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言断句方法归纳

发布时间:2020-05-26 09:50:2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言断句方法归纳与总结

一、断句原则及方法

(一)遵循三原则

1.阅读全文,理解大意

2.先易后难,寻找标志

3.断后检查,通顺合理

(二)方法

1.找名词(或代词),辩主宾。

名词、代词作主语、宾语,主语前断开,宾语后断开。若无宾语,谓语部分陈述完毕后断开。

①常见的名词: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爵名、书名、庙号、年号、度量单位、典章制度,等等。

②常见的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如吾、余、子、尔、汝等等。

例:

A、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鸿门宴》)

B、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陈情表》)

C、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过秦论》)

D、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E、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退秦师》)

F、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鸿门宴》)

2.明修辞,巧断句。

在文言文中,有些语句整齐对称,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常用到修辞方法:对偶、排比、顶真、反复、对比。

例:

①对偶:

A、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排比

A、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③顶真:

A、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烛之武退秦师》)

B、具告沛公/沛公大惊(《鸿门宴》) 

C、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廉颇蔺相如列传》) 

D、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④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B、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

C、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荆轲刺秦王》) 

D、《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

⑤对比: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

3.看对话,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用“曰”“云”“言”等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且大多用冒号顿开,后面“曰”的内容一般都要加双引号。

但要注意两种情况:一是对话中又有对话,二是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曰”字的情况。同时连续对话,第一次出现人名,之后常省,有时提示动词也省去。

例:

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 

③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荆轲刺秦王》) 

④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4.明虚词,定句读。

①文言文中常见的放在句首的发语词、表敬副词:夫、盖、凡、故、盍、孰、唯、苟、岂等。

例:

A、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C、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放在句尾的语气词:者、也、矣、焉、哉、乎(作介词例外)等。

例: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

③放在句首的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至若、于是、是故、若夫、至于、嗟夫、虽然、且夫、然而、然后等。

例:

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C、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

E、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F、虽然/犹有未数也(《逍遥游》)

④时间词:初、少顷、既而、顷之、未几、已而、俄而等。

例:

A、初/武与李凌俱为侍中(《苏武传》)

B、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

C、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口技》)

D、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

⑤叹词:嗟夫、嗟乎、呜呼等构成独词句,前后都可断。

例:

A、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B、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

C、嗟乎/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滕王阁序》)

⑥句中:以、而、于、则、者、也(句中不断)

例:

A、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5.明结构,找句式。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反问句和固定结构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

①判断句:如“……者”“……也”“……者,……也”等。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B、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C、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逍遥游》) 

D、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②反问句,如“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

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十则》)

③固定句式,如“如……何”“况……乎”“何(以)……为”等

6.熟悉一些文言文中常用的专有名词,有利于断句。

如官名、人名、教育术语、官务术语等,作为独立成分,中间不能断开,特别是一些特殊的专有名词,由于古今习惯的不同,很容易混淆。

官名如:起居郎、洗马、起居注、殿中侍御史、左拾遗、太子太保等。

人名如:靖节先生(陶渊明)、范文正公(范仲淹)、柳子厚(柳宗元)等。

官务术语如:下车(到任)、视事(任职)、乞骸骨(告老还乡)、行部(巡视所辖之地)、洗沫(例行的公假)、等。

例:

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张衡传》)

②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张衡传》)

二、高考链接

1、【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王涣字稚子广汉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

…………

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涣字你稚子/广汉人教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B.王涣字稚子/广汉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C.王涣字稚子/广汉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D.王涣字稚子/广汉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2、【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琦是其对。

…………

(节选自《宋史·范纯礼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B.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C.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D.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3、【2019年高考课标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4、【2019年高考课标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候贤,欲事之。

…………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B、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三、总结

断句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在文言文断句中,通读全文后,把断句内容先放到原文中,看看前后的句子中有无相同词语,若有,则先标记,再根据断句方法先易后难,逐一断开。近年来,高考将文言文断句作为必考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因此可采用排除法。

1、理解大意初判断

阅读文言文时,先结合12题的选项了解大意,再通读文段,大体了解文段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些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

2、结合选项定关键

选择题的4个选项有很多断开的位置是一样的。因此,找出选项间的区别点,缩小判断的范围,然后分析不同点的正误,找到正确停顿点,最后根据排除法找到正确选项。

3、意标结合细分辨

同时结合断句的标志,主要有以下两类:一是句式,根据自己掌握的句式知识分辨;二是词语,文言虚词,对话词、人名官名和文化常识类词语等。但标志仅是参考,最终要仔细分辨,靠语意落实。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言断句方法归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