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成功的实验》的教案 - 模板

发布时间:2019-08-23 03:11:43

《一次成功的实验》的教案_模板

  《一次成功的实验》的教案

  学习目标

  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成功、实验、教育家、绳子、代表、茶杯、危险、顺利、如实、不假思索、激动、获得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领悟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受到与人合作、先人后己的教育,通过动作和对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一个瓶子,三个系着绳子的小铅锤(或小石块),一怀水;演示实验的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实验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组织学生做课文中的实验。

  如果实验成功了,请学生总结为什么会成功;如果实验不成功,师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为什么没有成功?

  揭示课题:实验怎样才能获得成功呢?出示课题并齐读:一次成功的实验。

  质疑提问: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什么人在做呢?又是怎么做的呢?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想想教育家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

  检查学习情况

  指名读课文,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系着绳子  不假思索

  理解词语。

  说说教育家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这个瓶子是一口井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实际上可以说是一次当你面临意外危险时刻时的心理测试实验。)

  理清层次

  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课文是按照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可以分为实验的准备、实验的经过、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三个部分。(或:)

  板书:实验的准备实验的经过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

  (实验之前)  (实验之时)   (实验之后)

  每部分重点讲了什么?学生边读边想。按上面的板书划分层次。

  第(1-3):讲教育家实验的准备。[在这部分先讲教育家请校长找来三个学生;再将教育家取出实验用品;最后讲教育家向三个接受实验的学生说清实验的程序和要求。]

  第二段(4-6):讲实验的经过。

  第三段(7-11):讲实验成功的原因。

  请三个学生分别朗读实验之前、实验之时、实验之后这三个部分。

  概括课文的重要内容?(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

  三、识字写字

  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

  指导观察要求会写的字。

  引导学生分析绳、险、俩、堵4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宽)

  引导学生分析瓶、顺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右一样宽)

  引导学生分析育、系、茶、危、索、获6个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写左中右结构的应注意什么。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即时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精读课文,交流感悟

  自读课文,交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什么人在做实验?

  又是怎么做的呢?

  教育家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

  感悟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交流:

  这次实验做了那些准备工作?

  这次实验是具体怎样进行?

  从课文中画出写实验用品、程序和要求的语句,出声读一读。

  重点分析体会

  一位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思考讨论:她为什么这么说?她当时怎么想的?(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这句话分析。如果我们三个人都争着往外拉铅锤,产生的结果只能是都堵在瓶口或者把瓶子弄倒,谁也脱离不了危险。如果一个一个地提,让他俩先上,我最后上,我们就能顺利地脱离危险。)

  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团结协作,紧密配合。)

  感悟课文第七至十一自然段。

  重点体会

  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思考讨论:从这个字,你体会出了什么?(先人后己。在危险时刻,心中想着别人。)

  这次实验为什么会获得成功?(要允许谈不同的看法,对实验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可能有不同的见解。例如,有的认为是女孩先人后己的精神品格和行为让实验得以成功,有的认为是女孩临危不乱、沉着冷静让实验取得成功,有的认为是学生听从安排、有序撤离让实验取得了成功。通过交流总结认识: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小女孩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关键的时刻首先想到的是别人的安危,而且她在遇到危险时能沉着果断地安排;二是三个学生有合作精神,互相配合得很好。)

  这位教育家为什么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

  (一方面:这个实验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把瓶子弄倒了。今天,这个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另一方面:为学生心里有他人的优秀品德而激动。)

  师:这句话主要讲了教育家被女孩的高尚品格深深感动了。由于句中使用了激动好久等词语,才使句子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

  你认为小女孩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临危不乱,处事果断,先人后己。)

  三、总结全文,感情升华

  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课文中的对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例如:

  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根据模拟实验的情况,这里的语气应该是低声而果断的。)

  你刚才跟他俩说了什么?(教育家看见实验成功以后,既感到高兴又感到疑惑,这里应该把这两种语气读出来。)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听见女孩的答案,感到吃惊和高兴,这里应该更多地读出探询的语气。)

  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女孩的回答应该是响亮而平静的,语速应该稍快。)

  学生再质疑,再释疑。

  从这个实验中,你想到些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总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要心里多想着别人。例如,塞车时大家都往前挤,结果乱成一团,谁都走不了;上公共汽车时,排队上车既迅速又安全。)

  中心思想:这篇课文通过讲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说明了只有合作才能成功,同时赞扬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四、拓展活动

  请你写几句话来赞美一下课文中的这位小女孩。写好后和同学交流,也可贴在班级的黑板报上。

  附:资料参考

  词语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在文中的意思是不经过思考,脱口而出的。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激动—(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

  顺利在事物的发展或工作的进行中没有或很少遇到困难。

  如实按照实际情况。

  多音字

  系:系绳子  系红领巾;关系  联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认识生字,了解字义,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

一、学生初读课文,查字典自学生字。

    回顾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

  1.读:自读课文。

  2.画:画出文中生字词。

  3.查:用音序查字法从字典中查找所学的生字。

  4.找:根据词义,从字典中找出难解字的字义。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文,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2.注意字形:

    3.理解词意。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鼓舞: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

  终于: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文指努力向上登攀。

  汲取:吸取。

  犹豫:拿不定主意。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本文指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出乎意料,令人敬佩。

三、自由读文,巩固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讲读全文,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的品格。

  2.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交流资料。

  同学们去过天都峰吗?谁能介绍一下有关天都峰的资料?(去过天都峰的同学可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没去过的同学可介绍一下自己从网上或其它地方所查找到的资料。)

  如:天都峰:是黄七十二峰中的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约有1.5公里长,坡度在70度之上,最险处近乎于90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地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1934年才修凿了石凳,增设了铁索。解放后又修凿了1000多级石阶。

  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脊。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围绕课题,质疑。

  1.谁爬天都峰?

  2.怎样爬天都峰?

  3.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

三、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1.了解大意: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谁爬天都峰?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本文主要写了暑假里,爸爸带去爬天都峰,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主要写和老爷爷。)

  2.理清思路:小组讨论,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前的情景?(1-5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是写爬天都峰之中的事?(6-7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后的对话(8-10自然段)

  3.抓住山峰险势,通过朗读,理解的心理。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顶峰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告诉我们峰顶很高,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天都峰高耸入云”“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写出了石级壁陡实指天都峰之险。是直上直下的意思,作者用我爬得上去吗?写出了自己在险峻山势面前担心,怕爬不上去,用发颤写出了当时害怕的心理。

  在朗读时一是读出山势的险峻、陡峭;二是读出来作者心理的紧张与担心。

  4.抓住奋力而攀,通过朗读体会登峰之艰难。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奋力读时要加强语气,读出充分鼓起劲来,尽所有的力量爬。

  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两个一会儿读出作者爬山时不怕累,巧用爬山方法,历尽艰辛克服各种困难。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爬呀爬,爬山是何等的不容易。终于是奋力的结果,还能表现出我们经过巨大努力之后爬上了天都峰的快慰心情。

  把带点词的语气读出来,从而体会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5.抓住互相道谢,通过讨论,明白登山成功之理。

  同桌交流,谈谈自己对及爷爷说的话的理解。

  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这句话肯定了爬山的勇气对老爷爷行为的影响。居然是说老爷爷能爬上天都峰是出乎意料,根本没有想到的。

  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这句话告诉我们由望峰生畏到坚定信心直至爬山成功,勇气来源于老爷爷的行为鼓舞。

通过交流,由此得出他们都是在对方的鼓舞下,爬上顶峰的。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爸爸的话。

  (1)自己动手画出爸爸说的话,认真读一读,汲取是什么意思?(吸取)

  (2)爸爸说的话真有意思你怎么理解?

  (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相互鼓励,相互学习。)

  (3)爸爸为什么说这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

四、.总结全文

  在日常生活中,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要善于从别人身上获取力量,增添勇气,把事情办好。

五、课外拓展。

    (1)开展以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为话题的讨论会,可搜集一些典型事例交流。

    (2)开展黄山风景图片展活动或出一期墙报、手抄报专刊。

三年级语文上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连词多读几遍。

  (1)自读,互读。

  (2)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我来考考你。

  一学生拿着生字卡片,让另外学生读出读音,然后再组词(如有可能再说一句话)。

  (2)我来说你来猜。

  出示词语:

  精心憧憬依然踪影似乎凌空飞起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半沉半浮翩翩飞舞

  一学生说出词语的大概意思(或做一些动作),其余学生根据他的话或动作,从上列词语中找出该词语。

  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1.选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

  读后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四人一小组讨论。

  3.每组选代表发言。

  四、感情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我们心情的变化

  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交流。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感悟课文,体会我们的心情变化

  (一)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二)找出我最喜欢的部分

  1.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地方。

  2.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1)做风筝

  重点句子: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强调依然

  板书:依然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练习把虽然……但是……”加进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里去,进一步体会我们快活的心情。

  (2)放风筝。

  重点句子: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快活的心情?

  板书:拼命

  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3)找风筝。

  重点句子: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让学生分别找出这几句话,教师出示这几句话。

  学生连起来读这几句话,整体体会我们当时心情的变化过程。

  找出最能表现当时心情的词语。

  板书: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哭垂头丧气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练习用上面几个词说几句话,描述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困难、麻烦时的表现。

  三、拓展想象

  读课文最后部分,思考我们找到幸福鸟了吗?

  让学生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

  如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写下来。

10《风筝》教学设计之二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大家一定见过草地吧,你见过的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在草地上玩过吗?都玩什么游戏呢?

  2、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

  板书:金色的草地

  二、范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解决不了的提出来。

  3、检查自读情况。

  方法:由段到句,再到词、字。

  4、解决不理解的字词。

  5、你见过蒲公英吗?

  四、理解感悟,朗读指导。

  1、再读课文。

  作者为什么说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交流汇报。

  交流重点:

  1)、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

  2)、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其变色的原因。

  (a先发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哪些变化?

  (b)这一部分当中有些词语和句子表达的效果很好,令人回味,可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比如:我起得很早去钓鱼这里为什么要强调起得很早呢?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因为过去没有起这样早,所以一直误认为蒲公英的花是金色的。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在这里有哪些含义呢?用上这个字,给人的感觉是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不是现在才这样认为,并强调了对过去错误认识的否定。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用手掌最简单的动作打比方,就把一种不太容易说清楚的现象讲清楚了。

  3)、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3、作者为什么会发现草地会变颜色及其变色的原因呢?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要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感情和兴趣。懂得只有细心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4、你平时喜欢花草吗?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三、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把它美美地读一读。

 

2《金色的草地》第一课时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次成功的实验》的教案 - 模板

相关推荐