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中求味

发布时间:2018-10-10 14:55:39

淡中求味

汪曾祺先生的《端午的鸭蛋》(《故乡的食物》之节选),是一篇独具审美意蕴的优秀散文,其平淡而有味的语言艺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而引导学生品味和鉴赏散文语言,充分开掘散文教学的审美意义,在新课程理念下,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1},实现语文教学人文回归的重要途径。

那么,怎样理解《端午的鸭蛋》的语言艺术之美?如何深层诠释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点呢?鉴于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对本文语言的粗疏概念化的理解,笔者将就如何准确解读文章的语言艺术作以下探究:

一、平淡是一种美,是作家语言修炼的至高境界

汪曾祺先生是语言大家。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积淀了作家深厚的艺术素养,更促使作家自觉追求一种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形式。平淡而有味,是作家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创作风格的具体体现。而平淡本身就是一种美。这种平淡不是在创作中的随心所欲,或笔力衰弱而导致的奇崛缺失,而是作家关照读者心灵的苦心经营的美之境。

《端午的鸭蛋》,通篇多用短句,多口语词,几乎不见形容夸饰的修辞手法,叙事多用聊天口吻,就像一个温和的老人轻松闲适的家常叙说。但如此平淡语气之中,亲切自然却力透纸背,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读之,胸怀皆平顺畅快。例如开篇一句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不做故态,开得平淡,开得自然。以下作者一件件举出端午风俗旧事,娓娓道来,一景、一人、一物、一事,似显琐碎,却使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这就是平淡语言所包孕的神奇震撼力。全文多用平淡语气,明快简洁,叙事清楚。读者阅读时自有文气贯通的审美感受,这是平淡的大境界。

二、淡中求味,平淡之中蕴含三之美

所谓平淡中的有味,是指文章语言有表现力,有感染力。《端午的鸭蛋》一文,在洋溢着中国味儿的语言里,包含多种美质,潜藏多种意味。在教学过程中,必要深挖平淡中的真味,方能将语言鉴赏提升到审美境界。

1.“韵味之美。《端午的鸭蛋》,是平淡而有韵味的美的语言典范,既深含意味,又充满情趣。表现在:

淡中求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