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毕业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0-05-04

股票毕业论文范文

中国股市价格波动因素分析
——政策性因素对中国股价波动的分析
【摘要】:
理论上来讲,股票价格波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走势、经济周期、经济结构等宏观因素,行业发展、上市公司财务质量等中观因素,甚至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投资者心理博弈等微观因素。本文致力于研究我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政策因素,以期进一步了解证券市场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引言,对我国股市特点及波动情况进行概述;第二章,股票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第三章,选择主要因素用实证方法重点分析;第四章,对股市波动成因进行分析;第五章,基于前面的分析给出的政策建议。
【正文】: 一、引言
伴随着中国经济市场不断的对外开放,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股票市场也不断发展壮大起来。但是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家政策的干预,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比企业或市场内在因素的改变对市场的影响更大,人们形象的称之为政策市。近几年全世界面对着金融海啸的冲击,外界的许多因素都影响着中国股市价格,譬如石油战、美元贬值、美国次债危机的影响,中国股市大幅度震荡,大跌不止。加上中国股市内部体制改革、货币政策的实施等原因也影响着中国股价的波动。
股价波动是股票市场的常态特征,适度的股价波动有利于增加市场的活跃度,提高市场的流动性。但剧烈频繁的波动会扭曲市场的价格机制,导致股票市场效率损失进而阻碍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影响股票价格指数波动的政策性因素。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国股市的特点以及股市波动的情况:
(一)我国股市市场特点 1.股市不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
2010年到2011年,各种经济数据表明,宏观经济在强劲复苏,特别是出口,增长强劲;投资、消费都在增长。但中国股市却总体表现相当不好,与勃勃向上的中国宏观经济呈背离状态,成了全世界表现最差股市之一,无法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作用。 2.货币政策对股市影响过大
我国股市对货币政策反应是敏感的。央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就会购进有价证券,促使市场货币供给量增加,进而推动股票价格上涨;反之,股价将下跌。比如:2007年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提升利率,定向发行票据,特别国债的发行等等,组合的货币政策是前所未有的从紧态势。
3.崇尚投机,价值沦陷
A股市场,题材,概念,重组……五花八门,成为A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什么伪造报表,老鼠仓等更是屡见不鲜。人们不关心公司质地,只在乎有什么题材,有什么内幕……再加上机构和大量散户之间的博弈,必然会造成股市的剧烈波动。而那些价值低估的大盘蓝筹又因为回报股东太少,以至于无人问津。中石油号称亚洲最赚钱的公司,给广大投资者带来的伤痛就是最好的例子。 4.宏观调控政策常常左右市场涨跌
国家通过制定各项经济政策和措施,如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制定产业政策,以控制总量平衡,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这些政策或措施都会左右股市的涨跌。20109暂停发放第三套房贷部分城市限购房套数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等实施了史上最严厉的房产调控政策,使得地产股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
5.注重融资圈钱,而不讲股东回报
1990年至今,国内A股累计融资4.3万亿。可这些上市公司给投资者的回报究竟有多少呢?Wind的数据显示,1990年末到2010年末,A股累计完成现金分红总额约1.8万亿。但一位资深券商分析师估算,普通投资者在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不超过30%,其所分享的红利最高不过0.54万亿。这意味着,近21年来,A股市场给予普通投资者的现金分红总额占融资总额的比率不足13%。而如果按照现在3.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以复利计算,21年下来的储蓄回报高达105.9%

6.大部分国企已上市,但这些企业的产权和职能仍不清晰
目前我国股市上同一上市公司的股票有国有股、法人股等非流通股和A股、B股、H股等流通股形式,这些股的产权非常模糊。由于产权界定不清造成的同股异权、异股同权的矛盾局面。由于这问题的形成非一日之寒,就目前来看,如出现公有产权流通,极大可能引起股市的剧烈波动。
(二)我国股票价格波动的特点
1.波动幅度大、频率高
从股价指数来看,日股指升跌点100左右时有发生,呈现剧烈的震荡行情。201188,深指一日暴跌了389点。从中期波动看,20072011,上证指数最高时为20071016日的6124.04点,最低时为20081028日的1664.93,6124.04点跌到1664.93点,下跌了4459.11点,跌幅72.81%,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在如此短的时间,波幅如此之大,在世界股市中都是罕见的。
从频率来看,20081月至200812月,沪市共出现了17次波幅在5%以上的较大波动,其中时间最长的为期2个月,最短的波动不足3天。这种震荡、频繁波动的股市,构成了中国内地新兴股市的显著特征。近两年来,沪深两市的波动频率有逐步缓和的趋势。 2.中国股价的齐涨齐跌,剪刀差状况
在西方成熟的股票市场上,齐涨齐跌现象很少发生。在中国A股市场,齐涨齐跌的现象则是司空见惯。即使在没有任何消息的时候,中国股市涨跌的羊群行为也很明显,要么个股齐涨,要么个股齐跌,这样就形成了中国股市特有的股价剪刀差状况。
3.成交量,实际投资者与股价波动存在着正相关
纵观沪深两市,每次股指波峰几乎都是成交量波峰,每次股指波谷几乎都是成交量波谷。中国股市这种价涨量增、价跌量减充分证明了股价指数与成交量波动有着高度的正相关性。而且,实际投资人数也随着股价指数波动。股价大涨时,股东开户数急增;股市低迷时,开户数急剧减少。
4.我国股票市场交易活动异常活跃
主要反映为股票市场的换手率很高。根据市场的交易统计,深市流通股的年换手率为1159%,而同期内纽约交易所股票的换手率为59%伦敦为41%说明中国股市上的股民的持股时间短,市场交易有较强的短期投机交易性质。2012427日人民网上市首日换手率就超80% 5.股价受政策影响剧烈,具有政策驱动型的特征
之前的学者通过研究沪、深两市的异常波动事件,发现股指的异常波动几乎都与政策出台相对应,其中政策以52%的比例位居影响股指原因的第一位。通过对比政策事件公布前后15天和公布后1530天的日平均超额指数收益,发现60%多的政策会造成市场较大的波动。众多研究趋向的统一结论是:中国股市是典型的政策市,政策是导致中国股市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 6.投机性特征太突出
目前我国股市投机过度的主要表现是:市场的投资者大多是短期投资者,主要搞短线操作,因此,寻找题材,兴风作浪,而引起股价涨跌。2012419日晚间,深交所发布《深市投资者结构与行为的分析》一文。文中指出,目前在我国股市中,非理性交易行为明显的,即低价股、绩差股、高市盈率股和ST股的持有者与交易者主要为中小个人投资者。深交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个人投资整体呈现的投机倾向较强。投资者的非理性因素助推了股市的波动,也推动了投机情绪。
二、股票价格波动主要因素分析
理论上来讲,股票价格波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走势、经济周期、经济结构等宏观因素,行业发展、上市公司财务质量等中观因素,甚至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投资者心理博弈等微观因素。本文致力于研究我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政策性因素。影响股市政策面的因素既包括股市政策,又包括宏观的经济政策。在宏观经济政策和股市政策对股市影响的关系上,宏观政策总体上决定着股市政策,股市政策为宏观政策服务。
(一)宏观的经济政策
1.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央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来控制货币信用的大小。货币政策的运用分为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在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货币供给减少,利率上升,对股价形成向下压力;而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意味着货币供给增加和利率下调,使股价水平趋于上升。央行的政策工具主要有一般性的工具、择性的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等。
1)一般性货币政策
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存款货币银行按法律规定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与其吸收存款的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若央行采取紧缩政策,央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限制了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最终起到收缩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②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中央银行根据政策需要调整再贴现率,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存款货币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上升,基础货币得到收缩,反之亦然。③公开市场业务。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展证券交易活动,其目的在于调控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
2)选择性货币政策
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都属于对货币总量的调节,以影响整个宏观经济。在这些一般性政策工具以外,还可以有选择的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加以调节和影响。其中包括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等。
3)其他货币政策
①直接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②间接信用指导。间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创造。
2.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根据其对经济运行的作用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财政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主要有:国家预算、税收、国债等。
1)税收政策。税收对股市影响最直接的税种主要是印花税和证券交易所得税。我国开征股票交易印花税以来,根据股市的实际情况对印花税加以调整,以刺激或抑制股市。2007530日,财政部公布将股票市场交易印花税从千分之一提高到千分之三的政策,上证指数下跌20%以上。
2)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国家财政将筹集起来的资金进行分配使用,以满足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需要。扩大财政支出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其结果往往促使股价上扬,近年来,我国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基础设施建设类上市公司及相关行业的企业不同程度地受益。
3)国债政策。国债作为国家有偿信用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可以调节资金供求和货币流通量。在不带来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缓解了建设资金的需求,有利于总体经济向好,有利于股价上扬。20103,财政部增发国债1540亿长期国债,尽管短期没对股市构成较大的利好,但是缓解了建设资金的需求。
3.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行业股价的波动受政府产业政策的影响较大,政府的产业政策会鼓励特定行业发展,使该行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将可能增加,从而使该特定行业股价上涨,否则将下跌。比如,2009年央行出台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主要是增加对铁路产业的扶植,在股票市场上反应则是铁路板块的上扬。
4.监管政策
监管主要是指监管部门对股票市场所采取的监管方针和具体措施,包括多违规事件的查处等。管理层对股市的监管对我国股市的中短期走势具有极大的影响。监管政策的工具主要有:管理层对证券市场的定位、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舆论导向等。例如,200810月底开始,由于国家实施一系列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刺激沪市从1664点经过10个多月时间,200984日的3478点。
(二)股市政策
股市政策主要是指管理层对股票市场重大问题的管理方针和措施,包括管理层对股票市场的态度,通过媒体发布有关股票市场发展方向的言论等。

1.管理层政策行为 1)法定存款准备金调整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是一个风险准备金,是不能够用于发放贷款的,这个比例越高,说明紧缩政策力度越大,反之亦然。存款准备金调整都可以给股市带来大大小小的波动,近年来管理层对调整存款准备金这一货币政策用之频繁,仅在07年就连续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
2)印花税率调整
印花税作为一种行为税种,其开征目的更多地在于鼓励或者限制某种应税行为。多数国家和地区在证券市场发展之初或是发展停滞,往往采用低利率税收或者暂时性停止征收的措施以鼓励证券市场的发展;当该国或地区投机盛行时,政府往往提高税率,防止市场的过度投机。印花税率的调整发挥了税收政策的杠杆作用,另外它本身又是一个强烈的政策信号。我国历史上的几次税率调整都引起了市场的明显反应,印花税率的调整也成为股市的重大利空或者利好。
历次印花税调整对A股市场影响(1 调整时间 调整幅度 首日沪指表现 股指后续表现
2008424 ↓3‰1‰ ↑高开7.98%;涨9.29% ↓短暂反弹后急速下跌
2007530 ↑1‰3‰ ↓低开5.69%;跌6.5% ↑经过近两个月的震荡调整后重新步入升势,直到当年10中旬
2005123 ↓2‰1‰ ↑高开1.91%;涨1.73% ↓此后一个月内现波段行情,随后继续探底,直至年中股改行情启动
20011116 ↓4‰2‰ ↑高开6.42%1.57% ↑股市产生一波100多点的波段行情,1116日是这轮行情的启动点
199961 ↓4‰3‰(B - 上证B指一个月内从38点飚升至62.5点,升幅逾50% 1998612 ↓5‰4‰ ↑高开1.93%;涨2.65% ↓上证综指此后形成阶段性头部,调整近一年 1997510 ↑3‰5‰ ↑高开1.61%;涨2.26% ↓直接导致上证综指出现200点左右的跌幅
19911010 ↓6‰3‰ ↑高开0.84%1% ↑半年后,沪综指从180点飚升至19925月的1429点,幅达694% 3)利率调整
调整利率对股市的影响是十分直接的。银行利率变化引起股票价格的升降,具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利率提高,引起股价下降。利率提高时,首先会吸引社会游资流向银行,股票市场的需求减少,股票市场价格下降;其次,由于利率提高,企业信贷的利息增加、负担加重,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减少,股价会因此下降。另一种情况则与此相反,利率降低,社会资金流向股市,股票市场需求增加,股票价格会上升,企业也因利率降低而增加利润,从而带动股票市场的价格上升。 4)佣金调整
在我国,目前的证券交易佣金费率采用的还是经物价管理部门批准的、由交易所制定的固定比率。佣金的调整直接关系到券商和投资者的利益分配,佣金的水平也代表了证券二级市场的运行成本。佣金是投资者交易成本的主要组成之一,佣金的下调降低了投资者的交易成本,从而调动投资者参与交易的积极性,有助于成交量的增长,活跃了证券市场。
2.管理层对市场调控的社论等
管理层对市场调控的社论往往也称作股市的政策事件。管理层关于解决股市重大问题或对股市走势判断等政府领导人讲话、政府有关股市重要会议精神、评论员文章、《人民日报》社论以及新华网等重要刊物的评论等,表达了管理层的态度。投资者从此类言论中嗅出高层下一阶段对股市将采用从紧从松的措施等,从而影响了市场参与各方的预期,最终导致股市的波动。比如,20123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
结果当天股市由上涨到大跌了2.63%
三、实证分析
(一)股市政策事件样本的选择

政策事件简单的说就是因为国家政策导致的事件。为了研究政策事件与股价波动的关系,我们采用的是Dolley(1933使用的事件分析法,他于1933年将美国股市1921年至1931年间的95个股票拆分事件作为样本,对股票拆分事件发生引起的股价波动进行了研究。本节运用这方法检验我国股票市场对政策的反应。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样本选择、确定事件和事件期、计算收益率、政策事件反应模型、股票市场对政策事件的反应。
1.股市政策事件样本选择
本文的政策事件参考了新浪财经、证交所、证监会、各大券商的网站资料等等。选择标准是:
1)政策性,即政府主观上具有明显的政策动机。主要包括证监会,央行,财政部,证交所等管理当局发布的调控或引导股市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形式各异,有股票交易规则的变更、股票发行和上市速度、印花税调整、政府重要的回忆决议、领导人讲话、重要刊物的评论等等。交易系统的技术进步不认为是政策事件。
2)必须对股市产生影响。政策事件可能对股市产生影响,也可能没有影响,本文中选择的政策事件是那种对股市产生冲击的政策事件。包括对进入股市的资金的限制、影响资金供给的政策、控制新股上市的速度、调整交易手续费等等,这些政策事件往往会对股票市场的发行速度和规模、资金供给、上市公司利润、交易成本产生影响。那些将现有的运行规则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明确规定的行为,不作为政策事件。
根据上述两条原则,从股票市场规则变化筛选出90个政策事件构成政策事件样本。(见表2
2.重大政策事件样本
所谓重大股市政策事件,是指那些引起股市波动率显著变化的股市政策事件。本文采用了WichernMillerHsu1976运用一阶自回归时间序列的方差变动检验股票市场价格时提出的异常波动点方法来鉴别股市重大政策事件。在此处应用该方法的思路是:寻找股票价格中出现的异常波动点,考虑异常波动点前后面有没有政策出台。如果有,则表明该波动是由于宏观政策所致,如果在异常波动点及前后都无政策出台,则表明股价波动不是由于政策所致。具体方法如下: P P 分别表示t日、t-1日收盘股价指数,以t股价指数的对数收益R 表示股票收益率,得:R =(P -(P 其中{R }服从均值为0的正太分布。我们取n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益率{R R ……R }作为总样本,从中构造容量为2n的两个子样本,一个{R ……R }以R1i表示,这个样本可以作为第t天得前期波动;另一个{R ……R }以R 表示,表示第t天得后期波动。这两个样本相互独立,且都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接着,将两个样本的波动定义为它们的方差,表示如下:
S = S = 我们构造一个统计量V,得到:V =S /S 。统计量V服从自由度为(nn)的F分布。在前后期方差不变的零假设条件下,取显著水平为α,有P F (nn 其中,F (nnF (nn对应α的自由度为(nn)的F分布的下侧分位数和上侧分位数。如果出现V >F (nn或者V F (nn时,意味着出现方差增加点;当出现V 根据上面的方法对上证综指200711日到20111231日数据进行鉴别。得表2
年份 方差减少点 方差增加点 政策事件 重大政策事件
2007 4 6 17 5 2008 7 5 25 4 2009 2 3 20 4 2010 2 3 15 3 2011 2 2 13 2 合计
17 19 90 18 从上表我们可以得出,2007年到2009年政策事件较多,说明政策干预市场的力度相对而言较大,一方面说明政策是导致股票市场波动的重要因素,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股票市场的价格走势。另一方面,引起异常波动的重大政策事件的个数比重有所降低。说明政策事件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冲击减弱,相关管理层在出台股市政策时更加谨慎。
(二)政策事件对股市市场的影响 1.股票市场对政策事件的检验 1)确定事件和事件期

以筛选出的股市政策事件和股市重大政策事件作为研究的事件;以政策发布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作为事件日,把整个事件分为事前期事后期两个阶段:t 表示事件日,t t 期间为事前期共m天,t t 期间为事后期共m天,则整个事件期一共2m+1天,本文取m=5
2)计算收益率
①日平均收益(AR )与日平均收益波动(AQ
政策事件i发生在事件期内的日平均收益(AR )与日平均收益波动(AQ )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R =(P -(P AR = AQ = ②事件平均收益(AAR )与事件平均收益波动(AAQ
假设某一段时间t内有k个事件发生,则该时间段内的该事件平均收益(AAR )与事件平均收益波动(AAQ )计算如下: AAR = AAQ = ③指数平均收益(AIR )与指数平均收益波动(AIQ
t内共有L个交易日的指数平均收益(AIR )与指数平均收益波动(AIQ )计算如下:
AIR = AIQ = 3)确定政策事件反应模型
为了探究股票市场收益对事件的反映程度,我们运用统计模型,估计事件收益和收益波动的反映系数,得出政策时间和股指波动之间的关系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本文构造了如下两个模型分别用以研究股指对政策事件的反映程度和波动程度。 AAR = AIR + AAQ = AIQ + AAR AAQ 分别表示事件平均收益和指数平均收益, 表示股市收益对政策事件收益的反映系数, 是均值为零的误差项。AAQ AIQ 分别表示事件平均收益波动和指数平均收益波动,
表示股市收益波动对政策事件收益波动的反映系数。
2.股票市场对政策事件的反应研究和结论
我们选择200711日到20111231日这5年为研究范围,利用Eviews3.1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OLS运用上面AAQ AIQ 反应模型分别对20071200912月、20101201112月和20071201112月这三个时间段进行回归估计(得到数据过程省略)。
从回归计算出的三个时间段的政策事件收益与指数收益回归结果以及政策事件收益波动与指数收益波动回归结果,看参数 ,我们可以得出:无论政策事件还是在重大政策时间,20101月到201112月阶段的收益反应系数均20071月到200912月的数值要低,说明2010年以来的政策时间所导致的市场反应没有2009年之前强烈;20101月到201112月阶段的收益波动反应系数均比20071月到200912月的值要低,说明政策事件造成股市异常波动出现下降,股市稳定性有所提高。
四、股市波动成因分析 (一)股市功能定位扭曲
我国股市的诞生是一种政府驱动下的产物,股市最初的定位是满足融资体制的改革、为国有企业解决资金融通问题。股票市场本来应该是股份公司股权融资的市场,也是投资者进行投资的市场,通过有效融资、投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我国股市成立之初,是限于融资体制的转轨,被迫定位于为国有企业发展、脱困提供融资服务,股票市场筹集的大量资金并没有流向最有盈利能力的部门和企业,导致国家本应该承担的风险通过市场化手段强行转嫁于广大投资者,这样的结果使得股票市场的融资属性日益增强,投资功能逐步演化成为投机功能,股市定位严重扭曲。
(二)监管政策的落后和粗糙

监管思想上受恋权恋洋思维情结的干扰。恋权情结体现在留恋行政审批权,恋洋情结则是无视中国的国情,盲目照搬照抄西方。以创业板的发行制度为例:在规模没有放开、供求关系不真实的情况下,就盲目搞个股的市场化询价,加上抄学海外保荐加直投的模式,结果出现了严重的超募三高现象。股票监管机制不力,对违规行为查处不力,违规事件频频发生更加剧了股市的波动。
在国外成熟市场中,证券监管部门对于市场的监管是其最为根本的职责。在我国,对市场的监管局限于抑制市场过度投机,而不在于规范市场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股市监管责任不明,形成了多头管理格局,与股市相关的部门都通过出台措施影响股市。政府是国有资产的管理者,而又是股市规则的制定者,利用各种政策手段,通过股市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是政府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从而政策造市、政策救市成为股市波动特别是异常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制度设计不合理,证券发行审核的不透明和非市场化
证券发行制度不完善,审批制、核准制和保荐制度或多或少地具有较浓的行政色彩,制度设计不合理。由于证券发行审核的不透明和非市场化,最终获准上市公司未必都是优质资产,影响了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功能。
(四)投资者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机构投资者虽然有所发展,但中小散户投资者占绝大多数,投资者不能通过组合投资有效地分散投资风险,资渠道甚少。深交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深市A股个人投资者的持股户数占比为99.8%,其中资金规模较小的中小散户的户数占比高。同时,在2007-2011年的三年中,个人投资者的交易金额超过八成以上,而这一数据在美国、日本、香港的市场中只有30%以下。 (五)上市公司结构不健全
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缺乏责、权、利的内在交互关系。常常有公司经营者违规导致损害公司利益的事件发生;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合理,大部分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不允许上市交易,造成庄家很容易操纵股市;上市公司的组成结构不合理,上市公司绝大多数是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其中大部门又是旧体制下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而来;在公司治理结构、生产经营管理上保留着很强的计划经济与行政干预的色彩,很多上市公司业绩不好。 五、政策建议
(一)明确政府在股票市场的定位
股票市场必须是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才能发挥有效地作用,并且市场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如果政府干预过多,不仅难以达到政策上的目的,有时还会扰乱市场的正常秩序,使其价值功能难以发挥。同时实证研究的结果也表明,过多的政策会使得市场形成政策型的预期,并形成政策市的特点。因此对于应该由市场解决的问题,让市场去解决,在市场解决不了失效时,政府再加以调控,把政府的角色由主动参与者变为真正的监管者。
(二)完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
完善监管体系总原则是:从全局出发,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构建适应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有效的证券监管体系。从制度上保障证件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建立一个主管机构、自律组织、证交所互相协调,合理分红的机制。进一步完善退市机制。由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督过度。
(三)加强上市公司资格审查制度,改变新股发行定价方式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应减少行政干预,使新上市的股票价格能真实反映公司价值,实现一级二级市场均衡协调健康发展,切实保护和发展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首先,完善规则,明确责任,强化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充分性和完整性。其次,适当调整询价范围和配售比例,进一步完善定价约束机制。最后,加强对发行定价的监管,继续完善对炒新行为的监管措施。 (四)改变投资者结构
首先,要严禁银行资金和企业生产性资金入市。其次要规范现有机构投资者行为,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最后,要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使其成为市场机构投资者的主体,大力发挥其股市市场的稳定器指示器的作用。
(五)采用灵活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和交易机制
为了稳定股票市场,有效控制异常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必须建立专门的稳定机制,这是防止股市大幅波动的必要要求。可以借鉴一些成熟的稳定措施,如:限速交易,特别报价制度,申报价以及成交价档位限制,专家或市场中介人调节,股市稳定基金等。

(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股民素质,培养成熟的投资理念
要积极宣传、普及股票投资知识,帮助股民树立理性投资观念,形成科学投资的策略。要把对股市市场舆论导向的监控列入日常监管内容,确保披露信息的真实性,评论内容的客观性。保持舆论导向的客观中立性。投资者在股市上追涨杀跌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没有正确的风险意识,再加上缺乏专业知识,而这种风险意识的淡漠在某种意义上使得投资者更愿意在市场上进行投机活动。因此,提高股民的素质,培养成熟的投资理念是稳定发展股市的一个重要条件。


股票毕业论文范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