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友不如己者

发布时间:2016-12-30 01:58:50

无友不如己者

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这句话听起来与其说像教诲,不如说像感慨。难怪后来之人众说纷纭,理解不一,因为就连当时在场亲炙的弟子们所记都还各自不尽相同呢。

“不要结交不及自己的人。”这是最常见的理解,但也最可疑。其理由是:与比自己优胜的人交游,可以使自己进步,有益处;与不及自己甚至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相处就没有什么好处,只会浪费时间和感情。鲁迅就对无故浪费别人时间的人深恶痛绝,认为那无异于谋财害命。叶芝声称渴求与自己相等或高于自己的人的友谊,认为自己强而有能力,也希望团结强而有能力的人;其他人的友谊只会是羁绊和烦扰。《吕氏春秋》记述周公的话说:“不如吾者吾不与处,累我者也。与吾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韩诗外传》述南假子曰:“夫高比所以广德也,下比所以狭行也。比于善者,自进之阶。比于恶者,自退之原也。”《中论》:“不如己者,须己而植也。然则扶人不暇,将谁相我哉?”这些异口同声的论调似乎有些功利甚至势利,但也符合人之常情。然而,假如换个立场,这种想法岂不是一厢情愿?苏东坡即指出:“世之陋者乐以不己若者为友,则自足而日损,故以此戒之。如必胜己而后友,则胜己者亦不与吾友矣。”其实,《论语·子张》早已论之详矣: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欤,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欤,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子夏与子张的所闻应该都直接来自孔子。二者之所以不同,可能是弟子们记忆和理解的差异,也可能是孔子特殊的教学方法造成的。孔子往往因材施教,对不同秉赋的弟子予以不同的指导。他还常常在课外平时对“侍坐”的学生随机答问点拨。所以不同的学生很可能有不同的心得。子夏的见解符合“不要结交不及自己的人”这种理解。子张的看法则与之大相径庭。

“不要结交与自己不同类的人。”这第二种理解是把“如”字当“似”、“像”、“类同”之义讲。据传是孔子所作的《易·系辞上》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也就是这个意思。君子不与小人一般见识,自然不会与之为伍了。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是也。

“没有朋友是不如自己的。”这第三种理解是把“无”字作“没有”解。但是,《论语·子罕》重见此句明明作“毋友不如己者”。二者必有一误。也许是因为孔子的弟子来自五湖四海,有人听不分明老先生的方音,故而笔

记有所差异。然而下面的“过则勿惮改”一句,以及《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正可为此解作注。上述的子张也正是这样理解的。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配做孔子理想的朋友呢?笔者认为,以上三种解释单独来讲都嫌不够,而应等量齐观,即须同时符合三种条件者才行。遵照孔子的教导:“听其言而观其行”,我们不妨来看看夫子他老人家自己是怎样做的吧。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显然他认为老子有胜于己处,哪怕他已知所问,只是求证而已。据说,事后他感慨说“老子其犹龙乎!”如此看来,想必他很愿意结交老子。然而老子是否以他为友呢?于史无征。但从《道德经》对仁义等儒家理想的批判看来,老子对孔子很可能是不以为然的。至于数百年后孔融与李膺攀通家之好,若按照他自己的逻辑,也只不过是以今度古,“想当然耳”。与孔子同类者呢?他老人家在世之时,天子不臣,诸侯不友,还备受道家隐者之流的嘲笑,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又有谁会引为同类呢!至于弟子们,一来都不及老师,二来人各有志,符合条件者也寥寥。只有一个颜回差不多,可惜尚未圆满,半路夭折了。就算在个别方面胜过孔子,能给他提意见者,当时也没有几个。鲁莽的子路因子见南子而发过几句牢骚,孔子还并未虚心接受。至于小项橐,虽然凭小聪明逞一时之能,但总体素质肯定不如孔子,而且很可能不同道,所以,传说只称孔子师项橐,却未说以他为友。孔子虽也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却从未说过必有我友。由此看来,孔子无友,不愧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一人。

玩笑归玩笑,以上三种理解到底哪个对呢?似乎也都有道理,可以说是交友之道的三个方面或层次。其一可谓尚友。交友之先,自己心里抱有个理想的标准(对于某些人而言,这个标准也可以是权势、财富),要主动选择德能胜过自己的人去亲近,以求有益于上进。其二可谓慎友。当别人有意交接我时,我应慎重加以考察,以免误交匪类。“其不可者拒之”之谓也。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不慎欤?但也有人认为:“至不如我者以我为胜彼而求与我为交,则义不得拒也”(杨树达)。这里,似还应该区分泛泛之交和真正的朋友。泛泛之交不好拒绝,多半是出于面子;真正的朋友才可推心置腹,莫逆相知。其三可谓鉴友。既已为友,则彼此为鉴,切磋琢磨,从善改过,不亦乐乎?孔子举一而我们反三,不亦宜乎。至于哪一种符合他老人家的原意,似乎已不那么重要了

无友不如己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