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政治第5-10课知识点总结

发布时间:2012-07-06 16:51:06

第六课 网络交往新空间

1.网络交往的特点:无限性、两面性。网络交往对象的特点:虚拟性、间接性、隐蔽性。

2.网络交往无限性的表现:

1)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不同: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提供了平等交往、广泛联络、自由活动的平台,随时可以找到学习资源和指导者,突破角色限制,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2)网络交往的作用:扩大交往领域、对象,改变以往的交往方式,丰富人生经验。

3. 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网络交往的两面性):

1)正面影响:快捷、方便,扩大了交往面,开阔了眼界,实现自身价值等;

2)负面影响:长时间上网影响身心健康,沉迷网络荒废学业,诱惑欺诈、违法违纪等。

4.如何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①要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②要学会“信息节食”,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诱惑。

③要利用网络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问题。④要帮助别人解决一些困难,实现人生价值。

5.网络成瘾者的心理成因:

一方面,网络环境的复杂带来危险性,是学生上网成瘾的客观原因,另一方面,网瘾常常与自身的某些心理因素有关。现实生活中有烦恼者或自身心理或道德存在问题的人,容易成为网络环境的破坏者与受伤者。

6.网络交往中应怎样保护自己?

1)网络交往对象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意泄漏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尽可能找熟悉的朋友或师长解决,不要仅仅依赖网友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以免上当受骗。

2)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才能保护自己。

7.网络交往要遵守哪些规则?

1)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要语言文明,不辱骂他人;要真诚友好,不欺诈他人。(2)上网更要遵守法律。不恶意制造、传播流言,不进行诈骗活动等。

8.如何文明上网?

①学会自我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提供自己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②遵守网络交往规则,即遵守网络道德和国家法律,做到依法自律,文明上网,远离网吧,学会“信息节食”,自觉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诱惑。③提高心理素质,培养高雅情趣,使自己能对不良诱惑有足够的抵抗力。

9.对待网络交往,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办?

作为青少年,我们必须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勤于思考,把网络作为先进的工具,作为生活的补充。我们必须自觉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努力净化网络环境,让其成为人们生活学习的另一个空间。

10.网络交往中的自由有没有限度?

网络有虚拟性的一面,但人永远是真实的;网络交往中的时间、空间可以没有限度,但是网络交往中使用的言论、态度是有限度的,它们与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有很多相近之处,如尊重对方、诚实守信、对自己的言论负责等。虚拟世界也应该有真实的规则。

第七课 友好交往礼为先

1.礼貌的含义及包含的良好品质: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礼貌反映我们自身的素质,展示我们的风采。

2.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1)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礼貌待人是人际交往的最起码的要求。礼貌和礼仪是个人素养最直接的外现形式,也是交往的最前沿。做到言谈举止彬彬有礼,是我们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条件之一。

2)礼貌是文明的体现。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3.如何理解文明礼貌不是个人私事和小事?

是否文明礼貌,决不只是个人私事,也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我们有了礼貌,就有了与人交往的亲和力。

4.对人有礼貌表现在哪些方面?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

5.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养: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养。

(举止端庄能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反映我们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文明礼貌要通过端庄的举止来体现,注意举止的规范我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

6.礼貌用语的要求(第80页第二段):

7.社交活动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容貌清洁;二是服装整洁、美观、大方;三是举止规范。

8.为什么要讲礼仪?(第84页)1)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2)自觉做到讲礼仪,不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3)按礼仪的要求去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会使我们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被接纳。

9.礼仪的含义(个人礼仪的表现):

就个人礼仪来说,表现在举止文明、动作优雅、姿态潇洒、手势得当、表情自然、行为检点、仪表端庄、着装得体、讲究卫生等许多方面。

10.社交礼仪ABC1)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注意日积月累,成为习礼仪、懂礼仪、讲礼仪的人。(2)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礼仪习俗,继承精华,剔除糟粕,把传统礼仪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做到与时俱进;(3)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做到“入乡随俗”,不能违反民族禁忌。

第八课 竞争合作求双赢

1.学校生活中的竞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竞争的存在对我们个人有什么影响?

学校的竞争主要是学习的竞争,当然还有体育、纪律、品德、卫生等方面。竞争对个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影响。

2.竞争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竞争能使人树立目标,赋予动力,激发潜能,提高效率;客观地评价自己,让集体富有生气,丰富我们的生活,促进社会进步。

消极作用:一是使一些胜者骄、败者馁;二是给人们带来紧张和焦虑;三是有人不能正确对待竞争的结果,产生忌妒心理。

3.忌妒心理的危害?忌妒是竞争的副产品。是拿别人的成绩惩罚自己的消极心理,对我们的发展有很大危害。

4.竞争的规则?

竞争是基于一定规则进行的,规则对每一个竞争者一视同仁,这就是公平。竞争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是道德和法律。

5.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6.合作与共享的关系: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

7.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8.合作的重要性?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有合作精神的人受人欢迎;精诚合作会取得更大胜利。

9.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合作与竞争,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0.合作中竞争的内涵?一方面,团体的通力合作鼓励各个成员之间相互竞争;另一方面,成员间相互竞争促进团体竞争力的提高。

11.我们学会在合作中竞争的意义?使集体更强大,使我们每个人更快的进步。

12.怎样在合作中竞争?

①在合作中竞争,要尊重竞争对手,向对手学习。合作的过程就是互帮互学、互相提高的过程。②竞争是一种有效的合作方式,对我们来说要善于找准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敢于与他人竞争。③在合作中竞争,不以成败论英雄。

13.如何处理同学间的竞争关系?

在合作中竞争,要尊重竞争对手,向对手学习。合作的过程就是互帮互学、互相提高的过程。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是我们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

14.怎样在竞争中合作?

①在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的原则。②在竞争中合作要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虚心向别人学习。③“在竞争中合作”要形成上下一致、相互支持、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

15.竞争中合作应体现什么原则?竞争中合作的真谛是什么?在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的原则。竞争对手不能相互排斥,造成两败俱伤,而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才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

16.竞争中如何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学会欣赏他人,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向他人学习;要学会理解和谅解别人;要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考虑,以诚相待。

17.什么是团队精神?团队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含义: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核心: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的利益服从团对的利益。

18.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具有合作意识是我们终身受益的精神。第一,有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第二,心胸开阔,不过分计较个人得失。第三,想人所想、急人所急。

第九课 心有他人天地宽

1.什么是宽容?宽容合作的基础是什么?宽容指的是宽厚和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宽容合作的基础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2.为什么要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境界,宽容能带来心灵的安宁和满足。

3.怎样宽容他人、宽容自己?宽容是有原则的,要讲究策略。

宽容自己就是接纳自己,即实事求是地面对真实的自我,既不要挑剔和苛求自己,也不自惭形秽;既不要妄自菲薄、全盘否定自己,也不要妄自尊大。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实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

5.“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含义?实质?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我们在帮助别人、善待别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6.“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7.换位思考的含义和要求?实质?

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

换位思考的要求: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

换位思考的实质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8.我们以欣赏的眼光去对待他人和周围事物

只有理解他人,才能与人为善。我们要学会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这样就会获得尊重、信任、感激、理解和友善。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应多持欣赏的态度,多一分欣赏、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多一份爱心。

9.怎样认识平等?人与人之间平等的集中表现是什么?

认识:平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尊重是现代文明的基石。

表现:人与人之间平等的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在人格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都不容轻视。在法律地位上,我们每个人都平等的享有法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金钱、地位等差异不能超越人格尊严,更不能超越人们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10.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人与人之间总有差异,这种差异正是我们尊重人、平等待人、取长补短的现实基础。

11.哪些人属于弱势群体?帮助他们,我们能做些什么?(第111页)

女人、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属于弱势群体。

我们需要平等对待他们,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照顾。

12.怎样尊重他人?

受人尊重是人的基本权利,同时也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要求我们做到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

13.尊重社会的具体表现?

尊重社会,就要遵守社会规则,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维护公共秩序,饯行道德,遵纪守法等,这些是我们应当履行 的义务,也是我们尊重社会的具体表现。(遵守规则是尊重社会的底线,也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14.尊重自然的核心?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我们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第十课 诚信做人到永远

1. 诚信的含义: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

2.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3.不讲诚信的危害?

交往中不讲诚信,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欺骗不能长久,会使人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是既伤害别人,又伤害自己。

4.如何“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1)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做老实人、办老实事;(2慎重对待承诺3)大事小事都要讲诚信,把做人做事统一起来。

5.“小节无害论”对吗?为什么?(第118页第二段)

6.诚实和信任的关系?

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诚实与信任是一棵并蒂莲,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对人诚实自然会获得人们的信任,对人不诚实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

7.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

①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诚实守信的出发点。

②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不能以一己私利而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

③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损害长远的利益。

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诚信所维护的不是私情,而是国家法律。

8.如何处理对人诚实与尊重隐私的关系?

我们应该正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以诚待人,以信交友”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我们应当恪守诚实的品德;另一方面,尊重隐私又是待人坦诚的前提,是维持良好关系、有效沟通的基础。当两者发生冲突时,我们要结合具体情境,坚持原则,权衡利弊,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

9.为什么说你“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诚实与说谎是水火不相容的,做诚实的人就不应该撒谎。但是,在特定的交往环境中,有时需要我们隐瞒事情的某些真相,说些“善意的谎言”。但这不是出于个人的“私利”,而恰恰是维护对方利益的需要。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10.诚信的核心是善。只要我们正确理解诚信原则、与人为善,出以公心、永不自欺,我们就能拥有诚信的智慧,做一个诚信的人。

八年级上册政治第5-10课知识点总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