、三区供气总体规划,在于研究供新园区内用户使用的城市
煤气,在产量和输送网方面的要求。这份研究报告对原料种类、煤气厂和煤气储存站的
选址、煤气制造设备的种类、所生产煤气的特性以及分配网络等项日进行了评估,并且
考虑了当地条件和要求.供气总体规划的目标,在于拟定个价格合理及效率高的可行
规划方式,采用经过实际验证的最新技术,通过安全、可靠和西利环保的系统,以生产
和分配城市煤气。

  参考与标准

这项研究在适当的情况下,遵循了当地准则、新加坡标准、以及BSASMEIEC
NFPA、日本煤气工业法令等同际标准。

研究中所采用的煤气需求量;是根据园区总体规划中拟定的指标。以能生产热值3700
卡/立方米计算,第二、三区的煤气需求量分别是27000O立方米/日和40000立方米
日。然而,最终生产的城市煤气的热值,必须考虑到所采用的生产设备以及中国间内一
般使用的煤气用品,这将在详细总体规划报告中建议。

  规划

1.生产过程与原料的选择
在供气规划中,利用石脑油及液化石油作为供气原料已作详细研究、由于以煤和重
燃油作为燃料会构成环境污染和出现维修保养的问题,因此并不建议作为供气原
料。如因煤块,则会出现储存大是原料的困难。适合在第一区启动区应用的液化石
油一空气系统,并个适用于第二、二区,因为第二、三区的需求较高,煤气分配
网络的规模也较大、液化石油-空气的混合气体比空气重,不容易迅速驱散,一旦
发生泄漏事故时,这类混合气体容易聚集在地面低处,点火后就会引起火患和爆
炸。

关于城市煤气的制造过程,建议采用高温蒸汽和轻质碳氢化合物催化改造程序。
煤气制造过程可分为问个阶段:首先将石脑油或液化石油通过催化改造过程,转变
为低热值、低浓度的气体,然后再加人石脑油或液化石油;使它转变为高浓度气
体;再传送给用户使用.石脑油或液化石油均可用于转化改造、由于冬天气温低,
石脑油容易凝结析出,因此不建议采用;而液化石怕应是浓化过程的首选。

煤气制造设备的原料因此可有两种方案:
转化改造和浓化皆采用液化石油,
光以石脑油进行转化改造,再用液化石油加以浓化。

经过鉴定的煤气制造过程包括:ICI高压连续过程、维克齐默中压连续过程、低
压循环过程以及部份燃烧低压连续过程。选排最适合的煤气制造过程的条件,包括
了低建造、运作和维修价格:市场上所供应设备的容量/规模;采用石脑油、液化
石油或天然气作为原料的能力;设备的容易操作以及所生产的煤气特性。

最适合园区煤气J采用的是低压循环过程设备,因为它具有以下优点:设备规模介
100000立方米/日至4300000立方米/日之间;建造、运作和维修成本相对较
低,而且容易操作。因此,在随着园区发展而需要选择最佳的煤气制造设备规模,
以应付日益增长的煤气需求量方向,将更具灵活性;此外也能使设备的初步投资获
得充分利用;操作人员的培训也比较简单.循环设备所生产的煤气基本上含有较高
的氢(占总体积的60%));比重(相对于空气)是大约06,因此是种清洁的燃
料;而K也是一种轻气体;能安全地输送和分配。

2.煤气厂的选址
总体规划师和基础设施规划师已经在956222328日,在新加坡详细讨论厂
煤气厂选址的问题、最后的决定是煤气厂应该设在园区东南方的边缘地段,污水
处理厂以北。

根据中国管制条例和预计的液化石油原料储存量,如果采用方案一,液化石油储
存槽必须与邻近工业区相隔300,如果采用方案二,则必须相隔200,煤气厂
所需面积预计是方案为46公顷。方案二为21公顷

作为比较,在NFPA条例下,若要达到安全分隔距离,该煤气厂所需要的土地面
积在方案一的情况下是21公顷

以上三种情况所采用的煤气厂典型分置图分别示于10821083108—4

煤气厂不需要采用河水冷却,因为大部份冷却过程将在厂内由一个封闭系统中的
冷却塔进行。

由于煤气厂将设在第三区内;因此在建造煤气厂和铺设主要煤气管道以连接第一区
时所需要的充足道路交通,必须能及时提供、除了牛产操作和维修设施之外,也可
将客户供应、中场和分销办公室、上场和储存事建在煤气J范围内。

3.  煤气储存站
园区内需要设置一个煤气储存站,用于煤气的储存和增压;以便在高用量期补充园
区北部的煤气供应.该储存站也可进一步加强煤气厂的运作效率.储存站必须在整
个第二区完全发展之前建立起来;选址宜在斜跨第二、三区位于煤气厂西北方的
位置,以便提供有效的气压分配。煤气储存站所需的上地面积约为3公顷。
该储存站也可作为用户服务站;并为附近地区的分配网络提供维修保养。

4.  供气管网系统
供气管网系统将从位于园区东南的煤气厂起,伸展生第二区,再抵达第三区。管网
系统包括一个中压系统,接收煤气厂输出的气体,再经过调压站减压,最后把低压
煤气送达终端用户。分别服务第二、三区的两条中压煤气总管;将由煤气厂出发,
一直连接全第二、三区西北部的煤气储存站。为了满足第二区的需要,向北伸展的
管道应该先铺设。起十煤气厂的另一条管道,必须在第三区正在发展时进行铺设.

这两条管道将形成环状,并最终在园区另一一点连接。为了铺设第二区的管道;必
须及时完成所需的道路交通。

1081所示为典型供气管网系统,注明管道路线以及调压站和煤气储存站的位
置。

5.  煤气调压站
来自中压管道的煤气将被降至低压,再输送给用广,或者直接输送给较大用户或工
业用户、第一、三区估计需要设置25个调节站。每站占地面积约为15 X 25、此
外也将保留地段装置SCADA分配网络的遥测系统。

6.配气管道设计
供气管网中的总管必须采用球墨铸铁管,接口部份必须能抵御地震和能承受3.0
的最高操作压力、螺栓接口收包括锁环、后备环和橡皮垫圈。管上应包上一层聚乙
烯外套材料,以加强防锈保护。

另一可行方法是以聚乙烯管代替球墨铸铁管。由于地下水位较高,而这两种管道都
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因此都适合应用,能确保气体分配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

  建议
煤气厂应该设在二区东南方的边缘地段,污水处理厂以北。

根据中国管制条例,方案一(转化改造和浓化皆采用液化石油)的煤气厂面积大约是46
公顷,方案二(尤以石脑油进行转化改造,再用液化石油加以浓化)则为21公顷

煤气储存站应该设在斜跨第一、三区;位于煤气厂西北方的位置,以便提供有效的气压
分配。煤气储存站所需的土地面积约为3公顷

管网系统包括一个中压系统,接收煤气J输出的气体,内经过调压站减压;最后把低压
煤气送达终端用户。

第二、一区估计需要设置万个调节站,每站占地囱积约为15x 25
供气管网中的总管必须采用球墨铸铁管或聚乙烯管。

 第十章  基础设施规划

第九节  管线综合规划

  目标

综合协调各类工程管线,为管线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良好条件,创造高水平现代化
的城市基础设施。

  管线种类

本总体规划综合的管线包括:给水、污水、雨水、煤气、热力、供电、电话、有线电
视、交警光缆、路灯等十种、工程管线各自的合理空间,解决管线之间的矛盾,为管线
的设计、施工及管理提供良好的条件;以便实现高水平现代的城市。

  管线综合的原则

1.  符合各种管线的技术规范;

2.  管线之间遇到矛盾时,应按下列原则处理:

    临时管线避让永久管线
    小管线避让大管线
    压力管线避让重力自流管线
    可弯曲管线避让不可弯曲管线

3.  各类管相互间的水平及垂直净距符合下列表1091和表1092的规定。

4.  各级道路管线综合布置请参见10911092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1091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垂直净距(m   1092

注:( 1)表中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净距适用干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
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3.0m
    2)大于或等于10KV的电力电缆与其它任何电力电缆之间应大于或等于
025m,如加套管,净距可减至0.1m;小于10KV电力电缆之间应大
于或等于0.1m
    3)低压煤气管的压力为小于或等于0.005MPa,中压为000503MPa
高压为03O.8MPa
    4)排水管包括雨水管、污水管;
    5)电信电缆包括电话、有线电视

第二部分

第一章  排水规划
     目录
1.河道现状
2.规划原则
3.规划标准
4.雨水管道规划
5.河道水系规划

第一章   排水规划

    河道现状

1.概况
苏州工业园区属于苏州淀柳地区的一部分,地形较低,一般都在吴凇高程3.6-3.9
米;由于都建圩控制,因此目前不受洪涝威胁。一些水产养殖场大部分都是由湖荡
围垦而成,如黄天荡水产养殖场、独墅湖和金鸡湖之间的养殖场(由独墅湖围垦而
成),斜塘乡养殖场、吴县养殖场等均由沙湖围垦而成。

2.主要水系及作用
区内水道纵横交错成网。主要分东西向及南北向二类河道,主要河道有:

娄江
娄江是苏州阳澄地区及淀柳地区的分界河流,西起苏州市娄门,东经昆山与
浏河相接至浏河闸出长江、设计河底宽40,河底高程负l0(吴凇),13
边坡系数。它是一条集苏州外城河及北部阳澄地区及南部淀柳地区洪涝水的
主要排涝河道,干旱年份又是引长江水的引水河道。该河自娄门至外跨塘段
仍是浅狭河道,未拓浚过,但仍是苏州城区的主要排水河道,占城河出水总
量的133%。

相门塘
自相门外城河至金鸡湖,该河承泄苏州外城河水经金鸡湖由凤凰泾入娄江,
娄江与相门塘之间的南北向河道,也承泄一部分水、相门塘占苏州城河出水
量的134%;是苏州外城河主要排水河道之一。

葑门塘及杨枝塘
葑门塘与杨枝塘在苏州葑门处合为一个河口。葑门塘自葑门至金鸡湖,汛期
排苏州外城河水经金鸡湖人娄江,杨枝塘自葑门经黄天荡入独墅湖,部分经
墅浦塘,镬底潭入吴凇江,汛期排外城河水人娄江,非汛期向南经淀山湖入
黄浦江。二河合计占苏州城河总出水量的57%,娄江、相门塘、葑门塘、杨
枝塘之间由南北向的小河道相连,起相互调节作用。当浏河闸开闸排水(汛
期排涝期)时,南面的水均向北流,汇人娄江向东经浏河闸人长江。非排涝
期由于淀柳区南部水面积大,水位较低,北面的水由南北向的河道向南经淀
山湖人黄浦江。

北塘河
金鸡湖-万人塘-斜塘。

斜塘
金鸡湖-吴凇江。
上述二条河均为排涝苏州城河水及地区水入吴凇江后再经青港入浏河,或经
吴淞江后向南经淀山湖入黄浦江。

凤凰径
金鸡湖至娄江的一条较主要的河道,面宽水深。

万人塘
娄江--北塘河--斜塘。为南北向的交往河道。

娄斜河
委江--白塘--斜塘。为南北向的交往河道,由斜塘向南又与吴湘江连接。

凤凰泾
娄江--东沙湖--吴淞江。为南北向的交往河道。

青秋浦
娄江至吴淞江的交往河道。

主要湖荡有金鸡湖、独墅湖、东沙湖及白荡,起水量调节使用。

本区域除上述介绍的河道外,尚有小河道若干条、本区水流在正常年份均自
西向东流,沿长江各节制闸打开排水期间;水流向北入娄江,部分水经浏河
闸入长江,部分经外塘河、大小港、里塘河、鱼泾河、虹桥港、肖泾港、木
沉港等河流入阳澄湖,经白茆闸、杨林闸、七浦闸等入长江。本区河道除承
担苏州城区以西地区的排水任务外,还承担苏州阳澄区、淀柳区二大片洼地
的排水任务。又由于本区为水网地区,水流坡降极小,一般仅六万分之一或
更小,水流速度慢,大部分河道又较小;排水一般都不畅。本区年降水量在
10001300毫米,多年平均为1063毫米,年内分配又极不均匀。69期(汛
期)四个月的雨量,多年平均546毫米,占全年雨量的51%。一些特殊年份;
如一九入M69月雨量为1118毫米,占年雨量1612毫米69%。所以排涝
是本区河道的主要功能。遇干旱年份如一九七八年、一九七九年又是引长江
水的通道。为保证排涝,需保持一定的水网密度及不小于10%的水面积,水
系图上所示各通畅河流均需保留,一些圩内河道经整理后也须保留一部分。

  规划原则

1.河道的过水能力以满足排水、引水及通航要求为前提,同时考虑景观上在需要。

2.水域面积直控制在5%左右,以利河网的调蓄。

3. 河道间距在500800左右,便于雨水管道的布置。

4. 为便于土地利用和桥梁布置,河道基本垂直或平行道路布置。

5. 新开河道系统,保证土地充分利用。

  规划标准

1.排涝标准(即河道标准)
河道的标准应当满足本地遭遇高强度的集中暴雨时,能够及时地将雨水径流排走
的需要,而不能发生河道水位里高淹没地面的情况。本规划标准的条件是,当河道
水位达到设计洪水位、同时又遭遇设计暴雨的情况、由于目前国内对城市河道的标
准尚无规范规定,只能参照有关情况加以分析确定。

设计标准
a)设计暴雨的重现期
适用于城市排水系统设计的暴雨,其设计频率或重现期的选定,在原则
上可以根据工程造价、运行费用,以及由于超标准暴雨而造成工程破坏
及由此而造成的损失,权衡两者得失优选得出经济上最合理的重现期。
但目前国内外一般并不这样做,而是综合考虑当地经济能力和公众对灾
害的承受能力而选定的。

参考《水利水电工程水利动能设计规范》规定:治涝标准一般
应以发牛一定重现期的暴雨不受涝为准。重现期一般采用5-10
年。条件较好的地区或有特殊要求的粮棉基地和大城市郊区可适
当提高标准

参考《给排水设计手册》对低洼封闭地区设计暴雨重现期的建议
采用值:一般采用1年、2年、3年、5年,个别10年、20年。
根据苏州市防汛指挥部对苏州市(包括六县市)范围内1949--
1985年受灾资料的分析,平均21年出现一次。

根据降雨与水位的关系分析,当河道水位为百年一遇,暴雨量为
十年一遇,两种情况同时出现的重现期肯定大于100年,而小于
1000年。

综合上述清况;并结合考虑园区雨水管道的设计标准,我们将重现期取
10年。

b)降雨历时
对于河道来说,除了需要满足一定设计频率或重现期的设计暴雨所形
成的洪峰流量能够顺利通过之外,还应考虑一定历时内总的产水量。

根据苏州历史上最大的三次灾害情况来看,1931年成灾雨量为2--3
天;1954年为1天;1991年为2--6天。国内有关资料也介绍,当流域
面积小于100平方公里时;可选择最大一天暴雨。运用暴雨的同频率原
理,并从安全角度考虑,我们选用最大24小时暴雨作为设计暴雨。

c)设计暴雨量
由于工业园区的总面积约为70平方公里(100平方公里),因此可用点雨
量代表雨量进行计算、根据苏州水文站1952--1991年的雨量资料进
行频率分析,得到重现期P=10年时,设计暴雨量为174毫米

d)设计暴雨的雨型分配
根据园区不允许出现地面遭受水淹的要求;设计暴雨的雨型分配,采用
江苏省水利厅(199485号文件提供的太湖流域集中暴雨的分配方式。
雨量过程如下:

校核标准
196295苏州市遭遇台风袭击时最大24小时暴风雨实况进行校核。校核雨量
3686(最大24小时暴风雨总量的重现期相当于270年)。其雨量过程如下:

2.雨水管道标准
雨水管道的规划设计标准,是根据苏州工业园区一区内已经实施的雨水管道标准确
定的。

  雨水管道规划
本部分的规划设计参数,都是根据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及一区内已经设计并实施
的情况确定的、所增加的内容只有一点,就是雨水管道的设计应考虑河道水位的顶
托影响,即淹没出流的情况。

由于防洪方案实施填土方案;因此,在汛期大多数情况下,管道的泄水能力将受到
影响。我们可以作如下的比较:

在自由出流的情况下,管道的泄水能力为:

Q1 1 nR2/3i11/2 A

式中 Q1--管道泄水能力;     R--水利半径;     A--管道过水面积。
n--管道糙率; i1--水利坡降;

在具体设计时;水利坡降一般采用管道进、出水口的高差除以管道长度,即i1= h 1
在淹没出流的情况下;管道的泄水能力为:

Q2= 1 nR2/3i21/2 A

式中符号的意义同上。对于同一条管道来说;其二、RA值是相同的,所以:

Q1/Q2=i1/i21/2

但淹没出流情况下i2的计算,应该用集水井内的水向高度与河道水位之差来计算。
举例:假定某一根管道埋设处的地在高程为3.12,管道最小埋置深度为0.7,管道出
水日底高为092,管道直径为1。则管道在淹没出流与自由出流两种情况下的最大出
流能力比较如下:

注:Q1--自由出流情况下管道的最大出流能力;
    Q2--淹没出流情况下管道的最大出流能力;

在确定防洪标高时;将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总体规划中,对于一般道路及其沿街建筑物
室外地评的高程原定为272,现改为282的原因也在于此。

  河道水系规划

河道是排水、引水、通航以及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工程。工业园区二区、三区范围内现有
的河道水系比较紊乱,迂口弯曲;宽窄变幅较大,属于比较典型的天然河网。为了便于
今后土地的利用;应尽量平行或垂直道路布置;因此,大部分河道不能利用。为满足雨
水管道设计的需要,规划河道的间距即两条河道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基本保持在500--800
左右。

工业园区的河道整治规划,在满足防洪、泄洪、排涝以及交通、旅游、景观等需要的前
提下,应本着节省土地,有利于土地规划利用,同时又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同时;必
须绝对避免因为河道的整治而导致河道泄水能力的下降。由于实施填土方案,所有的河
道口门将保持敞开,再加上雨水管道设计的需要;河道密度己加大。所以;河道的设计
标准主要根据景观(或交通)要求确定,然后以河道的水力计算校核其过水能力。园区
南北方向的河道为排水下河;最终排水通道为娄江和吴松江,青秋浦、娄斜港起到勾通
娄江、吴湘江的作用,同时,满足水流流向变化的需要。其余河道起勾通水系、适当调
蓄、平衡水位的作用。

第二章   环境保护规划
      目录
1.总论
2.环境现状评价
3.环境功能区划分及环境质量指标
4.环境量控制方案
5.环境污染控制措施

第二章   环境保护规划

   总论

1.规划目的与原则

规划的目的
本规划为环境保护专业规划,是苏州工业园区二、三区总体规划中的部分,意在贯彻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使得园区二、三区的土地在被开发时,在总体规划上区域功能明确,土地利用布局合理,以保障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保护和改苏州工业园区的环境。

规划的原则
a)坚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b)完善功能区划,明确环境质量目标。
c)工业用地的划分;应注重土地使用的并存性,根据工业项目性质不同,建立环境保护所需要的缓冲区。
d)坚持以高新技术为先导,无污染或轻污染的现代工业为主体,开发建设园区。
e)突出重点,解决主要的环境问题,力求规划的可行性。

2.规划的范围与依据

规划的范围
苏州工业园区一、二区范围东起青秋浦;南至吴淞江,西邻金鸡湖,北接娄
江、规划面积53平方公里。

规划的依据
a)苏州工业园区70平方公用规划概念
()我国环境规划规范。
C)省、市对娄江的保护条例。
d)苏州工业园区结构规划(二、三区)。

3. 环境保护目标
在苏州工业园区形成安全、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和工业环境,使之成为具有国
际水准的现代化工业园,根据此规划概念,确定以下环境保护口标:
大气环境
大气质量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冲的二级标准,最终与古城苏州同步。

水环境
主要河道、水域(包括金鸡湖、娄江、青秋浦、吴湘江等)水环境质量中远
期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中的III类水质标准;最
终与古城苏州同步

声环境
达到中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放射污染
没有放射污染和电磁辐射污染。

   环境现状评价

1水环境现状评价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三区周围水环境主要有二、三区的边界河流(娄江、青秋浦、
斜塘河、吴湘江)及二、三区内的金鸡湖、沙湖、白荡等湖泊及娄斜线河等河道。
根据近期(9411月一953月)的水质监测资料并采用单项水质参数标准指数公
式进行计算。以此对水质现状进行评价、(水质监测资料及有关计算公式与计算结
果见表103

从计算结果可见:
娄江的水质指标中,石油类、NH3NBODCODAs等五项指标超过
III类水标准,其他水质指标基本均低于III类水标准限值。

青秋浦水质指标中,石油类、NH3N、总磷三项指标超过了III类标准,其
他水质指标低于III类标准限值。

斜塘河水质指标中,石油类、NH3N、总磷、CODAs等五项指标超过了III
类水标准,其他水质指标低于III类水标准限值。

吴淞江水质指标石油类、NH3N、总磷等三项指标超过III类水标准。COD
超过或接近超过III类水标准限值,其他水质指标低于III类水标准限值。

金鸡湖水质指标石油类、NH3NBODCOD、总磷等五项水质指标超过
III类水标准。其他水质指标低于III类水标准限值。

从总体上来分析,娄江、金鸡湖水质较差,斜塘河、吴松江、青秋涌水质稍
好。周围水环境的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

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述
大气环境规划的指标参量为二氧化硫(SO2)及总悬浮颗粒物(TSP)。因此采用
评述规划区大气环境质量的指标项目亦为SO2TSP

由工业园区的结构规划,首期开发区和二、三区沿着苏州市一体两翼的中心轴线
依次向东延伸发展,二、三区与首期开发区地段情况相似,人口密度均在700800
人/平方公里左右。区内居民以乡村群落形式居住,房屋以单层及双层砖木结构农
屋为主,区域内土地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只有少数小型工厂;这些工厂对大气环境
尚不足以造成太大的影响,同时二、三区地段与首期开发区相比,位置上离苏州
市区更远一些,受到市区影响也更少,因此二三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情况略优
于首期开发区或与首期开发区基本相同,可以认为,使用首期开发区大气环境监测
结果来描述二、三区大气环境质量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可靠性方面是安全的。
九四年十一月时有期开发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列于表105使用《大气环
境质量标准》(GB309582)的二级标准进行评价;该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基本良
好,SO2浓度较低,达到二级标准要求,TSP平均而言,基本达到二级标准的要求。

使用表中所列SO2年均浓度(参比)值0029 mg/m3TSP年均浓度(参比)值0254
mg/m3、来描述工业园二、三区大气环境质量情况,它们分别为规划指标值0.06
03mg/m348%及85%,以此作为大气环境规划的基础。

3.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工业园区二、三区地段内目前无主干交通线;人口中密度不大,只有为数不多的零
星小工厂企业,除了边缘地带受娄江、吴淞江交通噪声的影响外,大部分地区目前
仍为农村环境,声环境质量良好,噪声污染程度较轻,实际监测结果该区域白昼背
景噪声 LeqA 50-60DB;夜间噪声值( LeqA 44-47DB。按照我国国家标准
GB3096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规定,不同区域的要求是不同的,具体限
值列于表105中,因此,目前二、三区的环境噪声可以达到GB30969312
区的标准水平。

  环境功能区划分及环境质量指标
1.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及环境质量指标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二、三区的特点和水环境的自身特性以及《地面水环境质量标
准》(GB383888)的有关规定。参照原有的有关功能区划,其周边河道(娄江、
青秋浦、斜塘河、吴淞江)、内河道(娄斜线)及湖泊(金鸡湖、沙湖、白
荡)的环境功能区划及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免下表。
苏州工业园区周围水环境功能区划分表

2.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质量指标
根据九四年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中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提出近期目标
为达到中国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309582)的要求,结合《苏州新加坡
工业园区结构规划》的结构概念,将工业园区二、三区的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为三部
分:

工业区:分布在二三区北侧沿娄江及主干道新北路的狭长地带及三区东侧
地块。鉴于苏州的主导风向为东南风;三区的东南部应设置不产生空气污染
物或产生较少空气污染物的工业项目。

居住区:二三区北部狭长的工业带以南区域为居住区和文教科研用地
商业混合区:在居住区内可根据需要安置一些商业中心或小型商业区。

考虑到这些环境功能区范围不大,而临近区域大气环境是互相影响、互相牵制的,
因此;二、三区中三个不同的功能区执行同样的环境质量标准,即随着二、二区的

开发发展,要求其大气环境质量仍达到GB309582的二级标准要求,即控制目标
SO2年均值 006mg/m3TSP年均值03mg/m3

3.  声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质量指标
根据上业园区二、三区各地段使用功能的规划,对照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
噪声标准》(GB309693)中各类标准适用区的定义,将二、三区内声环境功能区
划分成工业区居住区、商业混合区和交通主于线(娄江、吴凇江及规划中的主干
线)两侧等四种类型,分别执行(GB309690)中14类的标准要求(标准限值见
第二章第三节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量控制方案

1.  水环境总量控制方案
水污染趋势分析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三区的总体规划框架中的用地规划及参照有关用水
标准,其用水量见下表:

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第二、三区用水量估算表

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则二、三区的污水量为364万吨,污水的最
终排放规模较大,如不进行必要的污染控制,将对周围水环境产生较大的影
响。

水环境容量分析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二、三区周围水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目前二、
三区周边河段娄江、青秋浦、斜塘河、吴湘江及区域内金鸡湖的水质已超过
或接近超过地面水III类标准,而根据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及工业园区环境保
护的中远期目标,上述水域均需达到3类水标准;因此水环境极小,所以;
工业园区二、三区的开发建设应与一区一致,采取排污总量控制与污染集中

治理的措施;以确保园区近期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到最低程度,中远期能
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而最终达到水环境保护目标。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
为了实现水环境保护目标,苏州工业园区二、三区必须实施污染集中治理和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污水排放总量控制在50万吨以内;并考虑园区污水
处理厂改进污水处理工艺,进一步削减污水排水量,且污染物的排放浓度须
个低于中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中一级新扩改标准。具体
方案如下:

a)建立完善的污水管网系统,以确保园区内所有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均
能排人公共污水管道,进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其中工业污水在接入污
水管网前还须进行预处理达到污水厂进水水质要求后才可接人污水管
网,另外,《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中规定的第1类污染
物及重金属污染物应根据要求在企业车间污水出口处达到规定的标准。

b)考虑到苏州工业园区一区的污水产生量和二、三区的污水产生量,污水
处理厂的最终规模应为50万吨/日。

c)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宜设置在三区的东南角(南面为吴林江,东面为青秋
浦),而污水厂尾水排放口位置宜设置在斜淞桥以东,青秋浦以西的吴
淞江河段长,排放方式采用全断面多点排放。

d)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排放浓度应不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88)中一级新扩改标准及有关环境管理部门核准的标准排放.

水环境质量预测评价
a)纳污河道吴淞江及其支流的水文情况
吴淞江评价河段中的斜塘一用直段(长约7公里),河面较宽,平均宽
B4491,平均水深H321

该河段中支流主要有斜塘河、青秋浦、清小港、浦里港。评价河段中的
用直一昆山吴淞江大桥河段长约15公里,河面较狭小,平均宽度B2=145
,平均水深H2=183。该河段中支流主要有界浦河、东尤港、小
虞河和大直港.

根据9412月对上述地区的监测及昆山吴松江大桥近十四年来监测的
有关数据(见表106)可知,吴湘江河段的来水主要是北面的阳澄湖。
娄江、金鸡湖的水经斜塘河、青秋浦、界浦河、东龙港、小河进人评价
河段,另外部分太湖水经斜湘大桥断面进人吴淞江评价河段内,南岸的
青小港、浦里港、大直港主要是以出水为主;基本上以北、西两方向进

水,南东两方出水;评价河段内水流交换较频繁,评价河段基本上以过
境河流为主要特征。从表5可见,本次实测吴淞江流量为110mt,相
当于常年月平均流量的62%的保证率时的月平均流量。

昆山吴淞江大桥断面的水流流向向东,月平均流量大于55mt的频率
74%,昆山吴淞江大桥断面水流流向向西,月平均流量大于55mt
的频率为10%,月平均流量小于5.5 m3(不考虑流向)的频率为16%。
预测计算时,采用月平均流量为55 mt(流向向东)的流量作为设计流
量,该流量的保证率为74%,同时采用月平均流量为55 mt(流向向
西)为倒流时的设计流量,倒流流量大于该流量的频率为10%(不考虑
流向),吴淞江评价河段及其支流的流量分配采用94122830
连续三天实测流量的比例作为基础并考虑如万吨的尾水排人,在设计水
文条件下的流量配比变化情况可见表107

b)水质预测模式的选用
根据尾水性质;评价河段和周围敏感目标的特点,水质预测模式采用如
下模式:
持久性污染物采用单组份一维稳态稀释模式;计算公式为:

Co=(qCq+CQ)/(Q+q)

式中:
q   --排污口污水排放量或流入支流的流量(m3sec
Cq  --排污口污染物排放浓度或入流水质浓度(mg/c
Q --河道上游来水水量(m3sec
C  --河道上游来水水质

对于非持久性污染物,采用一维稳态稀释、降解综合模式计算公
式为
C(x)= Co . Exp[-Kxu .86400

式中:
Co--排放污水或入流支流与上游来水稀释后的混合浓度
K--污染物的降解系数(d-1
x--河道沿程距离(m
U--河道水流流速(mS

对于BOD采用SP模式,计算公式为
C= Co e-K1XU

Q= Qs-(QoQse-K2XU  [K1Co/(K1-K2)][ e-K1XU- e-K2XU]

式中:
CoQ    --排放污水或人流支流与将上游来水稀释混合后的BOD
溶解氧浓度(mg/L
Qs     --饱和溶解氧浓度
K1,K1--BOD的降解浓度和溶解氧的复氧系数(d-1).

c)预测模式中系数的确定
对于非持久污染物,选用了重要的水质参数BODCODNH3-N进行
降解计算,其他水质参数均作为持久性污染物,仅考虑河段的稀释作
用。根据对评价河段的实测数据的分析计算;确定该评价河段中的BOD
降解系数为0.021D,复氧系数为0.05 D COD的降解系数为0.009 D
NH3-N的降解系数为0.032 D

d)顺流条件下预测计算
三期工程实施以后,排放口设置在青秋浦西侧吴湘江断面时,在顺流条
件下对水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计算结果见表108

e)倒流条件下的预测计算
三期工程实施以后,排放口设置在青秋浦西侧吴淤江断面时,倒流条件
下斜挝大桥水质断面的污染物浓度将会增加,对其增加量计算,结果见
108

f)水环境影响评价
由于吴撤江纳入河道的水容量较小,而园区污水厂尾水的排放量较大,
河道的稀释倍数仅为一倍左右,纳污河段的水环境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因此,园区在开发建设时一定要采取可靠的集中控制手段,使其对环境
产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时;还应考虑对纳污河道水质的进一步
治理。如设法增加吴抛江纳污河道的水流量;改善上游来水水质等,以
提高纳污河道的稀释和自净能力。

2.大气环境的总量控制方案

大气环境污染趋势
规划中的工业园区二、三区占地面积53平方公里,将可容纳50万人口,届时
人口密度从目前的800人/平方公里左右增加到9400人/平方公里左右。同时
二、三区将有37%的上地用于发展工业,交通道路占据13%的土地,这些发
展都将增加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加剧大气环境的污
染,为了保护二、三区的大气环境资源,使二、三区域大气环境资源合理开
发、合理利用,达到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使该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保持达到中
国大气二级标准的水平,必须进行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提出
合理的排放量分配方案。

大气环境容量分析
采用以箱模型为基础的A值法分析工业园区二、三区的大气环境容量。分析
的基础是目前该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

按中国国家标准《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
提出的总量控制区排放总量限值公式进行计算;根据计算出的排放量限值及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本底情况,确定出该区域开发后可容许的排放量。为简化
问题在计算时我们不考虑烟尘类污染物的干沉积因素。

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整个总量控制区(即二、三区)SO2允许排放量为9325t/
aTSP允许排放量为13840ta。具体计算公式与各功能区的排放总量限值见
109

总量分配方案
a)控制低架(面)源的排放比例:
GBT13201-91规定江苏省地区内低架源排放分担率为025。即总量控
制区内允许低架源排放的大气污染物量为总允许排放量的四分之一。
一般情况下;低架(面)源的排放对周围局地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要比
同样排放量的高架源的影响大得多。
苏州工业园区是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工业园区的环境质量和环
境规划目标将与之相适应,坚持较高的水准和要求。因此,低架源污
染物排放分担率应小于0.1

b)各功能区污染物允许排放量的再分配和优化:
工业园区二、三区不同功能区执行同样的环境质量标准;不同功能区污
染物规划指标浓度值相同,因此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实际上是按各功能
区面积大小均匀分配;显然这是不尽合理的.
提出各功能区污染物允许排放量的再分配方案如下:对于居民区、商业
区、主要安排居住、商用、金融、文化、教育、娱乐及公共设施等单

元,这些单元都是无污染或污染极小单元,因此该功能区在采用集中
供热和使用较清洁燃料基础L以留用污染物允许排放量的10%,其余
供工业区分配使用。

c)污染物排放量的进一步削减
为了保持工业园区经济环境持续不断的发展,为进一步发展留有一定
的余地,应对污染物允许排放量进一步削减。
对于二氧化硫,目前环境质量表明大气中SO2浓度为规划指标浓度的
48%,建议在上述允许排放量基础上削减10%。
对于烟尘(TSP);目前环境质量表明大气中TSP浓度为规划指标浓度
85%,而且大气中TSP浓度还受到扬尘等其它因素的影响,因此,需
要严格控制工业园区TSP排放量,在上述允许排放量基础上削减50%。

d)建议的允许排放量方案根据上述方案,工业园区二、三区SO2TSP
允许排放量列于表109

大气环境质量预测
在上述大气污染的排放总量控制方案的基础上,预测大气环境的质量情况,
分别对SO2TSP浓度进行预测。

aSO2浓度预测
采用长时间平衡的单箱模型进行预测,预测模式如下


按照上述总量控制方案,二、三区排放的 SO2量为 8392 ta现状
SO2浓度值为 0.029mgm3,得到预测结果。该控制区SO2浓度为
0.048 mgm3,可以达到规划指标值 0.06mgm3的要求。

b TSP浓度
也采用单箱模型进行预测,但考虑到尘粒子的干沉积作用,预测
模式型式如下:


按二、三区TSP排放的控制方案;TSP排放量为6920taTSP现状
浓度为0254mgm3则预测结果,该控制区TSP浓度约为0273mg/m3
可以达到规划指标值030mg/m3的要求
  环境污染控制措施
1.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环境规划概念惨见图811
a)由于工业园区二、三区处于水网密集地带,北临娄江,西邻金鸡湖,下沿吴淞江,东接青秋浦,其中,金鸡湖有丰富的水资源,也将是工业园区主要的景观、游乐场所;因此,其周围不宜紧挨湖边设置工业开发区,娄江的下游是饮用水的水源地,根据江苏省苏州市有关娄江水源保护条例,娄江是受保护的集水区,因此,根据园区结构规划概念,在园区二、三区的北部,沿娄江开发工业区时,该工业区污水的排放将受到集中控制,雨水的排放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b)工业园区地区的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因此园区二、三区南部土地应
作为居住区或废气排放量较少的工业项目开发区

C)由于工业用途与居住用途并不相配,工J的防污设备与设施只能减少从
工厂所产生的臭味、尘埃与噪声,并不能把它们完全消除,倘若把住宅
建设得太靠近工业区这些残余的臭味、尘埃与噪声将会对居民造成干

扰。因此,在工厂与住宅间划定足够的缓冲区将能减轻来自工厂操作的
干扰。

工业置地、缓冲区的设置

工业置地原则

不同工业产生污染的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对缓冲区的设置也应不同,根
据工业产生污染的程度;将工业分为无污染工业、轻污染工业、一般工
业和特殊工业四类,并设立相应的缓冲区,具体分类为:

无污染工业
不产生对空气、水的污染、无气味、无噪声污染,且不使用大量有毒、有害
化学物质的工业。例如:
--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家电、电子产品等的安装、组装与维修
--仓库作业、无污染成品的储存等
此类工业不必有缓冲区

轻工业
不产生噪声污染,不使用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不产生废水、废渣,无燃
煤、燃油的锅炉等设施的工业项目,例如:
生物工程
不含印染等工序的纺织品、针织品、服装生产
印刷、出版及相关工厂
--纸板、盒箱制造
--干食料包装
--灭火器重新灌装等
此类L业应与最近的居住区住宅楼至少留有50的缓冲区

一般工业
根据环保部门的要求,必须设置防治和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项目。例如:
--含有印染等工序的纺织品、针织品等的制造。乐器、家具及配件的制造
--一般五金的生产
--干电池、蓄电池制造
--化妆品、卫生用品的制造
--化学品的储存等
此类工业与最近的居住区住宅楼至少留有100的缓冲区

特殊工业
使用较多量的有毒、有害化学品,须设置完善的防污和污染治理设施的工业项目,应与最近的居住区住宅楼至少留有500的缓冲区,易造成重污染的大型设施如污水处理厂等,缓冲区至少1000

b)土地的合理利用
为使土地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工业与居住区置地分配时;可以使无污染的高科技工业将普通工业和居住区分开;非居住用建筑物;如公园、公路、停车场、电力分站、垃圾收集站、康乐与体育设施等也可建设在工业用地的缓冲区内。河道两岸、道路两旁、住宅区与工业区的空地部分应建立一定的绿化带;达到缓冲区与美化环境的目的。

根据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园区规划概念和工业园区所处的特殊位置及现有环境容量,园区的开发建设不适合引进易产生大量污染物的特殊工业,同时不应有放射性、电磁辐射污染产生的工业进入园区,有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应得到合理布局,污染得到应有的控制,而其他对环境有一定影响的项目在进人园区时,应根据园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进行申报与建设,以确保项目建设、选址得当,各类项目相容并存,污染得到合理控制,环境效益得到提高。

2.水环境污染控制措施
苏州工业园区二、三区内的排水系统实行雨、污分流制。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在接人污水管道统一收集,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工业污水在接人污水管网前须进行预处理达到污水厂进水水质要求后才可接人污水管网、《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中规定的第一类污染物及重金属污染物必须在企业车间污水出口处到达规定的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宜置在三区的东南角(南面为吴淞江,东面为青秋浦),污水厂尾水排放口位置设置在斜湖桥一青秋浦的吴松江河段;排放方式采用全断面多点排放。污水厂的最终规模为50万吨/日(考虑到一区的污水量)。

二、三区内与妻江相通的河道应采取隔离措施(例如:建水闸等)防止娄江与区域内河道的水环境相互影响。

二、三区的雨水管道应合理布局,尽可能使雨水经过雨水管道排人金鸡湖、沙湖、白荡等湖泊及娄斜线等内河道,最后汇人斜塘河,吴溯江。这样既可改善区域内的水环境质量,同时又加大了吴淞江的水流量,提高吴淞江的稀释能力。

由于吴湘江有时会发生倒流,污水厂排放的尾水将会随着吴湘江水一起倒流进人斜塘河、金鸡湖。因此,随着园区发展,必要时应考虑在吴淞江或斜塘河上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在斜塘河上建水闸)防止金鸡湖的水质因吴淞江水倒流受到污染。

苏州工业园区二、三区内的河道、湖泊应进行全面综合整治,改善水环境。提高排水能力,加强滨河、湖泊的绿化;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

为了进一步治理园区内的水环境,对河道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具体方式有:疏、拓、砌、通、填、管、绿等措施。

a)功疏竣:清除河底沉积淤泥;消除二次污染物的影响,保持河床一定析
深度,满足通航和排水泄洪的要求,保证流水畅通。

b)拓宽:为使河水畅通,部分河道应拓宽整治,适当截弯取直。

c)砌筑驳岸:为了有效制止流水对河岸的冲刷侵蚀及促进水卜旅游业的
发展,所有河道宜砌筑驳岸。

d)开通与填埋:为排水泄洪,避免区内低洼地区积水,最大限度内满足
泄水和区内不积水的要求,区内的某些死河道应打通,使其与主干河
道相连,或者填埋部分死水河道。

e)河道管理:加强河道管理,严禁随意侵占河道,避免疏竣、拓宽、贯
通后再次淤积堵塞。

f)绿化:综合以上措施,沿河建设一定宽度的滨河绿化带,加强绿化,
美化河道两岸的景观。

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实行整个区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根据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实行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浓度控制虽然对控制大气污染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大气环境容量是有限的,随着经济发展和区域开发的深人,浓度控制不能阻止污染源密集区域的形成,因而不可能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的规划目标,所以必须对整个区域,特别是工业园区这种高水准高起点高标准的示范性园区。实行排污的总量控制,将整个区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按总量控制优化分配方案执行。

实现集中供热优化方案
对工业园区二、三区实行集中供热,不得任意设置锅炉烟囱,整个区域由二、三个热电厂供热,实现污染物集中控制。热电厂的选址应该经过评价进行忧化推荐的热电厂选址方案为一个在二、三区交界北端,一个在三区东则中部。

实行燃料控制
燃料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占整个区域大气污染物总排放量的很大部分,因此必须对燃料进行控制。工业园区二、三区使用的工业燃料应尽可能使用低含硫量的燃油或煤气,含硫量控制在2%以下,居民生活燃料使用煤气或液化气等污染较少的燃料。

4.  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区域噪声控制措施
a)根据社会经济功能的区别,将工业园区二、三区划分为若干噪声控制小区,建设噪声达标小区。

b)严格控制工业噪声源,对各种工业噪声源分别采用隔声、吸声和消声等措施进行治理;降低其源强,减少对周围的影响。

C)严格控制商业性和生活性噪声源,对商用和家用的音响设备、空调设备、风扇风机等需采用降噪措施,限制声源强度,减少扰民程度。

d)严格控制建筑噪声,对建筑工地不同施工阶段的各种施工机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3290)的要求。

e)严格控制车辆噪声对区域噪声的影响,对进人不同功能区(工业区、商业区和居民区等)的车辆种类、车型大小、时速限制提出不同的要求。进入园区的车辆禁止鸣号,离开居民区较近的交通干线二侧分段设置隔音屏。

f)增大绿化面积,设置绿化林带,隔音噪声的影响。

g)加强环境教育,提高重视噪声危害的公众意识,提高公众参与区域噪声控制的积极性。

交通噪声控制措施
a)控制交通干线的车辆流量和行车速度,特别是进人接近居住区的干线路段必须减速通行,并在二顺0设隔音屏障。交通干线实行禁止鸣号的控制。

b)改善交通条件,拓宽道路,道路交汇采用立交方式,交通干线二侧加强

绿化林带建设。

c)对施工工地各种运输车辆应规定行车路线和行车时间,严格限制其噪声
的影响。

5.  精细化工园建设的污染控制措施及环保要求

精细化工园宜设置在规划中的一般工业区内,鉴于苏工业园区的环境现状及园区的建设对环保的要求,精细化工园的建设应掌握以下原则:

精细化工园的规划营注重系列分区,将同一系列或类似的企业划分在同一小
区内,不匹配的工业小区应相互隔离。

引进生产工艺先进的项目即在生产过程中原料流失率低、生产过程泄漏少、产品得率高的项民建议引进加工型化工项目和其他一些污染少、易治理的项目;如工艺现进、污染少的工程塑料合金、医药产品中的复方制剂。涂料、胶粘剂等;避免制革、造纸、电镀、印染、染料生产和其他一些污染重、难治理的化工合成类项目,如纸浆、印花浆、医药原药及其中间体的生产等。

工业企业应根据所产生污染的种类与性质配备技术先进而高效的污染治理设
施,一些需要特殊方法处理的污染物应充分考虑去向问题有合理的处置方式。
在精细化工园的建设过程中,在引进项目时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征求环保
部门的意见;要根据其具体生产工艺和污染物产生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
行环保方面的论证。

6.化学废料与其他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控制措施

化学废料控制措施
由于园区工业项目的大量建设,必然将产生一些化学废料,因此在园区的工业区开发建设中应相应建立一些化学废料处理厂;以便能及时处理工业发展所产生的化学废料。另外;发展工业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综合利用废料,促进废料重新进人生产循环系统,也应成为废料综合整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应鼓励建立化学废料处理企业和各种手段的废物综合利用。

生活垃圾处理的对策
由于园区将建设成为一个有60万人口之多的现代化新城市,大量生活垃圾的处置将成为一大环境问题,因此园区应及时制订垃运输与处理规划,以期园区的生活垃圾及时得到合理处置。

第三章  固体垃圾管理
目录
1.序言
2.需处理固体垃圾容量的估算
3.垃圾收集系统的设计
4.固体垃圾处理系统的设计
5.固体垃圾焚化系统的设计

第三章  固体垃圾管理

   序言

初步的中新苏州上业园区固体垃圾总方案主要总结为以下四点:
理论上的固体垃圾的体积预算
垃圾收集系统的设计
固体垃圾处理系统的设计
固体垃圾焚化系统的设计
(分类标选,集中,焚化,再循环;合成等)

此总人案对以下垃圾的收集,预算和焚化的解决办法提出了设想,同时这些设想将根据
中新苏洲工业园区的三个发展阶段逐步得到设施。
家庭垃圾
商业垃圾
无害的工业垃圾
有害的工业垃圾
医院垃圾

  需处理固体垃圾容量的估算

本章对从苏州市市政公用局收集的已有资料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发展方案对垃圾产品未来
的发展作出了评估。

1.当今的垃圾容积
实际垃圾产品将在以下章节阐述:
不同种类的垃圾的来源:

苏州市家庭垃圾的特征请见1992年的情况分析:

湿度--最高: 95.8
      最低: 36.3
      平均: 65.9

此垃圾成份分析报告是在上海浦东和浦西所作的调查和研究后所得:

垃圾产牛的容量
有关苏州垃圾产生容易的资料

a)一般情况下,家庭垃圾的产量估计是10公斤/天/人(夏天)和06公斤/天/
人(冬天)。这个数据跟卜海调查的趋向一致(夏天1.1公斤/天/人;冬天
077公斤/天/人)。

平均吨数/大:6341
总垃圾的产量:231530

b)商业垃圾(例如:纸;塑料等)估计占家庭垃圾总量的百分之五。
C)工业无害垃圾估计占家庭垃圾总量的百分之五。
d)有害垃圾估计占家庭垃圾总量的百分之一
e)医院垃圾:基于05公斤/天/床,1991年度医院垃圾的平均日产量是
18.51吨/天(6.5吨是特别医疗垃圾),这数据有偏高。

2.未来垃圾的容量
实际情况的演变。
根据我们的经验,推算2000年苏州市的人口为一百一十万。

中新工业园区情况
中新工业园区总面积为7O个方公里,按三个阶段发展,园区内有工业区,
各种设施保括住宅,商业区;休闲设施等。

中新工业园区的发展和规划估计:


根据目前苏州家庭垃圾的容量;可以预测苏州工业园区海区所可能产生的
固体垃圾容量。

  垃圾收集系统的设计

1.苏州的现状
家庭垃圾的运输
操作人员在每天清晨510点及13点之间收集垃圾后运往中转站五至六次。
垃圾在中转站收集在坑中的集装箱内。

集装箱有两种--一型:顶部开放
              二型:底部开放

苏州市只有一处有小规模夯实器的中转站,所有中转站垃圾将用货车运往填
埋场倾卸根据中转站的大小;操作人员人数自4名全12名。

2. 苏州工业园区垃圾收集系统
垃圾收集和运输的任选系统将根据其性质,数量,来源,目的地和相对成本而设计。
根据垃圾不同类型,可设想不同的收集系统。

家庭垃圾
家庭垃圾由每家庭放在塑料袋内,这些塑料袋存放在每座大楼的底层的特
定居问的特定集装箱内。

商业垃圾
在现场组织收集加速内循环;为厂这些理由,在每一商业中心要提供个同的
集装箱。
a)再循环垃圾要在现有的循环(系统)基础上处理。
b)商业垃圾的收集与家庭垃圾的收集用同。

·无害的工业垃圾
这一类垃圾要在月、同的容器内分类和收集,以便再循环再循环的垃圾,在现
有的循环基础上处理,无害的上业垃圾,其收集方法与家庭垃圾相同。

·有害的工业垃圾(有毒垃圾)
有毒垃圾要单独收集,第步要减少在生产阶段广生的体积,有毒垃圾在运
输以前要放在桶内或容器内。

·医院垃圾
医院垃圾要放在医院内特定的轻质袋内,收集方法也是特定的。

3.垃圾运输
家庭、商业和工业垃圾通常从广于巾中的每一个固体垃圾箱中收集起来,然后运送
到收集中心。

最后;垃圾运输车会把这些固体垃圾从收集中心运到制定的垃圾堆放所。

4.  收集中心的拟定
以下这些已经划归为拟定区域的收集中心,fi]作为计划中的收集中心。
(请看附图)

·收集中心(一)为工业园区一区工程位于金鸡湖路上的南部工业区(需1公顷)
·收集中心(扩展地区)为工业园区二区第一个收集中心的扩展地区(增加土地15公顷)
·收集中心(二)为工业园区二区上程位于位十沿着将来主干道的北部工业区。

   固体垃圾处理系统的设计

垃圾堆放场所能处理各种垃圾;无论如何,这对于最终残留物或无法处理的垃圾的堆放
是很必要的必须对此种办法予以考虑

1.实际情况
现在的垃圾填埋场位于离市中心约135公用的一个陵地区(七千山--见附图),这
是市中心方圆25公里以内唯一的一家垃圾填埋场。

有关于七子山垃圾填埋场的技术化息如下:

地下成分是粘土,沙和石
土壤的防渗水性是0.003/分钟
地下水位处于土壤层下20
垃圾填埋场于19937月投入使用,预期使用寿命为2025年,处理总量约
4.7兆立方米。

现在仅对苏州一市,从夏季高峰期到冬季淡季,每天有120200辆垃圾产生,每辆车的运载能力于多是5吨,填埋场内部配有一辆堆土机、一辆机械化挖掘机和两辆装卸机来完成处理任务。

生物气体和水是通过地下石制水遵循环的,每50就有石制烟囱向大气中排放气体(如甲烷气)无燃烧设备。

在底层,流经垃圾的水先被收集在个水坞中,在那里垃圾得到倾析和分离;然后水坞中的水会流过一个石坝到一个集水池,集水池中的污水会通过管道被引到苏州废水处理分站进行处理。填埋场区域的雨水会被单独收集后经饮水道再返到自然界中去.

2.园区垃圾堆放处理方案

园区垃圾堆放处理方案从战略中可分为三个时间段:短期方案--大约l3年短期方案是建立在苏州市L业区建设的一期上程上,为处理间体垃圾的即期方案将会要使用七子山现存的填埋场。因此需要得到苏州市环境卫生处的同意;在段特定的时期内使用现存的场地.

中期方案--大约315
在中期方案的基础上,需要苏洲工业园区15-20公里处设立一个新的垃圾填埋场地。根据苏州市政府的主要计划中并没有打算在七子山之外再建一个垃圾填埋场。

填埋场址的选择要特别仔细、场址有可能座落于苏洲西面的山区.但要展开详细的调查才能决定。地质,气象,风向,环境影响等都构成厂选址的主要因素。最适合的新填埋场仍是七子山、但园区计划的填埋场应座落于另一个山谷。

长期方案--大约15年以后
固体垃圾处理的长远解决方法是焚化厂、由于焚化场的投资很大,经济上是不适合于短或中期的计划。但当园区的工业成熟和垃圾的成份适合于燃烧的时候,建造焚化厂既可以产电,又可以供蒸气和热给周围的工厂、所以应该是一个长远解决的方案。

3.有害废物的处理
据国内环保的规定,园区内外的工厂所产生的有害垃圾都比需要通过处理。园区的在关部门也会通过检查和监管来控制有害垃圾的产量、短期的解决方案足在填埋场范围内划定其中一片土地,特别设计以作为安全填埋有害上业垃圾的办法。

  固体垃圾焚化系统的设计
除了现有的垃圾应加以发展和工业化,垃圾焚化处理将进行详细的研究,以其技术特征,
有关的局限及经济性分类:

列出不同的准则。

根据实际的标准,条规和运行情况所能得到的当今处理系统的表现找出再循环产品,能量,混合肥等等的可能途开数量上及性质上对不同处理过程的局限性--它们可能产生的危害性;容积上的未来调整,服务质量上演变;生态平衡的系统等

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效益及长期性
这些反省结果将允许对填埋法作另外选择(例如通过焚化法等),它选择作出构想及对此
类处理法的特性加以确定。

有害的工业垃圾,其被放置于水泥厂的要中焚烧的可能性将被作为目前临时和最快的交
替填埋场或未来焚化厂的解决办法。

1. 对作为处理站具有潜在性地点的位置
以下几点必须探讨:

列出可能的地点

能容纳处理流程的容积

局限性及自然环境的比较

对焚化产品的潜在用广的距离(地区加热系统;加热还原或以连接电网,由
于焚化等方式售出产生的电量)

道路的可达性及垃圾运输在当地交通的情况

行政及法律上的约束

2.处理站的存积
根据应处理垃圾的数量,处理站的容量必须确定以应付上际的吨数及满足未来需要的演变、止通过焚化厂生热及电力的情况下,焚化厂--可能以两或二期分期段实施以应付固体垃圾数星的未来演变

3.处理过程的种类
处理过程的种类是确定于有关当局的规范,实际及未来法律;条规及市场可提供的
技术。

第四章  防洪排涝规划
目录
1.规划目标
2.规划标准

第四章  防洪排涝规划

  规划目标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古城以东,北界娄江,南临黄天荡、独墅湖、斜塘河和吴淞江。
东部则以青秋浦为界;总面积约为70平方公里。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东径120038’45--
120048’45;北纬31016’50--31022’19之间、境内地面高程在0.2--3.1之间
(本文中的高程,除特别注明外均为黄海高程),历史最高水位为249,历史最低水
位为0.01,多年平均水位为088,最高与最低年平均水位之差为098。最大年降水
量为1545mm,最小年降水量为604mm,多年个均降水量为1076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255mm。多年平均气温为170C,历史最高气温为410C;历史最低气温为-120C

从园区的水系特点来看,在园区的上游有太湖的部分洪水注人苏州古城区而贯穿园区
一区的相门塘、封门塘是苏州古城区的泄洪河道之一。园区南、北的边界河娄江、吴淞
江又是苏州市淀柳地区的主要区域性排水通道。因此,园区的防洪、排涝规划必须与苏
州市的水利规划乃至太湖流域的水利规划结合起来,统一考虑才能彻底、有效地解决。
目前,园区范围内主要是农村,以粮田为主,包括暂时未划人园区的部分面积在内,已
建成联圩20多个,堤防长度100多公里,引排水河道300多公里;建有大小水闸100多座,
排涝动力4000多千瓦。这些工程设施对现有的农村来说,已基本能满足防洪排涝要求,
但对于今后商业繁荣、工业发达、科技先进的工业园区来说,其标准是远远不够的,站
容站貌也是不能适应的。因此;实施工业园区的防洪排涝综合治理是非常必要的。

  规划标准

1.防洪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对防洪的规定是:重要城
市(非农业人口 150-- 50万人)防洪标准的重现期为200--100年;中等
城市(非农业人口50--20万人)防洪标准的重现期为100--50年。

苏州市建设委员会苏建规(9180号文件规定,介规划防洪范围内的主要河
流两岸建防洪堤,防洪圩堤堤顶高程采用5.0(吴凇高程;相当于黄海高程
3.116)。亦即按百年一遇的洪水位再加50厘米的安全超高。

确定标准
设计频率1%,重现期为100年,相应的水位为262(注:根据苏州水文站览
渡桥观测站历年的水位资料进行频率分析计算得到)。考虑一定的安全超高
后;防洪堤须及控制建筑物高程为312

补允说明
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中,对于一般道路及其沿街建筑物室外地坪的高程原
定为272。由于防洪方案定为填土方案,考虑汛期高水位时雨水管道排水的
需要,现改为282

第五章  消防规划
      目录
1.前言
2.关于规划依据与指导思想及其范围、期限
3.关于消防安全国布局及其要求
4.关于园区中消防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
5.关于消防规划设施意见

第五章  消防规划

  前言

一九九四年二月二十六日,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新
加坡共和国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苏州市
人民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以裕廊镇管理局为代表的政府机构关于借鉴运用新加坡经济和
公共管理经验的协议书》、《苏州市政府和新加坡苏州园区开发财团关于合作开发苏州
工业园区的商务总协议》三份重要协议,标志着苏州工业园区的诞生。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市古城区以东,由苏州市郊区娄村乡,吴县跨塘、斜塘、胜浦、
唯亭五个乡镇组成,占地面积220平方公里;人口165万、其中,中新双方财团合资开发
建设的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发展面积70平方公里,人口60万,预计总投资200亿美元是我
国迄今最大的中外合作成片土地开发项目,规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国际化的类似新
加坡裕廊镇而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先进、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秩序井然的现代化新
城。

苏州工业园区项目,得到了中新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家主席江泽民说中国十分
重视同新加坡的合作和新加坡建设自己国家的经验,李鹏总理说:苏州工业园区项
目开创了两国合作的新模式,希望苏州工业园区既抓物质文明,又抓精神文明。新加
坡总统王鼎昌说:苏州工业园区可以接受上海的经济幅射,为投资家提供机会。新
加坡总理吴作栋说:新加坡希望这个园区在投入生产后不久能结出累累果实,新加坡
愿意尽力与中国方面合作、从九四年五月至九五年五月;在两国领导人的关心下,工
业园取首期开发区已引进了韩国三星集团等十多个大型工业项目,协议外资10多亿美
元;占首期工业用地的95%以上,二、三期的总体规划和消防等专业规划就是在这样的
背景下,由工业园区领导提出来的。苏州市消防支队接受编制规划任务后,于九五年六
月上旬拿出规划初搞,经中新双方近40位规划专家讨论后,送市公安局、省消防总队领
导和专家审查、修改,又于九五年六月下旬去新加坡再次讨论、修改,将在省建委主持
的审定会上通过并经省政府批准,它将作为苏州工业园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项重要的
专业规划而被贯彻实施。以保证园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顺利进行。

  关于规划依据与指导思想及其范围、期限

1.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苏州消防专业规划》
《消防改革与发展纲要》
有关消防规划建设的规范、标准、规定。
《苏州工业园区消防规划编制纲要》

2.规划指导思想
围绕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的实施,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以加强
园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科学地进行消防安卡布局,合理地进行消防站布
点,改善消防洪水,发展消防科技,消除火险隐患,提高园区预防火灾和综合抢险
救灾的能力,保障园区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 规划范围
同区消防规划区范围与园区总体规划保待一致,但以七十平方公里的工业园
区为主、规划坚持远期与近期结合,园区与古城区结合的原则,统一规划、同步实
施。

4.园区总体规划于1994年制订,规划期限近期为2000年,远期2010年。为厂使园区消
防规划与园区总体规划保持致,协调发展;将本规划期限定为:近期到2000年,
远期到2010年。

  关于消防安全国布局及其要求

合理、安全的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巾规划建设的核心在园区性质和规模大体确定的前提
下,园区总体布局应充分考虑到妨碍园区发展,危害园区安全,影响园区各种功能协调
等诸多人利因素,加以认真对待;作出相应规划,不然将会给园区的发展和人生财产带
来很大的损失。因此,同区消防安全布局应统一安排,合理布局。

1.城市建筑
提高城市建筑的耐火等级是防止火势扩大蔓延的有效手段之一,工业园区是新建城
区新建建筑绝大多数为钢筋混凝上结构,砖混结构基本L能达到一、二级耐火等
级,某些特殊要求厂房需采用钢混结构,部分别墅型民用建筑,园林建筑采用砖、
木结构,耐火等级仅为三、四级,此类建筑在满足防火间距,完善自身内部消防设
施前提下也是可行的,但应控制数最、规模。易燃易爆工厂、仓储、公共建筑、高
层建筑、地下建筑严禁采用三、四级建筑,控制公共建筑、高层建筑、地下建筑的
火灾荷载,促进园区建筑的难燃化。

2.功能分区和防火分区
城市防火首先要求城市功能分区明确。主要有工业区、仓储区、居民区、商业区
等,而每个功能区又可细分,有的区域有易燃易爆生产工艺和储存物品。如果城
市规划和建设中有效地将这些区域分隔开来,并依据相应的规范,如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石油库设计规范》、《城镇燃气设计
规范》等合理布置在园区相应的位置,采取专门的防火措施,就有利于防范,便于
生产、生活。相同的功能区内,也应划分防火分区、实际调查表明,在发生大型火
灾时;城市防火分区能有效地限制燃烧。城市防火分区面积在10公顷左右,这是因
为城市交通系统中;小区级道路间距在300左右,其宽度大于12,以车行为
主。10公顷左右的防火分区同时有利于消防车接近,便于用道路作为城市的敞开分
隔。

3. 工业区
工业区的布局定点是一项经济与消防技村脆应的综合性工作。必须始终贯彻
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保证生产安全L业企业特别是易燃易爆工
业企业具有燃烧速度快,危及范围大,甲乙两类液体流散燃烧扑救难度大,火焰温
度高等特点,对周围建筑特别是对下风向建筑威胁大。在工业区布局时不仅要考虑
工业企业自身生产安全;而且要考虑周围企业、居民的安全。

因此在城市总体布局中,将占地多、货运量大、火灾危险性大且有一定污染的企
业布置到北部边缘独立安全地区,与居民区、商业区分开并保持一定间距,特别是
将易燃以爆;能散发可燃性气体,粉尘腐蚀性或放射性物质企业布置在全年最小
频率风向(西北风)上风侧;能最大限度地防止火灾蔓延,避免其对园区中心区
及工业区内企业造成危害,为消防扑救创造有利条件。

4. 仓储、储罐区
仓储区物资、燃料储存比较集中;价值高,危险性大,疏散扑救困难,化学危险品
仓库、石油仓库一巳发生火灾,燃烧速度快,火势猛烈,其中不少物品还会发生爆
炸;如扑救不及时有效,不仅会危及仓储区自身,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大的影
响。

因此,将火灾危险性大的仓储,如石油仓库、化学危险品库,在遵循相应规范(建
筑设计防火规范、石油库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分别布置在园区边缘独立安全地
段。

5. 码头
园区地处水网发达区域,内河运输在园区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园区不少码头是
为工业、仓储配套服务的,这就要求码头特别是工业货运码头应远离居民区,而
接近生产、仓库区,以保持最短运输距离,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园区的干扰。码头布
置应根据其不同运输物品,合理划分火灾危险性,依据规范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
并将易燃易爆化学品,油品码头建在园区水系。重要桥梁的下游、独立的安全地
段。

6.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通常以液态形式在常温压力下储存,一旦漏气十分危险,1立方米液化
石油气可转变成250 300立方米气态液化石油气。爆炸极限为29%,着火能量低
3X104 4 X 104焦耳),火焰扑灭后很易复燃,气态比重l520,泄漏后易在
低洼或通风不良处积聚,酿成爆炸事故。


园区常年主导风为东南风,将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布置在园区北部、东部边缘,正
好是园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上风侧或侧风侧。气化站、供应站布置在通风良好,不
易积聚液化石油气地区,以防止储罐泄漏


7公共建筑、商业区
公共建筑、商业区人员比较集中,一旦发生火灾,蔓延快,不易控制,危害极大。
因此规划建设公共建筑、商业区时,合理布置人员,车辆的安全疏散是很重要的问
题,在满足防火空间的前提下,留有一定人流;车流缓冲地,有利于一旦发生火
灾,人员、车辆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快疏散、撤离,满足消防车扑救作业的需要。


8.供电系统
根据诸多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园区绝大多数建筑、工业企业、仓储要求一、二级
负荷供电、因此园区内的供电系统应根据功能区的布置及供电要求合理规划布置,
建设多个区域性变电所;以满足园区两路消防用电要求。

  关于园区中消防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


园区消防设施是园区公益设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纳人用地、邮电、交通、河道、
给水、人防等相关的专业规划之中,并与园区建设统一规划,同时设计,同步建设。


1.消防队(站)
消防站布局的一般原则
一般应以消防队从接到火灾报警起,消防车在S分钟内到达责任区边缘最远点
为标准,建设一个消防站。


消防站保卫面积的确定
消防站保卫面积的确定应在遵循消防站布局一般原则的前提下,根据所在地
区的火灾危险性和消防保卫重点的需要,将消防站的责任区面积控制在47
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

·园区消防站数量的确定
根据消防站布局的一般原则和消防站保卫面积的确定,按园区7O平方公里面
积计算,至少要建10个消防站。

消防站布点的确定
第一区建2个消防站,分别位于中心商业区的西南和东北部,以商业街和南北
工业区为重点保卫目标。
第二区建3个消防站,北半部2个,分别位于西北和东北部中心区,以化工区
为重点保卫目标、南部中心区1个,以居住区为保卫目标。
第三区建5个消防站,分别位于四北、东北、西南、东南中心区和第三区几何
中心区,以各自的工业区、居住区为保卫目标。
为便于识别,在《消防站布局图》上分别用F1F10表示、在实际安排过程
中,如有挪动,距离不应超过100

·消防站等级的确定
根据园区总体布局,设加强站1个,一级站2个,二级站2个;三级站5个,加
强站建于第一区北部中心区,用F1表示。F1南临商业街,高层建筑密集,
东靠化工区,保卫目标十分重要,将来可以将大队部和园区消防指挥中心置
于该站内。因此,F1在土地使用、人员编制、装备配备上都应按加强站标准
设置。

消防站土地面积确定
根据国家《消防站建筑设计标准》、《城镇消防站布局与技术装备配备标
准》和园区实际情况,加强站F1不少于12420平方米,其余按二级站标准征
地,面积不少于8107平方米。(详见《关于园区消防站用地面积的说明》)

2.  防车辆装备
本规划根据《城镇公安消防站消防车辆配备标准》的规定;结合95年初颁发的《消
防改革与发展纲要》和园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各消防站的消防车辆配备意见,并
提出每个消防站均配备一辆救护车。以满足灭火、救护、抢险救灾的需要。

考虑到园区将成立消防大队和指挥机构;因此,提出园区消防指挥中心车辆配备
意见。

3. 消防通讯
消防通讯设施是城市火灾报警、受理、调度、指挥不可缺少的。园区应建成现代化
的独立完整的电子消防通讯指挥系统,达到多功能、多渠道报警处理的要求。

采取集中接警和责任区消防站监听相结合的方式,既可避免二次传警争取时间,又
能有利于避免人为和设备原因造成的失误。

园区调度指挥中心还必须具备电脑系统,储存全区交通、消防水源分布;各种建筑
物的使用情况等资料,并在电脑系统中储存消防部问根据个同单位特点制订的灭火
作战方案。将需增加水压的信息通知自来水公司;把火灾情况信息通知有关部门,
并详细、完整地记录扑救火灾的全过程,实现园区消防通讯指挥的现代化。

4. 消防给水
水是使用最广泛,最主要的灭火剂,园区消防给水结合园区水源特点,园区
消防给本应积极利用人上水源;采用多水源供水原则。

根据不同火灾灭火用水量统计分析及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园
区同一时内内的火灾次数为3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90100LS

环状消防洪水管网水流,四通八达;水头损失少,压力均衡,供水安全可
靠;因此,园区给水管网布置成环状,对个别火灾危险性小,消防用水量少
15LS时;可采用技状管道,但应考虑改变成环状管道的可能、园区供水
管道为生产、生活、消防合用管道、在生产、生活用水最高峰时,必须保证
消防所需全部水量,建筑要求消防给水管道流速控制在25mS以下,因此管
径不小于300mm

根据园区干道较宽的现状,市政消火栓设于道路两边,按照消防车出水操作
和消防辛的供水距离等要求,低压消火栓保护半径不大于150m,消火栓布
置间距满足沿街或临道;路两侧建筑物,均有两个消火栓保护,其间距个超
120m,同时考虑到商区、工业区、仓储区火灾危险性大;消防用水量大,
需要更多消火栓保护,我们结合园区特点;并参照国外的经验将工业区、商
业区消火栓间距规定为5075m,居住区为100m

消防码头
园区丰富的天然水源;作为人工水源的补允,对灭火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
具有重大的影响,根据园区地形、地质等特点,综合考虑安置一定数量的消
防取水码头,其保护半径与市政消火栓相类似,间距控制在120150M左右,
码头构造须满足消防车特殊要求外,人工水池、喷泉、河塘也是极好的消防
水源。

5.  消防道路
园区消防道路须结合城市道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在23个主干道与市区相通;
便于大型火灾时人员、车辆疏散,同时有利于市区消防力量增援。目前,我支队装
备及今后园区将配的消防车最大的车高为423M,最重为287t,考虑到消防车正常
通行,道路净高不低于5M,道路桥梁应能承受30t车辆的动静载荷。

6.消防科技培训中心
消防科学技术是一问关于认识和研究火灾规律及其对策的综合应用科学技术,加强
消防科技建设是发展消防事业的关键所在因此,园区应建立多功能的科技中心
以吸收、移植、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学习、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消防科
技。为适应园区火灾的扑救需要,提高各类人员的业务素质,建立一个固定的训练
基地也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有利于科学研究人员培训有机的结合,使科技成果能及
时的推广应用,把科技中心合二为一;建立园区科技培训中心提出科技培训中心
的功能和机构设置的意见。

第六章  人防规划
      目录
1.苏州工业区人防规划的性质和原则
2.工业园区人防专业规划的防护重点和要求
3.地下防护工程

第六章  人防规划

  苏州工业区人防规划的性质和原则
1.工业园区是苏州市的组成部分;应按市区防设要求规划,部署园区的人防建设,并
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法规,结合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制定人防专业规划,纳入我
市人防专业规划和园区总体规划之内。

2.园区人防专业规划的制定,除执行国家确定的人防建设方针外,应贯彻保障重
点,疏防结合,长期建设,平战结合的原则。

  工业园区人防专业规划的防护重点和要求
1.规划中确定的防护重点,是工业园区内的重点目标。为保护战时履行职能;应按国
家规定的防护等级标准建造地下配套工程;以便战保障行政;指挥通信中心和重要
机构的安全。

2.提城市整体防御能力,是人防建设的要求,其目的是避免城市在战时造成重大损
失,因此除建造必需的地下防护工程外,在工业园区整体建设中,应重视整体防护
的要求、根据人防规划,规范要求,主要是:

控制城区人口总量和人日密度、城区人口总量既是城区建设的基准点。同样也是人防建设的基准点;人口密度高,易给战时带来人员转移的困难和增加人员的伤亡,同时人防建设各要素都是以人口为基准点进行测算的,因此工业园区人口总量应控制在规划数量内,人口密度不应超过1万人口/1KM病。控制城市建设密度,建筑密度过高,给平时和战时带来救援上的难度。

工业园区的地理位置被河流围绕,北,南河道较宽;不利于战时疏散,为保障战时园区居民紧急向郊区疏散;园区的道路,桥梁现划中应注意在东,南,北方向L提高,通过能力,确保居民疏散。

各类管线应埋设地下;防止战时城市陷入瘫痪困境,避免次生灾害,相对减少损失,便于救援;易于抢修,尽快恢复正常。

建立可靠的通信报警网;战时报警覆盖边缘音响应达90分贝

  地下防护工程

结合地下建设的同时建设各类地下防护工程是城区战时防护系统的重要部分,合理布局和建设一定数量的地下防护工程,可以减少战时的伤亡。因此,积极的利用地下空间,修建地下防护工程;不仅在战时能起到防护功能,平时也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即可以节约用地,还能将地面配套设施(车库,仓储,商场;地铁等)移人地下空间建设;一举由得。

1.   楼高十层以上或基础埋深超过三米,均应建造与底层面积相同的地下防空遮蔽工
程,这不仅节约基础费用,也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增加建筑面积,提高容积率,
还从整体结构上增加了建筑物的强度。

2.   鉴于中新合作开发苏州工业园区的特性,对建造民众地下防空遮蔽工程,可由外方
设计,施工,但地下工程的顶部不得高出地表。

3.   凡本规划确定的重要地下建设项目,应按我国规定的人防工程规范标准,由专业部
门设计,施工。

4.  一般的民众遮蔽工程面积按人均占有使用面积不少于032M2侧算,其其他地下保障
工程按我国人防规范要求侧算总量。

第七章  航道规划
      目录
1.概况
2.园区航道在全市航道网中的地位
3.经济运量及发展预测依据
4.航道建设规划
5.港站建设规划

第七章  航道规划

  概况

苏州市境内现有航道311条计2894公里,其中等级航道利条1078公平,等外级2701816
公里。经过七五以来的建设改善;形成了一个以苏州市为中心,大运河、申张线为
主轴,江湖相通、干支相连的水运网络体系,对外沟通江浙沪等九省市的人中城市及主
要港口,对内联结六县(市)乡镇。

苏州工业口区位于苏州市区东面;中新合作开发区北界娄江、南邻黄大荡、独墅湖、斜塘港和吴凇江,东部是青秋浦。区内有航道8条计837公里;其中等级航道二条508公里,航宽在40-50,水深在25以上,等外级航道6329公里,航宽在10-20,水深一般1020;详见附表151

  园区航道在全市航道网中的地位

苏州地处太湖水网,以大运河为纽带沟通上海和浙江,连接长江和钱塘江,成为全国内河水运最发达的地区。苏州历史上是以水运为主,近几年来对全市航道干线逐步整治,提高了等级,但苏州的航道网被沪宁铁路分割为南、北两片,北片以伸张线为柱沟通其他干支线,南片以大运河为纽带连结其它干线,但由于受铁路桥梁通航净空的制约,使南、北两片航道无法问等级沟通、据苏州航道骨架网络研究工作之构想--苏州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根据国家和省的战略部署主要是加强发展沿江基础原材料工业带,形成以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为主的全面开发开放的新格局。在苏州138公里长江岸线中,深泓贴岸占 30%左右,可现划建造几十万吨级泊位,因此,内河水运与长江港口的集疏运能力相配套尤为重要,从改造方案中将杨林塘、苏测线、申张线、青秋莆、苏申内港吴凇江)三边五级航道所围的优越环境和四通八达的水运条件(详见附图一苏州航道网络示意图)。在全市航道网络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

  经济运量及发展预测依据


一个地区的运输量结构是该地区经济特点和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同时决定了各种运输方式在综合运输网中的作用与地位。我市作为发达的外向型经济和得天独厚的水网水运地理条件,使水运成为主要的运输方式。根据历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全市货运量中水运量占7580%,虽然近年来水运客货运输量逐年下降,受到其它运输方式冲击较大,但在2010年前;水运在数量上仍将占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大宗散货,较其它运输方式具有运力大,成本低的优点,到2000年在我市货运总量中仍将占 60%左右、鉴于苏州工业园区尚在开发启动和建设之中,对区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货种、货流等尚难确定,故采用苏州市交通九五计划、2010年规划及苏州市航道管理处九五计划、2010年规划文本为基础参照进行。

1. 以苏州市历年社会经济发展利全社会交通发展关系及变化趋势预测规划年度客货运输量。

2.根据运输结构的变化趋势将全社会客货运输量按铁路、公路、水路三种方式分配

3. 由于航道定级工作已全面完成,故对辖区内干线航道在规划年度内的通过能力校核能否满足相应通过量。另外根据沟通江湖、连结城港的原则,提出部分航道等级调整的建议。
4.   根据分层的要求,统筹调整道路、航道布局,并根据生产力布局及综合运输要求规
划港口与站埠。

  航道建设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市以东、区内有八条航道,航道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75.7公里,为全市航道密度的2.2倍,且苏申内港线、苏浏线为苏州及长江沿线各省通往上海的主干线和苏州市东部地区之经济动脉;较市区四部开发区只占有大运河干线航道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运优势。区内将形成纵二横航道网(即青秋蒲、娄江、吴凇江)与全市的航运主轴线框架衔接、规划航道及技术状况计见表15-2153

1. 苏申内港线:为苏州及长江沿线各省通往上海苏州河、温藻演的主十线。自瓜泽口经吴县、工业同区、昆山进人上海,亦为太湖流域历代疏通的主要排水河流,航道水深池宽,两岸平坦,水源充沛、与大运河、苏申外港线、申张线及昆青线等主要航道相接,全线水深均超过25,航宽一般均超过40,根据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布局苏申内港线可作为园区主要疏港航道之一;航道岸线可布置园区仓储基地及港站。按五级航道规划,九五期内以养护为主;2010年前全线按五级航道整治达标。

2.   苏测线:从苏州环城河起,流经苏州市区、工业园区、昆山、太仓、上海嘉定,在太仓浏河口进长江,它是太湖流域阳澄湖区的一条主要排淮河道,是联结大运河至长江下游的通道之一,亦是苏州市东部地区之经济动脉。工业园区依其傍侧;204国道、312国道、沪宁铁路、申张线均与之交叉相依;经济发展对其依赖明显、全线航道水深超过25,航宽40 100;目前碍航段在市区、苏测线是工业[tel区北边界线,又是全市航道网中的干线航道,可成为园区疏港沟通长江港口的主要水运通道,航道岸线对布置园区仓储基地及港站、按五级航道规划,九五期间以养护为主,重点整治市区段;2010年前全线达五级标准。

3.   青秋浦线:原位于吴县市境内,从唯亭娄江至胜浦吴湘江;长722公里。省交通厅一九九四年航道定级通知被划定为等外级(八级)航道。日前青秋浦为苏州工业园四0平方公里开发区的东边界线,它北通娄江,南接吴凇江,为使苏州工业园区能提供更好的对外水运交通,青秋浦应按五级航道整治,成为联结另二条五级航道的水运联络卜线,并可成为苏州工业园区所布局的内河港日运输通道。

4.   娄斜线二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区二三区规划分界线,是南北向排水河流,航道顺直目前航道水深在15左右,航宽在10左右,全长47公里。根据苏州工业园区二、三区规划之用地结构布局,全线四分之三穿越居住区拟作为区内景观、旅游、排水等功能,仍按等外级(八级)航道现址。

5.  斜塘线:自金鸡湖起经斜塘、胜浦、用直到昆山锦溪镇,全长25公里(区内6公里)航道水深一般在25左右,浅狭段位于斜塘市河。斜塘以东为老吴凇江,航道较宽。作为中新合作计发南边界线的一部分,目临位于居住区南面,可以景观、排水等为主要功能;航道为辅以了规划,航道规划等级为等外(八级)。

6.封门塘、相门塘、凤凰注三条八级航道仍按省交通厅航道定级通知实施。此二条航
道都由苏州工业园区边界通向金鸡湖,因此规划将以满足景观、旅游、排水等功能。
7. 航道规划实施标准,]R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J13990《内河航道标准》
执行。(包括过河建筑物、装卸作业区、航道两岸建筑物、跨河管线等)。

  港站建设规划

苏州市的张家港港、常熟港、太仓港是境内沿长江三大交通枢纽,以往主要利用上海港和张家港港作为苏州货物进出口的主要口岸;近年来苏州市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外贸出口数量剧增;两港吞吐能力日趋饱和集疏压力更显紧张。苏州市内河港口的布局是以张家港港、常熟港、太仓港为水运枢纽,规划发展配套的内河港口;拟在治浦、杨林日建内港池;以加强常熟港、太仓港的内河集疏运集统,实现江一河联运,以大型开发区为依托,建立河运-公路-铁路、河运-公路枢纽、根据苏州工业园区规划拟在北界娄汀及东南人吴凇江边,建设规划苏州城东港区建设规模200万吨/年,主要功能为河运-公路联运。除此以外尚需考虑公用型港站及货主港站。苏州工业园区至各港的水、陆路距离详见表154

15航道技术状况表

153规划航道货运量预测表

154对外港口--苏州(工业园区)疏港公路航道表

 

 

苏州工业园总体规划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