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发布时间:2016-06-24 09:10:55

辽源市田家炳高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政治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 把第I卷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60)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共30题,共60分。)

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  企业进行生产  观看文艺演出 

参观历史博物馆  网上评议政府活动 参加学雷锋精神活动

A①②③      B ③④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

2、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在交往中采取的方式往往不同,藏族同胞为尊贵的客人献哈达,泰国人会见客人行“合十礼”,拥抱是欧美常见的见面礼节,材料说明了(

A、交往方式不同,价值观不同 B、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C、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

3、有人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其错误是(

A、否认了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B、否认了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

C、否认了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D、否认了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4、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人们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

①认同本民族文化 ②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③排斥外来文化 ④全盘吸收外来文化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①④

5、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

A、人际传播 B、商业贸易活动 C、大众传媒 D、人口迁徙

62013年,中国领导人提出共建贯穿欧亚腹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携手东盟共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被合称为“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对于加强亚欧大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材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③各国都坚持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中华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发展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7、在对人们进行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加大科学精神的含量,把科学精神作为反对封建迷信、邪教非法活动、伪科学的锐利武器,引导人们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因为(

A、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C、优秀文化能够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8、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9、有人这样描述文化对人的影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的特点

A、深远持久 B、相对稳定性

C、多样性 D、潜移默化

10、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经济全球化虽对各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但也不可能消灭它们之间的差异,地球不会因为成为“地球村”而拥有完全一致的价值观。这主要说明(

A、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B、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会愈演愈烈

C、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1、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文化遗产就达41处之多。这些文化遗产(

①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唯一载体 ②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应在商业开发的基础上继承保护 ④是我国的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

12、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因为(

A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处于基础地位

B、文化决定政治、经济发展的方向

C、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D、文化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3、下列选项属于传统文化的是(

①传统习俗 ②北京故宫、长城 ③张家界的自然风

④《论语》 ⑤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⑥延安宝塔

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

14、“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较大的包容性 B、较强的保守性 C、相对稳定性 D、鲜明的民族性

15、下列做法能体现出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A、全面继承,为我所用 B、推倒重来,另起炉灶

C、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6、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

A、社会实践 B、交流与借鉴 C、科技进步 D、创作灵感

17、在学习和借鉴其它民族优秀文化时,要(

A、全部吸收,共同发展 B、兼收并蓄,古为今用

C、全盘否定,拒绝危害 D、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18、“中国是一个书法大国,拿起鼠标以后,也不能忘记笔杆子。”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B、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继承和发展

C、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传统文化都是精粹,我们应该继承发展

19、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百家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集中反映了(

A、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 B、科学技术推动文化传承

C、思想运动促进文化发展 D、教育活动影响文化传承

20、文化交流与继承的关系是(

A、文化交流不需要继承 B、文化继承可以离开交流

C、文化交流和传播是同步进行的 D、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基础上发展

21、动漫不仅使电视节目更精彩,而且促进了动漫产业的形成、发展。这说明(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B、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

C、文化创新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C、文化创新的途径就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22、文化创新的主体是(

A、人民群众 B、文艺工作者 C、新闻、出版、图书影视人员 D、先进人物

23、尽管韩国、越南也同中国在同一天过春节------农历新年,但三国春节的标志性习俗各不相同。中国是对联、爆竹、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米糕汤;越南是祭祖祭神、粽子炙肉。由此可见(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从传统习俗中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继承性 ④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其文化寓意是要(

A、发扬文化的民族性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C、认同文化的多元性 D、消除文化的差异性

25、《爸爸去哪儿》节目在引进国外电视节目制作创意、运营模式的同时,注重本土化的包装和创作,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

A、要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B、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体现时代精神

C、要海纳百川,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D、要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6、红军在长征中孕育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至今仍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发向上。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优秀的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27、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又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他们由于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这说明(

A、文化的自我淘汰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8、“文化的水越有活力,民主的船越能顺行”。这句话说明(

A、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B、优秀文化能推动政治进步

C、文化是政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D、文化以经济为基础

2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峡两岸共度节日,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促进经济生活的发展 D、文化促进政治生活的进步

30、“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

全民学习 教育信息化 终身学习 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辽源市田家炳高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12分) 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一段经历让你终生难忘;总有一份情感让你刻骨铭心;

总有一种理想让你永不放弃;总有一种力量让你奋然前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

32、(12分)“孝”是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凝聚民族的重要因素。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以下是其中的两个:

其一: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其二: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奉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根据以上材料,谈谈怎样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

3316分)扫墓、踏青、折柳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

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增添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

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


辽源田家炳高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答案

高二政治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二、非选择题

31、(12分)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难忘的经历,刻骨铭心的情感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人的实践活动。(5分)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终生难忘、刻骨铭心体现了这一点。(3分)

3)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分)理想、力量正体现了这一点。(4分)

32、(12分)

1)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既有促进社会、个人发展的积极因素,也有阻碍社会、个人发展的消极因素,不可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3分)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5分)

3)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使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分)

4)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根基。我们必须反对完全否定传统文化、全盘接收的错误倾向,应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2分)

33、(16分)

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是清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4分)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发扬传统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内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采用节约环保的绿色过节方式,注入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4分)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清明文化的民族特色。(4分)

(3)要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对于文化创新而言,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还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4分)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