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活着 影评

发布时间:

电影《活着》中福贵所处的历史时代是
上世纪中国社会变革和动荡最为剧烈的时
期,内战、土改、大跃进、文革,每一次的经历都让人惊心动魄。正是这种社会的极度动荡,在强烈的外部压力的推动下,作为社会个体的人只能在夹缝中寻找生存的空间。由于生命没有保障,生存就成为最终的目的,个人的一切行为只是为了能生存下来,“一个人死了,比草还低”,活着本身就是最大的幸福。这也是电影以“活着”为片名的深刻含义。
一种体现和象征张艺谋和顾长卫都是惯于在影片中使用隐喻和象征手法的高手,这使得他们的许多作品具有一种史诗般的厚重感。在电影《活着》和《立春》中间,我们同样能看到许多有寓意的场景和意味深长的对白。在电影《活着》中那一直伴随福贵左右的皮影箱令人印象深刻,在他落魄无依时,凭借唱皮影戏糊口,战场上冒着枪林弹雨他也舍不得丢掉,成为战俘后正是这个皮影箱让他因祸得福,靠给战士们唱皮影他摇身一变成了干过革命的人。土改、大跃进中唱皮影戏都是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皮影箱几乎是他借以谋生的必要工具,更是他生存于世的一个标识。影片的最后福贵从床底下拿出了皮影箱给外孙馒头装小鸡,正是这种顽强生命的一种体现和象征。
影片中福贵有一句经典的对白,之所以说它经典,一是话语本身的怪异,另外导演有意识的让这句不算短的对白在不同场景下重复。一开始是福贵背着儿子有庆去学校,儿子问到将来的生活会怎样时,他说:“咱们家
现在就是一只小鸡。鸡养大了就变成了鹅,鹅养大了就变成了羊,羊再养大了就变成了牛。在影片的结尾,外孙馒头买了一群小鸡,问福贵未来的生活会是怎样的时,他再一次重复着这句话。从鸡变鹅,变羊再变牛,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就像某种童谣和寓言,这只是福贵们对于当时社会发生剧变的一种体认:一方面社会的剧烈动荡让很多个体感到无所适从,另一方面这种变化有一个总的方向,那就是进步,人们的生活在不断得到改善。“小鸡”就是福贵对当时社会生活现状的一种隐喻性表达,是个人可支配财富资源的表征,他头脑中社会发展的极致就是个体能拥有一头“牛”从儿子有庆的一只小鸡到外孙馒头的一群小鸡,显能看到个体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的进步,尽管是渐进式的,但这是向“牛”的目标迈出的坚实的一步
倾家荡产后的福贵,为了养家糊口,带着从龙二那里借来的皮影,开始了四处奔波的流浪艺人生涯。电影中,张艺谋让福贵背着箱子奔波的镜头和皮影戏交相出现,模糊了皮影中人物和电影中人物的界限。很显然,这里张艺谋是用福贵手中的皮影来象征富贵的命运。他外出是为了养家糊口,却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后又成了解放军的俘虏,最后又幸运地回到家中,一家人得以团圆,还为自己增加了一段干革命的经历。在这一系列的变故中,福贵就像皮影戏中的人物,受人操纵,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
《活着》是张艺谋最具思想性的电影,是一部不朽的影片,影片通过福贵一家人的不幸遭遇,表现了小人物同命运的抗争和在命运面前的无奈。在强大不可测的命运面前,人显得很弱小,常常很无奈,只能任由它摆布。面对无法抗拒的命运,人应该怎么办呢?电影《活着》给出了答案:活着。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无论遭遇多大的不幸也要活着,坚韧地活着,充满希望地活着。这就是张艺谋在电影中所要表现的主题。

电影 活着 影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