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潮解析

发布时间:2019-08-21 05:28:27

1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潮来之时”是全文的重点,作者写得特别细致。“浪越来越近,……颤动起来。”这是全文的重点句,充分表现了大潮非凡的气势。

2、利用电教手段进行辅助,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出一幅幅的图画,从而形成再造想象的能力。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介绍钱塘江大潮

1同学们见过潮起潮落吗?在哪儿见过?

2世界上涨潮的地方不计其数,其中不乏著名的潮水。然而像我国钱塘江大潮那样雄伟壮观,千百年来令人赞叹不绝的,却不多见。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见识见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共同感受江潮那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景象。(板书课题)

4提问:为什么钱江潮吸引了那么多的游客?课前,谁查到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能不能把你最感兴趣的知识简要地向大家做个介绍。(要求:对查到的资料不要照本宣科,而要把最感兴趣的内容做简要的介绍。既节省时间,又初步培养学生捕捉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读时,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予以指正。指导读准生字的字音。强调“潮、罩、逐、霎、涨”都是翘舌音,不要错读成平舌音。“鼎、崩、涨”是后鼻韵母,不要读成前鼻韵母。“风号浪吼”的“号”是多音字,读第二声。

2读准多音字。

闷(mèn)雷 薄(bó)雾 风号(háo 涨(zhǎng)起

3理解词义。

人山人海:人群如山如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人声鼎沸:形容喧闹、混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风平浪静: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自然界的巨大变化或声响巨大。

猝不及防:猝:突然。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

漫天卷地:弥漫天空,充满地面。形容势头极大。

笼罩:指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鼎沸:用来形容喧闹、混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4理清文脉给课文分段。

交流:说说按什么方法来分的?

(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

3再读课文,看看有没有自己不懂的或认为重要的、需要提请大家深入理解的问题。

4师生共同讨论,确定学习目标:为什么钱塘江被称为“天下奇观”?

三、学习第12自然——潮来前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讨论:奇观是什么意思,这里指的是什么?“天下”指什么?

(理解“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字。“观潮”中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中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在这里是指大潮来时的景象。进而理解课题《观潮》即观天下奇观。)(学生理解“天下”可以认为是中国,也可以泛指全世界。学生理解“天下”为中国之最,也可以理解为“世界皆无,唯中国独有”,这说明钱塘水潮是世界之最。)

2你知道作者观潮的时间和地点吗?

3为什么要描写远处近处的景物呢?(说明江大)

“越往东越宽”这写出了钱塘江的什么?(地形)

教师告诉学生这种特殊的地形对钱塘江大潮的形成有决定作用。

4“人山人海”一词说明了什么?(奇特卓越的江潮吸引了许多人们。)

“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说明人们这时的心情怎样?(急迫、兴奋)

5点拨学生找出写大潮来之前江面景象及人们心情的句子,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江面平静人们急切)

6、学生读第2段,读出江面的宽阔和人们的兴奋、急迫的心情。

7、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

上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什么?了解了什么?

二、学习第34自然段——潮来时

1师:看来这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早已涌进每个同学的心里。文中哪些地方最感动你的,带着自己的感受,细细品读。

2、 讨论:潮来时,江面有什么变化?用“___”画出描写潮水声音的语句。用“~~~”画出描写潮水形态的语句。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到惊奇?边读书边想象画面,在课文中适当批注。

3知潮声:江面先是风平浪静,后来听见了什么?声像什么?响声怎么样?千百万辆坦克同时开动的响声像什么? 山崩地裂说明了什么?

(“闷雷”,“越来越大”,“山崩地裂”说明潮涌时,浪叠浪,潮水奔腾咆哮、呼啸,声势浩大。)
4知潮形

1为什么江潮涌来时成白线呢?

因为作者极目远眺,水天相接之处,潮来时如同银线)

2为什么要把江潮比作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因江口呈喇叭状,宽处过百里,窄处仅十里,巨潮被狭窄江道约束,形成波澜壮阔的涌潮。犹如城墙和万匹战马。气势壮阔。)

3)比较句子。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第一句把意思说完整了;第二句写出了颜色和数量;第三句更具体地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

5、小结潮来时的壮观景象写声音,从“闷雷滚动”到“山崩地裂”;写景象,从“一条白线”到万马奔腾……其生动优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钱塘江大潮描绘得有声有色、气势非凡,使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大潮的画面,感受到大潮的响声越来越大,大潮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读来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深受震撼。

6知潮序:通过板书,你可以看出作者的观察顺序吗?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远处”,“过了一会儿”、“水天相接”、“向前移动”、“再近些”、“越来越近”。
7解其情:如果你们就在观潮的人之中,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学生理解观潮人的“喜”、“惊”之情。

(令人惊心动魄,大潮气势磅礴,赞叹不已,真不愧是天下奇观。)

8熟读背诵。

1钱塘大潮声巨大、浪罕见令人又惊又喜,使人惊心动魄。让我们一起有感情朗读从大潮来时到潮头西去这一部分,边读边记忆大潮的变化过程,练习背诵。

2教师引入指导背诵:作者把钱塘江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让人如身临其境,难怪你们喜欢这些句子。作者写观潮的顺序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来完成一个听的练习。我读一段话,请大家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几处描写连接起来的,并把它记下来。

*9、抓住关键词,把潮来时的形态、声音及人们的反应用图表等形式表现出来,设计一份板书学生根据板书有声有色地读、背第34课文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这段主要写什么?从哪个词体现出来?

1从“霎时”一词的分析中,理解了潮头一眨眼就过,进一步理解了江潮速度之快。

2)从潮头“奔腾西去”、“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分析中说明潮来时的气势之大,理解潮头汹涌,余威犹在。 
3从“过了好久”可以知道余波持续的时间很长。

4从“水位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可以看出:这是从水量很大讲江潮的壮观进一步理解钱塘大潮之奇。

2、潮已退了,为什么余波还是在漫天卷地地涌涞,江面风号浪吼

说明钱塘大潮声势浩大,余波未息。)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五段。

四、学习作者有顺序,有特点的观察写作方法:
1、从钱塘江潮的“形态和声音”的归纳中让学生理解“静————静”的写法以及以静衬动的描写手法。

2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把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穿插描述,展现了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这是留心观察的结果。
3、请三个同学有感情朗读“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其他同学听读中再次让学生的心情与作者同“急”、同“喜”、同“惊”,同“赞”。

4、在课文的描写中作者运用那些修辞方法?
五、作业设计:

1摘抄课文中精彩生动的句子和由四个字组成的词语。

补充:近义词:颤动——抖动 犹如——好像 屹立——耸立

反义词:平静——喧闹 昂首——低头 变化——稳定

2有感情地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精彩片段。

3收集一些奇观的资料或者下载有关海潮的资料,与同学交流信息。

*4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学生以电视台记者身份,以课文为蓝本,加上自己合理的想像,写一段解说词,作为“观潮”做现场直播。

1)讲解、报道可按江面平静潮水涌动潮头西去的顺序;

2)也可按人群昂首东望——人群沸腾起来人群欣赏余波的顺序;

3)还可只讲解其中的一个片断。但都要突出 钱塘江大潮“天下奇观”的特点。

、板书设计

观潮

潮来之前 平静

声音:隆隆的响声响声越来越大如同山崩地裂

潮来之时 形态:一条白线白线横贯江面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人们反应:人声鼎沸——沸腾起来

潮头过后 风号浪吼 漫天卷地

相关链接

钱塘江 旧称浙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中游称富春江,流经杭州始称钱塘江。

钱塘潮 是世界著名涌潮之一,国际地理学界将钱塘江与南美亚马逊河、南亚恒河并称为“世界三大强涌潮河流”。

钱塘江发生这样壮观的潮涌,与入海的杭州湾的形状,以及它特殊的地形有关。起潮时,宽深的湾口一下子吞进大量海水,由于江面迅速收缩变窄变浅,夺路上涌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便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到大夹山附近,又遇水下巨大拦门沙坝,潮水一拥而上,掀起高耸惊人的巨涛,变成陡立的水墙,形成初起的潮峰。

每年秋分后的一段时间,地球离太阳最近,所受引力特别大,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的潮头最大,以千古绝称的“海宁潮”闻名天下,海宁县盐官镇东南的潮势最盛,且以齐列一线为特色,故有“海宁宝塔一线潮”之誉。

有关钱塘潮的名诗句

范仲淹: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杜甫: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

王在晋《望江台》: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李廓《忆钱塘》: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刘禹锡《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

李白《横江词》: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

徐凝《观浙江涛》: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

苏轼《观浙江涛》: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毛泽东《七绝·观潮》: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1观潮解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