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选择题-判断题-知识点整理

发布时间:2011-01-10 10:47:52

第一部分:习题

 

一、单选题

1 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党的会议是( C

   A 中共二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 中共七大 

2 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B

   A 解放思想  B 实事求是  C 与时俱进  D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 下列既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的时间是( C

   A 改造民族资本  B 保护民族资本  C 没收官僚资本  D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 

4 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 B

A 团结农民  B 分清敌我  C 领导权问题   D 选择革命道路问题

5 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 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资产阶级手中

   B 属于世界无产阶级范畴还是世界资产阶级范畴

   C 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还是资产阶级民主阶级

   D 革命的前途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还是经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6 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B

  A 多种分配方式  B 多层次的生产力状况  C 解决就业压力  D 市场经济的存在 

7 在我国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C

   A公有制经济  B 股份制经济  C 国有经济  D 集体经济

8 邓小平理路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C

   A 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  B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

   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      D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 

9 关于计划和市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他们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    B 两者不可相容

   C 两者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D 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

10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 B

A 扩大基层民主权力  B 人民当家作主  C 依法治国  D 多党合作

11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于 

A 坚持党的先进性   B 坚持与时俱进  C 坚持执政为民  D 解放思想

12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B

  A 加速发展   B 全面协调可持续  C 统筹兼顾  D 以人为本 

13 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在实践基础上的  A

A 理论创新   B 文化创新  C  制度创新   D 科技创新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B

A 马克思主义  B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C 共同理想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15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 C

  A 追求高额垄断利润  B 国际市场的开发  C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D 国际贸易的发展

二、多选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BCD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

2 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是   ABCD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实事求是  D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原则是   AD

发展生产   B 按劳分配   C 消灭剥削   D 共同富裕

4 我国现在已达到总体小康水平,总体小康水平特征是   ABD

A 低水平  B 不全面  C 城镇化水平低   D 发展很不平衡

5 关于我国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的是    ACD

A 我国最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   B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经阶段

C 其长期性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D 与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区别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ABC

A 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和作用不同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成分

C 在各自领域能都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D 相互对立

 

7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以下哪几个方面统一起来    ABC

A 坚持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依法治国  D 执政为民 

8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是    BD 

A 经济权  B 生存权  C 政治权  D 发展权

9 胡锦涛提出新时代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要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应该是(ABCD

  A 民主的  B 和睦   C 公正  D 包容

10 在我国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建设的主线是     BD 

A 思想建设   B 执政能力建设   C 组织建设  D 先进性建设 

三、判断题

1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  ×

2 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因此,其性质是无产阶级革命            ( ×   )

4 解放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5 1956年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其依据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6 科学技术史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7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大特点和优点      × 

8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家,是我们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树立共同理想       ×   

10 我国社会建设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第二部分:大纲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一.       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二.       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内涵,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和劳动群众集体占有的所有制形式。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和经济中的国有成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就经济发展期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其中十五大特别提出,共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只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像是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其中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2.坚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4.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好,快的有机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做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认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基本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造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以及新要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奋斗目标。

新要求:十七大,在规划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认识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们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们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二.       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政党制度建立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第二,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目标。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各民主党派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八个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分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下民主,自由,人权的不同本质。

1.民主:

社会主义——人民民主是其生命,人民当家做主,人民获得了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                  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资本主义——只标榜民主,不承认专政,极力掩盖其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的阶级实质

2.自由:

社会主义——解决了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实际行使自由权利的问题。劳动人民当家做主,政权在人民手中,这是最大的政治自由,公有制为主体,从经济基础上铲除了金钱对自由的束缚。

资本主义——劳动人民只具有形式上的自由权利,实际上真正通行的是财富的自由

3.人权

社会主义——人权不仅包括个人权利,还包括集体权利,不仅包括政治权利,还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公民的权利。最重要的是生存权和发展权。

资本主义——强调个人的政治权利

总之,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优于资本主义,在实现民主自由和人权上不受资本和金钱的束缚。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5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抓住了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了解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以及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性?

1.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2.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3.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二.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加强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1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 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一个中国——是其核心和基础

2.两制并存

3.高度自治

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

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

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

二.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重要发展。

1)明确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定维护一个中国原则

2)在坚持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基础上,提出文攻兼备的总方略

3)首次提出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创造性的发展了关于两岸谈判的主张

4)将做好台湾人民工作提升到完成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的战略高度,努力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来往。

5)指出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6)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综合国力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 

一.了解中国基本外交政策的方针

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原则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和合作的原则

 4)坚持爱国主义和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外交政策宗旨

 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3)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二.了解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进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1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但也要看到,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2 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增长了全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全球经济市场化的过程。我们所需要的时世界

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认识胡锦涛提出的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 

推进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一新的理念是一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知道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

推进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要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协调合作,坚信和睦互信、实现共同安全,坚持公正互利、实现共同发展,坚持包容开放、实现文明对话。应该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认识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依靠力量

 

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1 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

     2 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广大农民不但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

     3 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力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

 

二.认识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 政治前提和基础;

民族团结 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 根本保证;

各民族共同繁荣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 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正确认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在新的发展阶段,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新的伟大工程来抓,就是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选择题-判断题-知识点整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